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殘疾父母打零工 撐起兒子大學夢

2020-09-02 泉州網

當地鎮村幹部到馬發明家走訪

姓名:馬發明

畢業學校:安溪一中

高考成績:629分(理科)

錄取院校: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泉州網8月31日訊(記者 陳明華 實習生 周梓馨 文/圖)「爸爸媽媽的培養和支持是我學習的動力。我要學好知識,照顧好父母的身體,讓家裡變得更好。」看到父親雙手又顫抖起來,馬發明輕輕握住,堅定地對記者說。

馬發明的父母都是殘疾人,雖然沒什麼文化,卻一直支持鼓勵兒子,希望他能夠好好讀書,考上大學。馬發明沒有辜負父母的期望,今年高考獲得了理科629分的好成績。正如自己的名字一樣,喜歡科學研發的他填報了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

近日,在安溪縣蓬萊鎮紀委工作人員和新美村幹部的指引下,記者走過一段蜿蜒曲折的小路,來到一座未裝修的一層小房子前,這就是馬發明的家。

當記者與一家人問好時,馬發明的父親馬金海指了指自己的耳朵說:「我聽不清。」馬發明告訴記者,他的爸爸和媽媽都是二級殘疾,聽力都非常不好。爸爸還患有高血壓、高血糖

記者注意到,馬金海的右手腕上戴著一個住院時的手環。原來,前段時間他被查出患有高血糖,住院了一個星期剛回來。回家後,他還需長期服用降血壓、降血糖藥。記者注意到,他的手總是控制不住地顫抖。

據村幹部介紹,馬金海一家是省定貧困戶。由於夫妻倆讀書少,且身體條件比較差,二人平時只能打點零工賺錢。根據相關扶貧政策,政府部門每年都會對他們家進行扶持,這幾年每年都會免費送一些小雞小鴨給他們養。

自家雖然養了不少雞鴨,但夫妻倆卻捨不得吃,只有兒子回家了才會殺一隻給他補補身子。有時候他們也會燉好湯,請親友順路帶到縣城給兒子吃。

馬金海自豪地告訴記者,兒子從小時候起就很自覺努力,但他並不是一個「死讀書」的人。平時一有時間,他就會去跑步。

雖然父母的文化水平不高,但馬發明告訴記者,爸爸媽媽都懂得學好知識的重要性,十分支持他讀書。他和朋友們一起暢想過未來的大學生活。他說,自己喜歡研發類和技術類的學科,這次高考也如願以償。他相信,通過大學的深造,不但可以讓生活變得更有意義,也可以讓家庭變得更好。

徵 集 令

自2003年起,泉州市慈善總會與泉州晚報社攜手開展一年一度的「共同託起他們的理想」助學活動。17年來已籌得善款2024.8萬餘元,幫助6835名學子圓了大學夢,並帶動社會各界發起或參與各種形式的助學活動,在全社會形成熱心公益、捐資助學的良好風氣。

2020年,「共同託起他們的理想」助學活動繼續舉行。為幫助優秀貧困學子順利踏入大學校園,讓優秀學子不會因為經濟困難而與大學擦肩而過,由泉州市慈善總會與泉州晚報社聯合主辦的「共同託起他們的理想」助學活動再次揚帆起航。

