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每一個廣東潮汕家庭都會有一個茶壺一樣,摩卡壺在義大利基本也是人手一個,所以海外很多人也直接將摩卡壺稱作義大利壺,那麼這個小小的壺到底有什麼魔力呢?我們又該如何玩好這一把「簡單而不簡陋」的壺呢?
1933年,義大利人Alfonso Bialetti製造了世界上第一款摩卡壺,也就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最經典的八角壺形象,後來他所創辦的Bialetti公司讓八角摩卡壺聞名世界,成為了世界上最流通的摩卡壺款式。
我們知道,無論是清爽無負擔的美式咖啡,還是奶香濃鬱的拿鐵咖啡,亦或是可可香甜的摩卡,都離不來意式濃縮(Espresso)作為其基底,而摩卡壺就是萃取意式濃縮的最低成本方式。雖然摩卡壺的製作效率及穩定性不如咖啡機,但不到千元的價格還是讓不少咖啡愛好者由心說出一句「真香」。而在當今這種被智能和自動化充斥的社會裡,手動的事物會顯得尤為珍貴,這也在另一方面為摩卡壺的存在開拓疆土——這就是玩咖啡的魅力所在。
在學習如何玩好摩卡壺之前,我們首先要了解摩卡壺的工作原理。
摩卡壺由三個結構組成,分別是底部蓄水壺、中部咖啡粉層及頂部咖啡液壺。通過加熱壺底的方式,增加底部氣壓使壺內高溫純水通過中間咖啡粉層,最終流入頂部咖啡液壺,就是摩卡壺萃取意式濃縮的全過程。
那麼,我們在使用摩卡壺萃取咖啡時,就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盛水時,水位線不可沒過底壺的安全閥。這個安全閥主要是防止咖啡粉研磨過細所導致的萃取通道堵塞而使得咖啡壺爆炸。如果安全閥被水沒過,萃取通道又被堵塞的話,高溫的咖啡壺發生爆炸帶來的後果是不堪設想的;咖啡研磨度不宜過細。前面有說到,如果咖啡粉過細容易導致無法萃取出咖啡液,或者萃取速度過慢導致過度萃取。建議研磨出來的咖啡粉和細砂糖差不多即可;布粉不建議壓平。很多家裡有咖啡機的朋友,會習慣在布粉後,用粉錘壓平咖啡粉餅,取決於摩卡壺的萃取壓力比不上咖啡機,所以不建議壓平咖啡粉,防止其出現「通道效應」;火力調整需及時。很多朋友在萃取咖啡的時候,或多或少會遇到過咖啡液從萃取口噴濺出來的「慘狀」,通過及時調整火力可以避免。萃取伊始,我們可以先將火力提高到大火,在咖啡液從萃取通道流出後,就可以及時調整為小火,保證咖啡液以「涓涓細流」的穩定狀態流入壺內,這樣萃取出來的咖啡液既不會過萃,也不會噴濺傷人。 摩卡壺使用要訣基本就是這樣,想了解更多關於咖啡的知識可以關注「內個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