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探訪三峽鹽源 重慶首本巫鹽文化著作引熱議

2020-12-20 人民網重慶視窗

研討會現場。 羅嘉 攝

  人民網重慶6月25日電 25日,由重慶市文藝評論家協會、巫溪縣委宣傳部共同舉辦的長篇文化散文《巫鹽天下》研討會在重慶市文聯舉行。

  據了解,《巫鹽天下》系巫溪本土作家唐文龍歷時5年創作的文學作品,也是重慶第一本講述巫鹽文化的長篇散文著作。作者以巫鹽為中樞,以鹽泉、鹽道、鹽味、鹽戰、鹽語以及鹽業物質遺存、鹽業江湖為切入點,全景式地呈現了巫巴山地的社會景觀與人物群像。

《巫鹽天下》作者 唐文龍。 羅嘉 攝

  歷時五年 探訪三峽鹽源「血淚黃金路」

  「在湖北省竹谿縣中峰鎮朝陽村,曾採訪過一位92歲的老鹽客惠昌富時,老人講了幾十年前的背鹽故事,很震撼。」作者唐文龍介紹,為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巫鹽文化和這條「血淚黃金路」,他曾花5年時間搜集資料,並多次沿著巫鹽古道探訪遺蹟,採訪老鹽客,「老人說,除了山路崎嶇陡峭,沿途到處還會有土匪搶鹽,很多人的生命就這樣留在了路上。」

  「以寶源山鹽泉為代表,從三峽鹽源延伸出去的古道,其文化價值與內涵非常龐大。」唐文龍說,全書共18萬多字,分為十個章節。整本書分別對三峽鹽滷的產生,巫鹽的商業輝煌,鹽道上的商業文明,鹽道上的詩詞歌賦及文藝發展等多方面進行了梳理,也對鹽道文明對中華文明發展的意義等方面進行了系統描述,呈現出較為宏大的「一泉流白玉,萬裡走黃金」輝煌歷史背景。

  「這部著作是集學術和藝術為一體的作品。」市文聯副主席周曉風介紹,該書集學術研究、文學作品、民間文學、地方文史於一身,出版後,先後有近20位專家學者撰寫發表評論文章,對該書的學術價值、文學價值予以充分肯定,是我市近年來少有的地方鹽文化研究專著。

《巫鹽天下》系巫溪本土作家唐文龍歷時5年創作的文學作品。 羅嘉 攝

  學術價值 對文化遺存保護有重要參考意義

  「作品濃墨重彩地描繪了巫鹽的產生、發展、興盛和衰敗的過程,揭示了巫鹽神秘的面紗和深厚的內涵,以及背後一系列鮮為人知的一些故事。」著名作家王明凱認為,作品不但完整地敘述了巫鹽的生產和流通過程,也展示出三峽地區巫鹽古道上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包括民俗文化、軍事文化、商業文化等,「作品具有相當高的理論價值和歷史價值。」

  「失去鹽業生產的寧廠,失去人行走的巫鹽古道,日益凋敝,並逐漸成為歷史在『當下』的見證物。」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研究員白九江談到,本書對巫鹽文化遺存保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作者對巫鹽文化遺存有自己的思考,巫鹽古道凝聚著古代中國腹心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水利、科學、教育等多個領域的龐大信息,它的厚重與偉大,完全具備世界文化遺產的基本要素,為此作者進行了有關保護、包裝、開發、利用的討論。

  「在作品體例、敘述方式、細節描寫、語言運用等方面,《巫鹽天下》與電視藝術片存在著內在聯繫,具有改編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重慶三峽學院傳媒學院院長申載春也表示,作者在收集鹽文化資料的同時,在重慶巫溪、巫山、奉節、湖北神農架、竹溪、竹山、陝西安康、鎮坪、漢中等數十個縣市古鹽道進行田野考察,山川河流、民情民俗、所見所聞等可視、可聽的場景融入字裡行間。

  「本書的IP開發價值值得深挖。」重慶出版集團副總裁李炳仁表示,作品內容具有紀錄片的改編價值,巫鹽古道儘管遺蹟尚存,但缺少深挖和資料整理,希望能夠延伸挖掘本作品的核心內容,使其發揮更大的文化價值。(劉政寧、羅嘉、姚於)

(責編:陳易、張禕)

  • 夏日採收忙
  • 山鄉「鑲金」 田園如畫
  • 500餘所國內高校面對面教你填志...
  • 重慶美食名片的升級之路
  • 重慶:「都市裡的自然保護區」蛻變...
  • 葡萄栽植盤活山村經濟

