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宏
雞湯總是讓人惦念的美味,本身自帶鮮味,營養豐富受到人們的喜愛。燉雞湯也就成了一個熱門話題,北方的雞湯重料,南方的雞湯重在養生,都有可圈可點之處。一碗好的雞湯,做到這6點,不香都不行,不信你試試。
我今天講關於燉雞湯時的6個注意要點,再講之前先講個關於雞湯的神仙故事。
傳說八仙之中的呂洞賓成仙后,路過一戶善良的窮苦人家,為了求苦救難呂洞賓施法化來一隻雞。由於這家太窮沒有器皿燉雞肉,呂洞賓順手把他家的夜壺拿來頓了雞,然後要主人一起食用,結果家主人見是夜壺燉的雞怎麼也不肯吃,最後處於禮貌喝了口湯,結果活了300年。很多人就想一口湯就活那麼久,要是吃的整個雞那會什麼概念。
其實,講這個故事主要是說雞湯的好壞並不在於鍋有多高大上,也不在於傳統的做法,打破常規才能獲得新滋味。錯誤的吃法一定是從開始就犯錯的,我們就從一隻新鮮的雞說起。
首先,要給新鮮的雞肉一個排酸排毒的時間。這個時間要通過冷凍實現,這也是很多人的一個誤解我,以為新鮮的雞肉比冷凍的雞肉要好,其實不然。冷凍說白了就是給雞肉一個殺菌的過程,這個過程還會讓雞肉變得更加緊實。
其二,去掉一些細菌部位。這些部位包括內臟、指甲、雞屁股等一些藏汙落垢較多的部位,而且對於燉湯來說,這些部位會影響湯的口感。對於雞胃可以另作處理,因為大有用處,這裡不專門表它。
其三,冷水下鍋焯水。這是很多人知道的口訣,但是並不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做。原因在於雞肉冷水下鍋後肉質中的血水,會慢慢隨著水溫的升高而稀釋到水中。若是直接下入開水中,高溫會立刻把血水凝結到肉中,這樣起不到焯水的目的,而且做出來的湯腥味很重。
其四,過涼降溫很有必要。一般要衝去浮沫然後再冷水中泡10~15分鐘,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洗去雞肉表面的殘留浮沫,讓雞湯更加清透,另外降溫後的雞肉會更加的嫩,肉質變得緊實。這個過程一般人怕衝去雞肉中的油而不做,其實不會,本身就是涼水有凝固油的作用,焯水都做了還怕這個。
其五,冷水下鍋熬湯時的撇浮沫。以上動作做完並沒有完事,水開時還是會有浮沫產生,一定要二次撇去浮沫,這樣熬的雞湯才鮮美透亮。撇去浮沫後加蓋在密封的器皿中熬製,最大程度保證湯的鮮美。
其六,也是最後一點,就是調鹽的時機。這裡建議大家在關火前3-5分鐘調鹽,因為鹽有個特點就是能和雞肉中的蛋白質親密接觸,過早的放鹽雞肉很難燉爛,肉也會變得柴而無味。因此,最後一點也極為重要,是整個雞湯成敗的關鍵。
以上便是打破常規的六點,都是細節問題,也是大家經常做錯的幾點。只要稍加注意,一碗鮮美透亮的雞湯就會在你的廚藝碗碗生輝。
最後一如既往地上菜:
花膠養生雞湯
食材:三黃雞半隻,南瓜200克,生薑3片,小蔥適量,花膠5個,乾貝8個,幹海螺5個,鹽適量。
一,提前把花膠泡發,這個過程有點漫長需要2天。先把花膠丟在冷水中泡一個晚上,接著用乾淨的開水煮15~20分鐘,加蓋再燜5~8分鐘。取出後放到乾淨乾燥的器皿中加無油的水沒過花膠,丟冰箱跑一個晚上便可。
二、雞肉處理好剁塊,冷水下鍋燒開後焯水,然後撈出衝涼並在冷水中泡15分鐘。
三、砂鍋冷水下入雞肉,並加入三塊生薑。開火燒開,撇去浮沫燉30分鐘。
然後加入花膠,乾貝,幹海螺後繼續燉60分鐘。
四、南瓜去皮切塊,然後上鍋蒸15分鐘。
取出後用你慣用的辦法打成南瓜泥。
五、燉好後下加入南瓜泥到雞湯中,然後燉3分鐘。
最後調鹽,這個根據自己的口味調鹽的多少,然後繼續燉5分鐘關火,蔥花點綴美味即成。
就這雞湯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膠質等營養物質 ,是一碗滋陰 、固腎培精的營養雞湯 , 喝完會令人迅速消除疲勞,奇妙之處不言而喻。湯汁鮮美自然不用說,材料在那裡擺著呢,這碗雞湯用料足,用了熬雞湯6要點,不鮮你來找我。
鄉愁,是一種味覺上的思念,讓我們滿懷深情演繹深藏已久的鄉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