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詩]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2021-02-08 reallylife






【本周二主題:勵志 編輯:桐】

李白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裡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注釋】

1、秋雁:喻李雲。
2、蓬萊文章:這裡指李雲供職的秘書省。


這是天寶末年李白在宣城期間餞別秘書省校書郎李雲之作。謝朓樓,系南齊著名詩人謝朓任宣城太守時所創建,又稱北樓、謝公樓。詩題一作《陪侍御叔華登樓歌》。
  發端既不寫樓,更不敘別,而是陡起壁立,直抒鬱結。昨日之日與今日之日,是指許許多多個棄我而去的昨日和接踵而至的今日。也就是說,每一天都深感日月不居,時光難駐,心煩意亂,憂憤鬱悒。這裡既蘊含了功業莫從就,歲光屢奔迫的精神苦悶,也融鑄著詩人對汙濁的政治現實的感受。他的煩憂既不自今日始,他所煩憂者也非止一端。

不妨說,這是對他長期以來政治遭遇和政治感受的一個藝術概括。憂憤之深廣、強烈,正反映出天寶以來朝政的愈趨腐敗和李白個人遭遇的愈趨困窘。理想與現實的尖銳矛盾所引起的強烈精神苦悶,在這裡找到了適合的表現形式。破空而來的發端,重疊復沓的語言(既說棄我去,又說不可留;既言亂我心,又稱多煩憂),以及一氣鼓蕩、長達十一字的句式,都極生動形象地顯示出詩人鬱結之深、憂憤之烈、心緒之亂,以及一觸即發、發則不可抑止的感情狀態。

  

三四兩句突作轉折:而對著寥廓明淨的秋空,遙望萬裡長風吹送鴻雁的壯美景色,不由得激起酣飲高樓的豪情逸興。這兩句在讀者面前展現出一幅壯闊明朗的萬裡秋空畫圖,也展示出詩人豪邁闊大的胸襟。從極端苦悶忽然轉到朗爽壯闊的境界,仿佛變化無端,不可思議。但這正是李白之所以為李白。正因為他素懷遠大的理想抱負,又長期為黑暗汙濁的環境所壓抑,所以時刻都嚮往著廣大的可以自由馳騁的空間。目接長風萬裡送秋雁之境,不覺精神為之一爽,煩憂為之一掃,感到一種心、境契合的舒暢,酣飲高樓的豪情逸興也就油然而生了。


  下兩句承高樓餞別分寫主客雙方。東漢時學者稱東觀(政府的藏書機構)為道家蓬萊山,唐人又多以蓬山,蓬閣指秘書省,李雲是秘書省校書郎,所以這裡用蓬萊文章借指李雲的文章。建安骨,指剛健遒勁的建安風骨。上句讚美李雲的文章風格剛健,下句則以小謝(即謝朓)自指,說自己的詩象謝朓那樣,具有清新秀髮的風格。李白非常推崇謝朓,這裡自比小謝,正流露出對自己才能的自信。這兩句自然地關合了題目中的謝朓樓和校書。
  七、八兩句就酣高樓進一步渲染雙方的意興,說彼此都懷有豪情逸興、雄心壯志,酒酣興發,更是飄然欲飛,想登上青天攬取明月。前面方寫晴晝秋空,這裡卻說到明月,可見後者當非實景。欲上&云云,也說明這是詩人酒酣興發時的豪語。豪放與天真,在這裡得到了和諧的統一。這正是李白的性格。上天攬月,固然是一時興到之語,未必有所寓託,但這飛動健舉的形象卻讓我們分明感覺到詩人對高潔理想境界的嚮往追求。這兩句筆酣墨飽,淋漓盡致,把面對長風萬裡送秋雁的境界所激起的昂揚情緒推向最高潮,仿佛現實中一切黑暗汙濁都已一掃而光,心頭的一切煩憂都已丟到了九霄雲外。


關注薇信公號reallylife,明天更精彩!  

