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生之年,欣喜相逢。點擊上方「關注」,和我一起,讀世間情感。
作者:仲念念
插圖:電影《哈爾的移動城堡》劇照
01.
流年似水,太過匆匆,一些故事來不及真正開始,就被寫成了昨天;一些人來不及好好相愛,就成了過客。
愛情可遇不可求,即是遇見,皆是有緣,唯有珍惜,才能不負此生不負卿。
有緣的人,無論相隔千萬之遙,終會聚在一起,攜手紅塵;無緣的人,縱使近在咫尺,也恍如陌路,無份相逢。
正是因為明白這個道理,徐晴才格外珍惜自己的婚姻。
從她和老公結婚的那一刻起,她就做好了要和他相守一生的準備,即便結婚後遇到種種困難,發生過無數次矛盾,她依舊沒有想過要放棄。因為她知道,能成為夫妻特別不容易,如果今生走散了,錯過了,或許一輩子都不會再見了。
有很多夫妻,一轉身就是永別。
只有在尚且擁有的時候好好珍惜,才不至於在將來留下遺憾和悔意。
可婚姻並不是一個人的事,而是兩個人,甚至兩個家庭。很多時候,即便她付出自己的一切,也未必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婚姻不是獨角戲,必須需要另一半的積極配合,否則付出越多,越是接近悲劇。
徐晴常常想,如果不是婆婆從中作梗,她的婚姻應該比現在幸福得多。
徐晴是城市獨生女,她從小所受的教育,不允許她不尊重長輩。所以很多時候,她都是能忍則忍。
即便婆婆有諸多不是,她依舊把「孝順」放在第一位。
但「孝順」不代表「愚孝」,如果一直毫無原則和選擇,那麼越是忍讓,就越讓讓婚姻岌岌可危。婆婆的無故插手和刻意為難,早晚會影響到他們的婚姻質量,更有甚者,導致他們的婚姻破裂。
02.
最初結婚的時候,婆婆首先表明了自己在這個家不可動搖的「女主人」地位,她更是直接對徐晴宣稱:我兒子的工資,一直都由我保管,就算結婚了,他還是我兒子。
言外之意就是:就算你嫁過來了,也要擺正自己的位置,別跟我搶兒子。
徐晴笑著答應,心裡一直翻騰。因為她真正在意的,並不是婆婆怎麼說怎麼做,而是自己的老公的態度。
所幸,老公沒有讓她失望,而是直接站出來說:「媽,您這是什麼話?您還當我是個沒有長大的小孩嗎?我既然結婚了,我的工資肯定要由我老婆管。您忘了嗎?我爸的工資也是你管得,也沒有交給我奶奶管。」
婆婆聽到兒子這麼說,一下吃了癟,訕訕地笑了笑,半天擠出一句:「真是不孝,娶了媳婦忘了娘,白養你這麼大了,我不都是為了你好?」
兒子嘻嘻笑著,抱了抱母親:您是我親媽啊,我當然知道您是為了我好,所以我以後會好好孝順您,和我老婆一起孝敬您。
徐晴臉上毫無表情,其實內心早就樂開了花。因為她知道,老公是和自己站在統一戰線的,無論婆婆怎樣為難,都不怕了。
在婚姻裡,女人真正怕的,從來不是婆婆的刁難,而是老公的偏見。如果連老公都不護著自己,那才是最大的委屈。
原本以為日子會一直這麼相安無事下去,可她顯然小瞧了婆婆「多管閒事」的能力。
結婚以後,徐晴就沒有再工作了,而是在家做全職太太。
就是因為這一點,婆婆一直看不慣,經常覺得她是個「閒人」,覺得她不僅不會掙錢,還只會花錢。一看到她買衣服,買護膚品,就氣不打一處來,覺得兒子娶了她真是虧大了。
可是她忘了,以徐晴的家境,就算不工作也不會缺錢花,她嫁過來的時候,父母陪嫁了差不多20萬。作為被富養長大的獨生女,徐晴身上那些婆婆看不慣的缺點,不過是她的生活習慣罷了。
03.
