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洲同盟——織田信長攜手德川家康

2020-12-22 本心元創

引言:桶狹間之戰後,原本向今川氏稱臣的德川家康趁機返回岡崎城宣布松平家獨立。今川義元之子今川氏真,十分惱怒,次年就派了手下家臣殺死德川這一方的人質。

德川家康為了集中精力應付今川氏的攻勢,派了石川數正與織田信長商議結盟。此時的松平家真的是內憂外患,也只是三河國內割據一方的一個小大名而已,相對而言織田信長已經統合了織田氏、尾張國內部。

我腦補了一段德川家康此時給織田信長的書信,可能類似這種風格:「信長兄,幾年前一別至今懷念哥哥風採!真的很想找個時間與信長哥哥喝上幾杯,可惜我松平家一直不太平。家族內的族人始終不團結,先後殺害了我的爺爺和爸爸,我真的需要一個和平的環境多一些時間整頓一下內務,還希望能與信長哥結為盟好,共襄盛舉,弟弟我帶領松平氏族人願與織田氏共進退……」

真實情況我再補充一些,松平清康(德川家康的爺爺)任家督時,松平家還是比較強大的,有過一段時間的興盛期。然而沒過多久,清康被家臣所殺,松平清康之子松平廣忠繼任家督後不久,就被家族內部人員逐出家族。後來松平廣忠在今川氏的幫助下才能夠重返三河松平家內立足。

可惜上賊船容易,下賊船太難,松平廣忠娶了水野家的女兒於大(家康生母),水野家老家主(於大父親)死後,水野家現任家主(於大的哥哥)宣布轉投織田氏。今川氏直接要求松平廣忠與於大離婚,松平廣忠同意後不久又遭到家臣殺害。

松平家當時最大的問題在於一門眾(家族內部成員)覬覦家主之位。還有就是夾在織田氏與今川氏中間,周邊威脅不少。

最後德川家康成功與織田信長達成了清洲同盟,他們之間牢固的同盟關係維持了二十年直至織田家滅亡。同盟為德川家康帶來了發展、積澱實力的寶貴時間,而織田信長也獲得了一個穩定安全的後方。

