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抑鬱症嗎?有,還不少,明朝一位重要皇帝就是死於此症

2020-09-05 徐老蔫文史相聲館

抑鬱症、焦慮症、強迫症等,這些神經功能障礙,可統一叫做神經官能症,簡稱神經症。這玩意,在現代社會是時髦病。據專業人士估計,城鎮人口,約有一半的人,在某個階段會遭遇這個問題。

那古代有這種病嗎?有的。

神經症是情緒性疾病,經諮詢專業人士,其發病原因很多,但有一個普遍的誘發因素就是壓力太大

抑鬱症

在古代,如果社會承平富強,一般百姓的心理壓力,比現代信息社會要小。但這種好時候有多少呢?而有一些人,總有壓力,比如當皇帝。

皇帝這個職位是真不好幹,但卻很誘人,所以為了爭寶座,歷史上經常明爭暗鬥。坐不上的一肚子氣,坐上了的卻天天睡不著。一來偌大的國家需要他治理;二來官場多內鬥,不省心;三還得防備政敵和外敵算計。你說,誰天天一腦門官司會痛快呢?

如果是雄才大略的帝王還好,如果是能力一般還心重的拉郎配者,日復一日,在這種大壓力下,就難免患上神經症。

舉個例子,就是明朝的嘉靖帝朱厚

朱厚熜(1507-1567年),明憲宗朱見深之孫、孝宗朱祐樘之侄、武宗朱厚照堂弟、興獻王朱祐杬之子。明朝第11位皇帝,1521-1567年在位。

嘉靖帝朱厚熜

其實嘉靖得的是抑鬱類,屬疑病和妄想症,反正都是神經症。每個神經症患者都有自己的特點。

天下老大,怎麼會抑鬱呢?看看老兄所經歷的就知道了。

朱厚熜從少年,陸續經歷了如下不爽的事:

一.在14歲,無思想準備的情況下,忽然得到問鼎天下的機會,卻是靠坐木籠囚車搶到的。

前任正德帝朱厚照,太能瞎搞,玩過了,天天跟「豹房」美女廝混不說,心血來潮在江南體驗當漁夫。結果旱鴨子掉到水裡,哏屁了。還沒來得及生兒子,由誰繼位成了問題。

首輔楊廷和與閣員們議定,給血緣最近的幾個藩王下詔,誰先到北京,誰繼大統。

離得最近的是河北一個藩王。但因過於自信,正常三四天的路,老兄花了七八天。朱厚熜家在湖北鍾祥,正常得走半個多月。但幕僚中有高人,把他扮作朝廷欽犯,用木籠囚車押送,一路可以免檢。日夜兼程,結果只用了五六天,第一個到了北京。這一關,朱厚熜僥倖得過!

朱厚熜坐囚車發明的菜

二.到紫禁城後,該從哪個門進?爭了一番。

朱厚熜第一個到,大出內閣意料。本來他是最不被看好的,也沒臣緣。於是,心懷不甘的大臣提出,藩王不能從正門走,要從旁門進。在平時是這規矩。

朱厚熜的老媽蔣氏,北京大興人,不白給,懂這個。說這不是藩王覲見,是新皇繼位,得走正門。一哭二鬧三上吊,終於從正門進了。這一點很重要,免得留下來路不正的忌諱。朱厚熜又過一關!

三.大禮議:到底認誰做爹?很糾結!

朱厚熜是以朱厚照的弟弟、朱祐樘嗣子的身份繼位,在家譜上應列在朱祐樘名下。也就是管朱祐樘叫爹,管自己的親爹叫叔。

當初下詔進京時,是有這麼個說法。但真當了皇帝,你不讓他認親爹,難點!今非昔比了,況且他老媽確實挺厲害。

剛提給爹正名這事時,自然遭到楊廷和等先皇派極力反對。但他娘倆用了一招,就是發動群眾,也就是「大禮議」,讓朝野公開討論。最後,溜須派佔了上風,朱厚熜有了兩個爹,一個生爹,一個嗣爹。那當然是生爹更重要!

終究扳不過皇帝,原首輔攝政、明朝三大才子之一的楊廷和辭職。做事不由東,累死也無功,那咱就識相點吧。

大禮議爭爹是誰

四.朝政難為!還好,嘉靖朝前期成績不錯。

前任玩主朱厚照,把朝政搞得太亂了。嘉靖繼位後,需要撥亂反正。政府積久的很多問題,也需要整頓改革。一個一二十歲的小屁孩做這些事,難點!

還好,有他老媽,還有幾個能幹的大臣。政績還不錯,史稱「嘉靖中興」,但耗身體、耗精力那是不用說了。

五.工作累,身體得補,補出問題來了。

嘉靖帝前期幹得不錯,也很辛苦。他嗣爹朱祐樘鞠躬盡瘁,38歲就累死了。後宮女人多,嘉靖身體開始不給力了。江山已穩,就得在意在意自己了。

怎樣才能延年益壽呢?補!