相關焦點

  • 巫溪本土作家唐文龍新書《巫鹽天下》發售 系重慶首本講巫鹽文化
    重慶第一本講述巫鹽文化的論著據了解,《巫鹽天下》是巫溪本土作家唐文龍創作的長篇散文,由重慶出版集團出版,這也是重慶第一本講述巫鹽文化的論著。書中首次提出了「巫鹽古道」是中國版圖腹心地帶文明大通道的概念。
  • 歷時5年,這個文學愛好者創作出《巫鹽天下》詮釋巫文化、鹽文化
    1月10日,我市第一本全面講述巫鹽文化的文化散文《巫鹽天下》正式首發。這是巫溪本土文學愛好者唐文龍創作的長篇散文,由重慶出版集團出版。書中首次提出了「巫鹽古道」是中國版圖腹心地帶文明大通道的概念。為了證明這一概念,作者從2013年開始,用5年多時間,翻閱了大量文獻進行系統論證,這也是目前對三峽巫鹽文化和鹽道文化最系統、最完整闡釋的學術研究著作。
  • 重慶三峽博物館三峽文化研究所所長、歷史學博士劉興亮: 重慶讓...
    八年,他埋頭長江三峽,將千餘三峽石刻串連成了一部壯闊悠長的「詩」,致力讓長江三峽獨有的系統水文石刻成為世界文化遺產。八年,重慶三峽博物館三峽文化研究所所長、歷史學博士劉興亮一直見證著這座城市翻天覆地的變化,「目前,重慶出臺的系列人才政策在全國處於上遊水平,會讓越來越多的文博人才願意來到這座最年輕的直轄市。」
  • 重慶三峽博物館三峽文化研究所所長、歷史學博士劉興亮:
    八年,他埋頭長江三峽,將千餘三峽石刻串連成了一部壯闊悠長的「詩」,致力讓長江三峽獨有的系統水文石刻成為世界文化遺產。八年,重慶三峽博物館三峽文化研究所所長、歷史學博士劉興亮一直見證著這座城市翻天覆地的變化,「目前,重慶出臺的系列人才政策在全國處於上遊水平,會讓越來越多的文博人才願意來到這座最年輕的直轄市。」
  • 典藏三峽:消逝的大昌古鎮
    可惜船多停在「小小三峽」之入口折返,遊人少有駐足大昌的時間和機會。 我有幸曾在夏夜的大昌河畔洗澡,也曾在秋風肅殺的石板街上尋覓旅店。古城門洞內外,我曾以晚來者的虔誠,用手指丈量過城磚的厚度;參天古樹下,我還用崇拜的目光,凝視過街市房頂的翹角飛簷……總之,我是三峽人,是三峽秀山麗水哺育的文化工作者,自詡曰「寫字匠」,親近三峽是緣分、描摹三峽是幸運。
  • 重慶首個示範田園綜合體忠縣三峽橘鄉下月開園
    新華網發  新華網重慶11月24日電(陳雨)24日,重慶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全市首個示範田園綜合體項目忠縣三峽橘鄉田園綜合體將於12月20日正式開園。  忠縣地處三峽庫區腹心,縣城依山傍水,獨具島城風貌,是三峽庫區唯一留存的半淹縣城。
  • 洛陽到重慶三峽遊——長江三峽遊船5日遊行程
    重慶(簡稱:渝或巴),別稱江城、霧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直轄市,是國際大都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西部大開發重要的戰略支點、「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重要聯結點以及內陸開放高地。重慶地處中國西南部,東鄰湖北、湖南,南靠貴州,西接四川,北連陝西;晉朝改永寧郡為巴都郡;民國十八年(1929年),重慶正式建市;1997年3月14日,設立重慶直轄市,撤銷原重慶市。
  • 重慶三峽學院更名為三峽科技大學會不會失敗?
    大家都知道,重慶三峽學院是萬州以及三峽庫區的唯一一所多科性的本科院校,是萬縣專科學校升級而來的,在校學生大約3萬餘人,擁有碩士學位授權點。目前,重慶三峽學院升格為大學的消息在坊間熱議,早在去年9月,萬州區教委針對網友詢問的三峽學院何時升格為大學給出了回復,表示三峽學院升格為大學已上報教育部,擬更名為「三峽科技大學」。
  • 重慶忠縣三峽橘鄉田園綜合體開園
    摘要:12月20日,重慶忠縣三峽橘鄉田園綜合體正式開園,這標誌著三峽橘鄉田園綜合體建設邁上了新臺階、站在了新起點。據了解,今年基本建成開園後,預計可實現年綜合總產值約20.5億元,帶動約3500名農民就業,年接待遊客約35萬人次。
  • 重慶高溫與三峽水庫有關嗎?
    請看原文:         中新網重慶6月25日消息:據重慶晚報報導,三峽水庫蓄水後,這個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湖將成為「空調」,使山城氣候冬暖夏涼。這是中科院三峽水庫形成監測研究項目歷時5年的論證結果之一。專家說「其實受益最大的是重慶市民」。
  • 重慶5年完成考古項目391項 將建三峽考古遺址公園群
    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供圖中新網重慶12月11日電 (記者 鍾旖)記者11日從國家文物局組織的「文物保護看基層」(重慶)主題宣傳活動中獲悉,「十三五」期間,重慶考古工作進一步鞏固與強化了三峽後續考古、主動考古、基建考古「三箭齊發」的總體態勢。該市未來將抓好考古大遺址保護與活化,其中包括加快三峽考古遺址公園群建設,預計「十四五」期間將基本完工。
