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知名學者團到訪CCG 深度對話一帶一路和全球化走向

2021-02-25 中國與全球化智庫

  2017年8月31日,臺灣「一帶一路」研究訪問團和國臺辦相關領導到訪全球化智庫(CCG)。近20位來自臺灣大學、國立政治大學、中山大學、東海大學、成功大學和中興大學等高校的教授和中央研究院的院士、研究員與國臺辦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及CCG的各位專家、學者就「一帶一路」與全球化議題展開深入研討。CCG主任王輝耀博士致辭,臺灣大學政治系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暨政治學所特聘研究員朱雲漢主持對話。

  研討交流中,兩岸的學者、專家就「一帶一路」的概念發展,地緣政治的考量和對相關國家的影響等「一帶一路」相關研究進行了深度對話,並就全球化的進程與風險,全球化下全球社會的相互聯動,中國參與全球化的治理、路徑和規則,以及如何增強「黏實力」以近悅遠來、相互合作等全球化重要議題進行了思想碰撞。

  CCG主任王輝耀博士在致辭和交流中表示,歡迎臺灣學術界精英人士訪問CCG。這些年中國對全球化的認識更加深刻,中國正在擁抱全球化,中國力挺全球化的立場為全世界注入了信心。全球化也是把雙刃劍,如何更好地支持全球化,發展完善二戰以來的全球化體系,以及在「逆全球化」思潮出現時,抓住「一帶一路」帶來的契機推動新一輪全球化,智庫的交流與研討是有意義的。CCG在對全球化的多元分析、理論研究、突發公共事件應對和社會共識的共建上,從政府和社會不同層面發揮著智庫的思想力。「一帶一路」是中國在世界上對全球化推動的承諾,需要大家的協同和共建,臺灣在這個過程中也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期待更多像今天這樣加強與臺灣學界精英同仁的深度對話。

  臺灣大學政治系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暨政治學所特聘研究員朱雲漢指出,此次與中國最大的社會智庫交流,並把CCG作為「一帶一路」調研的重要一站,非常有意義。不管在生態、經貿、金融方面的依賴與合作,還是各種全球治理議題,新型市場國家,包括「金磚五國」和其他南方國家正逐漸從配角走向主角,一方面為全球化注入了動力,另一方面,現有的多邊體制、遊戲規則,乃至於將來全球化行動主體,可能都會因為這樣結構性的變化有很多新的可能性。CCG作為成立近10年的民間智庫,能夠在這個過程中解讀趨勢,與中外重要的思想家完全平等地對話,探討當前全球治理議題,非常難得。

  臺灣大學政治系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暨政治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吳玉山在對話接近尾聲時表示,今天談及的內容既全盤總結了對「一帶一路」的理解,也見識了大陸民間智庫的活力。他表示,此次調研感覺到,「一帶一路」從中央執行力到地方發展熱情,是在真正地行動和對搭,特別是智庫的活躍。在全球化層面,王輝耀主任回應的中美之間貿易、投資和人文的交流很切中美大局,中美雙方是一個經濟共同體,已經血肉相連,如果硬要扯開來,必定兩邊都頭破血流,而這也可能是美國沒有公開反對「一帶一路」的原因。他指出,中國翻天覆地的變化是通過改革開放,這和全球化緊密相連,但全球化不是一個浪漫的字句,仍要研究和解決原來全球化帶來的問題,使新一輪全球化不再犯以前的錯誤。

  此次國臺辦與臺灣多所高校的著名學者、先進以訪問團的形式來CCG交流,意在加強臺灣與內地智庫學術交流、研究合作。臺灣大學政治系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暨政治學所特聘研究員朱雲漢,臺灣大學政治系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暨政治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吳玉山,臺灣大學政治系教授、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張佑宗,東海大學社會學系榮譽教授、逢甲大學董事長高承恕,中央研究院政治學研究所研究員兼副所長、代所長冷則剛,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瞿宛文,中山大學政治經濟學系教授辛翠玲,臺灣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張登及,臺灣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黃旻華,臺灣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唐欣偉,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副教授黃奎博,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甘懷真,政治大學民族系教授趙竹成,國立政治大學東亞所所長寇健文,成功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兼系主任陳欣之,中興大學國際政治所副教授楊三億和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蔡中民等學者出席了此次交流研討。

