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農業大學:校企共育知農愛農卓越人才

2020-12-11 教育信息速報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劉盾 通訊員 郭灼)高質量完成山羊瘤胃切開術、病原菌檢查與血凝試驗、禽的病理剖檢與診斷……近日,華南農業大學獸醫學院2017級動物醫學專業戴溢鋅、張雪婷等5位學生,以熟練的操作技能和精湛的表現,斬獲第六屆全國大學生動物醫學專業(本科)技能大賽團體特等獎。至此,獸醫學院學生已四次斬獲該項比賽團體特等獎。

這只是華南農大培養複合應用型、拔尖創新型和預防獸醫師類、臨床獸醫師類「兩型兩類」卓越獸醫人才的縮影。近年來,華南農大構建校際、校內、校企、境內外協同等四大協同機制,將臨床技能和創新能力訓練縱貫培養全過程,打造「一體化、多層次、開放式」的獸醫人才培養實踐教學新體系。

大二、三的暑假,戴溢鋅都到動物醫院當醫生助理,通過擔任麻醉助手、給動物扎留置針等實踐,將知識內化為素質。近年來,華南農大進一步整合企業育人資源和創新要素,將企業前沿的創新優勢轉化為鮮活的教育內容,探索與行業企業聯動的實踐創新模式,從招生、培養方案制定等方面,全過程進行校企深度協同的人才培養。其中獸醫學院以技能訓練為牽引,通過建立學生-社會-學校三位一體的暑期實踐項目,引導學生知行合一。近兩年,學校獲批30多項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

「原來就像是為實驗而實驗的『工具人』,但科研培養了我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華南農大2017級動物醫學專業廖曦藍在大二時就進入學校獸醫微生物與免疫學教研室研究室,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基礎上循步前進。大三上學期,在導師郭霄峰指導下,她的《趨化因子受體CXCR3在狂犬病病毒感染中對血腦屏障通透性及免疫細胞浸潤的調節作用》課題,獲批為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

「我校將科研平臺、項目等科研資源引入到本科生培養過程中,引導學生早進課題、早進實驗室、早進團隊,以高水平科學研究支撐高質量本科人才培養,培育學生發現問題、動手創新等核心素養。」華南農大校長劉雅紅介紹說,學校大力開展科研育人工作,校內多個省部級以上實驗室均向本科生全面開放。

「每門專業課都配套實驗課。」在大一時,華南農大2017級動物醫學專業學生林錦航就通過獸醫臨床基本技能訓練課程,進行解剖小豬仔等實驗,開始接觸、學習動物醫院前臺工作程序等42項基本技能。

「獸醫學科作為應用型學科,強調專業基礎與臨床實踐並重,實踐訓練應早臨床、多臨床、反覆臨床。」華南農大獸醫學院院長馮耀宇說,為解決原來獸醫學生實操機會少,實驗內容割裂、不連貫等通病,學院以國家級獸醫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為平臺,新開畜禽疾病診斷等大型綜合性實驗,新增臨床基本技能訓練等超前開課、多學期連續開課的技能訓練課程,將臨床技能訓練縱貫培養全過程,強化卓越獸醫人才應具備的個性化、專題化、多樣化實踐技能。目前,獸醫學院本科生實踐課程學時佔比達45%。

實踐教學平臺的建設是保證實踐教學質量的關鍵環節之一。華南農大獸醫學院堅持資金等資源優先保障本科教育教學,加強校內實踐平臺硬體建設,提高實踐教學的水平和檔次。同時,學校優化和重組已有資源,構建多層次、資源共享式和開放式的實踐教學新平臺。目前,學院形成了涵蓋獸醫形態學等四個課程大類實驗教學中心。

「新時代的農村是充滿希望的田野,是青年學生堅定理想信念、練就強農興農過硬本領的廣闊舞臺,我們建立完善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的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大力培養懂農村、愛農業、愛農民的高水平獸醫人才。」華南農大獸醫學院黨委書記嚴會超介紹說,該院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打出思政課改革、課程思政攻堅、實踐育人等組合拳,引導學生把更高質量的論文,寫在服務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偉大事業中。

實踐育人組合拳助力華南農大「兩型兩類」卓越獸醫人才不斷提高臨床實踐應用能力。自2012年以來,學校獸醫學院28、25和100人次獲得國家級、省級和校級獸醫技能競賽獎。學生畢業後第一年「全國執業獸醫資格考試」通過率達60%左右,為全國平均通過率的4倍。

