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護芽媽媽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在孕期,為了胎兒和自己的健康,孕媽在固定的時間內都要去醫院進行全方面、針對性的檢查,尤其是到了孕晚期,更是需要多次數地往醫院跑。
在檢查完眾多項目後,醫生也會反覆地叮囑孕婦「記得數胎動」。這句話並非是隨便說說,在保證胎兒安全的方式上作用可不小。
會數胎動的孕媽和不會數胎動的孕媽真不一樣
倩倩最近一段時間一直都沉浸在失去孩子的痛苦之中,因為就是她自己的大意,才讓肚子裡的寶寶永遠地離開了自己。
倩倩在婚後的第二年經過備孕後懷孕,懷孕後也沒怎麼經歷一些痛苦的妊娠反應,倩倩覺得自己運氣真好,能懷一個「天使」寶寶。
在孕期間,每次孕檢胎兒都發育得不錯,倩倩也都逐漸放下心來,並沒有按照醫生的囑咐來按時數胎動。
直到這次產檢,被醫生告知胎兒已經沒有心跳了,倩倩才意識到,自己沒有經常數胎動,給胎兒造成了這麼大的傷害。
而和倩倩相反的是,芸芸在孕期就遵醫囑按時數胎動,在孕晚期的時候發現胎動異常,到醫院檢查後是臍帶繞頸,採取了緊急剖腹產,最後搶救及時,母女平安。
可見在孕期,數胎動和不數胎動,結局真的是不一樣!
胎動的一二三事
1)什麼是胎動?
胎動,就是胎兒在宮內的活動。胎兒的活動像呼吸運動、嘴巴的張合、手掌合併、張開等,也有大幅度的運動,像四肢伸展等。
妊娠中期,胎兒的胎動活動範圍更加強烈,像拳打腳踢等方式表現,這些都是胎兒神經系統和骨骼肌肉系統機能發育的綜合表現。
2)胎動從什麼時候開始
胎動,就是胎兒的肢體伸展,觸碰到子宮壁,進而讓媽媽感受到胎兒的存在。
一般情況下,在24周之後胎兒才會出現比較明顯的胎動,但實際上,胎動要遠遠比這個時間出現得早,只不過是胎體檢較小,孕媽感受不到罷了。
通常情況下,初產婦感受到胎動的時間會比較晚,而且孕婦之間差異甚多,所以每個孕媽能感受到胎動的時間也會不太一樣。
3)什麼是數胎動?
醫學研究顯示:胎動的減少和不良的妊娠結局有直接的關係,而胎動的突然改變,可能是胎兒在宮內發生異常最重要的警訊!
所以說,孕媽每天堅持數胎動,是保護胎兒的最好、最直接的方式。
國外有文獻建議:孕媽在26-32周開始數胎動,但實際上並不推薦過早數胎動。
所以我們一般推薦在30-32周以後才開始數胎動。
何如正確地數胎動?
研究顯示:正常的健康胎兒的睡眠周期一般是20-40分鐘左右,最長不會超過90分鐘。
數胎動聽起來就是數一數,但在實際數的過程中,往往會讓孕媽感到「懷疑人生」……
1. 每天在早、中、晚飯後各數一次胎動,因為在吃飯之後,孕媽體內的血糖水平會偏高,胎兒也會更加興奮,胎動的頻率也會更加幅度大一些。
2. 數胎動的時候要靜坐或者側臥,不要平躺。按照一小時的胎動數,乘以12個小時,就是一天的胎動次數。
正常情況下,寶寶每小時的胎動次數是3-5次,所以12個小時內應該有30-40次胎動。如果胎動較少,甚至一天內還不足10次,那麼就要及時到醫院去檢查。
3.與白天相比,胎動在晚上會更加明顯,但是這並不是一項固定規律,因此孕媽不必拘於晚上數胎動。
很多媽媽在數胎動時,會發現胎兒動起來時間比較長,但不管動多久,只能算上是一次胎動。
至於停下來多久後才開始算的上市第二次胎動,目前還沒有具體的標準,其實也不用過於糾結,胎動看的是頻率的大趨勢,而並非是一次兩次。
寫在最後:
一般情況下,在胎動異常的24-48小時內,胎心才會出現問題,所以孕媽要堅持數胎動,發現問題及時處理,能很大程度上保護胎兒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