然而詩人的精神儘管可以在幻想中遨遊馳騁,詩人的身體卻始終被羈束在汙濁的現實之中。現實中並不存在長風萬裡送秋雁這種可以自由飛翔的天地,他所看到的只是夷羊滿中野,綠葹盈高門(《古風》五十一)這種可憎的局面。因此,當他從幻想中回到實裡,就更強烈地感到了理想與現實的矛盾不可調和,更加重了內心的煩憂苦悶。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這一落千丈的又一大轉折,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必然出現的。抽刀斷水水更流的比喻是奇特而富於獨創性的,同時又是自然貼切而富於生活氣息的。謝朓樓前,就是終年長流的宛溪水,不盡的流水與無窮的煩憂之間本就極易產生聯想,因而很自然地由排遣煩憂的強烈願望中引發出抽刀斷水的意念。由於比喻和眼前景的聯繫密切,從而使它多少具有興的意味,讀來便感到自然天成。儘管內心的苦悶無法排遣,但抽刀斷水這個細節卻生動地顯示出詩人力圖擺脫精神苦悶的要求,這就和沉溺於苦悶而不能自拔者有明顯區別。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李白的進步理想與黑暗現實的矛盾,在當時歷史條件下,是無法解決的,因此,他總是陷於不稱意的苦悶中,而且只能找到散發弄扁舟這樣一條擺脫苦悶的出路。這結論當然不免有些消極,甚至包含著逃避現實的成分。但歷史與他所代表的社會階層都規定了他不可能找到更好的出路。
  李白的可貴之處在於,儘管他精神上經受著苦悶的重壓,但並沒有因此放棄對進步理想的追求。詩中仍然貫注豪邁慷慨的情懷。長風二句,俱懷二句,更象是在悲愴的樂曲中奏出高昂樂觀的音調,在黑暗的雲層中露出燦爛明麗的霞光。抽刀二句,也在抒寫強烈苦悶的同時表現出倔強的性格。因此,整首詩給人的感覺不是陰鬱絕望,而是憂憤苦悶中顯現出豪邁雄放的氣概。這說明詩人既不屈服於環境的壓抑,也不屈服於內心的重壓。

  

思想感情的瞬息萬變,波瀾迭起,和藝術結構的騰挪跌宕,跳躍發展,在這首詩裡被完美地統一起來了。詩一開頭就平地突起波瀾,揭示出鬱積已久的強烈精神苦悶;緊接著卻完全撇開煩憂,放眼萬裡秋空,從酣高樓的豪興到攬明月的壯舉,扶搖直上九霄,然後卻又迅即從九霄跌入苦悶的深淵。直起直落,大開大合,沒有任何承轉過渡的痕跡。這種起落無端、斷續無跡的結構,最適宜於表現詩人因理想與現實的尖銳矛盾而產生的急遽變化的感情。

  自然與豪放和諧結合的語言風格,在這首詩裡也表現得相當突出。必須有李白那樣闊大的胸襟抱負、豪放坦率的性格,又有高度駕馭語言的能力,才能達到豪放與自然和諧統一的境界。這首詩開頭兩句,簡直象散文的語言,但其間卻流注著豪放健舉的氣勢。長風二句,境界壯闊,氣概豪放,語言則高華明朗,仿佛脫口而出。這種自然豪放的語言風格,也是這首詩雖極寫煩憂苦悶,卻並不陰鬱低沉的一個原因。

【韻義】

棄我逝去的昨日已不可挽留,

亂我心緒的今日多叫人煩憂。

長風萬裡吹送秋雁南來時候,
對此情景正可開懷酣飲高樓。
你校書蓬萊宮,文有建安風骨,
我好比謝,詩歌亦清發雋秀。
我倆都懷逸興豪情,壯志凌雲,
想攀登九天,把明月摘攬在手。
抽刀吹斷江水,江水更猛奔流,
想要舉杯消愁,卻是愁上加愁。
人生在世,不能活得稱心如意,
不如明朝散發,駕舟江湖漂流。

【評析】

詩旨在以蓬萊文章比李雲,以謝清發自喻。借送別以贊對方,惜其生不稱世。
開首二句,不寫敘別,不寫樓,卻直抒鬱結,道出心中煩憂。三、四句突作轉折,從苦悶中轉到爽郎壯闊的境界,展開了一幅秋空送雁圖。一「送」,一「酣」,點出了「餞別」的主題。「蓬萊」四句,讚美對方文章如蓬萊宮幽藏,剛健遒勁,有建安風骨。又流露自己才能,以謝自比,表達了對高潔理想的追求。同時也表現了詩人的文藝觀。末四句抒寫感慨,理想與現實不可調和,不免煩憂苦悶,只好在「弄扁舟」中去尋求寄託。思想感情瞬息萬變,藝術結構騰挪跌宕,起落無端,斷續無跡,深刻地表現了詩人矛盾的心情。語言豪放自然,音律和諧統一。「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句,是千百年來描摹愁緒的名言,眾口交贊。

(圖文自網絡,reallylife明天精彩繼續!)

