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票節省10小時!明起,廈門港口作業單證全面無紙化!

2020-12-14 瀟湘晨報

7月1日起,

廈門港口作業

單證全面進入無紙化時代!

每票進出口提卸箱業務

節省作業時間10小時以上!

每年節省約2億元成本!

記者從廈門自貿片區管委會獲悉,廈門自貿委聯合廈門港口管理局、市口岸辦於近日正式印發《關於全面推廣貨櫃貨物提貨單及設備交接單電子化操作的通知》——

自2020年7月1日起,在廈門海港口岸全面推廣貨櫃貨物提貨單及設備交接單電子化操作業務,標誌著廈門港口作業單證全面進入無紙化時代。

「港口作業單證無紙化是推動口岸提效降費,優化營商環境的必然要求。」廈門自貿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廈門港口貨櫃貨物提貨單和設備交接單兩個作業單證的電子化項目分別從2018和2016年開始試點,試點期間完成了「半電子化」的「1.0版本」,此次「2.0版本」則是通過流程再造,打通各個環節,實現從企業到船代、碼頭、貨代、拖車公司等各方全流程電子化,以及從港區內到堆場的全港電子化覆蓋。

提貨單和設備交接單電子化由廈門貨櫃智慧物流平臺協同實施,港口作業單證的電子數據通過平臺在進出口企業、船代、貨代、船公司、碼頭、堆場、拖車公司等之間流轉,企業在網上即可辦理進出口提卸箱業務,實現了讓信息「跑路」替代人員跑腿。

「過去我們提貨需要外勤人員拿著紙質提貨單往返於船代、碼頭等各方之間,一跑就是一天,不僅費時費力,而且還存在單據丟失的風險。」廈門達達股份有限公司關務部負責人葉梅鳳介紹說——

全面推廣電子化操作業務不僅能使提貨流程更加快速便捷,而且減少了人員送單出行的成本,疫情期間,這種電子化無接觸的單據操作流程也實實在在便利了企業。

據測算,全面推廣電子化操作業務後,可為廈門港每票進出口提卸箱業務節省作業時間10小時以上,極大提升貨物進出口作業效率;廈門港進出口企業、貨代、碼頭、堆場、拖車公司等每年節省約2億元的成本,解決了傳統紙質單證流轉和人員出行成本高等問題。

作為貫徹落實今年5月廈門市政府《關於印發進一步優化口岸營商環境提升跨境貿易便利化水平實施方案的通知》的又一項重要舉措,無紙化也進一步提升了廈門港口物流作業效率和口岸跨境貿易便利化水平,為廈門市外貿進出口業務發展提供強有力的口岸營商環境支撐。

廈門口岸信息化建設重要節點

●2015年4月,由廈門市政府主導建立的廈門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平臺正式投用,提供跨境貿易、航運物流、政務、金融等一站式公共服務,成為廈門口岸開啟無紙化通關的裡程碑。該平臺2015年被商務部評為自貿試驗區首批「最佳實踐案例」;

●2018年12月,廈門貨櫃智慧物流平臺在廈門港區全面推廣,廈門口岸物流無紙化加速邁進;

●2020年4月,廈門自貿片區成立五周年之際,「廈門口岸物流公共服務平臺」正式上線運行,在全國率先提供全流程綜合物流信息服務。平臺集海、陸、空綜合物流信息為一體,實現了廈門口岸通關和物流信息的可視化查詢和系統集成,助力廈門口岸通關再提速,完善綜合物流服務的無縫銜接。