嘉靖跟明朝很多皇帝一樣,信道教,找江湖術士給他配製丹藥。補來補去,也不知道有沒有效果。這玩意跟興奮劑似的,可能有時會興奮一下。

術士這些人,都有張好嘴,能忽悠,將嘉靖玩弄其中。有術士說,他的丹藥需要年輕女子的骨髓做藥引。所以,很多宮女就倒黴了。從身上取骨髓給別人吃,誰能接受的了?最終釀成了宮女行刺案

六.壬寅宮變,嘉靖摸了把閻王鼻子。

嘉靖帝此時,心理已經出現問題了,變得孤僻、無情、自以為是。大概是內心太孤獨,他在宮裡養了很多貓。視之比宮女地位高,宮女不得對貓不禮。但貓這東西,多了確實很煩人。拉尿,亂抓,晚上還發情叫春。累了一天的宮女們,晚上不得休息。

這時候,嘉靖又頻頻讓宮女給他貢獻骨髓。一些宮女受不了了!

嘉靖21年,十幾個宮女決心弄死他。趁夜色一擁而上,七手八腳把他按住,想用繩子勒死他。但因為慌亂也無經驗,繩子打成死結,嘉靖撿了條命。

事後,參與行動的宮女均被處死,但嘉靖帝也不敢住紫禁城了,搬到西苑的萬壽宮住。

七.物價飛漲和平倭寇,很操心。

嘉靖在位前後,西班牙殖民者在南美發現了優質銀礦,銀的產量空前提高。南美本地生產工具、大牲畜和日用品缺乏,他們就用廉價而來的銀子,就近買中國的這些東西。而中國是小農經濟,產能有限,結果搞得物價飛漲,人民生活和財政支出受到影響。所以,明朝開始施行閉關鎖國政策。

可一閉關,原來在口岸做國際貿易的人沒飯碗了,就和一些日本浪人混在一起,劫掠沿海百姓。這就是倭寇的由來。

朝廷費了很大力氣,戚繼光俞大猷出馬,總算把倭寇的騷擾降下來。但只要閉關,就少不了有海盜,跟現在的走私活動性質相似。

明朝抗倭

八.明朝的大臣是史上出了名的有性格,敢跟皇帝叫板。嘉靖挨了海瑞的狠批,徹底抑鬱了。

有前面這些事,夠悲催的了。嘉靖帝也愈來愈不正常了,所以他變本加厲,補!怠政!

在明朝中後期,大明的臣子,是相當的有性格和氣節,越有學問越難纏!

儒學四大宗師之一的王陽明,就是身為中下級官員,卻夥同他人跟朝廷叫板。被廷杖,後被貶到遙遠的龍場驛,去跟苗民格物致知,最後悟出心學的。

也怪了!印象中,明朝那麼嚴苛的東廠西廠特務制度,士子們怎麼那麼有骨氣?因為明朝推崇教育,知識分子地位高,受到全社會的尊重,誰骨頭越硬誰越受稱頌。

剛正不阿的海青天

嘉靖的胡來和怠政,引起一些剛正朝臣的批評。最敢作的是大清官海瑞。他寫了長篇批判書,拿到朝堂上,歷述嘉靖帝的種種不是,罵了個狗血噴頭。

人家海青天說得有理有據,立場公正,站得住腳,嘉靖身為皇帝也得聽著。但已是老人家,又是萬民父母,遭此狂損,怎麼受得了?嘉靖徹底抑鬱了,加上長期的縱慾和亂補,身體徹底垮掉,不久抑鬱而終。

這麼看,當皇帝還真不是什麼好活!嘉靖帝還算命長的,執政46年,活到60歲。很多皇帝年紀輕輕,就吹了。但後世的人,還是趨之若鶩地熱衷於當皇帝,或是掌權,大概是不了解嘉靖這些人的苦衷吧!

