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身患殘疾,但同樣有一個大學夢」

2020-09-04 沙坪垻微政務

9月開學季,來自石井坡街道的劉麗婷將帶著全家人的期望,去到夢想的城市南京。通過拼搏努力,聽力一級殘疾的她如願考上南京特殊教育師範學院,將開啟自己的大學生活。劉麗婷說,「雖然我身患殘疾,但同樣有一個大學夢,也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有多大多漂亮。」

像她這樣的殘疾大學生,還有考入重慶郵電大學移通學院的謝婷、重慶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的熊玉鋒、重慶傳媒職業學院的張焱焱等。9月2日下午,在區殘聯舉辦的沙坪垻區殘疾人大學生入學暨就業座談會上,愛心企業代表、優秀殘疾人大學畢業生代表、殘疾人在校大學生代表等與即將踏入大學校園的「萌新」一道,就大學生活、就業等話題進行了交流分享。

近年來,殘疾學生教育及就業權利情況日益改善。據沙坪垻區殘聯相關負責人介紹,沙坪垻區在市級出臺的針對貧困殘疾人大學生救助政策上進一步拓寬,自2017至2019年三年間,先後投入20餘萬元,為沙坪垻區殘疾人大學生發放生活補貼68人次,保障他們順利完成學業。出臺沙坪垻區殘疾人自主創業扶持辦法,對符合條件的給予幫助扶持。聯合市殘聯、市教委、各高校、區級相關部門等舉辦殘疾人大學畢業生雙選會,每年向用人單位輸送優秀沙區籍殘疾人大學畢業生10餘名,全力拓寬就業渠道。

當天,沙坪垻區殘聯也現場向7名新收到錄取通知書的沙區殘疾人大學生發放了補助金,中移在線重慶分公司、重慶雪鼎農業有限公司、重慶沙坪垻區興陳機械製造有限公司三家愛心企業共計捐款2.5萬元,支持沙坪垻區殘疾人事業。

今年的應屆畢業生王武強和在場的學弟學妹們分享了不少大學生活裡的實用乾貨。「因為行動慢導致常常趕不上下一節課,只要主動和老師溝通好,都是沒問題的。」「一定要和室友、同學好好相處,融入集體比獨自行動獲益大得多……」

同時,他也講述了自己在求職路上遇到的挫折。雙下肢肢體殘疾的王武強,比同齡的普通孩子更早知道生活的艱辛。「坦然面對這些,重要的不是別人怎麼看你,而是你自己怎麼看待自己。」在大學期間就曾獲得重慶市數學建模一等獎的他,經過沙坪垻區殘聯的推薦,現已進入雪鼎農業有限公司從事信息數據處理工作。

一個多小時的交流讓大家獲益良多,更讓在場的所有人為之動容。「沒有想到同學們都是這樣的陽光、樂觀、積極向上,令我非常感動。歡迎你們在校假期和畢業後來公司學習工作。」中移在線重慶分公司負責人說。

座談會後,謝婷也代表殘疾人朋友表達了自己的心聲。「比起外界的資助,也許我們更需要的是公平寬容的社會環境,以及自我心理上的調試。」像所有花季女孩一樣,謝婷穿著打扮時尚,眼神中透著自信。坐在椅子上時,和周圍人並無二致,看不出存在肢體障礙。她用自己的經歷告訴大家:「我們不能太過於關注自己的傷痛,也希望外界可以用看待普通人的眼光與我們相處。我們和大家都一樣,一樣熱愛生活,一樣自立自強。」

沙坪垻區殘聯黨組書記、理事長唐明躍表示,接下來將繼續加強殘聯的橋梁紐帶作用,統籌完善政府、高校、用人單位等社會各方精準對接的就業幫扶機制,強化宣傳引導,營造殘疾人公平求職就業的社會環境。

