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詩詞大會上,哪位詩人的作品出現頻率最高?
對,就是毛主席。詩詞大會上,嘉賓老師帶著我們重溫主席詩詞,深刻感受其精神能量,領略藝術魅力。
詩詞大會第五季第五場比賽,任多遇到一道題選擇題,「毛澤東《浣溪沙·和柳亞子先生》「一唱雄雞天下白,萬方樂奏有于闐」,『萬方樂奏』是為了慶祝什麼節日?」選項有「國慶」、 「元旦」、 「春節」。
康震老師介紹:「這首詞寫於1950年,當時新中國成立一周年,舉行了舉國聯歡,主席和社會各界的賢達,一起觀看聯歡會。柳亞子非常激動,寫了一首詞,一方面歌頌毛主席,歌頌共產黨,一方面也為全國人民一起來慶祝新中國成立一周年,主席和其韻,寫下這首詞。」
現將柳亞子先生和毛主席的詞作抄錄如下:
浣溪沙
柳亞子
火樹銀花不夜天,弟兄姐妹舞翩躚,歌聲唱徹月兒圓。不是一人能領導,那容百族共駢闐,良宵盛會喜空前。
浣溪沙·和柳亞子先生
毛澤東
長夜難明赤縣天,百年魔怪舞翩躚,人民五億不團圓。一唱雄雞天下白,萬方樂奏有于闐,詩人興會更無前。
通過這首詞,我們從中感悟到4個寫作技巧:
1.境界:從「眼前舞臺」到「歷史舞臺」
柳亞子先生的詞寫出了眼前之境——「聯歡舞臺」,毛主席從「聯歡舞臺」延伸到中國漫長時代的「歷史舞臺」,詩境、詩意大大拓展。上闕詞控訴舊社會的黑暗,下闕詞,毛主席將筆鋒轉向新中國大舞臺,「一唱雄雞天下白」寫出新中國成立的歷史性時刻,天終於亮了!回到眼前之境,「萬方樂奏」,「詩人興會」。這是聯歡的舞臺,也是新中國發展的舞臺,百廢俱興,人民安居樂業,未來無限美好。王國維《人間詞話》中說:「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主席詩詞縱橫捭闔,氣勢恢宏,正是境界使然。
2.凝練:三句概括舊社會黑暗,三個字道破人民苦難
上闕詞回顧舊時代、舊社會,在「新中國」成立前的百年間,人民遭受西方列強侵略,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這一段血淚史,毛主席凝練為三句:「長夜難明明赤縣天,百年魔怪舞翩躚,人民五億不團圓」。
「長夜難明」、「百年魔怪」,形象概括並控訴了舊中國的深重罪惡。「不團圓」三字概括人民的苦難,用字樸實無華,卻擊中了華夏兒女的內心。家是我們心靈的歸屬,團圓是我們亙古不變的情懷。我們不在家裡,就在回家的路上。「不團圓」三個字中飽含多少深意,華夏兒女最能體會。
3.對比:新舊社會鮮明對比,倍感珍惜充滿希望
柳亞子先生的詞是聯歡的盛會,情緒一直是昂揚的。毛主席詞中講述舊中國和新中國,兩種新舊人世形成鮮明對比。如,「長夜難明赤縣天」與「一唱雄雞天下白」的對比,「人民五億不團圓」與「萬方樂奏有于闐」的對比,從「魔怪舞翩躚」的天下到「人民當家作主」的天下,從「不團圓」的天下,到「中華民族大團結」的天下。這巨變之間,也讓我們深刻感受到無數英雄志士前赴後繼的拼搏奮鬥,感受到今日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更加珍惜。
4.創新:化用詩句,賦予新意
毛主席詩詞中往往化用古人名句,「一唱雄雞天下白」就是化用了李賀《致酒行》中的「雄雞一聲天下白」。李賀科舉不順,一生窮困潦倒。《致酒行》是他漂泊落魄時,借酒消愁寫下的,詩的情緒基調是低落的,因為主人的鼓勵,這句略微振奮精神。
李賀的悲天憫人,憐憫的對象總跳不出自己「小我」的圈,悲時運不濟,怨懷才不遇。毛主席此處化用,實現了情緒、境界的大反轉,挑出了自我局限,放眼整個社會、全體民眾,情緒表現上,慷慨激昂,振奮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