相關焦點

  • 德川家康和織田信長真的是因為友情而聯盟嗎?雙方各取所需
    無論是信長包圍網,還是面對武田信玄的進攻,雙方都聯手應對,互相化解雙方面臨的壓力。這一切都是因為兩人的友情嗎?德川家康的幼年極為不幸,原本作為人質被送往今川家,沒料到家臣謀叛,半路上把家康劫走送往織田家。此時的德川家康10歲,而織田信長已經19歲。不少作家對此大做文章,在小說中描述德川家康下定決心,此生一定要追隨織田信長。
  • 織田信長為什麼要強迫德川家康殺掉長子德川信康和正室築山殿?
    菜菜緒版築山殿可好景不長,隨著桶狹間合戰今川義元的離世,今川家的輝煌已不復存在,在織田信長的支持下,德川家康乘機回到三河宣布獨立!他女兒相當目中無人,整天趾高氣昂,不知道在那拽什麼拽,德川家康你這隻猥瑣無情的老烏龜!你對待她哪像公公對媳婦?完全是孫子對大爺吧!哼!你怕織田信長是吧?!我不怕!我要反抗!要讓你們這些三河農民嘗嘗我們今川後人的厲害!
  • 織田信長的盟友德川家康,本能寺之變後做了什麼?你的就是我的
    摘要:織田信長的盟友德川家康,本能寺之變後做了什麼?你的就是我的織田信長和德川家康這對日本戰國時代的最佳盟友,在同盟的時間內大家相安無事,家康更是緊緊跟隨信長,從未背叛過信長,堪稱戰國時代的奇蹟。但在本能寺之變後,這對奇蹟組合陰陽相隔,從此家康踏上了另外一條道路。在本能寺之變發生時,德川家康按照織田信長的建議前往堺遊覽,得知本能寺之變發生後,德川家康極為驚慌,他預感明智光秀會追殺而來,還有專門狩獵武士的落武者也有可能對他發起襲擊。按照記載,家康身邊的護衛人數極少,想要穿越混亂的京畿地區,一路逃回德川家難度可想而知。
  • 德川家的誕生:德川家康的改姓與統一三河國
    在通說之中,次年正月松平元康趕赴清洲城與織田信長締結了「尾三同盟」,不過這其實並沒有實證。松平家與織田家之間的同盟是逐步完善的,並不是一步到位直接變成鐵桿盟友。永祿六年,松平元康接回了在駿府的妻子,同時將自己的名字從「元康」改為「家康」,以擺脫今川家的家臣地位。
  • 才能平實、強敵林立的德川家康,為什麼能夠結束戰國亂世?
    德川家康家底脆弱,抱著發小的大腿立足亂世德川家康原姓松平,而松平家在家康的爺爺松平清康死後就開始分裂,受到今川家的掌控不得已松平家將家康送到今川家做人質,可是,意外發生了,護送的親戚把家康送到尾張的織田信秀手裡,但這也陰差陽錯地為松平家統一天下埋下伏筆。因為,家康認識了一名被稱為「尾張的大傻瓜」的小孩——吉法師,他就是未來的「戰國風雲兒」織田信長。
  • 日本戰國人物:「超長待機」的德川家康
    德川家康,日本戰國三傑之一,德川幕府的建立者,又被戲稱為「老烏龜」,因為他特別能「忍」,又特別能活,「熬死」了一個又一個梟雄。德川家康的人生大致可分為四個階段:今川人質、追隨信長、追隨秀吉、建立幕府。清康嫡子松平廣忠藉助今川義元的勢力成為新一代家督,而條件則是讓廣忠的嫡子竹千代(德川家康)到今川家當人質。在將竹千代送往今川家的途中,織田信秀得知這一消息,便出兵將竹千代劫持到了織田家,也因此,竹千代得以認識吉法師(織田信長)。後來由於織田信長的異母兄織田信廣被今川家俘虜,雙方便進行交換,竹千代這才離開了織田家前往今川家。
  • 織田重臣等人為了決定織田家的繼承人,在尾張舉行清洲會議
    賤嶽的七本槍的誕生在信長死後不久的6月27日,織田重臣等人為了決定織田家的繼承人,在尾張舉行了會議(清洲會議),長期作為信長的重臣活躍在舞臺上Shibata Katsuie信長的三個兒子Oda Nobutaka與信長一起死亡的嫡子·秀吉Oda Nobutada的幼子·三法師丹羽長秀やIkeda Kooki等人支持三法師的事解決,不過,在水面下的對立激化。
  • 創建德川幕府時代的德川家康,為何早年被逼殺死自己老婆與兒子
    德川家康是日本戰國時代最著名的三個霸主之一(另外兩個是織田信長和豐臣秀吉),他從年輕時實力薄弱,到最後戰勝織田家族和豐臣家族,讓日本進入德川幕府時代,立下了汗馬功勞。可是,他早年卻被人逼迫殺死自己的老婆和兒子。這是怎麼回事呢?
  • 如何總結德川家康的一生?前半生一味忍讓,後半生邁向統一
    摘要:如何總結德川家康的一生?前半生一味忍讓,後半生邁向統一德川家康是三河岡崎城城主松平廣忠之子,幼名竹千代,後來先後改名為元信、元康、家康。與遊戲不同,真實的松平家經過數代人的發展,勢力逐步增強,但對三河並未形成控制。到了家康父親這一輩,松平家遭遇織田家及今川家的侵蝕,不得已選擇今川家投靠,家康的人質生活就此展開。
  • 織田信長「不戰而屈人之兵」拿下美濃國,頒布「天下布武」大印
    機智的織田信長還是看人下菜碟的,在外發的文書中給兩個人的信件是不會蓋天下布武的,這兩個人就是織田信長東邊的武天信玄和東北邊的上衫謙信。對待他們二人織田信長唯恐禮數不周,又是聯姻又是送禮,更別提發出天下布武這般挑釁意味極強的信號了。織田信長雄赳赳氣昂昂跨過木曾川,吞併了美濃國,東邊的盟友松平家康(德川家康)也沒有閒著,平定」三河一向宗暴亂「之後,松平家康一路向東,收復了由今川氏所控制的東三河城池。
