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孟浩然之廣陵》:詩中為什麼是「西辭」黃鶴樓?
《送孟浩然之廣陵》是一首極富情感畫意的離別詩,這首詩出自唐朝詩人李白於黃鶴樓之作,全詩如下: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送別的地點:「黃鶴樓」。黃鶴樓作為為古代建築名樓,在唐朝時期,已是遊覽勝扡,其舊址在今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黃鶴樓磯頭,頻臨萬裡長江,背靠蛇山而建,憑欄極目千裡。「之」是去、前往的意思。「故人」即指舊友、摯友、老朋友。
-
《送孟浩然之廣陵》教學設計
【出示課題】齊讀《黃鶴樓 送 孟浩然 之 廣陵》。誰能說說這些畫線詞語的意思?你是怎麼知道的?黃鶴樓:樓名,在湖北省武漢市長江南岸,地處長江中遊。送:送別。孟浩然:唐代著名詩人,是李白的好朋友。當時,孟浩然的名氣比李白大一些,他比李白大12歲。之:去,到。廣陵:揚州的別名。2.聯繫作者李白,誰說說題目的意思?
-
譯典|小瓶蓋積木版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唐】李白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據《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聖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
-
部編版小學語文古詩文《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原文+注釋+翻譯+賞析+試題
文章資源來源於網絡,如有涉及侵權,請與「育才之家」公眾號聯繫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
【用日語讀唐詩】孟浩然——過故人莊
【用日語讀唐詩】孟浩然——過故人莊 2016年10月09日13:21 來源:人民網-日本頻道 尤其是李白、杜甫、白居易的作品,人氣非常高。人民網日本頻道將每期為大家送上一首優美的漢詩,一起來欣賞其中的奧妙吧。
-
楊志華超級記憶力——古詩詞四年級上冊「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唐·李 白 【背景:江邊】【地點:古樓、小船、亭子、推車、竹子】>標題聯想:拿著糖的李白在黃鶴樓用手握著衣服上寫著孟浩然的小白人,旁邊是廣闊的樹林(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林 糖·李 白 )1.
-
【每天一節詩詞課】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注釋⑴黃鶴樓:中國著名的名勝古蹟,故址在今湖北武漢市武昌蛇山的黃鵠磯上,屬於長江下遊地帶,傳說三國時期的費禕於此登仙乘黃鶴而去,故稱黃鶴樓。原樓已毀,現存樓為1985年修葺。孟浩然:李白的朋友。之:往、到達。廣陵:即揚州。⑵故人:老朋友,這裡指孟浩然。其年齡比李白大,在
-
用唐詩建造一座黃鶴樓,千年不朽
公元758年,李白因永王李璘事件受到牽連,被加之以「附逆」的罪名流放夜郎,路經湖北。 這樣的遭遇,如同漢代的賈誼因受權臣讒毀,被貶為長沙王太傅一樣,李白也成了一名遷客。人生不得志之時,李白用賈誼的不幸來比喻自身的遭遇,既表達了自己心中的憤懣,也從中找到了一絲絲慰藉。
-
57歲李白髮配夜郎,途經黃鶴樓寫下一首唐詩,明明夏天卻看到梅花
當李白和黃鶴樓兩個關鍵詞聯繫在一起的時候,很多人都會想到崔顥的唐詩名作《黃鶴樓》。據說崔顥的這首古詩讓李白擱筆。傳說終歸是傳說,就文學史上的歷史地位來講,崔顥和李白之間還是有很大差距的。雖然李白沒有在黃鶴樓寫過七言律詩,但是他曾經也寫出了多達十幾首有關黃鶴樓的作品。最經典的唐詩除了一首《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還有一首就是今天我們所談到的這首《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
-
亦師亦友——孟浩然與李白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的作者生性恬淡的孟浩然與狂放不羈的李白機緣巧合之下,因為李白對孟浩然所作《春曉》的崇拜,倆人在武昌黃鶴樓一見如故,成為好友,李白的一首《送孟浩然之廣陵》表達了他對摯友無盡的深情,把對孟浩然的離別之情全部寄托在藍天與碧水之間,言雖盡而情未了。
-
【用日語讀唐詩】李白——靜夜思
【用日語讀唐詩】李白——靜夜思 2015年11月30日11:17 來源:人民網-日本頻道 尤其是李白、杜甫、白居易的作品,人氣非常高。人民網日本頻道將每期為大家送上一首優美的漢詩,一起來欣賞其中的奧妙吧。
-
第一偉人在黃鶴樓上寫下的詞,跟李白崔顥的一樣經典
崔顥的《黃鶴樓》,被譽為唐人七律第一,可以說是名氣最大的唐詩之一。傳說李白登黃鶴樓時,本來大發詩興,準備作詩,但當他準備揮筆題壁時,卻看到了壁上崔顥的詩,頓時大為嘆服,為之擱筆。實際上,李白也在黃鶴樓上寫過詩,而且也是千古名篇。
-
孟浩然這樣對仰慕者李白,難道良心就不會心痛嗎?
