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無數研究生求上不得的核心期刊,竟用了30多個版面來發一篇馬屁文章,實在讓人失望至極。
▲文章部分截圖。(點擊可看放大版)
文 | 思凝
一夜之間,一篇2013年發表在學術期刊《冰川凍土》上的論文風靡網絡。這篇文章名為《生態經濟學集成框架的理論與實踐》,洋洋灑灑數萬字,佔據了期刊的30多頁。網際網路不會埋沒「天才」,這篇文章隱匿7年後,被人挖掘出來,橫空出世、一鳴驚人,被譽為2020年第一篇神論文。
看這標題,你可能會想,這題目挺正經的啊。要說是「神論文」,無非就是複製粘貼、抄抄寫寫;不然就是水平太差、貽笑大方。Too young too naive,這篇文章重新定義了「奇葩論文」,其宗旨立意、謀篇布局、一字一句,無不讓人拍案叫絕。
不信您先看看導語部分——「如何建立理想的生態經濟集成框架,首先需要理解形而上之理,這就需要我們有創新的思維方式」「這裡首先探討了美和道的問題,然後以導師和師娘的事例為例,闡述了導師的崇高感和師娘的優美感;在此基礎上構建了帶普適性的人的發展之路。」
是的,這篇試圖建立「生態經濟學集成框架」的文章,其理論和實踐基礎完全來自於對「導師崇高感」和「師娘優美感」的感悟和體認。它的創新性,體現在衝破了世人對學術期刊的固有偏見,開創了一種新的研究範式,即在「拍導師馬屁」過程中,生發出一種學術理論。
文章尤其真誠而深入地研究了「導師的崇高感」,特此摘抄一段,以饗讀者:
「導師提倡十年鑄一劍,他的見識像天路一樣高原而深邃,只冷卻路基一招就輕鬆破解了凍土的難題;導師提倡江海納百川,他的胸懷就像大海一樣寬廣而平靜,讓全國研究水土的英豪匯聚到黑河谷底。導師倡行長空揮彩筆,他的精神就像時空一樣玄妙而永恆,將我們帶上了這人生真正的舞臺,望著以大為重要特徵的導師,宛如一座連綿的青山,在我面前巍巍聳立直入雲霄,導師憑高俯視世界,靜觀世間一切事物的形象,表現出一種高貴的單純、肅穆的偉大,如果這都不心生崇高感,那就只能歸入麻木,缺乏五行的行列。」
看到這段,別說是朝夕相處的師生,連我這個局外人,都不免心生憧憬。這哪裡是導師,分明是天師下凡、普渡眾生。這溜須拍馬的深度和高度,和珅看了恐怕都要自愧不如。
而在「師娘的優美感」部分中,則又是另一番風景。「師娘美,其風姿綽約,雅致宜人,當可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宛如丁香花開隨風飄,優美感四溢,師娘現在儘管年齡已大,但風韻依然高絕,形象更顯雍容華貴。」
具體美在哪呢?論文作者略舉二三事,點明了師娘「優美感」的標準。
▲文章部分截圖。
第一,「女子無才便是德」。論文稱,中國人講平安是福,講安居樂業,要達到這兩點,首先就是一個安字,安就是女的在房子裡面安分守己,如果女人不安分守己,很容易造成牝雞司晨的結果。
第二,「給導師做飯是一種義務」。為了證明這點,論文作者還不惜搬出了康德老人家,指出「一種出於義務的行動」應該完全排除愛好的影響,義務就是必須做一個尊重規律的活動。這種客觀規律,就是師娘和導師的合理分工。
看來作者不僅是「馬屁高手」,還是「女德衛士」,甚至流露出了一絲PUA的影子。只是這從封建故紙堆裡撿起來的「殘舊三觀」放到網上,恐怕又要引來女權主義者的狂轟亂炸,難怪段子裡說,「雪崩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除非有的雪,確實該崩。」
在文章最後,這位作者恐怕覺得這三五萬字還不足以表達自己對導師、師娘的高山仰止之情,又用自己的「有限才華」為導師、師娘作了長詩一首,摘抄一兩句,再饗讀者——「綠水伴青山,好事常成雙,佳慶雙喜日,桃李開心時,先贈詩一首,供導師下酒,再拿雲一片,師娘當圍裙。」
▲文章部分截圖。
相信大多數人和我感覺差不多,看到這些文字基本上都是汗毛豎立、雞皮疙瘩掉一地的狀態。不過俗話說「千穿萬穿馬屁不穿」,這個世界本參差多態,有人愚笨,有人機巧;有人剛正不阿,也有人卑躬屈膝,出現這樣一篇馬屁文章,本不足為奇。更何況,或許這真的是作者本人發自肺腑的「心裡話」。
但這篇「雄文」出現在一個正規的學術期刊之內,這一期刊還屬於CSCD核心期刊、北大核心期刊。令無數研究生求上不得的核心期刊,竟用了30多個版面來發一篇馬屁文章,實在讓人失望。
更令人生疑的是,作者單位就是該期刊的主管單位,而文章的男主角——那個令人高山仰止的導師就是這本期刊的主編。這是怎樣一種架構呢?自己學生寫了一篇吹捧自己的馬屁文,刊發在自己主管的雜誌上——也不知是「肥水不流外人田」還是「近水樓臺先得月」。
如今,這樣一篇文章在知網上被查閱、被「引用」、被網友群嘲,不啻為學術之恥,相關方面顯然不能埋起頭來做鴕鳥,而應該啟動調查,對文章的審核、刊發過程進行回溯。翟天臨事件之後,教育部屢次強調對學術不端「零容忍」,如果說抄襲是最表層的「不端」,那麼這種披著學術外套、佔用學術資源搞導師崇拜的現象,恐怕是更深層次的「不端」。
倘若這樣一篇極盡諂媚地描述「導師崇高感」和「師娘優美感」的文章,能夠繼續作為核心期刊標準而存在,那麼對那些為了發表論文而焦慮、脫髮的研究生來說,簡直是個黑色幽默。
□思凝(媒體人)
編輯:孟然 校對:李世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