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漳州市港口管理局下轄4港區將劃入廈門港

2020-12-20 騰訊大閩網

  記者30日從省交通運輸廳獲悉,省政府批覆同意廈門港漳州港整合,原漳州市港口管理局管轄的4個港區全部劃入廈門港,以打造國際航運樞紐港。

  按批覆,2010年8月31日前將漳州的古雷港區、東山港區、雲霄港區、詔安港區併入廈門港,由整合後的廈門港口管理局統一管轄廈門、漳州兩市行政區劃內的所有港區;同時撤銷漳州市港口管理局,組建廈門港口管理局漳州分局,具體負責管理漳州市行政區域內的東山港區、古雷港區、雲霄港區、詔安港區。

  2006年1月1日,廈門灣內港口實行體制一體化整合,由當時新組建的廈門港口管理局統一管理廈門灣內的東渡、海滄、嵩嶼、劉五店、客運、招銀、後石、石碼8大港區。根據批覆,廈門港的港區達到12個。

  廈門港、漳州港整合後統稱廈門港。整合後的廈門港,將發展成以國際外貿貨櫃運輸為主、散雜貨為輔的國際航運樞紐港。整合後的廈門港還將調整各港區功能,突出廈門灣內南北岸港區為主發展國際貨櫃外貿運輸的功能地位,著力加快廈門灣現有港區的功能調整和結構升級,促進港城協調發展,逐步實施東渡港區城市化改造。

  【相關連結】

  2009年5月,國務院《關於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若干意見》中指出,整合港灣資源,形成以廈門港、福州港為主,布局合理的東南沿海地區港口發展格局。

  2009年8月24日,我省原則通過《福建省港口體制一體化整合總體方案》,決定:整合全省港灣資源,形成福州港、湄洲灣港(泉州-莆田)、廈門港三大港口格局。

  按照2009年11月省委常委會、省政府審議通過的《福州寧德港口管理體制一體化建議方案》,福州-寧德港口整合的各項工作有序推進。經過多方努力,目前福州市政府、寧德市政府、省交通運輸廳等已就福州寧德港口一體化過程中的相關問題形成《福州寧德港口管理體制一體化具體實施方案》(報批稿),各項準備工作正在推進中。