  國臺辦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綜合室副主任吳二華,國臺辦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龍虎參加了本次交流會。CCG主任王輝耀博士,CCG副主任苗綠博士,CCG高級研究員、商務部美洲大洋洲司原司長江山,CCG特邀高級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涉外事務研究中心主任修春萍,CCG世界華商研究所所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原世界華商研究中心主任康榮平,CCG執行秘書長李衛鋒博士等與臺灣的先進學者共同對話,就相關問題交換了見解。

  在交流中,CCG主任王輝耀博士還就社會智庫的運作模式,智庫的價值觀和使命等與臺灣學者分享。臺灣研訪團表示,期待CCG有更多的著作和成果,在全球大的轉型期,能夠為全球提供冷靜、深度的「中國聲音」。今次的研訪非常極為豐富和深刻,雖然這是臺灣研訪團第一與CCG交流,雙方相信這是一個起點和延展,將來在此基礎上展開更進一步的交流合作。

相關焦點

  • 澳大利亞前總理陸克文對話成都大學生:要做「一帶一路」的建設者和...
    ,要做『一帶一路』的建設者和踐行者。」5月11日下午,澳大利亞前總理陸克文到訪成都文理學院並參加「世界青年領導力論壇」,受到該校24000餘名師生的熱烈歡迎。在與學生對話中,陸克文提出上述希望。「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一帶一路會對中西方文化的深度交流產生什麼影響?」「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推進全球治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過程中,中國青年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如何提升領導力?」
  • 「一帶一路」開創新型全球化
    1453年,奧斯曼帝國崛起,把東西方貿易文化交流的橋梁切斷了(史稱「奧斯曼之牆」),歐洲人被迫走向海洋並殖民世界,從而改變了整個世界格局,變成了西方中心的時代,海洋主導的世界,開創了海洋型全球化。其後,英美發起的盎格魯 – 撒克遜(Anglo-Saxon)全球化,到新自由主義階段後帶來全球化繁榮的同時,也釀成今天的全球化種種悖論。「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超越並揚棄傳統全球化,開創新型全球化。
  • 《「一帶一路」——引領包容性全球化》英文版亮相BIBF
    本網訊(記者王坤寧)8月21日,商務印書館與英國盧德裡奇/泰勒弗朗西斯集團在第26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上舉行了《「一帶一路」——引領包容性全球化》英文版發布會。  據介紹,《「一帶一路」——引領包容性全球化》在挖掘「絲路精神」的基礎上,重點分析了經濟全球化及其局限性、「一帶一路」倡議提出的宏觀背景、「一帶一路」建設的內涵與思路、「一帶一路」建設若干重大問題,是對「一帶一路」倡議開啟包容性全球化新時代的權威解讀。
  • 北京大學多個院系知名學者到訪臺灣大學
    中新社臺北3月23日電 (記者 張一凡 鄭巧)來自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法律學院、中文系等多個院系的知名學者23日到臺灣大學對應院系進行交流,為即將於24日正式登場的臺灣大學「北京大學日」預熱
  • 【一帶一路】李向陽:「一帶一路」:區域主義還是多邊主義?
    對這一問題的判斷不僅決定著「一帶一路」的範圍和治理結構,而且決定它的發展路徑選擇。因此,討論這一問題對於理解、建設「一帶一路」具有重大的理論與實踐意義。在經濟學意義上,作為一個大國提出的國際合作戰略,「一帶一路」需要以構建多邊合作機制、服務於全球貿易投資自由化為最終目標,但它的起步階段應該是一種區域合作機制。這是由中國實現和平發展和參與經濟全球化的內外部環境所決定的,也是貫徹正確義利觀的必然要求。
  • 林宏宇:「一帶一路」會成為全球化新起點 應讓華僑華人搭橋引路
