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田信長為什麼要強迫德川家康殺掉長子德川信康和正室築山殿?

2020-12-15 艾利克斯的歷史觀

夫妻關係不和

築山殿今川義元的外甥女,年少的家康被父親送去駿和國給今川義元當人質,而為了讓成年後的家康依然乖乖聽話,今川義元將「成熟的水蜜桃」築山殿下嫁給這三河小子。

剛結婚的兩三年,憑藉著年齡和身份優勢,築山殿還能在閨中呼風喚雨,並且在短短三年時間內為家康生下了長子德川家康和長女龜姬,可見夫妻關係還算和諧

菜菜緒版築山殿

可好景不長,隨著桶狹間合戰今川義元的離世,今川家的輝煌已不復存在,在織田信長的支持下,德川家康乘機回到三河宣布獨立

但曾經的大小姐和兩個孩子卻變成階下囚,織德聯軍反攻今川家,這讓「日本阿鬥」今川氏真大為光火,強迫築山殿的父親切腹自盡,她的母親也隨丈夫離去

喪父失母之痛讓築山殿終日以淚洗面,怨聲載道。

池上季實子版築山殿

這時,德川家康周圍的侍女越來越多,雖然念及舊情,他在表面上對築山殿還客客氣氣的,可築山殿的閨房他是再也沒有踏進去一步了。

聽聞築山殿以極其殘忍的手段來對付已經懷孕的婢女,以及她對三河武士滿滿的敵對事件後,德川家康越來越討厭看到築山殿那張充滿怨氣的臉

所以在選定濱松為新國都之後,他名正言順地把岡崎城留給兒子信康,把年老色衰的築山殿丟棄在舊都,而自己卻頭也不回地奔向極樂世界了。

忘了說了,築山殿原名瀨名姬,可德川家康的生母於大不喜歡她,連岡崎主城都不讓她住,家康只好在附近的山上給她建居所,名字也就變成築山殿了。

於大

婆媳關係不和

走之前他還送給築山殿一個臨行大禮,當時如日中天織田信長的女兒——德姬,變成了自己的兒媳婦。

織田五德

織田信長,這個造成自己家族滅亡的第六天大魔王......

他女兒相當目中無人,整天趾高氣昂,不知道在那拽什麼拽,德川家康你這隻猥瑣無情的老烏龜!你對待她哪像公公對媳婦?完全是孫子對大爺吧!

哼!你怕織田信長是吧?!我不怕!我要反抗!要讓你們這些三河農民嘗嘗我們今川後人的厲害!

抱著這種想法的築山殿所做的第一步就是要離間信康與德姬之間的夫妻關係

借著德姬接連生下兩個女兒的良機,她打著延續香火的旗號,花重金為信康納了一位武田家臣的女兒作妾。

年輕氣盛的信康一看到如此美豔絕倫的女人就走不動道,甘願沉淪在她的溫柔鄉裡。

這樣一來,築山殿成功讓德姬嘗受到了自己所曾遭受過的冷落,這有點像校園暴力一樣,受害者往往會變成下一個施暴者,循環往復,沒有盡頭.......

德姬的侍女看不慣自己的主人受欺負,所以自作主張地向德川信康揭發出築山殿種種不端事跡

然而或許是她太看得起自己,或許是她低估了信康的暴戾程度,她越來越激動地訴說著自己眼中的「真相」。

但這在信康的眼中宛如當面打自己的臉,於是他猛伸出手來,青筋暴起,狠狠地掐住了她的脖子,硬生生地把她掐死了。

德姬看到這一幕心都涼了半截,於是她聲淚俱下地寫下一封哭訴信給爹爹織田信長,在信裡描述自己怎麼被「欺負」,還頗具想像力地根據一系列「事實」證明婆婆和丈夫要謀反了

家臣的致命一擊

如果是其他人送信,那麼織田信長也許只當德姬是小打小鬧,稍加注意一下就好。但好死不死的是,送信的正是與德川信康素來不和的酒井忠次

酒井忠次何許人也?

德川家康的親姑父,德川四天王之首,在清州同盟和長筱合戰都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換句話說,他的話就代表著德川家康的話。

酒井忠次

那他和織田信長的對話是什麼樣的呢?