主辦單位:沙坪垻區委宣傳部、區委網信辦

主編:蔣頻

記者 袁僑偲 陳思華

編輯:庹世超

相關焦點

  • 安溪:殘疾父母打零工 撐起兒子大學夢
    我要學好知識,照顧好父母的身體,讓家裡變得更好。」看到父親雙手又顫抖起來,馬發明輕輕握住,堅定地對記者說。馬發明的父母都是殘疾人,雖然沒什麼文化,卻一直支持鼓勵兒子,希望他能夠好好讀書,考上大學。馬發明沒有辜負父母的期望,今年高考獲得了理科629分的好成績。正如自己的名字一樣,喜歡科學研發的他填報了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
  • 殘疾大姐的心願:舞出不一樣的人生
    沒有健全的雙腿,卻有跳舞的夢想,沒有成熟的條件,卻有不變的信念。近日,身患殘疾的熱心讀者劉貴君大姐聯繫我們,表達了殘疾人群體的一個心願——練成一支可以在舞臺上表演甚至能夠參加比賽的舞蹈作品。「我們這些熱愛生活、熱愛舞蹈的殘疾人湊在一起,希望通過舞蹈帶給更多人對生活的自信。」
  • 讓殘疾考生上大學之路更平坦
    盲人考生昂子喻考上了中央民族大學,獨臂女孩李欣雨考上了華中師範大學,腦癱少年姚俊鵬考上了中國藥科大學。今天,這三名殘疾考生因為「喜提」心儀大學,齊齊上了新聞。一邊是身體缺陷帶來的種種不便,一邊是600多分的優異成績。
  • 身患殘疾的他們考上了清華,吃過的苦你都想不到!他們卻說:生活的挑戰都是命運的饋贈!| 特別關注
    每年的高考季、入學季,我們都會在媒體上認識一些像江夢南一樣的「學霸」,她們或身染重病、或身患殘疾,但是他們都擁有著常人無法想像的毅力以及樂觀向上的心境。今天,讓我們認識這些不一樣的「學霸」,看看是什麼給了他們如此多的力量和勇氣,去克服我們常人無法想像的困難?這樣的清華「學霸」會給我們帶來哪些啟迪呢?
  • 81秒|身患殘疾的哥哥和弟弟一起學維修 拼出一片新天地:村民們都找...
    父親去世,哥哥身患殘疾,母親半身癱瘓,弟弟幾十年不離不棄......兄弟倆沒有被困難嚇倒,而且自謀生路,學會了維修技術,用雙手創造幸福生活。走進兄弟倆的鋪子,裡邊擺滿了需要維修的家用電器,哥哥趙洪方正在維修村民送來的電器。趙洪方今年四十二歲,十六歲那年因為生了場大病,四肢無力,雙腿再也不能動彈,生活不能自理。當時,弟弟趙洪秋才七歲。
  • 給殘疾兒童一個「量身定製」幼兒園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小玲是我的女兒,在她一歲時,我們發現她肌肉鬆弛,身體癱軟。隨後被確診為:小兒腦癱。漫漫求醫路一走就是四年,經過幾年的康復訓練,小玲已經學會了走路,現在面臨著上幼兒園,從三歲半到四歲半,小玲斷斷續續上過多半年幼兒園,但因她身體弱,遺尿、流口水、多動等問題被一個又一個幼兒園勸退……真心渴望有一所為殘疾兒童量身定製的幼兒園。」
  • 宣城市郎溪縣:棟梁圓夢 圓貧困學子大學夢
    父親在他年幼時因病去世,母親聾啞一級殘疾,因喪夫帶孩子生活困難。已改嫁,並生育一子,無力負擔陳祁的學習費用。今年的高考她理科471分,達二本線,被宿州學院計算機專業錄取。對於這個寒門學子來說已經很不容易了,但她有點沮喪,認為自己不夠努力,這個暑假她也沒閒著,在建材市場做兼職。她說:「這麼多年,一直是外祖父母照顧我,他們的身體也不好,現在我長大了,我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減輕他們的負擔。
  • 揚州大學為殘疾新生定製智能輪椅
    近日,江蘇揚州,身患殘疾的葉冠辰被揚州大學錄取。得知這一情況後,學院老師特地為他量身打造了一輛智能跟隨輪椅,並安排了單間宿舍和無障礙通道。
  • 讓殘疾考生上大學之路更平坦|澎湃社論
    這三名考生被錄取,也是殘疾考生上大學越來越容易的見證,這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進步和社會文明的體現。近年來,針對殘疾考生的高考政策也不斷得到落實,壁壘逐漸消除,專業限制越來越少,幫扶行動越來越多。2003年就有數據顯示,全國上高考分數線的殘疾考生錄取率達到90%以上。2015-2017年,有2.89萬名殘疾學生通過普通高考圓了大學夢。這些都是難得的進步。但不可否認,仍然存在殘疾考生達到甚至遠超錄取要求,卻被大學以「身體殘疾不符合所報專業」等為由,拒於門外的狀況。
  • 身患重大疾病可以辦理殘疾人證嗎
    編輯同志:我是耒陽市一農民,因身患糖尿病,天天需要打針,靠藥物維持生命,因為無法從事重體力勞動,生活十分困難。請問,我這種身患重大疾病的人,可以申請辦理殘疾人證嗎?易民 記者追蹤:近日,耒陽市殘疾人聯合會回覆說,目前我國按照不同殘疾分為7個殘疾類別,即視力殘疾、聽力殘疾、言語殘疾、肢體殘疾、智力殘疾、精神殘疾、多重殘疾(患兩個以上類別的殘疾),每個類別又分為四個等級,即殘疾一級、殘疾二級、殘疾三級、殘疾四級。