點最下面「閱讀原文",還可欣賞相關美文

編輯桐近期熱門微信推薦(關注我們並回複數字2001,即可收到)

🌟相信別人的努力,看得起當下的自己

🌟最牢固的感情,大都勢均力敵

🌟五個釋放壓力的簡單方法

🌟林清玄:人生需要覺悟

🌟22條無論你在什麼領域都該了解的那些法則

🌟什麼叫做內心強大?

🌟生活中走得遠的,都是自愈能力很強的人


更多微信請復其它數字(復「目錄」查)

或在本微信公號介紹頁中看歷史消息。

點最左下「閱讀原文",還可欣賞推薦美文

,精續!


相關焦點

  •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的意思是:好像抽出寶刀去砍流水一樣,水不但沒有被斬斷
  • 名句 |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每日名句》總第28期◎「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出自李白的《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雲》,意思是:拔刀斷水水卻更加洶湧奔流,舉杯消愁愁情上卻更加濃烈。幻想和現實的不可調和更加重了詩人的鬱悶心情,於是,「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又一個360度的大轉彎,把詩人帶到現實。「抽刀斷水水更流」能成為這句詩中的點睛之句,並廣泛流傳,就在於這句詩自然貼切而富於生活氣息的,也體現了詩人豐富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多數人都知道這句詩,但更多人可能是通過黃安的一首「新鴛鴦蝴蝶夢」而知道的。
  • 共讀國學 |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6306-6310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唐·李白《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雲》原詩:棄我去者(攬 一作:覽;明月 一作:日月)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銷愁 一作:消愁)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注釋:長風:遠風,大風。此:指上句的長風秋雁的景色。酣(hān)高樓:暢飲於高樓。小謝:指謝朓,字玄暉,南朝齊詩人。後人將他和謝靈運並稱為大謝、小謝。這裡用以自喻。清發(fā):指清新秀髮的詩風。
  • 每日分享·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明月 一作:日月)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銷愁 一作:消愁)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注釋>>>此詩《文苑英華》題作《陪侍御叔華登樓歌》,則所別者為李雲(官秘書省校書郎),李華(文學家)。
  •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 詩和音樂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抽刀切斷水流,水波奔流更暢;舉杯想要銷愁,愁思更加濃烈。人生在世,無法稱心如意,不如披頭散髮,登上長江一葉扁舟。▍注釋⑴此詩《文苑英華》題作《陪侍御叔華登樓歌》,則所別者為李雲(官秘書省校書郎),李華(文學家)。
  • 舉杯消愁愁更愁:如此精闢的總結,竟出自李白的詩,開篇就驚豔了
    而飲酒飲出了一定境界的,當還屬詩仙李白了,都說「李白鬥酒詩百篇」,李白的人生,無意間與酒交匯到了一起。對於飲酒,他自然也有許多獨到而精闢的見解。在《將進酒》中,他曾說「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而在《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中,他卻說「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在宣城與李雲相遇並同登謝朓樓時創作的一首送別詩。此詩共九十二字,並不直言離別,而是重筆抒發自己懷才不遇的牢騷。全詩灌注了慷慨豪邁的情懷,抒發了詩人懷才不遇的激烈憤懣,表達了對黑暗社會的強烈不滿和對光明世界的執著追求。雖極寫煩憂苦悶,卻並不陰鬱低沉。
  • 【詩詞】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注釋】[1]宣州:今安徽宣城一帶。謝朓(tiǎo)樓:又名北樓、謝公樓,在陵陽山上,是南齊詩人謝朓任宣城太守時所建,並改名為疊嶂樓。李白曾多次登臨,並且寫過一首《秋登宣城謝朓北樓》。
  • 【詩詞品讀】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抽刀切斷水流,水波奔流更暢;舉杯想要銷愁,愁思更加濃烈。人生在世,無法稱心如意,不如披頭散髮,登上長江一葉扁舟。【賞析】  這是一首餞別抒懷詩。在詩中,詩人感懷萬端,既滿懷豪情逸興,又時時掩抑不住鬱悶與不平,感情回復跌宕,一波三折,表達了自己遺世高蹈的豪邁情懷。
