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凡媽媽:我家孩子做十五分鐘作業,就開始撓痒痒、要喝水、上廁所……
琪琪媽媽:學校布置的學習任務轉身就忘,到家一問三不知,要不是老師在微信群裡強調,這孩子絕不主動說。
軒軒媽媽:學校前段時間教的兩位數減法,借位教了十幾遍,孩子到現在還學不明白。
……
每次聊到孩子學習,類似的吐槽幾乎每位家長都感同身受。上一分鐘,看到孩子埋頭伏案,感嘆歲月靜好;下一分鐘,你看到孩子歪扭的字跡,邏輯不通的答案……瞬間切換「暴怒模式」。
這時候家長千萬別忘了,孩子年齡小,他們的大腦仍在成長,「執行功能」還沒有發展完畢,學習出現不專注、小動作多、學習效率低等情況時,家長也要給予一定的理解。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說說,決定孩子能否好好做作業的大腦功能——執行功能。
執行功能是近年來兒童發展和教育的熱門話題,顧名思義,執行功能就像是大腦的CEO(執行長),是大腦發展的一個組成部分,也正是這個功能,讓我們能夠設定目標,允許靈活思考,實現衝動控制。
神經科學家Alex Korb博士研究人類大腦已經超過15年,他的研究方向是利用情緒和邏輯的力量來減少壓力和焦慮。
Korb博士解釋,執行功能並非是一個單一能力,而是一系列複雜認知過程的組合,而這些認知過程,都是由前額葉皮層主導的。
每一天,前額葉皮層都要處理一大批心理過程,這其中,有一些與孩子完成作業的能力息息相關。
例如:
工作記憶
能夠將信息保存在大腦中一段時間,以進行處理。
例如小學常見的數學應用題——「小明今年5歲,哥哥比他大2歲,哥哥今年多大?」 要想完成計算,首先大腦要有能力記住這些信息。
靈活思考
跳出現狀,尋找可能更好的替代策略的能力。
還是以數學題為例,當直接計算無法完成時,大腦的靈活思考能力會提示你,不然列個方程試試?
衝動控制
能夠防止外來影響,專注於眼下工作的能力。
當做數學題遇到困難的時候,讓我們抵制住忍住去吃口零食或是看會兒電視,專注繼續完成作業的能力,就靠它了。
在孩子做作業時,需要動用到以上各項執行功能,但對於大腦還在發育的孩子來說,很難同時動用,來保持高效學習狀態。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們有提到,大腦前額葉的發展要到25歲左右才能完全完成,同樣執行功能的發展也是一段漫長的過程。
當孩子進入校園,開始做作業的時候,他們要努力面對更高級的考驗,但是家長的期望,往往會超過他們的能力。
Korb博士說,我們希望孩子們能保持專注,安靜穩坐,不要分心,這幾乎是要求孩子一夜之間前額葉發展完畢,但我們孩子的大腦發展還沒到位,他們還沒有準備好。
因此,家長對於孩子學習的關注,重點應該是他們的學習專注力和學習狀態上,幫助孩子高效完成與發展水平相匹配的任務。
當然,如果學校布置的基本學習任務已經遠超孩子大腦發展水平,出現注意力不集中、效率低等情況,影響孩子學習提升時,我們就需要藉助科學的提升方法,對孩子進行相關的鍛鍊和引導,提升大腦神經元連接,促進大腦前額葉發育,提升學習能力。
競思腦電生物反饋訓練,結合專注力測評結果制定個性化提升訓練方案,綜合提升注意力、自控力、記憶力、情緒管理等多元化的能力。
腦電生物反饋訓練採用多點位的訓練方式,強化神經元原有連接點並創造新的連接點,讓大腦整體的神經元網絡得到全面發展。
訓練過程中,還會根據孩子具體情況,穿插高效讀寫訓練、心理認知訓練、自控和情緒訓練等輔助訓練,有效幫助孩子鞏固提升。
根據孩子各階段訓練結果,競思老師會及時進行數據總結,分析孩子進步情況,與家長進行了解溝通,及時優化和調整後續訓練方案。
通過多次的訓練,促進孩子相關腦區神經元刺激,相關神經元連接就會變得越來越緊密,最終形成穩固簡潔高效的大腦神經學習主迴路,減少孩子學習過程中的能量消耗,讓孩子能夠更為高效,持久的進步,養成高效用腦習慣。
通過今天的內容分享,大家不妨說說在日常輔導孩子學習的過程中,孩子都存在哪些學習問題,學習效率如何?
如果大家想要確切了解孩子的問題,以及對應的專業訓練方法,在文章下或後臺留言,競思專家老師免費為您提供專業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