    央廣網廈門4月24日消息(記者 郭婕妤)今天上午,華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院長林宏宇在接受本臺記者專訪時表示,「一帶一路」是一個高超的戰略設計,它巧妙地轉移了大國博弈的焦點與難點,悄然實現了中國的戰略轉向,並將成為中國特色全球化的一個新起點。
  • 《「一帶一路」引領包容性全球化》英文版亮相2019北京國際書展
    《「一帶一路」——引領包容性全球化》一書深入闡述「一帶一路」倡議是開創包容性全球化道路重要嘗試的觀點,是第一本系統闡述包容性全球化的著作。該書在挖掘「絲路精神」的基礎上,重點分析了經濟全球化及其局限性、「一帶一路」倡議提出的宏觀背景、「一帶一路」建設的內涵與思路、「一帶一路」建設若干重大問題,是對「一帶一路」倡議開啟包容性全球化新時代的權威解讀。
  • 《「一帶一路」——引領包容性全球化》英文版亮相2019北京國際書展
    《「一帶一路」——引領包容性全球化》一書深入闡述「一帶一路」倡議是開創包容性全球化道路重要嘗試的觀點,是第一本系統闡述包容性全球化的著作。該書在挖掘「絲路精神」的基礎上,重點分析了經濟全球化及其局限性、「一帶一路」倡議提出的宏觀背景、「一帶一路」建設的內涵與思路、「一帶一路」建設若干重大問題,是對「一帶一路」倡議開啟包容性全球化新時代的權威解讀。
  • 一帶一路,不容錯過的火車(國際論壇)
    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義大利進行的受到全球矚目的訪問期間,義大利和中國籤署了包括經濟、產業、文化等領域的一系列合作文件。其中,兩國關於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諒解備忘錄最為重要。它不僅在很大程度上豐富了意中對話和磋商機制,也為雙方未來加深了解、制定共同目標創造了條件。
  • 記外交部天津全球推介活動:擴大對外開放,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
    原標題:擴大對外開放,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  4月16日,以「新時代的中國:活力天津走向世界」為主題的外交部第十八場省區市全球推介活動在北京舉行。這是外交部首次為中國直轄市舉辦推介活動,150多個國家的駐華使節、國際組織駐華代表及工商界代表、中外專家學者和媒體等出席。
  • 「一帶一路」構建「新型全球化」發展理念-依附,習近平,中國,全球...
    5月14日,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加強政策溝通和戰略對接」平行主題會議上說,「一帶一路」把推動全球化的使命交給中國。馬雲認為,「一帶一路」是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推動全球化的責任。中國第一次推動全球化是絲綢之路,「一帶一路」是當今中國對未來的承諾。(南方都市報,5月15日)  自習近平主席2013年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以來,國際輿論普遍認為,作為體現東方智慧與大國擔當的「中國方案」,「一帶一路」倡議日益成為加強國際合作的新平臺和增進各國民眾福祉的新路徑。
  • 《「一帶一路」手冊》英文版新書發布會暨「一帶一路」倡議研討會...
    在20世紀90年代以後,新興經濟體和眾多從計劃經濟轉型的國家實行開放政策,深度參與了新一輪經濟全球化,才出現了全球範圍的趨同現象,使世界經濟格局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中國正是這一輪經濟全球化的積極參與者和獲益者,在40年裡對發達國家實現了奇蹟般的經濟趕超。
  • 2020「一帶一路」美麗鄉村論壇 ||深度對話,集思廣益,成功經驗贏得...
    康縣論壇永久會址的設立,不僅能對行業發展起到積極推動作用,對於區域發展也將帶來極大的效益,隴南以康縣設立論壇永久會址為契機,必將成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美麗鄉村」的一顆「璀璨明珠」。創新農業合作 助推互利共贏——「一帶一路」農業合作論壇側記「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如何深化農業合作?甘肅現代農業發展如何「更上一層樓」?12月23日上午,2020「一帶一路」美麗鄉村論壇分論壇——「一帶一路」農業合作論壇在隴南舉辦。