徐晴是一個很善良,脾氣很溫和的姑娘,但並不是毫無底線的軟柿子,任人拿捏。她不發脾氣,不代表沒有脾氣,而是願意為了自己愛的人而選擇忍耐。
就拿婆婆來說,她並非不敢跟婆婆計較,不敢跟婆婆吵架,而是顧及老公的面子和感受,能忍則忍了。
可婆婆一旦觸及到她的底線,她會一次性把話說清楚。哪怕日子不過了,也不會允許婆婆僭越自己的底線。
最近一次發生矛盾,直接改變了她的婚姻,並且從此挽救了瀕臨絕境的婆媳關係。
這事要從徐晴的父親住院開始說起。
徐晴的父親,前段時間中風了,住進了醫院。身為獨生女的徐晴,當仁不讓第一個衝到了醫院,忙前忙後地照顧。
可婆婆因為這事,一直懷恨在心,覺得徐晴既然已經嫁過來了,就應該以婆家的事為主,徹底跟娘家劃清界限。其實說白了,她還是擔心兒媳會拿自己兒子的錢,去給嶽父看病。
這件事徹底惹怒了徐晴,但她沒有第一時間對婆婆發火。她想先看一下自己老公的態度,讓他去解決。
果然,老公沒有讓徐晴失望。
他覺得妻子徐晴是家裡的獨生女,身為女婿的自己,照顧嶽父母是應盡的責任和義務。所以他不僅沒有阻攔妻子去醫院照顧嶽父,還自己請假,幫忙一起照顧。
這下好了,徹底把婆婆激怒了,他們一回去婆婆就擺出一副要大吵一架的樣子。
徐晴再也不想忍了,直接跟她說:「媽,有些話我今天必須要跟您說清楚,你愛聽也好,不愛聽也好。但這些話我只說一次,如果您不聽,要麼您搬走,要麼我們就離婚。
首先,我們夫妻倆的事,你個外人少管。哪怕您是我老公的親生母親,也沒有資格一直插手我們夫妻之間的事。要不要去照顧我爸,我們自己說了算,您可以有意見,可以指指點點,但我也可以不聽。畢竟跟你兒子過日子的人是我,跟他走一輩子的人是我!
其次,您一直插手,一直多管閒事,我不跟你吵,是因為尊重您,但不是怕您。但凡事別太過分,如果觸及到我的底線,我們離婚了,真正痛苦的是你兒子,損失大的也是您兒子。
將來,別人一打聽,您是一個這樣的婆婆,誰願意嫁過來?結婚是為了幸福,又不是為了受氣。請您想清楚,多管閒事對您沒好處。您跟我鬧翻了,我倒是沒損失,但您兒子會好受嗎?如果您真的愛他,就收斂點,過好自己的日子吧。」
說完,她「嘭」的一聲關上房間的門,留下婆婆一個人在客廳凌亂。
04.
當晚,徐晴的老公跟許晴說:「你今晚說的那番話,厲害啊,有理有據,針針見血,把媽都聽愣了。估計小老太太氣得不行,其實她也沒什麼壞心眼,就是操心操習慣了,他們那一代人,都是苦過來的,所以看錢看得很重要,比誰都節省。」
徐晴也擔心真的傷了婆婆,但她覺得有些話必須要說清楚,否則自己的婚姻肯定會受影響。
沒想到第二天,婆婆直接收拾東西搬到鄉下去了。
不過她並不是賭氣,而是真的想開了,她覺得自己在這,確實對兒子和兒媳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她嘆了口氣,說:「媽年紀大了,老了,思想也跟不上時代了。日子終究是你們在過,我在這只會打擾你們,我應該有自己的晚年生活。」
徐晴聽到婆婆這麼說,心一下就軟了,跟婆婆道歉,說自己昨晚說話太重了。
可婆婆並沒介意,笑著說:「如果不是你那番話,我可能還想不通呢,我確實管得太寬了。畢竟這個家一直都是我說了算,一直都是我當家。可現在我兒子成家了,有了自己的小家,應該你們自己說了算。」
徐晴感動得差點落淚,從這一刻開始,她對婆婆心生敬意。
其實,當初結婚的時候,徐晴有過猶豫。
並不是因為她懷疑老公對於自己的愛,而是因為婆婆的百般阻撓和為難。
婆婆是一個很強勢的人,甚至有點蠻橫,不講理。從徐晴第一次去他們家,她就各種看不上,覺得徐晴高攀了自己的兒子。
可現在,徐晴不再這麼覺得了,她漸漸發現婆婆不過是一個擔心失去兒子的可憐的母親。
她含辛茹苦把兒子養大,看著兒子成家,兒子就是她人生全部的寄託和希望。只是兒子有了自己的家庭以後,她尚且不懂得如何得體的退出,才生出諸多矛盾,影響了兒子的婚姻生活。
這件事給徐晴提了醒,讓她對於自己的婚姻和婆媳關係,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認識。
她漸漸不再敵對婆婆,而是試著站在她的角度上去理解她;也不再一味地忍讓,而是試著擺明自己的態度,亮出自己的底線,讓婆婆知道哪些事可以管,哪些事不能管。
只有把話說開,說明白,婆媳之間相互理解,相互體諒,婆媳關係才能朝著良性的方向發展,婚姻生活才會因此而更加美滿。
婆媳關係,哪有我們想像的那麼難呢?
不過都是因為無法解開的「愛」罷了,一旦把打結的「愛」解開了,所有的問題都迎刃而解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