如您想資助貧困學子,可以將愛心款匯至泉州市慈善總會愛心帳戶參與助學活動,並在備註欄標明資助內容。

帳戶名:泉州市慈善總會

帳號:0000000356052012

開戶行:泉州銀行豐澤支行

泉州市慈善總會捐款二維碼

相關焦點

  • 爺爺奶奶的「不服輸」撐起陽光男孩的大學夢
    宋子釗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西北大學。只要提及孫子,宋子釗的爺爺奶奶便笑得合不攏嘴。(劉珂攝)「子釗考上大學啦!」「真好,也不枉爺爺奶奶對他的期盼了。」這個暑假,宋子釗考上西北大學的喜訊傳遍了葛家鎮新宏村。熟悉宋家的人,都由衷地為這一家人高興。一歲半失去父親,母親改嫁後,宋子釗由爺爺奶奶一手拉扯長大。
  • 男子見義勇為11次 父母妻兒均殘疾撿菜葉吃(圖)
    洪兩德說,這是向政府申請的廉租房,「5年前租金是每月70多塊,」說到這裡洪兩德又不好意思了,「已經5年沒交了,父母總是病,孩子也病了,交不起……」  廚房碗裡有些剩菜都是素的。洪兩德搓了搓手,肉實在買不起。「去年水葉菜漲到兩三塊錢一斤,買不起啊,我就到超市外面的垃圾堆旁,等著別人剝掉的不要的菜葉,撿回來煮,好歹還是新鮮的。」洪兩德說起這個,眼神黯淡。
  • 柔弱雙肩撐起一片天
    諸城市桃園區冶家店子社區居民遲光玲,外表瘦小、黝黑,毫不起眼,和丈夫徐恩龍十年如一日,悉心照料肢體殘疾的父親、有先天精神疾病的姐姐和患有先天性腦癱的外甥。夫妻二人一同用孝心、愛心和耐心撐起這個殘破的家庭,成為全市孝老愛親的典範,獲得群眾的一致認可,贏得人們的交口稱讚。
  • 撐起1個家!寶應縣貧困家庭走出研究生
    寶應縣氾水鎮迎豐村的小傑帶著西南大學研究生錄取通知書,前往重慶入學,臨行前,村黨支部書記高明送給他兩個信封、一顆「定心丸」:信封裡分別裝著500元助學金和建檔立卡低收入農戶證明;「定心丸」則是諄諄囑託——「安心讀書,家裡的事村裡會一如既往照顧。」
  • 陝西:為殘疾兒童撐起一片藍天 實施殘疾兒童康復救助 做好兒童早期...
    2018年9月,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在陝西省落地生根。從這一刻開始,我們離「人人享有康復服務」「殘疾兒童應救盡救」的目標越來越近。康復救助制度為殘疾兒童撐起一片藍天,為折翼的天使們開啟了命運的新篇章。陝西省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規定,救助對象為符合條件的0—6歲(含6周歲)視力、聽力、言語、肢體、智力等殘疾兒童和孤獨症兒童。很多像陳思羽這樣的家庭,通過申請康復救助,免去了高額的人工耳蝸產品、手術及術後調機等費用,後續還有每人每月2000元的康復訓練補助,基本能夠滿足康復需求,大大減輕了家庭的經濟負擔。
  • 學生暑期打零工 這些提醒請謹記
    原標題:學生暑期打零工 這些提醒請謹記記者 董小芳通訊員 童盈芳 實習生 汪 瑩暑假來臨,不少學生或為鍛鍊自己、或為貼補家用,紛紛加入「打工者」的行列。然而,市場中隱藏的風險和陷阱讓人不得不警惕。近日,記者走訪甬上法院,法官給暑期有打工計劃或已經開始打工的學生提個醒。
  • 「雖然我身患殘疾,但同樣有一個大學夢」
    通過拼搏努力,聽力一級殘疾的她如願考上南京特殊教育師範學院,將開啟自己的大學生活。劉麗婷說,「雖然我身患殘疾,但同樣有一個大學夢,也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有多大多漂亮。」像她這樣的殘疾大學生,還有考入重慶郵電大學移通學院的謝婷、重慶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的熊玉鋒、重慶傳媒職業學院的張焱焱等
  • 優秀畢業生 | 陳子良:左手撐起我的考研夢
    他,用左手撐起了他的考研夢。2019年,陳子良同許多人一樣,走了相同的路——考研,回望這一年多,路走的卻並不平坦。三月份,他懷著一腔熱血、昂揚鬥志,早早地踏上了考研這條路。準備之初,他充滿精力,如果沒課就早上學英語,下午學數學,加上本科課程,他每天過得十分充實,一切按部就班,考研似乎沒那麼難。然而變故突生。
  • 圓夢行動 | 屯昌女孩拄著雙拐圓「大學夢」盼有一天能獨立行走
    「你的拐拄到哪,我就送你讀到哪」父親兌現承諾放手讓女兒去闖蕩屯昌女孩拄著雙拐上大學半山腰的平地上,殘疾女孩兒譚寧的家就在這個偏僻的地方。這裡手機信號很差,連上網都是問題,只有8戶人家在這裡生活。譚寧一家住在簡陋的平房裡,靠承包的2000顆橡膠樹維持生計,從1988年從湖北來海南打拼算起,譚寧的父母已在海南辛勤耕耘了30餘年。「你的拐拄到哪,我就送你讀到哪。」9月26日,譚寧就要奔赴千裡外的湖南上大學了,父親譚中武兌現了自己的承諾,這次,他真的要放手讓女兒去闖蕩。
