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最有名的主廚的退休了,有三個女兒。
大女兒朱家珍,一位遲遲未嫁的大齡中學化學老師,同時也是一位虔誠的耶穌教徒,沉迷在自己大學與李凱的戀情中無法自拔。
二女兒朱家倩,在航空公司工作,是一位事業有成的女強人,有一位固定的「炮友」。
三女兒朱家寧,在炸雞店打工,單單純純可可愛愛。這就是這部電影的主線人物。
電影的一開頭就是老朱在自己廚房殺雞殺魚,燉肉煲湯,乍一看以為是要請大客吃滿漢全席,實則是老朱規定的每周日必不可缺的家庭聚餐,一個人都不能少。
這個家庭聚餐其實是電影情節發展線索。第一次聚餐家倩就提出了搬出去住的想法,但是最後留守老房子的卻是家倩,第二次聚餐多年未嫁的大姐家珍閃電結婚,第三次聚餐看起來單純的家寧卻未婚先孕,第四次次家庭聚餐年邁的老朱竟續弦娶妻,娶的還是和女兒們年齡相仿的鄰家女兒。
電影中最後一次家庭聚餐只剩下家倩一個人在老宅裡忙活。
整部劇看下來,有很多的反轉。
第一個,最先想要離開家的家倩竟然是最後留守在老宅的人。是什麼讓家倩留在了老宅呢?表面上看,是家倩投資房地產失敗,房子變成危樓,房款無法追回。
但其實,最終讓家倩決心從父親手中買下老宅的,是那段時間的事情的衝擊導致她更能理解過去的父親和更珍惜這座充滿回憶的老宅。家倩身體上的「好友」有了正牌女友,妹妹姐姐接連離開,自己從小最喜歡的溫伯伯過世,父親的味覺沒有恢復,這一系列的事情接連發生,也漸漸改變了家倩的想法。
而本片最大最大的反轉,應該就是老朱和錦榮了。在第四次晚餐中,朱爸把錦榮一家和梁伯母和自己所有女人聚在一起。聚餐開始前氣氛十分融洽,不像第一次聚餐那種冰冷的氣氛,好像所有人都很期待這一次聚餐,期待朱爸的好消息。
當所有人都以為朱爸會和年齡相仿的梁伯母結婚時,朱爸灌了一杯酒,吸了一大口氣,勇敢的請求梁伯母成全他和錦榮,梁伯母當場倒下,影片來到了最高潮。
那我們來看,為什麼朱爸會神反轉的選擇錦榮呢?朱爸早年喪妻,一個人獨自帶大三個女兒,當主廚和照顧女兒幾乎成了朱爸中年生活的全部,當老年時,做飯可以不在大酒店做,在家裡給自己的女兒做同樣也是一件幸福的事。
但隨著自己的味覺逐漸退化,女兒們各自離家,朱爸的生活一下子變成了空虛,生活最重要的兩部分沒有了,差不多就等於生活的大半邊天塌下來了。
朱爸仿佛是一個沒有靈魂的人,行屍走肉的活著。但是錦榮,是一位單親媽媽,帶著女兒珊珊,錦榮工作忙,做飯不好吃,珊珊很多時候需要吃沒有營養的便當。
朱爸生活的缺失和錦榮的需求正好匹配。而錦榮自幼失父,缺少父愛,自己又是單親母親,珊珊生命中也缺少父親的角色,身為母親的錦榮絕對不希望女兒再像自己一樣在沒有父親的環境下長大,因此錦榮選擇朱爸也是情理之中。
朱爸照顧錦榮母女二人,能重新找回年輕的感覺,填補生活的空虛,而錦榮與朱爸在一起可以感受父愛,同時給女兒更好的童年,特別是珊珊很喜歡朱爺爺,也緩和了珊珊接受朱爺爺的過程。
雖然道理講的通,但是在中國傳統的倫理觀念上,這種情況絕對是不被接受的,中國傳統倫理觀講究年齡相仿,門當戶對。但朱爸與錦榮的結合何嘗又不是一種衝破世俗的眼光,勇敢追求的例子呢?
鄧文迪與小自己20多歲的前男友在一起,劉強東與奶茶妹妹在一起,修楷傑與賈靜雯的結合……現在已經有很多很多的例子,在打破世俗的觀念,鼓勵人們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真正喜愛的,想要的東西,電影何嘗又不是在某一點傳達了這一點呢?
一部分人看《飲食男女》,看的是親情和家庭的回歸;
一部分人看《飲食男女》,看的是食色性也,飲食男女;
一部分人看《飲食男女》,看的是女兒是父親上輩子的情人;
還有一部分人看《飲食男女》,會發現片尾定格的那一聲女兒和父親,看起來更像是Darling。
於是乎,在這個秩序混亂的時代,原本一窩蜂噴湧而出的車流(荷爾蒙),在交警(倫理道德)的約束下,各行其道。
你看的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