有意思的是,孟浩然和李白可說是忘年交了,比李白大了12歲的孟浩然簡直就是李白年輕時的偶像級人物。對李白而言,孟浩然的名字可謂是如雷貫耳,但李白是誰啊?一向恃才傲物貫了,連楊國忠這樣皇帝身邊的大紅人都要讓他三分。
-
閒聊唐詩七絕十大排名(上)——李白的詩才排第二,第一是誰?
唐詩乃中華文化之明珠,小編不才,曾讀作幾首,今試作七絕十大排名,聊博諸位一笑: 第一名: 涼州詞(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雲間 ,一片孤城萬仞山。所以唐詩中送別詩很多,有名的也很多,如「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楊子江頭楊柳春,楊花愁殺渡江人」等,都屬佳作中的佳作。但在七絕中,本詩與下面的《送孟浩然之廣陵》名氣最大,個人認為,本詩似乎更勝一籌。別的不說,單說本詩被譜成琴曲《陽關三迭》,就知其魅力。
-
「故人西辭黃鶴樓」,「西辭」什麼意思?讀懂了才知李白有多牛
記得有一期詩詞大會考查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這首詩連小學生都會背,可是其中的兩字卻難倒了百人團39人。《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唐代·李白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選項A向東去;選項B向西去;選項C辭別西方向黃鶴樓去。答案很明顯是A,但是百人團卻有39人答錯了,連康震也忍不住調侃選手們「方位上搞不清楚」。黃鶴樓在湖北,而廣陵(揚州)則是在江蘇,所以「向東去」是毋庸置疑的。
-
【用日語讀唐詩】李白——贈汪倫
尤其是李白、杜甫、白居易的作品,日本學生也會誦讀一二。「漢詩」可以說是日本古代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用日語讀唐詩?聽起來萌萌噠!人民網日本頻道將每期為大家送上一首優美的漢詩,今天這首是李白的《贈汪倫》,一起來欣賞吧。
-
登黃鶴樓最有名的兩首詩,李白和崔顥聯手給我們上的「作文課」
一篇好的作文,未必句句是真,但其中必有真實不虛之處,或是真人真事,或是真情實感,又或是真實的細節。如今的小學語文對文言文和詩詞更加重視了,這裡就用登黃鶴樓最有名的兩首詩來舉個慄子。詩人登上黃鶴樓,緬懷仙人遠去,登高遠眺恰逢傍晚時分,心中湧起無限鄉愁。傳說詩仙李白在黃鶴樓目睹此詩後發出感嘆:「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不過他還是寫了一首《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
唐詩|最好的告別,是依依不捨後,離別的我送給他們這首特別的詩
原文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唐代:李白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李白寓居在安陸時,結識了比自己年長12歲的孟浩然。大概在公元730年,李白得知自己的摯友孟浩然要去廣陵,也就是現在的江蘇揚州,於是與孟浩然約定在江夏相會。幾天後,孟浩然與李白暢飲遊樂,即將離去之際,李白親自將孟浩然送到江邊,而後寫下了這首名傳千古的送友詩。
-
李白為什麼多次在黃鶴樓上傷春悲秋?這裡隱藏著他的什麼傷心事?
所以後來,也不知道是不甘願還是怎麼的,李白還是寫了《登金陵鳳凰臺》和《鸚鵡洲》等詩,頗有跟崔顥爭勝的意味。這是黃鶴樓給李白帶來的一件鬱悶之事。當然,還是其它的。李白有很多首寫到黃鶴樓的詩,幾乎都是充滿了悲傷語調的。
-
小學語文說課稿:《黃鶴樓送別》
本課屬於「文包詩」的情勢,即以一個生動的故事再現《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這首詩的創作情境。故事是詩歌的拓展和闡釋,詩歌是故事的濃縮和提煉,詩文互照,景象同現,簡直是造就學生接洽語言情況明白課文和領會墨客情緒的好課本。一、教學目的1、能準確、流暢、有情感地朗讀課文,並會背誦《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2、學會本課7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2個字只識不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