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院士給大學新生上通識課,不妨更多些
院士給大學新生上通識課,不妨更多些 2019-09-17 11:57:50 來源:錢江晚報 | 作者:佚名 | 字號:A+ | A- 據本報報導,在不久前的浙大2019級本科生開學典禮上,幾位院士給新生上起了「開學第一課」。
-
院士給新生上通識課,不妨更多些
據本報報導,在不久前的浙大2019級本科生開學典禮上,幾位院士給新生上起了「開學第一課」。比如中國工程院院士巴德年為醫學院本科新生講授的「開學第一課」,可不是巴老拿手的免疫學等專業課,而是通識課。其他的如岑可法院士、楊衛院士講的也是通識課。
-
院士領銜為大一新生上課!南大「科學之光」通識課火爆開講
一踏入大學校門,就能和中科院院士、教育部「長江學者」零距離!南京大學2020級本科新生,就享受到了授課陣容極為「奢華」的新生通識課程教育。 「科學之光」通識課的開課時間定在了晚上6:30,記者提前到達教室時發現,興奮的學生早已將教室裡坐了個「滿坑滿谷」,熱切期待院士們的到來。 正式開課前,中科院院士、南大校長呂建還為邢定鈺院士、祝世寧院士和陳鵬飛教授頒發了南京大學首批 " 科學之光 " 首席教授聘書。
-
院士領銜!南大「科學之光」通識課開課了!
10月10日晚,「科學之光」通識課正式開課並在課前舉行開課儀式。
-
南京大學啟動「科學之光」通識課
距離首批「科學之光」通識課正式開課還有半個小時,304教室內已座無虛席。陸續趕來的學生自行搬來凳子在後排加座。「能近距離聽院士講課,有點小激動。」「聽說以後還可以去參觀實驗室呢。」大家小聲討論著,對即將揭開神秘面紗的課程充滿期待。
-
南京大學啟動「科學之光」通識課—新聞—科學網
距離首批「科學之光」通識課正式開課還有半個小時,304教室內已座無虛席。陸續趕來的學生自行搬來凳子在後排加座。「能近距離聽院士講課,有點小激動。」「聽說以後還可以去參觀實驗室呢。」大家小聲討論著,對即將揭開神秘面紗的課程充滿期待。
-
錢江晚報攜手今日頭條 成立自媒體「創作與交流實踐基地」
昨日,「錢江晚報·今日頭條創作與交流實踐基地」在杭州正式啟用。這也是雙方聯手打造、浙江唯一的自媒體內容孵化器。 錢江晚報和今日頭條將充分整合雙方資源,實現優勢互補,為創作者賦能,培育出一批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內容獨角獸。
-
復旦通識|「給新生的第一堂通識課」從「如何認識美國」講起
復旦通識|「給新生的第一堂通識課」從「如何認識美國」講起 復旦通識教育 2019-09-12 14:50 來源:澎湃新聞
-
南大院士「天團」領銜開講!面向新生,每門課有120個選修名額
現代快報訊(記者 舒越)「現在,有一份super『加餐』放在你們面前,給你們直面院士『天團』,跟著他們上課的好機會!」9月13日,現代快報記者從南京大學獲悉,今年南大將推出「科學之光」系列通識課,邀請多位兩院院士和學術大牛,建設「科學之光」項目。2020年秋季學期共有5門課程開課,面向全體新生同學開放選修。
-
南大院士「天團」領銜開講!面向新生,每門課有120個選修名額
現代快報訊(記者 舒越)「現在,有一份super『加餐』放在你們面前,給你們直面院士『天團』,跟著他們上課的好機會!」9月13日,現代快報記者從南京大學獲悉,今年南大將推出「科學之光」系列通識課,邀請多位兩院院士和學術大牛,建設「科學之光」項目。2020年秋季學期共有5門課程開課,面向全體新生同學開放選修。
-
大學通識課,應該怎麼上?
