如果胎兒發育並無異常,孕媽身體情況也處於正常,羊水過少其實也能通過多喝水來進行改善。
執筆:張蒙
編輯:劉一之
定稿:蘇子後
羊水又稱為胎兒的生命之水,寶寶在媽媽肚子裡的十個月全靠羊水的保護,羊水過多過少都會對胎兒生長發育造成一定影響。
文中配圖均源於網絡,圖文均無關
案例
幸孕姐同事小徐前兩天去做產檢的時候,醫生說她羊水量過少,讓她平時多喝水,注意休息,保證睡眠。
小徐感到非常不可思議,自己懷孕後一直比較注意,凡事按照醫生的建議來,為什麼還出現了羊水過少的情況?
醫生說,一般來說,孕媽在孕37周以後,體內羊水量會生理性逐漸少,但指數依然保持在八釐米以上。
小徐的這種情況不是什麼大問題,只要及時調整,多補充水分,羊水量還有回升的可能性。
孕媽體內羊水量的正常標準應該處於800~100ml之間,指數區間在5~18cm,如果胎兒已足月,羊水量少於300ml,指數低於8cm,就可稱為羊水過少。
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很多,比如胎盤功能異常甚至早剝,胎兒發育遲緩,循環系統畸形等,醫生通常會通過產檢中胎盤功能及羊水量情況,排除胎兒是否存在發育問題。
如果胎兒發育並無異常,孕媽身體情況也處於正常,羊水過少的問題通常可以通過多喝水來進行改善。
小徐聽到羊水過少時,最大的擔憂就是胎兒是否能順利自然娩出,需不需要採取剖宮產,醫生說她離預產期還早,注意補充水分就可以了。
若孕媽已經到了預產期,就有可能需要直接以剖腹產的方式繼續妊娠,以免羊水過少引發胎兒缺氧等問題。
孕媽在孕期如果有這幾個表現,說明羊水充足質量好
1、腹圍增長速度正常
孕媽的腹圍隨著胎兒的生長發育不斷增長,通常在孕20~24周期間增長速度最快,以每周1.6cm的速度勻速上升,過了24周後,下降到每周0.8cm。
臨近胎兒足月,寶寶的生長發育逐漸趨於穩定,腹圍平均一周的增長速度僅為0.3cm,只要在此範圍內都屬於正常。
一旦孕媽發現腹圍增長速度突然加快,或者一直停滯毫無變化,就說明體內羊水可能存在問題,胎兒發育受到影響,需及時就醫。
2、胎動正常有規律
孕媽一般在孕16~20周左右能明顯感受到胎動,每個寶寶胎動的頻率、幅度都有規律可循,孕媽可記錄下來用於判斷胎兒發育情況。
如果羊水充足,那麼胎兒在肚子的活動更加輕鬆自如,胎動幅度和頻率就會表現出正常並且有規律,發育上也不會有太大問題。
相反,如果胎動毫無規律,一下子變得非常劇烈,又突然驟停,就說明在宮內發育出現問題,可能是羊水存在異常,孕媽需儘早去醫院檢查。
3、孕媽氣色好
一般來說,人的臉色也反映出身體健康狀況,氣色好的人通常身體比較好,幾乎沒什麼病痛,精神狀態看起來比較差,沒氣色的人,說明體內可能存在問題。
由此可見,孕媽氣色好,也就表示胎兒在肚子裡的發育情況不錯,沒有太大問題,那麼羊水的質量相對比較好,水量也足夠。
兩個方法,幫助孕媽提高羊水質量
羊水過量或不足,質量不好的問題其實在孕晚期很常見,孕媽不必感到過於擔心,可從生活中的一些日常習慣進行改善:
1、多喝水
有的孕媽想著肚子越大,上廁十分不便,就刻意減少喝水量,降低小便次數,但這種做法是不正確的。
多喝水除了可以補充足夠水分,促進新陳代謝,對提高體內羊水含量和質量有一定幫助,所以孕媽在孕期也要保證每天攝入1500-1700ml左右的飲水量。
2、注意休息
孕媽的作息對胎兒生長發育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每天晚上10:30 以後是人體造血和各器官休息的時間,保障充足的睡眠有利於胎兒供氧和人體排毒。
如果孕媽長期熬夜,身體得不到足夠的休息,可能會直接影響寶寶的生長發育和代謝情況,導致羊水不足,質量下降。
胎兒在媽媽肚子裡的十個月必須依賴羊水生活,羊水為他們提供恆溫的環境,安全的屏障以及代謝的場所,所以孕媽務必注意保持其含量和質量,以免影響寶寶的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