  • 蔡英文拒「一帶一路」 讓臺灣經濟走小路
    然而,海峽對岸的蔡英文當局卻仍一直負面看待「一帶一路」倡議,拒絕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反而將「新南向政策」置於首要地位,大力推動,實際上就是不希望臺灣經濟發展走正道,不希望臺灣走向對未來全球經濟有巨大影響的「一帶一路」建設之路,而是要把臺灣帶上一條小路,讓臺灣在區域經濟整合中更趨邊緣化。
  • 主持人劉美希的前沿經濟速遞 深度對話經濟學家與各國駐華大使
    身處於這個急流勇進的時代,經濟對於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和工作影響都非常大。高端訪談節目主持人不僅傳播中國聲音,傳播中國故事,並深度解析最前沿的經濟局面,對話專業的經濟學家與各國駐華大使。對話獨立經濟學家 獨家視角剖析經濟格局隨著雲時代和大數據的到來,經濟一體化,經濟全球化的特徵越來越明顯。主持人劉美希對話獨立經濟學家丁大為博士,暢談一帶一路政策出臺後,對中國經濟內部發展,及中國經濟對全球格局的影響有哪些展開了深度的討論。
  • 觀察丨「一帶一路」:區域主義還是多邊主義?
    第三,中國還不是一個完全意義上的世界大國,故其戰略輻射目前只能集中在歐亞大陸,對區域戰略態勢的引導和掌控能力也主要局限於中國周邊地區。倡導多邊主義的理論解釋可劃分為以下類型:第一,中國版的經濟全球化說。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把「一帶一路」稱為「中國版的經濟全球化」或包容性全球化(包容性全球化=全球化+「一帶一路」)。第二,人類命運共同體說。
  • 創新型全球化將是世界發展主旋律!普華永道在青分享「一帶一路」
    12月16日,普華永道在青島分享了「一帶一路」倡議專題系列的首份報告《新形勢下全球化轉型與「一帶一路」倡議的驅動力》,該報告近日由普華永道與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共同發布。『一帶一路』是中國倡議,亦是全球成果,不僅能夠加強參與國增加其對中國的出口機會以助其經濟發展,也極大地促進中國與沿線參與國的貿易和投資。」青島是「一帶一路」的海陸雙向橋頭堡。統計數據顯示,青島遍布全球的96個國際經濟合作夥伴中,絕大多數位於「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
  • 智庫觀點|美式依附型全球化沒有未來,「一帶一路」的包容發展才是...
    華東師範大學作為一所雙一流大學,秉承傳統和自強不息的精神,追求品行的崇高、民族和社會發展的大學理想,始終把學校發展和國家上海發展緊密結合起來,自覺為國家戰略服務,包括為「一帶一路」等國家戰略的理論研究和智庫思想提供更多思考和建議。
  • 臺灣高雄市世貿會展協會到訪廣州市臺聯
    8月26日,臺灣高雄市世貿會展協會何玲玲理事長率團一行15人到訪廣州市臺聯。廣州市臺聯鍾海霞、戴俊傑副會長,蔡浩鄭副調研員熱烈歡迎並與之座談。  座談中,鍾海霞副會長代表市臺聯對何理事長一行的到訪表示熱烈的歡迎,並轉達了市臺聯葉耀華會長的問候,感謝高雄市世貿會展協會與市臺聯多年來的長期合作,並在推動穗臺商貿往來和密切兩岸民間情誼上的積極作為和突出貢獻。
  • CCG智庫動態季度回顧(5月-7月)
    ■ 5月15日日本三井物產戰略研究所一行訪問CCG:就「一帶一路」共建與中日合作進行探討5月15日,在亞洲文明對話大會舉辦期間,日本最大綜合商社三井物產株式會社一行到訪全球化智庫(CCG)北京總部。三井物產戰略研究所主任研究員八井琢磨先生、三井物產北京事務所經濟研究室主任研究員岸田英明先生和研究員王月女士與CCG副主任兼秘書長苗綠、CCG「一帶一路」研究所副所長肖慧琳、CCG副秘書長劉宇和CCG副秘書長秦剛等就「一帶一路」倡議與中日合作的發展前景等議題展開交流,旨在更好了解「一帶一路」發展狀況,加強第三方市場共建和智庫交流,共同開拓中日兩國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領域的新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