  • 織田家族,在織田信長帶領下走向崛起
    信秀將孩子留下活口好多年,就是後來的德川家康。信秀還在1544年北進,支援美濃長年守護的土岐家族。他們一度被另一位富有色彩、但聲名狼藉的戰國傳奇人物齋藤道三所圍困。賣油暴發起家而變身的武士道三,成功地抵禦了土岐和織田聯軍。隨和的信秀於是和齋藤家族籤訂和約,並在1548年安排兒子信長和道三的女兒成婚。
  • 三方原之戰,德川家康明知不敵武田信玄,為何還要挑戰武田軍?
    就算自己的領地被武田信玄侵犯,但武田信玄的目標根本不是德川家,只要德川家康堅守濱松城,就能安全無虞。儘管如此,德川家康為何還要出城迎戰呢?在開始這個問題前,不得不提織田家、德川家、武田家之前的關係。永祿十一年,三方原之戰爆發的五年前,在織田信長牽頭下,德川家康和武田信玄達成平分今川家的協議,雙方平分了今川家的遠江和駿河,今川家就此滅亡。
  • 日本戰國著名的「長筱之戰」,武田家族「單挑」織田與德川聯軍
    其子武田勝賴掌握實權後,主動出擊,進攻德川家康,後遭到織田信長和德川家康聯軍的反擊,史書中將此役稱為 「長筱之戰」。此役過後,武田家族的精兵強將幾乎死傷殆盡,從此,曾經輝煌的武田家族,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覆滅。「長筱之戰」發動者武田勝賴的介紹武田勝賴是武田信玄和側室所生。
  • 本能寺之變丨明智光秀與織田信長的較量,為何會讓日本陷入僵局?
    武田信玄、淺井長政、三好三人眾等諸多大名甚至寺廟勢力為討伐織田信長組成包圍網。過3年徵戰,織田信長將包圍網勢力的大名們以及足利義昭逐個擊破,結束了長達200餘年的室町時代。在之後的五年裡,織田信長與盟友德川家康東徵西討,使包圍網徹底毀滅。
  • 盤點日本戰國時期的8大梟雄,其中德川家康排第七,武田信玄第三
    TOP、7 德川家康德川家康的父親是岡崎城主松平廣忠,桶狹間合戰後與織田信長結為「清洲同盟」,多次配合織田軍擊敗強敵,並與武田家不斷蠶食今川家的領地。後又迫於形勢而向其臣服。小田原之戰後被豐臣秀吉移封關東,雖失去長年的根據地,但得到豐臣政權下外大名中最大的領地。擔任五的筆頭。
  • 天正之世:織田信長是如何邁向「天下人」之路的?
    天下人之父:為戰國時代織田家奠定基業的猛將織田信秀日本戰國霸主的起點:織田信長的尾張時代元龜爭亂:困擾織田信長的「信長包圍網」時代元龜四年(1573年)二月十三日,足利義昭向淺井家、朝倉家表明了自己與織田信長敵對的意願,與對方結成同盟,由於加入了包圍網的緣故,足利義昭同時還赦免了松永久秀。兩天之後,足利義昭宣布起兵討伐信長。
  • 織田信長最後一次舉辦宴會,主廚是誰?信長為何要處死他
    摘要:織田信長最後一次舉辦宴會,主廚是誰?信長為何要處死他天正十年,武田家在織田、德川聯軍的聯手下被消滅,織田信長終於消滅了一度威脅自己的敵人,上杉謙信也在此前病死,放眼日本已無對手。為了答謝德川家康多年來的支持,信長擴大了德川家領地,為了答謝信長的慷慨,德川家康親赴安土城答謝。為了向遠道而來的德川家康展示織田家的實力,織田信長決定在安土城舉辦一場規模空前的宴會,除了奉命出徵的家臣外,其餘高級家臣都參與其中。這次宴會,織田家四處收集食材,充分展示了織田家的實力。
  • 名古屋城,德川家康所建
    當時城所在地就是現在的二之丸的位置,後曾有一段時間落入織田信長之手,那古野城的名字還是織田信長所起。1555年,織田信長由此遷往清州城(也稱清須城)後,那古野城一度荒廢。1603年,德川家康創立德川幕府,即江戶幕府。雖然幕府設在江戶(今東京),但名古屋(尾張藩)依舊是德川家的駐地。
  • 日本戰國時期,清州同盟為何能夠改變戰國格局?
    日本戰國中前期,特別是這個時代,前三雄(今川義元,武田信玄,上杉謙信)就要謝幕,後三雄(織田信長,德川家康,豐臣秀吉)則即將登上歷史舞臺。緊接著蟄伏多年的德川家康,終於掙脫了牢籠,而德川家康會有何作為。不僅今川織田翹首以盼,整個天下都將拭目以待。
  • 織田家除了男性成員外,女性後來都怎麼樣?有血脈留存嗎?
    織田家為了與近江的戰國大名淺井氏締結盟約,便將阿市嫁予淺井長政。然而,阿市其實可能並不是信長的親妹妹。根據織田家的某一份族譜,信長的父親信秀有一位名為信康的兄弟,這位信康有一個名叫興康的兒子,而信康之女旁邊則註記了淺井二字,意指女兒嫁給姓淺井的人。如果此處的淺井指的是淺井長政,那麼或許是信長將堂兄弟興康的女兒當成自己的妹妹,嫁給長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