  • 來自全國的專家學者、行業精英熱議如何打好「三峽牌」
    「三峽」牌,是重慶旅遊業升級版「五張牌」中的首張牌。如何讓一江碧水、兩岸青山千年美景煥發新風採、展現新魅力,實現世界級旅遊資源與產業「含金量」相匹配?3月29日,2019中國大三峽文化旅遊營銷創新發展論壇在重慶國際會議展覽中心舉行,來自全國的專家學者、行業精英,以及重慶、四川、湖北、湖南、貴州、陝西六省市行業主管部門和涉旅企業代表齊聚一堂,共同為大三峽文旅產業發展「聚智聚資聚力」。流量變現要業態創新、品質為王「旅遊已成為一種生活方式,迎來一個前所未有的大時代。」
  • 重慶三峽擔保集團落地首筆「醫保貸」
    ');}-->   人民網重慶12月18日電 近日,重慶三峽擔保集團落地首筆「醫保貸」擔保貸款,為江津區百姓藥房發放貸款50萬元,切實解決了企業資金需求。  據了解,「醫保貸」是重慶三峽擔保集團針對民營醫院及藥店實物資產少,醫保結算款佔用資金量大等特點打造的一款條件優、費率低、無需實物資產抵押的貸款產品。相較傳統貸款產品,「醫保貸」準入門檻低、利率優惠、還款時間科學合理,可以有效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滿足企業「短、小、頻、急」的融資需求。
  • 全國首個沉浸式網紅打卡地落戶重慶三峽橘鄉國家級田園綜合體
    由信澤集團和重慶三峽橘鄉田園綜合體開發股份有限公司聯合打造的國際網紅打卡最新最潮之地、全國首個場景式、沉浸式主題民宿,西南最大兒童旅拍基地,少兒遊學基地、繪畫寫生研學基地落戶三峽橘鄉國家級田園綜合體,將於12月19日在重慶忠縣新立鎮正式與大家見面---橘源裡の糖果小鎮!
  • 都有三峽大學!三峽屬於湖北還是重慶?
    湖北宜昌人說三峽屬於他們,因此有了三峽大學,重慶萬州人說三峽屬於他們,因此有了三峽學院。三峽學院遲遲不能升級為大學,許多人說就是被三峽大學搶先改名了,三峽大學其前生是湖北水電學院。為了不在吃虧,最近萬州有家銀行申請更名為三峽銀行,結果未獲批准,今天我就來談談三峽在歷史上到底屬於重慶還是湖北呢?首先長江三峽從上至下分別為瞿塘峽、巫峽,西陵峽。歷史上有許多文人騷客讚美過它們。如大名頂頂的詩聖李白留下了早辭白帝彩雲間,千裡江陵一日還。
  • 三峽博物館-曾家巖,一條充滿重慶特色的風景線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差不多是每一個到重慶旅遊的人必去的地方,位於重慶渝中區,是我國首批的國家一級博物館,是一座集「巴渝文化、三峽文化、大後方抗戰文化、統戰文化、移民文化」等的綜合性博物館。圖片來源於: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官網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憑身份證入館,不需要網上預約,可能有些同學在網上會搜到這樣的信息:」博物館每天參觀人數將控制在3000人以內。」
  • 重慶三峽中心醫院更名為重慶大學附屬三峽醫院
    5月20日,經重慶市委機構編制委員會批覆(渝委編委[2020]16號),同意將重慶三峽中心醫院更名為重慶大學附屬三峽醫院
  • @重慶人 第十一屆中國長江三峽國際旅遊節來了 三峽精品旅遊線路和...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朱婷/文 萬州區文旅委供圖11月16日,第十一屆中國長江三峽國際旅遊節新聞發布會在市文化和旅遊委舉行。記者從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第十一屆中國長江三峽國際旅遊節將於11月至12月在萬州舉辦,期間,將舉辦啟動儀式、第三屆世界大河歌會、渝鄂輪值主席會議等10餘項活動。
  • 三峽學院、三峽醫院……重慶萬州為何這麼多機構以「三峽」命名
    (三峽學院)這其中就包括了著名的重慶三峽學院,是萬州最高的學府,還有重慶三峽職業學院、重慶三峽醫藥高等專科學院。萬州七所高校,就有三所以「三峽」命名的。此外萬州乃至渝東北片區最大的醫院——重慶三峽中心醫院,還有重慶三峽銀行、三峽都市報、三峽影都、三峽之星體育館等等,名字中都帶有「三峽」。為何萬州的眾多機構單位都以「三峽」命名,而不是以「萬州」命名呢?
  • 重慶大學附屬三峽醫院(重慶三峽中心醫院)2019年度成績單出爐,請...
    重慶大學附屬三峽醫院(重慶三峽中心醫院)2019年度成績單出爐,請查收!1月19日下午,該院舉行了2019年度工作總結表彰大會暨2020年職工迎春文藝匯演。 2019年,是重慶三峽中心醫院建院90周年,更是該院發展進程中極不平凡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