●2020年7月,廈門海港口岸全面推廣貨櫃貨物提貨單及設備交接單電子化操作業務,標誌著廈門港口作業單證全面進入無紙化時代。

【來源:福建日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北京海關正式實施無紙化通關(圖)
    據了解,北京海關是全國唯一一家空運進口通關無紙化試點的海關。隨著北京海關下屬首都機場海關首票通關無紙化貨物——中國圖書進出口有限公司從臺灣進口的512份報紙順利通過電子審核並放行,標誌著北京海關通關無紙化改革正式啟動。
  • 廈門!再獲第一!
    包括成本、時效、監管環境、商事服務、信息化及無紙化、其他配套6個一級指標,以及21個二級指標  怎麼測評?  在國務院「放管服」改革持續推進、中國整體營商環境得到顯著改善的大背景下,中國報關協會、北京睿庫貿易安全及便利化研究中心對2020年中國十大海運貨櫃口岸營商環境聯合開展了測評活動。測評結果顯示,廈門口岸綜合得分位列第一,青島、寧波分列二、三位。
  • 廈門貨櫃碼頭向海圖強 建設世界一流港口
    目前,廈門貨櫃碼頭集團岸線資源涵蓋了廈門港10萬噸級以上的31個貨櫃專用泊位,岸線總長8698米,橋吊70臺,可接泊20萬噸級超大型貨櫃船舶,年通過能力超過1200萬標箱。這個碼頭內的作業場景,極具代表性:船舶靠岸,可以選擇使用岸電、不再使用輔助柴油發電機,實現在港「零排放」;供上船舶的淡水,安全高效、水質更優、24小時服務,供水價格更優惠;場內照明全部使用LED節能燈,龍門吊全部實現「油改電」,堆高機全電動、大批港內拖車開始更新為純電動,倉庫和辦公樓頂均裝上了太陽能發電裝置…… 不僅是海天碼頭,該集團旗下的眾多碼頭都在同步邁入綠色智慧新時代
  • 多國港口面臨擁堵,船期延誤匯總!海關啟用報檢新無紙化平臺!
    9月11日起,啟用海關報檢新無紙化平臺 企業辦理出入境檢驗檢疫申報注意,9月11日起,全國海關全面啟用海關新無紙化平臺,企業需通過國際貿易
  • 廣州發布18條改革措施促跨境貿易便利化
    據統計,2019年12月,廣州關區進口整體通關時間25.43小時,較2017年壓縮69.47%,;出口整體通關時間2.34小時,較2017年壓縮79.3%。黃埔關區進口整體通關時間17.07小時,較2017年壓縮60.41%;出口整體通關時間1.63小時,較2017年壓縮86.97%。
  • 上海港貨櫃設備交接單全面電子化
    據悉,為實現國務院關於上海自貿區「最大限度實現覆蓋船舶抵離、港口作業、貨物通關等口岸作業各環節的全程無紙化」的重要改革目標,2017年7月,在上海口岸服務辦公室牽頭組織下,上港集團負責落實貨櫃設備交接單(EIR)電子化公共平臺項目的基礎設計開發及推進工作。目前,該平臺已完成業務標準化、標準接口開發和基礎傳輸平臺搭建,實現所有業務實體信息接入和共享的全流程操作。
  • 航空貨運電子化 有突破
    空運出口實現「一單多報」,減少6種紙面單證,貨站收運作業效率有望提升90%以上,貨代外勤工作量減少70%以上(6次交接減少至2次),每年為企業節省成本1000萬元。 ●驗訖放行。率先全國實現貨運安檢驗訖放行電子化,在貨物過磅截關後由紙面加蓋安檢驗訖章轉變為安檢驗訖放行電子化。
  • 無紙化電子作業指導書的提升企業工作效率
    無紙化電子作業指導書廠家改變傳統手工錄入過程,避免人為輸入差錯,使現場生產人員精力集中在業務操作上,達到準確、及時、快速的數據反饋,提高工作效率;生產過程管理實現生產過程的閉環可視化控制,以減少等待時間、庫存和過量生產等浪費。無紙化電子作業指導書廠家生產過程中採用多種方式實時跟蹤計劃生產進度。
  • 廣東黃埔港實現檢驗檢疫全流程無紙化
    記者從黃埔檢驗檢疫局了解到,該局從2002年率先實現船舶檢疫電子化以來,至2017年,已率先實現了檢驗檢疫全流程無紙化,為進出口企業減負增效。據了解,黃埔檢驗檢疫局2002年探索探索無紙化通關,率先實現船舶檢疫電子化,2014年,又在廣東省內率先對11大項3000多種商品進行風險評估,試行入境非法檢貨物無紙化報檢。
  • 來往香港貨運車輛備案無紙化了!
    根據海關總署公告2020年第91號(關於進一步推進運輸具工進出境監管作業無紙化的公告),自2020年12月1日起,來往香港貨運車輛企業及車主可通過中國(廣東)國際貿易單一窗口(以下簡稱「單一窗口」)向海關提交相關電子化數據,海關審核通過後即視為備案完成,無需前往海關前臺辦理相關申請。
  • 外貿單證員是做什麼的?外貿單證內容介紹