大學的一門課,過去單純考慮教的問題,側重點在教學設計上。展示怎麼教,不顧及學生的學習投入與獲得感是什麼樣的。現在我們判斷一門課是不是「水課」,更本質的應該看它能否讓學生把課堂知識轉化成積極有效的學習。 張雷生:客觀地說,體現在教學方式、教學內容、教學理念等各個方面。
-
錢江晚報總編輯鄧崴:讓內容和服務與用戶價值相匹配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杜亞慧11月26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2020中臺戰略發布暨齊魯新媒體黨建智庫成立儀式在濟南舉行。來自中國晚協、全國主流媒體、學界、網際網路公司等領域嘉賓會聚一堂,共同探討媒體融合轉型新路徑。
-
高校網絡通識課更應「脫水」
在中國的許多大學裡,通識課逐漸變「水課」,清華大學新雅書院院長甘陽認為,這些「水課」正是中國大學與世界名校最大的差距所在。此外,不少專家建議建立評價退出機制,為課程「脫水」。相應的課程大致分為公共必修、公共選修、專業必修、專業選修四類,通識課屬於公共選修。相較之下,通識課為最不嚴謹的課程,由於要求不嚴格、無較高學術要求等,通識課為逃課「首選」。隨著網絡的革新與便利,為了提高學生的興趣等,除了線下課程,幾乎所有中國的高校都採取整合線上課程的做法——開設網課,新聞報導分析了線下課堂上的種種問題,卻沒有提及線上課程,但筆者認為,線上即網絡通識課的整治更迫不及待。
-
南大這門院士、長江學者領銜的通識課火了……
距離首批「科學之光」通識課正式開課還有半個小時,304教室內已座無虛席。陸續趕來的學生自行搬來凳子在後排加座。「能近距離聽院士講課,有點小激動。」「聽說以後還可以去參觀實驗室呢。」大家小聲討論著,對即將揭開神秘面紗的課程充滿期待。
-
...曹曦文再上熱搜,回憶入行經歷:感謝錢江晚報,幫我找到了人生方向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汪佳佳曹曦文今天又上熱搜了。而就在昨天,4月28日,我剛給她做完一個長達50分鐘的電話採訪。電話裡,曹曦文柔聲細語,對我提出的所有問題坦誠作答,親和得仿佛熟識的鄰家姐姐。在這樣的基礎上,曹曦文詮釋這個人物時便增加了一些自己的體會。「通過一些動作神態和語氣的把握,在不改一句臺詞的基礎上,我儘可能地表演出賈教習這個人物本身的悲劇色彩,讓她看起來沒有有原來劇本上寫的刁鑽跋扈。」整部《清平樂》拍了6個月。這6個月裡,曹曦文的很多戲份都要在夜裡拍,沒有她的戲份的時候,她就在房間背臺詞。
-
江蘇這所高校6位院士給大一新生上課,豪華陣容令人羨慕!
而對於南京大學的2020級新生來說,在南大不僅可以享受優良的教學資源,還能直面院士&34;!今年,南京大學推出了&34;系列通識課,邀請多位兩院院士和學術&34;,建設&34;項目。2020年秋季學期共有5門課程開課,面向全體南大新生開放選修。
-
上海大學推出"國際化小學期" "洋教授"為新生上通識課
這兩天,上海大學校園裡一下子出現了81位洋教授,其中75人負責給全校近5000名大一新生上通識類課程。 大規模引入「洋教授」,上大精心算過一筆帳:不僅能展現歐美一流大學原汁原味的通識教學模式,讓每位新生都有機會受益,更大的「好處」或許發生在課程結束、「洋教授」們打道回府後…… 洋教授,帶來新奇的通識課 75名「洋教授」,分別來自美、英、德、澳等高校,不僅科研能力強,個個都有豐富的教學經驗。
-
錢江晚報:身居人間煙火,不妨礙尋覓詩和遠方
(9月19日錢江晚報)在公眾印象中,廚師與詩人似乎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個稱號。作詩上千首的「廚師詩人」,確實令人驚豔。「廚師詩人」成網紅,當然與兩種身份之間的巨大懸殊極大地吸引了眼球密切相關。但透過表象,還應該看到這一樁爆款新聞具有極其豐富的內涵。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應該有詩與遠方。低頭人間煙火,抬頭詩和遠方。
-
採荷一小錢江苑校區改名為錢江新城實驗小學,新校園還有這些變化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金丹丹 通訊員 趙遠利 俞瑜 蔣婕「採荷一小錢江苑校區換新名字了!」這幾天,錢江晚報陸續收到了來自幾位家長的爆料。8月29日中午,錢報記者來到了位於太平門直街的採荷一小錢江苑校區探訪,發現學校已經掛上了新名字:杭州市錢江新城實驗小學。下周一的報到日,孩子們會發現,學校不光換了新名字,而且有了三幢新校舍,校園總面積足足翻了一倍!
-
西安交大:通識課可以這樣創出新意
周四晚7點30分,西安交通大學東一樓330教室座無虛席,「能源與網際網路」通識課正在進行。講臺上,滿頭白髮的中國科學院院士王錫凡神採飛揚,全程站立授課。臺下,學生們聚精會神地聽著,不時記著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