作者:劉盾 郭灼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華農黨委書記王斌偉:精心培育知農愛農新型人才
    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回信精神,就要用回信精神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把回信精神作為涉農高校辦學治校、科技服務、人才培養的行動指南,主動服務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精心培育知農愛農新型人才。涉農高校培育知農愛農新型人才,必須堅持「三全育人」,即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
  • ...愛農的新型人才!中國農業大學精心打造《大國三農》在線開放課程
    中國農業大學校長孫其信出席發布會並發言。他表示,《大國三農》課程是中國農業大學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舉措。他說,《大國三農》課程不僅僅講農業,也是思想政治課程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用農業的故事講述「四個自信」,培養知農愛農的新型人才。  中國農業大學本科生院培養處處長何志巍介紹了《大國三農》課程創作背景,課程學術團隊代表、中國農大經管學院趙啟然介紹了課程設計理念。選課學校代表和學生代表分別作課程點評和談到了學習體會。
  • 瞭望|未來如何培養強農興農的新農科人才?——專訪華中農業大學...
    華中農業大學校長李召虎建設新農科,需要圍繞農業系統價值鏈、農業產業生態鏈、農業產品健康鏈,用現代生物科技、信息科技、工程科技改造和提升傳統農科,為新農業、新鄉村、新農民、新生態建設提供全域支撐華中農大目前已有生物學、園藝學和作物學學科群、畜牧學、獸醫學、農林經濟管理5個學科(群)入選國家
  • 知農、富農、樂農——樂農之家構建網際網路農業生態圈
    樂農之家積極響應國家網際網路+號召,以網際網路+實體農場+電子商務為發展模式,將網際網路的創新技術與傳統農畜牧業養殖相結合,致力於解決千百年來農業的粗放式管理、資金不足、供需失衡、產業鏈鬆散、食品安全等難題,實現農牧產品生產源頭與終端消費的直接對接。
  • 教育部擬對407個新農科研究與改革實踐項目予以立項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注意到,新農科研究與改革實踐項目擬立項名單中,共有「新農科建設發展理念研究與實踐」等五個部分項目及新農科研究與改革實踐委託項目。其中,第一部分為新農科建設發展理念研究與實踐,包含中國人民大學的「新農科建設改革與發展研究——以農林經濟管理學科為例」、四川輕化工大學的「基於白酒產業的新農科人才核心能力培養研究 」等17個項目;第二部分為專業優化改革攻堅實踐,包含吉林大學的「『人與動物共有醫學』人才培養體系的構建與實踐」、華中農業大學的「智慧農業複合型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等60個項目;
  • 華南農業大學2021歷史學考研考313統考!歷史學考研網
    華南農業大學2021歷史學考研考313統考!歷史學考研網華南農業大學歷史學考研1、簡介華南農業大學,簡稱華農,坐落在廣州市,是一所農、工、文、理、經、管、法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全國重點大學,廣東省人民政府和農業農村部共建的
  • 【媒體南農】動物醫學院百名畢業生被多家單位 「爭搶」 校企共育卓越人才讓「1+1>2」
    今天,在南京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校企高端論壇上記者獲悉,在很多人都感嘆「婆家」難找時,南京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另闢蹊徑,實施校企共育卓越人才計劃,年年上演「學生挑企業、企業搶學生」的火爆場面。「如今,我們和南京農業大學聯合開展的虛擬班級一共吸引了學校10位高精尖人才留下來,成為企業發展的核心力量。」北京生泰爾生物科技集團副總裁姜殿國告訴記者。
  • 百年華南農業大學 百年廣東高等農業教育
    華南農業大學創建和發展的歷史就是廣東省高等農業教育的歷史,從培養農業技術人員的講習所、專門學校到廣東大學(中山大學)與嶺南大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再到整體獨立成為新中國第一批農學院之一——華南農學院,到改革開放以後的以農業科學為優勢、生命科學為特色的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現代化綜合性大學,無不見證嶺南高等農業教育的艱苦創業與曲折發展。
  • 長江大學好不好,長大學農,大有可為!
    去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發布了《安吉共識——中國新農科建設宣言》,標誌著中國高等農林教育發展進入新時代。本期,深度小編為各位考生和家長介紹一所以農學見長的湖北高校——長江大學。說起湖北「農學」,不少人第一時間想起的華中農業大學,事實上長江大學的農學院和華中農業大學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長江大學農學院前身為華中農學院荊州分院(1985年改名為湖北農學院)農學系,植物保護系和土壤農化系,成立於1977年,1987年系科調整,將三系合併為農學系。
