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李白當時遊黃鶴樓時,看到了上面崔顥的題詩,就是那首著名的「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李白感慨了一句「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然後就不想寫詠黃鶴樓的詩了。
畢竟作為一個很有自信的大詩人,看到美好的景色總是想抒發一下,但一時又寫不出比別人更好的詩歌,只能默默地離開,想一想確實還是很讓人鬱悶的。
所以後來,也不知道是不甘願還是怎麼的,李白還是寫了《登金陵鳳凰臺》和《鸚鵡洲》等詩,頗有跟崔顥爭勝的意味。
這是黃鶴樓給李白帶來的一件鬱悶之事。
當然,還是其它的。李白有很多首寫到黃鶴樓的詩,幾乎都是充滿了悲傷語調的。
這主要是因為李白曾經多次在黃鶴樓和朋友相別。
李白曾寫過「一忝青雲客,三登黃鶴樓」,說明他確實經常來到黃鶴樓,挺無奈的是,他每次似乎都不是來欣賞風景的,更多的是為了與朋友道別。
從李白的詩歌來看,他曾經在黃鶴樓送別的朋友有:蜀僧晏、王判官、史欽、孟浩然等。
送蜀僧晏入中京時是「黃鶴樓前月華白,此中忽見峨眉客。」
贈王判官時是「昔別黃鶴樓,蹉跎淮海秋。」
送孟浩然之廣陵是「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與史郎中欽聽吹笛是「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可以看出,李白曾在黃鶴樓經歷過多次的不舍眷戀友情的經歷啊!
其中,送別孟浩然是最有名的一次,也是李白最動感情的一次。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目送孟浩然所乘帆船離去,直到不見帆船的影子了,卻還是呆呆地望著江面,遲遲不肯離去,這是多麼的深情而又留戀啊!
我們都知道,李白最欣賞、最崇拜的就是孟浩然了,他還寫過「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的詩句。
李白曾寫過一首《江夏行》,講述了一個跟黃鶴樓有關的愛情故事。
詩的內容,大致就是一個商人的妻子,在黃鶴樓上抒發夫妻之間不能長相廝守的怨情,這個故事和白居易的《琵琶行》很相似,不同的點在於,白居易那個故事裡的女主人公是妓女出身,而李白詩中的女主人公,未交待出身,似是良家女子。
李白將這個故事的主要背景地,放在黃鶴樓,之所以選擇這個地方作為男女離別的場所,可能也是因為,黃鶴樓在他心中就是那樣一個充滿離別悲情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