  •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 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百人百譯中國文化名言2020.04.15總359條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 「舉杯消愁愁更愁」原來是真的......
    當年,李白寫下「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這一千古名句的時候,一定沒有想到,一千多年後會有科學家在實驗室幫他探明
  • 【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第四場: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嘉賓王立群點評:謝晀是位非常有名的詩人。就詩歌創作來說,謝晀是永明體的發起人,而且是山水詩的代表作家,所以李白對謝晀的詩非常佩服。此外清代王士禎在《論詩絕句》中有一首非常重要的絕句,「青蓮才筆九州橫,六代淫哇總廢聲。白紵青山魂魄在,一生低首謝宣城。」
  • 「舉杯消愁愁更愁」的英文咋說?來聽聽世外同學的回答~
    Cut running water with a sword,'twill faster flow;抽刀斷水水更流,Drink wine to drown your sorrow,it will heavier grow.
  • 每日一語 | ɔɪ 發音練習,終於知道「抽刀斷水水更流,借酒消愁愁更愁」的出處了.
    But since water still flows, though we cut it with our swords,抽刀斷水水更流,and sorrows return, though we drown them with wine,舉杯銷愁愁更愁。
  •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鑑賞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校書您的文章頗具建安風骨,又有我的詩如謝朓秀朗清發。我們都是心懷逸興壯思飛動,想登上九天去摘取一輪明月。拔刀斷水水卻更加洶湧奔流,舉杯消愁愁情上卻更加憂愁。人生在世上不能夠稱心如意,不如明天披頭散髮駕舟漂流。
  • 李白最經典的一首詩,寫盡了世間所有的愁!
    《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是李白在宣州(今宣城)同官為校書郎的族叔李雲同登謝朓樓時所作的一首經典送別詩。詩中並沒有直接寫離別,而是更多的抒發了李白懷才不遇的憤懣之情。觀詩中雖然寫盡了煩憂苦悶,但卻並不陰鬱低沉。其表達出的如歌如訴,強烈的思想情感起伏,深入人心。
  • 李白最酷的一首詩,開篇就寫出了愁的最高境界,其中14字千古名句
    小時候因為詩中「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寫得太酷 ,又適逢93版《包青天》的風靡,為了在同學們面前裝酷便默默背下了全文。而人到中年再讀此詩,才真的讀懂了詩仙的辛酸。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這首詩寫於宣州,此時李白已黯然離開了京城,開始了多年的江湖漂泊。詩題目中的「謝朓樓」是詩人謝朓任太守時蓋的,而校書叔雲是被李白稱為叔叔的李雲。
  • 英語俚語:「借酒消愁愁更愁」怎麼翻譯?
    今天為大家帶來的英語俚語是兩個中國俗語的地道表達,一起來看一下吧。中國俗語有很多,你知道「車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橋頭自然直。」中的船到橋頭自然直怎麼說嗎?學完了上面這句俗語,我們下一句俗語是:「借酒消愁愁更愁,抽刀斷水水更流。」中的借酒消愁的表達!
  • 學詩計劃|《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表現了他渡過荊門時的豪情,「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是他看到廬山瀑布時的震撼,「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是他黃鶴樓別友時的灑脫。 李白在離開長安後,曾漫遊宣州。在這裡,他碰見了族叔李雲,兩人同登謝朓樓,分別之際,他給李雲贈了這首《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 「昨日像那東流水,離我遠去不可留」,這句歌詞原來出自李白的詩
    「昨日像那東流水,離我遠去不可留;今日亂我心多煩憂,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明朝清風四飄流。」這句歌詞是黃安的歌曲——《新鴛鴦蝴蝶夢》中的一句。這首歌曾在1993年左右家喻戶曉。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它出自唐代偉大的詩人,李白的詩歌《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雲》,這句詩歌的創作背景也是鮮為人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