  • 給殘疾學生一雙「隱形的翅膀」
    廈門南洋職業學院培養殘疾學生成長成才進入畢業季,作為畢業設計小組的組長,林玉鳳比以往更忙碌了,雖然身高不足1.45米,背也有些駝,但她依然顯得陽光自信。林玉鳳在學校健康發展是廈門南洋職業學院培養殘疾學生成長成才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該校為殘疾學生成長創造條件,讓一大批殘疾學生正常學習,樂觀成長,成為有用之材。殘疾女孩在校園裡找到人生的精彩2017年,林玉鳳獲得第四屆「勵志校園·感動廈門」提名獎。
  • 同一片藍天下共築夢、上學路上一個都不能少 ——東鄉六中關愛殘疾兒童側記
    走在這片藍天下溫暖包圍內心的感動緊緊跟隨晝夜的變化你的眼角有唯一的牽掛走在這片藍天下夢一個個實現
  • 遼寧一特教學校突然被取消高考資格:「等了8年,大學夢破了」
    對此,遼寧省朝陽市教育局在回應家長質疑時表示,雖然相關的特殊教育學校無高中辦學資質,但並不意味孩子無學可上,他們還有兩條路可以走——這些學生可以先參加中考,進入高中學習三年後再參加高考,或者直接去讀中專院校。
  • 殘疾選手獲國家開放大學演講大賽一等獎
    本報訊(實習生 馬雯 記者 董魯皖龍)「我殘疾,但我不殘廢,我也可以憑藉我的努力實現夢想。」在日前國家開放大學「我的學習故事」演講大賽總決賽中,來自廣州分部番禺分校的殘疾學生張小敏最終以精彩的內容和專業的演講徵服了評委,獲得了大賽一等獎。
  • 倪東升‖我的大學夢
    我心中「書中自有千鍾粟」的大學夢同樣被驚醒,收拾行裝,插隊落戶到農村。在農村的四年中,老老實實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披星戴月之餘,念念不忘心中的「大學夢」。閱讀成為我解除一天疲憊的最好方式。為了練筆,努力撰寫生產隊「農業學大寨」運動中的典型事例,「與天鬥、與地鬥」中的好人好事,投送公社廣播站、相關報刊,並有幸成為公社第一批「土記者」。
  • 2017甘肅高分殘疾考生請求帶母上學,清華大學校長深夜打電話關心
    《一位甘肅高分(648分)考生的請求》,講述了19歲甘肅定西考生魏祥身患重度殘疾,以及全家為魏祥多年求學付出的艱辛努力。  「由於我身體的原因,無論我走到哪裡,都離不開親人的隨身陪護,以照顧我的衣食住行、生活起居,媽媽為了陪我上學無奈放棄工作,僅有的經濟來源將要斬斷……」該文說,魏祥有幸遇見了清華大學的招生老師,清華大學也有意錄取他,得此喜訊,母子十分高興,可又為如何度過大學生活而擔憂,「懇切希望貴校在接納我的同時,能夠給我們母子倆幫助解決一間陋室,僅供我娘兒倆棲身而已,我將萬分感謝!」
  • 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博士生劉安
    我是一個身患殘疾的回族女孩,曾經為求學歷盡了艱辛。因為有了濱醫二系,不僅圓了我上大學的夢想而且還成為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的博士研究生。多年來,我一直對我的母校濱州醫學院和二系的領導、老師深懷感激之情。    我1歲多時還不會走路,父母抱我到兒童醫院檢查,才知我患先天性腦癱。
  • 夢多:雖然我是日本人 但我是臺灣藝人
    「雖然我是日本人,但我是臺灣藝人。」已在臺灣演藝圈發展10年的夢多(大谷主水)來自日本九州,他總是在節目中展現出過人的效果,在眾多外國人的節目中成為最亮眼的藝人之一,即便起先無法接受被定位成搞笑的藝人,但也因「被看到」之後,打開了全方面的演藝之路。
  • 重度殘疾青年自學英語堅毅動人
    他的面前擺放著一本大學英語教材。  長相清秀的王碩說起話來細聲慢語,不時露出平和的微笑。這個從小就因為身患進行性脊性肌萎縮而造成重度殘疾的年輕人沒有因為身體上的障礙而消沉。在上完初中無法繼續學業時,他的選擇是在家中繼續學習,並把學習的重點放到了英語上。他已拿下了自學考試英語專業的大專學歷,現在正在攻讀本科學歷。
  • 上海知青憶往昔:夢碎夢圓,我的大學夢
    由於我在外界的競爭力一直很高,個別不知情的競爭者仍在編些誹謗於我:諸如登門找領導哀求哭訴啦、半夜三更獨自在田間遊蕩啦、對考大學動機不純對錄取條件不滿啦等等。我一時有口難辯。由於我離開報社是一心奔大學去的,現如今大學夢已碎,我又無業可就,那種失落、絕望、雪上加霜的滋味,像鋼針扎在心頭。我只能暗自發著誓:這輩子再也不去做大學夢了! 局勢的轉變往往在瞬間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