  • 華南農業大學16個專業入選2020年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蠶學 所在學院:動物科學學院培養適合我國「新農科」建設需要,具有現代蠶業科學基本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具備創新思維、國際視野和知農愛農的高素質複合型人才。按照新時代鄉村振興戰略發展需要,突出立德樹人,強調應用性,培養農業和農村領域需要的知農愛農新型應用型、複合型基層管理人才。擁有優勢明顯的教學科研團隊和穩紮穩打的實踐教學。立足鄉村振興需求,讓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同學參與到實踐教育中去,先後建立了 10 家籤約實習基地。
  • 馬興瑞到華南農業大學調研強調
    近日,在華南農業大學110周年校慶即將到來之際,省長馬興瑞到華南農業大學調研並主持召開座談會,聚焦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動高水平大學建設,研究解決學校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 華南農業大學簡介
    以下信息由星藍海學習網收集整理: 華南農業大學是全國重點大學,廣東省和農業部共建的學校悠久的辦學歷史可追溯至始創於1909年的廣東全省農事試驗場暨附設農業講習所。1952年,在全國高校院系調整時,由中山大學農學院、嶺南大學農學院和廣西大學農學院畜牧獸醫系及病蟲害系的一部分合併成立華南農學院,隸屬農業部主管;毛澤東主席親筆題寫了校名。
  • 你聽過華南農業大學「一門三院士」的傳奇故事嗎?
    一百一十年,滄海桑田,雄關漫道:1909年,廣東全省農事試驗場及附設農業講習所正式成立,翌年改名為農業教員講習所,辦學層級相當於「高等學堂」。這是華南農業大學的前身,是我國近現代高等農業教育史上創建最早的學校之一。
  • 農科特色通識教育課程思政的內容與路徑
    南京農業大學將通識教育作為課程思政的重要載體,在通識教育中體現價值引領和新時代新農科人才培養的目標,在人才培養過程中不斷完善農科特色通識課程。[關鍵詞]涉農高校;課程思政;通識教育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涉農高校緊緊圍繞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不斷提升育人能力,服務鄉村振興戰略重大需求,為「三農」事業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 樂農之家率先提出知農、富農、樂農新三農理念
    2017年國家政策再次聚集農業、農村、農民「三農」問題。2017兩會提出要推進農業品牌建設,優化農產品有效供給,建立農業大數據平臺,解決農業生產信息不對稱問題和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
  • 吉林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強新農科建設的意見》
    到2022年,以深入落實國家教育部「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2.0為先導,初步建立我省推動新農科建設的體制機制框架。到2025年,吉林農大與省農科院實現「1+1」校所深度合作,農科教「三融三通」吉林模式基本成熟;具備條件的一般涉農校所「1+1」合作取得初步成效;入選國家級新農科研究與改革實踐項目取得突破性進展。
  • 藍海愛農生鮮超市意向加盟商走進藍海生態農業
    8月26日,藍海愛農生鮮超市意向加盟商前往東營,參觀山東藍海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短短一天,主要參觀了水產養殖公司、禽畜養殖公司、蔬果種植公司、藍海嘉廚食品有限公司和愛農生鮮超市國際藍海愛農生鮮超市意向加盟商走進藍海生態農業
  • 技術扶農、知識助農 、一心向農 ——記晉州市管拔尖人才李蒼英
    技術扶農、知識助農 、一心向農 ——記晉州市管拔尖人才李蒼英 2020-11-10 13: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華南農業大學產業學院成立,多對多物聯平臺成為副理事長單位
    通過發揮各自優勢,華南農業大學產業學院與多對多物聯平臺將共同加速物聯網商業與智慧農業跨界融合,加快物聯網農業人才培育,賦能提升農業價值。圖 | 華南農業大學產業學院副理事長單位授牌儀式(左二)圖 | 華南農業大學產業學院成立儀式合影協同發展 物聯網賦能農業數位化升級華南農業大學是一所以農業科學和生命科學為優勢,以熱帶亞熱帶區域農業研究為特色的全國重點大學,而多對多物聯平臺作為中國物聯網創新50強,始終走在物聯網商業生態前列。
  • 西華大學新增教育部新工科和新農科研究與實踐項目
    近日,《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公布第二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的通知》(教高廳函〔2020〕23號)正式印發,西華大學新工科項目《基於智能空地融合載具工程研究中心的產學研一體化實踐創新平臺建設探索與實踐》獲批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