    外貿單證員是做什麼的?單證員是指在對外貿易結算業務中,買賣雙方憑藉在進出口業務中應用的單據、證書來處理貨物的交付、運輸、保險、商檢、結匯等工作的人員。 外貿單證員的主要工作: 1、負責進出口相關單證(如合同,發票,裝箱單,原產地證等)的製作、管理及信用證審核; 2、收集和整理各種單證,完成送貨單、訂單、提單核對等對單據的各項處理,並進行基礎數據錄入和歸檔; 3、跟蹤每票貨物的送貨情況,統計核對相關數據; 4、及時準確與貨代公司聯繫裝箱,送倉工作; 5、在整個過程中
  • 武漢全面開啟乘機無紙化時代 旅客趕早班機也能多睡一個小時
    如今,無紙化電子登機牌已成為差旅人士的旅途好幫手,省去了排隊列印紙質登機牌的時間,既便捷又環保。下一步,武漢將實現旅客刷二代身份證安檢,登機口還能「刷臉」登機,全程無紙化時代即將來臨。無紙化登機讓旅客多睡一小時昨日清晨6時,家住漢口黃浦路的何先生被鬧鐘喚醒,他要去天河機場趕飛機。
  • 廈門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平臺與廈門國際航運中心平臺協同發力...
    系統集成帶來的連通與支撐,產生了「全國最好」的應用效果,使廈門國際航運中心平臺持續對標國際先進水平,口岸通關便利化和港口船舶綜合服務能力不斷提升,競爭力凸顯,「近期世界最大的20萬噸級貨櫃連續靠泊廈門港,這足以說明我們的國際地位。」廈門貨櫃碼頭集團相關負責人說。
  • 興寧區法院全面啟動「無紙化辦案」
    注意為應對審判形勢變化和司法需求的增長需要,深入貫徹自治區高院全面推進「無紙化辦案」的工作部署,進一步促進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作為自治區高院信息化試點法院,興寧區法院於2021年1月4日起全面開啟「
  • 「無接觸」作業更安全,線上服務更高效
    作為承載國計民生物資運輸的重要物流樞紐,山東省港口集團堅持以信息化手段助力疫情防控和生產經營,作業現場無接觸,擰緊「安全閥」,在線服務質量不降反升,提供了低成本、便利化、高效率服務,體現了國企擔當,贏得了客戶讚許。&nbsp&nbsp&nbsp&nbsp在山東港口青島港即墨港區,即黃班列作業現場只見正面吊等設備忙碌,卻看不到人影。
  • 促進貿易便利化進行時|優化通關流程 精簡單證
    開欄的話:當前各地正在開展為期4個月的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專項行動,推進優化通關流程、精簡單證、提高通關時效、降低合規成本。各地大膽創新,進一步推動口岸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據了解,除創新免除稅款擔保政策外,該關還自主推出了多項舉措提升跨境貿易便利化水平,包括建立提前申報容錯機制、精簡單證推進通關全流程電子化、優化進口汽車零部件檢驗監管流程等,均已獲得海關總署認可並在全國範圍內複製推廣借鑑。
  • 中國發布|無紙化建造、建模像搭積木 全球首艘無紙化建造船舶「海...
    圖片來源:東海航海保障中心中國網6月29日訊(記者 董小迪 通訊員龐皓嚴)全球首艘無紙化建造的船舶「海巡160」輪今日正式列編交通運輸部東海航海保障中心。該船是世界首艘使用三維設計建造的大型航標船,也是目前我國規模最大、裝備最先進的新一代信息化大型航標作業船。
  • 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出口航空電子貨運平臺在廈門上線
    新華社廈門12月5日電(記者付敏)廈門自貿片區管委會4日舉行中國(廈門)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出口航空電子貨運平臺上線儀式。這是我國航空貨運電子化的率先突破,也是我國實現與國際互聯互通促進空運物流的重要突破。
  • 臺當局推「無紙化政策」 扣繳憑單紙本化於無形
    「財政部」力推「無紙化政策」,每年6400萬張扣繳憑單將化於無形,全臺近600萬戶納稅義務人最快明年就不會收到扣繳憑單紙本。  從6400萬張到0張,「財政部長」張盛和將扣繳憑單無紙化列為明年重大「有感政策」。以今年597萬報稅總戶數計算,每戶平均使用10.7張扣繳憑單;當局和企業一年可省下紙張、運送等成本約1億9千萬元新臺幣。
  • ...攜手共進」天津推進智慧綠色港口建設 打造「軌道上的京津冀」
    天津港綠色智慧專業化碼頭科技示範工程入選交通運輸部科技示範工程,持續擴大5G網絡在貨櫃碼頭區域覆蓋,加速無人集卡規模化應用,加快推行港口作業單證無紙化、全程「一站式」服務等。同時,綠色港口發展水平也得到明顯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