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網友在微博等平臺發表信息,質疑《冰川凍土》2013年第5期刊發文章《生態經濟學集成框架的理論與實踐》學術性不足。作者徐中民在論述生態經濟學的過程中,列舉了導師夫婦的事例,進而闡述「導師的崇高感和師娘的優美感」。
對此,作者徐中民稱,自己寫作的初衷,「不只是自然表達,有更深層的含義」,並否認刻意吹捧導師。
《冰川凍土》撤稿,主編引咎辭職
《生態經濟學集成框架的理論與實踐》作者徐中民,為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研究員,其導師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研究員程國棟,後者同時任《冰川凍土》的主編。
12日,《冰川凍土》發布《撤稿聲明》稱:我刊獲悉這一情況後高度重視,經報編委會審核,決定對該文撤稿。我刊在該文刊發前審核不嚴,在此鄭重致歉!衷心感謝相關網友的關心和批評,我們將嚴肅對待發表文章質量問題,杜絕類似情況再次出現。
同日,程國棟表示:徐中民在《冰川凍土》上發表的這兩篇文章與《冰川凍土》的學術定位不符。《冰川凍土》期刊已在期刊的微信公號和交流群中發布了撤稿聲明,並正在研究進一步的善後工作。
「我2011年從領導崗位退下來後對期刊的關心很少。這兩篇文章的發表我事先一無所知,但作為主編事後沒做任何處理,應負重要責任。我已正式向領導申請引咎辭職,辭去主編的職務,並對由此造成的不良影響,誠懇地向廣大讀者道歉!」程國棟進一步表示。
12日晚,中科院回應稱,已接受該刊主編請辭申請,暫停該刊專職副主編職務,並將抓緊對該文刊發相關問題開展進一步調查處理,儘快公布相關進展和結果。
作者否認刻意吹捧
論文作者徐中民12日晚向媒體闡釋論文寫作的初衷和過程。
徐中民首先總體闡述稱,「站在現在,我們更多的是想像未來,而不是簡單地依照過去的經驗推斷預知未來」,接著其表示「沒有宏觀的眼光,顯然不能彰往而察來,無法勾勒未來的圖景,也難以正確評估自己所處的現實。只有勾勒清晰未來的圖景,明了其實現的條件,我們才知道現在應該創造什麼條件,然後結合現實闡幽而發微,探討怎麼創造條件。這些工作就是站在未來設計現在。」
對於自己的研究思路,徐中民表示,站在未來設計現在,「巧妙地解決了依據過去的經驗中預知未來時存在的推斷預知什麼的問題;其次,還巧妙地融合了文化和意識形態的影響。」
對於外界關於其通過論文,嚮導師「拍馬屁」的說法,徐中民稱,不能看舉了一個老師和師娘的例子,就理解為拍馬屁,身邊也有很多這樣的例子,不是從他們倆身上總結一個什麼理論,它是一個普適的結構,別的家庭也有,那些和睦的家庭也有。看起來是拍馬屁,實際上是一個人有感而發的東西。夫妻之間和睦共處的關係,就是理論體系的核心,正反饋環、互相補充的關係。
「導師和師娘是一種互補的正反饋環關係,這樣和睦的家庭在中國到處都是。最主要的形成新的正反饋環是共同發展之路的第二個階段。」
論文部分內容節選
評論:「導師崇高感」上核心期刊,乃學術之恥
對於此事,新京報刊發評論稱:
如今,這樣一篇文章引發群嘲,不啻為學術之恥,現在相關方面表示對此文進行撤稿,但顯然還需啟動調查,對文章的審核、刊發過程進行回溯。翟天臨事件之後,教育部屢次強調對學術不端「零容忍」,如果說抄襲是最表層的「不端」,那麼這種披著學術外套、佔用學術資源搞導師崇拜的現象,恐怕是更深層次的「不端」。
這不僅是對那些孜孜不倦搞研究的學者的不尊重,更是對學術的侮辱,期待相關方面以徹查回應輿論質疑,給社會公眾、給嚴肅學術圈一個交代。
專家:需要進一步追查相關責任人
教育專家熊丙奇表示,引發外界爭議的論文能夠正常發表出來,需要進一步追查相關責任人。
其表示,文章的主題是讚美導師,即期刊的主編,作者所在的單位又是期刊的主管單位,需要追查是否形成學術利益共同體,期刊是否存在靠版面費牟利的情形,以及是否有「人情稿」的情況。」有一些核心期刊存在審核不嚴的問題,長此以往會影響期刊的學術公信力。」
熊丙奇表示,有關部門需要追查當事人是否存在通過製造低質論文,套取科研經費的情況。與此同時,也應反思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的項目成果審核機制,「是不是只是看所刊登的期刊,而不看質量。」
來源:中國新聞網(cns2012)綜合自澎湃新聞、新京報、北京青年報、中國青年報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官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