相關焦點

  • 明朝最有爭議的皇帝——正德皇帝
    至於寵幸宦官,這也沒什麼說的,我們之前講過明朝的文官實力強大,所以明朝的皇帝把扶持宦官,對抗文官作為既定國策,所以他寵幸宦官這不是應有之禮嘛。至於第三個,荒於政事,熱衷軍事。從表面上看,好像確實不對,但仔細想想也不是那麼回事,下放政權,抓住軍權,這是相當英明的一個行為啊!畢竟掌握軍事實力的皇帝才是真正的皇帝啊!
  • 盤點明朝3位長期不上朝的皇帝,其中有一位二十多年都不上朝
    明朝是歷史上一個比較奇葩的朝代,據記載,明朝共傳16位皇帝,享國276年,其中皇帝不上朝的時間長達121年,幾乎佔了一半;但偏偏在這種情況下,明朝的經濟、文化,包括軍事等,都發展很快,這在歷史上也算是個奇蹟了。而這裡就來盤點下明朝不上朝時間最長的三位皇帝,來看看都有誰吧。
  • 明朝十六位皇帝,哪三位皇帝活得比較長?分別活了多大?
    明朝一共統治了二百七十六年,從開國皇帝朱元璋到明朝最後一個崇禎皇帝,一共有十六位皇帝,在這十六位皇帝中,哪三位皇帝活得比較長呢?分別活了多大歲數?明朝活得最長的皇帝,排名第一位的就是開國皇帝,明太祖朱元璋。
  • 安徽有一座明朝古橋,至今在使用,建者是一寡婦,卻被皇帝剝皮
    安徽有一座明朝古橋,至今在使用,建者是一寡婦,卻被皇帝剝皮橋梁是人們通行的重要工具,為人們的生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歷史上也有不少赫赫有名的古橋至今還在使用,比如五亭橋,趙州橋等等。聽到這樣的名字,相信很多人都是一哆嗦,這座橋為什麼會有如此恐怖的名字呢?難道是用人皮做的嗎?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人皮橋"背後的歷史故事……這座橋建成於明朝弘治年間,雖然官方將它命名為「太平橋」,但是百姓們仍然將其稱為「人皮橋」。
  • 明朝皇帝朱厚照,到底是昏君還是明君?
    假使承孝宗之遺澤,制節謹度,有中主之操,則國泰而名完,豈至重後人之訾議哉!」 在中國古代的數千年歷史中,歷經了幾百個王朝,自然也就誕生了許多皇帝,賢明者有之,昏庸者更有之。在不同的時代背景下,各個朝代的帝王也大有不同。而縱觀整個古代歷史,稱得上獨特的卻唯獨是明朝的帝王。
  • 明朝最薄情的皇帝:一生有三位皇后,被他害死、燒死、廢掉
    明朝有十六位皇帝,但卻有二十多位皇帝,這是因為一些皇帝擁有多位皇后的緣故。其中擁有皇后數量最多的當屬嘉靖帝朱厚熜,他一生之中先後冊封過三位皇后。可是,嘉靖帝同時卻成為明朝最薄情的皇帝,三位皇后的結局都很慘,一位被嘉靖帝害死,一位被活活燒死,另一位雖然沒死,但卻被廢掉,打入冷宮。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 明朝皇帝中的熊孩子:論玩物喪志,我朱厚照還沒服過誰
    其實,熊孩子不僅現在有,在古代同樣不少。今天我們的主人公就是這樣一位「熊孩子」。他叫朱厚照,別名朱壽,是明朝第十位皇帝。與明朝的其他皇帝不同,朱厚照的皇帝之路一帆風順,毫無波瀾。他是明孝宗朱祐樘和張皇后的嫡長子,兩歲就被立為太子。
  • 歷史上明朝皇帝列表年號
    而明朝皇帝,則是指由明太祖朱元璋開始,直至明思宗朱由檢共16位明朝皇帝。1368年建立明朝,定都南京,死於1398年,時年71歲。惠帝朱允炆(1377-1402)年號「建文」1398年即位,在位5年。死於1505年,時年36歲。武宗朱厚照(1491-1521)年號「正德」1505年即位,在位17年。武宗,孝宗長子。好逸樂,貪女色,是明朝有名的荒唐皇帝,因荒淫過度,死於1521年,時年31歲。
  • 雜談明朝萬曆皇帝批閱奏摺的事事非非
    古代其實挺有意思,在通訊手段匱乏的年代,官員們與皇帝溝通的橋梁就是一張由左向右折為四葉、八葉、十二葉不等的奏摺。萬曆皇帝把內閣大學士轉送過來的奏摺用硃筆批寫一些比如「如擬」、「知曉了」等意思的詞語就算完成任務了。畢竟萬曆皇帝還小,用如此簡單的批寫奏摺方式也就是走走形式而已,體現一下皇帝的權威,然後再有司禮監秉筆太監用硃筆代勞。
  • 問吧精選 | 古代王朝那麼多,為何明朝的皇帝多"奇葩"?
