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特別是孕媽能感受到胎動的那一刻,這個時候才真正的覺得自己的肚子裡有一個活生生的寶寶,孕育著一個小小的生命。而胎兒的胎動也是寶寶與孕媽互動的一個信號,也反映著胎兒的生長發育情況。
什麼時候感覺到胎動?
有些孕媽一直到了18周才感覺到有胎動,晚些的是20周,那麼胎兒的胎動的發展過程,其實是很早就開始了。
從懷孕8周開始就在孕媽肚子裡有輕微的蠕動了,不過由於胎兒的還很小,動作很微弱,孕媽基本都感覺不到,不過在做B超產檢的時候,醫生就能很明顯地看到胎兒在動了。
大部分孕媽能明顯感到有胎動的時間是在16周到24周之間,也就是懷孕4個月後開始,這個時候的胎兒動作幅度會比之前大一些。從28周到了36周的時候,胎動達到了高峰。
不同孕期胎動不同
孕期不同時間段,胎動的規律也是不同的,因為這個時間段的胎兒體型還比較小,加上有羊水的浮力和緩衝作用,動作沒那麼激烈。所以很多時候孕媽會感覺到胎兒像魚一樣在肚子裡動,若有若無的感覺,有時候還覺得是腸蠕動。特別是第一胎的孕媽,感覺到胎動的時間會晚點。隨著孕周的增加,你就會感覺到寶寶的胎動變得越來越有勁,也越來越有規律了。
到了孕20到35周胎兒進入了猛漲期,孕媽的子宮空間較大、羊水比較多、胎兒比較小,胎兒肚子裡的活動範圍和幅度都比較大,這時胎動會比較頻繁,有時候會在肚子裡踢腿、翻筋鬥等,所以感覺到胎動比較明顯。
到了孕36周開始,胎兒逐漸長大、羊水相對減少,胎兒在子宮內活動的空間和範圍也會相對減少,加上有入盆的趨勢,因此胎動幅度會稍微有所減小,這個時候胎動正常的話,孕媽就不必擔心。
所以整個孕期,胎動的次數變化規律是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再從多慢慢減少。
如果一天24小時來數胎動的話,基本上是早上起床的前胎動是較少的,中午就會胎動頻繁很活躍了,到了晚上6點到10點進入到高峰。有這些情況的話也會引起胎動頻繁,第一就是孕媽吃了飯之後,胎動會比較頻繁,因為孕媽吃了飯之後血糖水平升高,寶寶也跟著吃飽了,有力氣了。
第二就是晚上睡覺之前,這個時候一般都比較頻繁,加上孕媽睡下了可以靜心感受到了胎動,所以每一次胎動都能很明顯都地感受到。
我兒子就是晚上胎動比較多,所以在孕期半夜了,寶寶孩子肚子裡動來動去,搞到都睡不好覺。然後還一直的側睡,手腳還會麻的感覺,反正就是累了。
除了上面的兩個,孕媽運動,站太久做太久,已經情緒變化大的話也會引起胎動頻繁,用手觸摸肚子也會引起胎動變化。
胎動也跟胎兒的性格有關,調皮的寶寶在肚子裡胎動就比較厲害,動作幅度較大,有些寶寶就是稍微動一下。
大量孕28周後,孕媽要開始學數胎動了,數胎動是為了監測寶寶在肚子裡的安危情況。那麼怎麼數胎動呢?
正確胎動的數法
1、一個小時的胎動數次大概是3-5次,12個小時內的胎動大概為30-40次,數胎動主要是記錄早中晚各數一個小時,一個小時內孕媽感受到一次胎動就記錄一次,連續動的就記一次,記錄一個小時大概的胎動次數。每個小時胎動計數乘以4,這樣就是12小時胎動數。
如果一個小時的胎動次數超過了10次,或者從早上8點到晚上8點胎動次數沒有超過10次,建議孕媽去醫院看診了。
2、早上8點到晚上8點,次數到10為止
就是記錄胎動的數次到了10次大概是需要多久的時間,然後根據這個10次的胎動時間和標準的所需要的時間對比,如果正常範圍就可以。
3、也可以在晚飯之後,到睡覺前數胎動,這段時間胎動是最為頻繁的時間段了,胎動比較容易感受到,所以每小時胎動次數大於3,說明胎動正常。
但是如果孕媽感覺到某個時間段,胎動突然減少或增加,可能是寶寶不舒服或缺氧了,在向媽媽發出「求救信號」。這個時候孕媽要走動一下或者變換一下姿勢。然後再數胎動,如果還是沒有好轉,那麼需要到醫院就診了。
所以數胎動對於胎兒來說尤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