相關焦點

  • 漳州市、廈門港共同推動古雷港區建設
    建設產業發展配套的多用途貨櫃碼頭,為古雷石化產業發展提供重要物流配套服務保障,是發展所需,更是推動廈門港這個千萬標箱的貨櫃國際樞紐港發展的重頭戲。廈門港口管理局十分重視古雷港區的發展建設,10月17日,廈門港口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吳順彬一行前往漳州古雷開發區,與漳州市、開發區領導共商漳州市、廈門港共同推動古雷港區規劃建設事宜。
  • 我國這座港口從區域支線小港躋身全球第14大強港——廈門港
    廈門港,是中國福建省廈門市和漳州市港口,位於中國東南沿海、臺灣海峽西岸,地處福建省南部、九龍江入海口,是中國沿海主要港口、中國對外開放一類口岸,也是福建省主要出海口之一。2006年和2010年,廈門灣內港口體制一體化整合,原漳州港的招銀、後石等7個港區先後併入廈門港。截至2018年,廈門港共擁有廈門市東渡、海滄、翔安和漳州市招銀、後石、石碼、古雷、東山、詔安9個港區,開通貨櫃班輪航線共146條,其中國際航線92條,內支線12條,內貿線42條。
  • 廈門港綠色智慧港口建設捷報頻傳
    2020年歲末年關到來,廈門港智慧綠色港口建設捷報頻傳,迎來雙豐收。12月7日,交通運輸部認定的「自動化碼頭技術交通運輸行業研發中心」(中遠海運港口廈門遠海碼頭實驗基地)落地廈門遠海碼頭,正式揭牌。研發中心將重點圍繞智慧港口建設與發展中的重大科技需求,針對自動化碼頭建設與改造中的設計、建造、運營、維護等領域,開展關鍵技術攻關、重大裝備研發和成果轉化應用等產學研用合作。研發中心的建立必將為自動化碼頭技術創新和裝備服務能力的持續提升發揮積極示範效應。
  • 港興城興 為特區發展蓄動能:「十三五」期間,廈門港綜合競爭力顯著...
    廈門港口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吳順彬說。  「雙港」發展突破歷史大關  貨櫃幹線港、國際郵輪母港,被稱為廈門港的「雙港」,直觀展示發展地位和定位。「十三五」以來,廈門港在「雙港」發展方面取得傲人成績,成為千萬標箱強港和中國四大郵輪母港。
  • 【獨家】我國上市港口企業經營情況系列(二十一)-- 廈門港
    目前,廈門港已發展成為以外貿運輸和臨海工業為主,兼有旅遊、客運、國際中轉、過境貿易、商貿等多功能,配套設施較齊全的國家大型一類港口,成為我國綜合運輸體系的重要樞紐、貨櫃運輸幹線港、東南沿海的區域性樞紐港口、對臺航運主要口岸。
  • 破除小散亂 福建組建福州、湄洲灣、廈門港口群
    海峽西岸沿海將建起三大港口群——北部福州與寧德兩市港口整合,以福州港為主體,覆蓋三都澳、羅源灣、福清灣、興化灣北岸;中部莆田和泉州兩市港口整合,以湄洲灣港為主體,覆蓋湄洲灣、興化灣南岸、泉州灣;南部廈門和漳州兩市港口整合,以廈門港為主體,覆蓋廈門灣、東山灣。    至此,曾醞釀多年的福建全省港口整合,正式全面啟動。
  • 廈門港口管理局、廈門港務控股集團:長風破浪 港城融合寫華章
    它告訴外界,廈門特區、廈門港,開始邁上世界舞臺。」廈門港口管理局負責人說,在港口的支撐下,廈門特區、周邊區域的外向型經濟如同雨後春筍般蓬勃而生,進而港城融合、唇齒相依。  這是敢闖敢試的40年——特區建立之初,廈門港貸款建設,採用「放水養魚」「借船出海」求發展,並提出「以港立市」;1998年,廈門港在全國沿海港口率先實行「政企分開」,廈門港務控股集團嶄露頭角,啟動港口跨島發展;2004年、2005年,廈門港務控股集團成員企業先後在內地和香港證券市場上市……  「先行先試讓廈門港緊跟時代潮流,遠洋幹線迅速增加,2000年貨櫃吞吐量首破100
  • 廈門港天津港中谷海運籤合作協議 深化南北港口合作
    陳立新 攝  昨日,廈門港、天津港、中谷海運的代表齊聚廈門港務大廈,共同籤署「兩港一航」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未來,三方將以航線為紐帶,持續深化南北兩座重要港口的互利合作,做強做大千億現代物流產業鏈。  昨天16:30,隨著貨輪笛聲響起,在廈門海滄新海達貨櫃碼頭,一個貨櫃被穩穩吊起。這也意味著中谷海運成為首家在廈貨櫃年吞吐量超200萬標箱的航運公司。
  • 上半年廈門港「絲路海運」航線開行593個航次
    7月15日,馬士基「絲路海運」航線(NV2)啟航儀式在海滄港區廈門貨櫃碼頭集團公司旗下嵩嶼碼頭2號泊位舉行。廈門市副市長李輝躍出席儀式,市政府辦公廳、市發改委、自貿委以及相關港航單位負責人參加。   據悉,馬士基「絲路海運」航線(NV2)是廈門港第一條專門為國際中轉開闢的東南亞銜接航線,將越南的出口重箱經由廈門港國際中轉至美國西海岸,有力支持廈門港的國際中轉業務發展。
