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恐怕是我去過次數最多,卻總也沒去夠的城市。每次分別,就迫不及待的計劃下次還要去做什麼。沉浸在幕府時代的街頭,夜幕降臨的時候捕捉神秘的藝伎的蹤影。租一輛自行車順著鴨川騎行,路上停在一家古早味的刨冰店感受夏日的陽光。別忘了,京都還是現代日本手作咖啡的大本營,總有那些去也去不完的咖啡店值得我去尋覓。
都說京都是賞楓的勝地,當季節到來,看漫山紅葉層層疊疊,掩映著古樸而精緻的和式建築,寂靜而又熱鬧。作為日本的傳統文化重鎮之一,京都擁有相當豐富的歷史遺產,街頭匆匆走過的藝伎,隱藏在深處的古寺廟,和聲名遠揚的抹茶,長年的歷史積澱讓它煥發出別樣的美。
伏見稻荷大社是遍布日本全國3萬餘座稻荷神社的總社本宮,也是京都市內最古老的神社之一。走進神社主殿後的千本鳥居,老朽褪色的暗紅色牌坊和光鮮亮麗的朱紅色牌坊密集地交織在一起,透過陽光的照射顯得格外壯觀迷人,視覺上頗為震撼。作為必到的旅遊景點之一,和服更適合這裡古色古香的氛圍。京都有很多租賃和服的店,可提前在網上預約。
嵐山位於京都的西郊,海拔382米,以春天的櫻花和秋天的楓葉而聞名,東南不遠處有桂離宮,是著名的觀光勝地。天氣好得不得了,光影透過楓葉灑在身上,不禁讓人迷了眼。
東福寺東方丈庭園可以說是日本著名造園家重森三玲(1896~1975)的處女作。方丈庭園,即禪宗僧侶的居住區域。而在東西南北四方丈中都有庭院的,東福寺廟則是唯一的一個。在四庭中最寬闊的南庭,有渦卷波紋所作的「八海」,石頭組成的「四仙島」、「五山」,傳說中上有仙人居住。市松(方格)模樣的北庭則給人最大的視覺衝擊,曾被雕刻大師野口勇贊為充滿了蒙德裡安風的新型庭園。當然,重森三玲自然沒有看過蒙德裡安的作品——市松是日本的傳統圖案,從古典中發現大多數人忘卻的「新」,大概是天才的共性。
日本有一句很有名的諺語「從清水的舞臺一躍而下」。「捨生往生」——在清水寺1200多年的歷史中,至少有200多人從清水寺的斷崖上飛下,試圖通往佛界淨土(然而,死亡率只有14.6%),明治以來,清水寺甚至採取了在舞臺外側安裝竹矢的對策。但是不管怎麼說,在日本人心中,清水寺永遠是京都的象徵。清水寺有的當然不止一個舞臺,還擁有眾多珍貴的歷史遺產,是日本學生們修學旅行的定番場所。圖為成就院旁的石佛群,象徵著日本的民間信仰,其中最古的可追溯至鎌倉時代。
從鴨川到清水寺這一片區域是京都非常繁華的地帶,運氣好的話能看到真正的傳統藝伎,當然不可避免的遊客也會很多。
京都像是心裡的一塊世外桃源,總覺得呆一天兩天不如不去,有個朋友告訴我如果他創作枯竭的時候,就會來京都住上半個月,在榻榻米上泡壺熱茶,看著庭院發呆,或者在鴨川邊溜溜達達,每天吃簡單的定食,慢慢的好像就能找到方向。
京都這個千年古城神社和寺廟星羅棋布,是大和民族的靈魂所在,但如果你對這些人文景觀不太有興趣的話,就算櫻花再美,也會容易產生審美疲勞,所以挑選自己目的地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