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有很多優秀的皇帝,例如劉邦、劉徹等人,他們聰明絕頂,知人善任。但是也有很多「智商欠費」的皇帝。
如最為人熟悉的秦朝二代皇帝胡亥。秦二世雖然為秦始皇所喜愛,但是他父親也知道胡亥是非常愚蠢的,所以將皇位傳給自己大兒子扶蘇。然而趙高等人過於奸詐,對於秦始皇的死秘而不發,反而假傳秦始皇的命令,讓公子扶蘇自殺。
秦二世當皇帝之後,立馬就被趙高所架空。這個白痴的皇帝,最終被趙高殺害,為秦朝也最終被農民大軍所推翻。趙高之所以能夠指鹿為馬,還是因為胡亥這個人愚蠢,只知道老師錯了,並不知道老師故意
說錯的原因。如果換一個聰慧的皇帝,趙高絕對沒有膽子敢這樣做。
還有明朝的「木匠」皇帝朱由校,朱由校對於政治可謂是一竅不通,但是憑著自己長子的身份,成了皇帝。登基之後,將權力交付於魏忠賢。自己做木匠。對於國政,他既不懂也不想著過問,任憑魏忠賢控制,明朝也在這期間逐漸的失去民心。
木匠皇帝雖然在政治上非常的無能,但是他的皇后確實是才貌兼備的美女,這樣的女人嫁給木匠皇帝誠然是明珠暗投了。朱由校在明朝最為危機之時成為皇帝,他在位期間沒有做過對明朝有利於的事情,這無疑加快了明朝的滅亡的速度。
上兩位也許可以說只是不夠聰明,但接下來這兩位,真的是智商上「欠費」。
在晉惠帝司馬衷身上曾發生過十分有趣的故事。民間發生饑荒,大臣上報了這個問題,他卻反問:「既然老百姓沒有米充飢,那為什麼不吃肉呢?」石崇殺自己的奴婢,被人揭發了,他竟然說,石崇殺自己的人,與我何幹。
而他的皇后完全沒有政治能力,卻對權力有著極強的欲望。在這兩位的統治下,沒有多久就爆發了八王之亂。如果司馬炎能夠選擇聰慧點的兒子當做繼承人,那麼晉朝也許不會這麼短命。
如果說司馬衷是白痴,那麼司馬德宗這為仁兄定然是非常不服氣的。司馬衷最起碼還能辨認春夏秋冬的。而司馬德宗連春夏都不知道何物。他目不識丁,大臣問題,他都是不知所措的。有一次大臣說一位將軍謀反,他竟然問大臣什麼是謀反。
如果說司馬衷是白痴,那麼司馬德宗這為仁兄定然是非常不服氣的。司馬衷最起碼還能辨認春夏秋冬的。而司馬德宗連春夏都不知道何物。他目不識丁,大臣問題,他都是不知所措的。有一次大臣說一位將軍謀反,他竟然問大臣什麼是謀反。
大臣也是哭笑不得,對於這樣一個皇帝解釋沒有任何價值與意義,於是都自行安排。愚蠢的司馬德宗權力完全被架空,自己卻整日歡笑。有這麼愚蠢的皇帝,國家是理所當然的滅亡了。最後司馬德宗被劉裕毒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