  • 廈門港排名升至世界第14位
    在實現年貨櫃吞吐量首次突破1000萬標箱大關後,廈門港的國際地位再次提升。昨日,記者從廈門港口工作會議上了解到,2017年,廈門港憑藉全年1038萬標箱吞吐量的成績,世界排名再進一位,攀升至第14位。   依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狠抓落實「放管服」等系列措施,廈門港在近些年來全球航運業持續低迷的外部環境下,創新突破、逆勢增長,實現發展的「量質並舉」。
  • 使用岸上電力 廈門港已提前兩年完成岸電工程目標
    近日,廈門港口管理局局長吳順彬接聽市長專線,向市民、企業人士解讀廈門港「十三五」綠色港口規劃。吳順彬介紹說,交通運輸部將靠港船舶使用岸電工程,列為「十三五」期間綠色交通建設的重點工程之一,目前,廈門港已提前兩年並超額完成任務指標。
  • 廈門港務控股集團將不定期舉行招聘會 助力港口大發展
    廈門港務運輸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廈門港貨櫃吞吐量將突破1000萬標箱,邁入世界貨櫃港口「第二梯隊」。作為全省最大的港內平面運輸企業,為適應未來發展,擴充員工數量勢在必行。「廈門港已經完成跨島發展,目前島外港區貨櫃吞吐量已經超過島內港區。在翔安區,未來劉五店港區是重要的散雜貨和貨櫃港區,從被徵地農民和海域退養漁民中招聘港口職工,是港區發展的必然選擇。」廈門港務服務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說。記者了解到,接下來,廈門港務控股集團將與翔安區深化合作,建立長效人員招聘機制,不定期舉行招聘會。
  • 廈門港務控股集團從被徵地農民和海域退養漁民中招聘港口職工
    ­  廈門港務運輸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廈門港貨櫃吞吐量將突破1000萬標箱,邁入世界貨櫃港口「第二梯隊」。作為全省最大的港內平面運輸企業,為適應未來發展,擴充員工數量勢在必行。­  翔安區就業中心負責人介紹,近些年來,翔安區委、區政府多次修訂《關於進一步改善和保障民生工作的實施意見》,出臺了多項扶持措施,鼓勵就業、創業和人員技能培訓。
  • 廈門貨櫃碼頭向海圖強 建設世界一流港口
    騰飛之路的裡程碑事件,有改革開放之初的「放水養魚」、上世紀九十年代的政企分設、本世紀初廈漳港口一體化管理,更有2013年廈門港完成資源整合、成立廈門貨櫃碼頭集團。 巨輪穩靠、橋吊林立,五顏六色的貨櫃層層堆疊……這是該集團在東渡港區、海滄港區、翔安劉五店港區等地的常態工作場景。
  • 明起,廈門港口作業單證全面無紙化!
    記者從廈門自貿片區管委會獲悉,廈門自貿委聯合廈門港口管理局、市口岸辦於近日正式印發《關於全面推廣貨櫃貨物提貨單及設備交接單電子化操作的通知》——自2020年7月1日起,在廈門海港口岸全面推廣貨櫃貨物提貨單及設備交接單電子化操作業務,標誌著廈門港口作業單證全面進入無紙化時代。
  • 這五年,湄洲灣港口很不一樣!
    2016年8月24日,秀嶼港區莆頭作業區1#、2#泊位工程竣工驗收。2016年9月29日,興化港區涵江作業區1-3#泊位工程開工,興化港區涵江作業區正式啟動開發。2017年5月13日,馬爾他籍「阿爾法」輪運載澳大利亞煤炭靠泊東吳作業區東1號泊位,我省首個港口大宗散貨露天保稅堆場啟用。
  • 閩粵桂港口建設調研:「國際航運中心」離我們並不遙遠
    產業化——  港產融合支撐經濟發展  港口加快資源整合,發展以港口為樞紐的聯運業務,拓展經濟腹地,一系列「港產城」「港區城」聯動發展模式不斷湧現  如今,港口已經不僅僅是貨物的集散地,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不斷深入,港口加快資源整合,發展以港口為樞紐的聯運業務,拓展經濟腹地,一系列「港產城」「港區城」聯動發展模式不斷湧現。
  • 廈門港新增一條東南亞偏港航線
    本報訊 (記者 陳挺) 2日,隸屬於泰國宏海箱運公司的「宏秀」輪(英文船名:LILA BHUM)首航廈門港,這是福建省唯一一條直達東南亞偏港——泰國宋卡港的航線,在中國大陸僅停靠廈門港,它也是「絲路海運」加速發展帶來全球更多貨源、船舶在廈門港集聚的又一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