    關於明代的歷史與文化,你有何疑問和想法,歡迎與我交流!▍為什麼明朝皇帝奇葩較多?ywq:彭老師,為什麼明朝皇帝奇葩較多?是否與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後做了一系列的改革,加強了中央集權有關係呢?朱元璋的畫像是否如真人一般鞋拔子臉,還是後來清朝統治者歪曲的呢?
  • 你知道古代皇帝有多累嗎?他們每天早上都要做一件事,好累的
    你知道古代皇帝有多累嗎?他們每天早上都要做一件事,好累的。據當時統計,自洪武七年九月十四日早上到二十一日晚上,先後八日間,內外諸司送至皇宮裡的所有章奏,共有一千一百六十件之多。每件奏章裡,有講一件事的,也有講兩三件事的,共有一千二百九十一件事。
  • 明朝到底有多強大?看英女王寫信給萬曆皇帝時的稱呼,你就明白了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漢王朝,建立於1368年,滅亡於1644年,沒有逃過古代封建王朝三百年一輪的歷史規律,在許多人的印象中,明朝最大的特點是盛產奇葩皇帝,有人不愛當皇帝愛幹木匠,有人夢寐以求的當朝大典,所以四處奔走,有人御駕親徵,結果被敵我兩軍對峙,有人懶惰到28年不上朝。
  • 明朝皇帝貪玩、不務正業,明朝保持兩百多年不到,只因皇權的穩定
    >明朝是一個當皇帝最輕鬆的朝代,明朝的皇帝很多都不務正業,吃喝玩樂還能讓明朝存活二百多年,這與明朝建立的較為完善的政治離不開。為鞏固皇權的穩定,明太祖朱元璋大肆斬殺功臣:自古以來中國皇帝大多好殺功臣,其中最著名的兩個皇帝,一個是漢高祖劉邦,另一個就是明太祖朱元璋。劉邦相比於朱元璋要好些,劉邦誅殺的諸侯王就那麼幾個,都是手握兵權之人。
  • 明朝為什麼有那麼多厲害的太監?是皇帝太昏庸,還是太無能?
    如果我們不用歧視的目光看太監,回到明朝的政治體系中去研究,就會發現,明朝的太監沒有理由不厲害。明朝太監之所以厲害,它是有制度保障的,宦官集團被作為一派政治勢力,協助皇帝,用於平衡文官集團。 歷史上,還沒有哪一朝的宦官,被作為政治勢力集團,得到制度層面的保障。
  • 古代皇帝有「明君」「暴君」,那麼皇帝若是傻子,能傻成什麼樣?
    中國古代有很多優秀的皇帝,例如劉邦、劉徹等人,他們聰明絕頂,知人善任。但是也有很多「智商欠費」的皇帝。如最為人熟悉的秦朝二代皇帝胡亥。秦二世雖然為秦始皇所喜愛,但是他父親也知道胡亥是非常愚蠢的,所以將皇位傳給自己大兒子扶蘇。
  • 當了皇帝就能為所欲為?古代此部門就是專門管皇帝行房之事的!
    清朝的康熙皇帝作為「康乾盛世」的開創者,是可以夠得到「千古一帝」的門檻的吧,至少學界有不少人是這麼認為的。不過,聖賢如康熙,他的個人生活也還是有得可說的地方的,就是他的不太節慾,史上有康熙「九妃連珠」的傳說。  什麼叫「九妃連珠」?
  • 古代最有實權的3位皇帝,漢代、明代與清代各一位
    那麼,從秦朝建立成型的制度一直到中國封建皇帝制度的消除,都有哪幾位皇帝的權力達到了最大值呢?小編今天就來和大家探討一下吧。 第一位就是清朝第三位皇帝雍正皇帝。
  • 中國古代六位嗜食「壯陽藥」皇帝的秘聞
    可以說,中國古代帝王個個喜歡服食春藥,400多位皇帝平均年齡 不到40歲,大多在三四十歲的青壯年就死掉了,死因多多,但不少與過量服食性藥有直接的關係,有的依賴嗜食成癮,一天不吃飯可以,一天不服性藥卻睡不著覺。 下面的六位皇帝應該最為出名——     漢成帝劉驁。
  • 明朝皇帝穿「百褶裙」打獵 上面有1045個壽字(圖)
    這件素紗襌衣究竟有多薄?還有一種說法很形象,就是疊起十層來,透過仍可看清報紙。  十多米的《九邊圖》,重現恢宏陣勢  從西向東,九個軍事重鎮在地圖上漸次展開,還有山巒起伏和江河湖海的標註。這是一幅明朝的邊防守衛地圖——《九邊圖》的複製品。這也是雲錦博物館之前從未示人的珍貴展品。
  • 明朝有十六位皇帝,為何北京只有十三座陵墓?還有三位葬在何處?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起來的封建王朝。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應天府稱帝,國號大明,年號洪武,宣告著大明朝正式建立。到公元1644年,明朝最後一位皇帝明思宗朱由檢(崇禎皇帝)去世宣告結束。在這期間,大明朝一共經歷了十六代皇帝,享國27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