  • 父母打零工 9歲小女孩領基本生活費重拾國畫夢
    她的父母沒有正式工作,靠打零工維持生活,全家的收入每月只有不到2000元。日子過得緊巴,可一家人心態都很積極。小靜宜現在就讀於陵水道小學,是個很懂事、聽話的孩子。爸爸媽媽說,孩子從不與班上同學攀比,在學習上,孩子很用功,還總是幫著爸媽幹這幹那。在社區裡,她都主動參加各種活動,人們都喜歡這個陽光向上的小姑娘。前幾天,柳林街微山東裡居委會通知,小靜宜可以申請困境兒童基本生活費。
  • 呂長平:堅守36年撐起山裡娃「求學夢」
    他是一個普通人,就像小山村裡的一棵榕樹,沒有多少人能夠記起。他是一位平凡的老師,候鳥般的學生飛過,沒有多少人曾經回眸。36年來,無論條件如何艱苦,他和妻子一直堅守在辛安泉這個小山村裡,守護著自己的教師夢,撐起山裡娃的「求學夢」。9月7日,在教師節前夕,記者走訪了長治市第三屆「最美教師」獲得者——長治市潞城區辛安泉鎮中心校孔巖小學教師呂長平。
  • 單親媽媽撐起一個家,在脫貧路上奮力前行
    當時女兒10歲,兒子只有8歲。丈夫沒了,她必須要為孩子們撐起這個家。 「孩子還小,我不能倒下,我得掙錢養家,把孩子撫養長大。」谷秋鳳說。 辦完丈夫的後事不久,谷秋鳳就開始四處打零工。因為要照顧孩子,她只能在村內幫人在地裡幹活,無論多熱,都能看到她在地裡勞作的身影。
  • 柔肩撐起一片天——記郎君鎮鴨棚村村民張蓉
    柔肩撐起一片天——記郎君鎮鴨棚村村民張蓉 2020-10-16 16: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讓殘疾考生上大學之路更平坦
    盲人考生昂子喻考上了中央民族大學,獨臂女孩李欣雨考上了華中師範大學,腦癱少年姚俊鵬考上了中國藥科大學。今天,這三名殘疾考生因為「喜提」心儀大學,齊齊上了新聞。一邊是身體缺陷帶來的種種不便,一邊是600多分的優異成績。
  • 大案要案紀實:9·21福建安溪滅門案
    今天下午,安溪縣公安局通報稱,犯罪嫌疑人李某福已抓獲歸案,其對殺害李某忠一家四口人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專案組還在美嶺村溪壩水潭中起獲作案兇器,案件成功告破。丈夫在家務農 妻子進廠打工知情村民告訴記者,被害人李某忠早年參軍當兵,認識了河南人遊某紅,她嫁過來時是二婚,後來給他生了兩個兒子,兩個兒子在附近的小學和幼兒園就讀。小兒子腿腳有點殘疾,遊某紅經常送他上學。
  • 世界大案要案紀實:9·21福建安溪滅門案
    今天下午,安溪縣公安局通報稱,犯罪嫌疑人李某福已抓獲歸案,其對殺害李某忠一家四口人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專案組還在美嶺村溪壩水潭中起獲作案兇器,案件成功告破。丈夫在家務農 妻子進廠打工知情村民告訴記者,被害人李某忠早年參軍當兵,認識了河南人遊某紅,她嫁過來時是二婚,後來給他生了兩個兒子,兩個兒子在附近的小學和幼兒園就讀。小兒子腿腳有點殘疾,遊某紅經常送他上學。
  • 大案紀實——9·21福建安溪滅門案
    今天下午,安溪縣公安局通報稱,犯罪嫌疑人李某福已抓獲歸案,其對殺害李某忠一家四口人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專案組還在美嶺村溪壩水潭中起獲作案兇器,案件成功告破。丈夫在家務農 妻子進廠打工知情村民告訴記者,被害人李某忠早年參軍當兵,認識了河南人遊某紅,她嫁過來時是二婚,後來給他生了兩個兒子,兩個兒子在附近的小學和幼兒園就讀。小兒子腿腳有點殘疾,遊某紅經常送他上學。
  • 599分奪得安溪八中文科第一名 劉梓江說「有300分是媽媽的」
    以599分奪得安溪八中文科第一名後,劉梓江說——「這599分中,有300分是媽媽的」泉州網7月31日訊 (記者 吳志明 文/圖)這是一個懂事的孩子,他知道「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因此努力學習,高考以文科599分奪得安溪八中第一名;他是學校學習之星的常客,每次拿到獎金,都第一時間交給媽媽,他覺得這是媽媽的獎金;查詢到高考分數後,他跟媽媽說:「這599
  • 兒子考上名牌大學,「含淚」寫給父母的一封信,一看標題父母傻眼
    兒子考上名牌大學,「含淚」寫給父母的一封信,一看標題父母傻眼/本文原創,本故事純屬虛構,堅持弘揚社會正能量,感謝大家支持!大華是家中的獨子,備受父母的寵愛,父母也非常寵愛大華,什麼東西都給大華是最好的。給大華最好的早餐,給的大華補充足夠的營養,甚至大華去上學都是車接車送的。父母對兒子極其疼愛,生怕孩子會受到一點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