織田信長首先發問:「可憐天下父母心,哪個父親不想讓自己的孩子過得幸福呢?可是最近吶,我總能聽到一些謠言說信康這邊殺了個老嫗,那邊弄死個大爺,這讓我不得不擔心德姬的處境啊!」

「嗯.....陛下有所不知,少主真可謂血氣方剛。別說這些普通小百姓了,他對我們這些老臣也不當一回事兒,在戰場上犯一點兒小錯就會被他又打又罵,我怕他繼位後,我們的性命都會不保啊....」酒井忠次搭腔道。

「對你們又打又罵??這麼惡劣,家康沒說什麼嘛?」信長做出很驚訝的樣子。

說出你的秘密來~

之後,他在織田信長的引導下一步一步說出了那些致信康於死地的罪證,說得越來越神乎其神,兩人你一句我一句,熟練地好像排練過一樣

我想織田信長對女婿已經忌憚許久了,畢竟德川信康英勇善戰,可用區區千百士兵擊退武田大軍,從無敗績。

可自己的兒子信忠呢?好像一個還需要人扶著才會走路的嬰兒。

這讓信長不由得擔心自己死後會不會江山易主,光環不再?之後的歷史證明他是對的,儘管他殺了信康也於事無補。

而且現在正是敲打德川家康的好機會,這個傢伙,始終以盟友自居,我應該早讓他擺正好自己的位置,殺了信康的同時又能威懾家康,嗯~天衣無縫,一石二鳥!

影武者假說

而近現代文藝作品則對家康殺妻嗜子的動機提出了相當別致的解釋。

其中值得推敲的一個版本說真正的德川家康早在關原合戰的時候就已經戰死

知道真相的大臣們為了穩定軍心,不僅秘不發喪,還選出幾個和家康長相和身材差不多的人來代替家康,這種替身就叫影子武士

《影武者》

還有的人推測在信康切腹自殺時負責為他介錯卻哭得撕心裂肺的服部半藏才是德川家康

影史上較為人熟知的就是黑澤明導演《影武者》裡仲代達矢飾演的武田信玄替身,以及張藝謀導演《影》裡鄧超飾演的子虞替身。

《亂》

但是築山殿和德川信康對家康太過熟悉,為了防患於未然,影武者只好先下手為強,以穩固德川家業。這種解釋終究是後人假說,僅供娛樂和消遣。

看了那麼多理由,我們不難發現:一切的罪魁禍首都是德川家康

和漢高祖劉邦一樣,他們處理家事的能力似乎都比不上在政治、軍事上的豐功偉績。

如果不是劉邦輕許諾言,戚夫人也不會對太子之位有所覬覦,也不會逼得呂后永絕後患。

同理,如果不是德川家康的逃避型人格,如果他肯多花點時間去安撫妻子的情緒,積極調節好築山殿與德姬之間的婆媳關係。

築山殿也許就不會成為怨婦,婆媳兩人的關係就不會那麼水火不容,信康也不會在夾在瘋狂的母親和妻子中間漸漸形成性情乖張,陰晴不定的性格。

別跟我說什麼婆媳矛盾很難化解,在那個時代,女性就是附庸品。大家長都說話讓她們消停,問題很快就能迎刃而解。

但德川家康還是把不管不問、掩耳盜鈴的「烏龜」精神發揮到了極致。然而解鈴還須繫鈴人,家康最終也嘗到了惡果。

推薦《真田丸》給大家~

他肯定是後悔的。要不然他也不會在關原合戰仰身長嘆:「要是信康還在世,哪還輪得到我這副殘軀出戰啊?!」

我相信每當深夜入睡時,築山殿和德川信康都會潛入家康的睡夢中,一遍又一遍追問他:「明明錯的是你,為什麼不得好死的是我們啊?!

生死輪迴,因果報復,愛恨情仇,誰又說的清?誰又道得明呢?只不過他這個事給我們上了一課:需要溝通才能解決的事情,千萬別逃避,兩個人慢慢說清楚,所有的坎總會過去的。

你我共勉。

好了,本文到這裡結束了,如果我有哪點沒提到的或是表達有誤的地方,歡迎指正。

我是喜歡東亞文化,北歐歷史的艾利克斯。喜歡我的話可以關注我哦!@艾利克斯的歷史觀

看到這裡辛苦了,拜拜Bye~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創建德川幕府時代的德川家康,為何早年被逼殺死自己老婆與兒子
    德川家康是日本戰國時代最著名的三個霸主之一(另外兩個是織田信長和豐臣秀吉),他從年輕時實力薄弱,到最後戰勝織田家族和豐臣家族,讓日本進入德川幕府時代,立下了汗馬功勞。可是,他早年卻被人逼迫殺死自己的老婆和兒子。這是怎麼回事呢?
  • 清洲同盟——織田信長攜手德川家康
    引言:桶狹間之戰後,原本向今川氏稱臣的德川家康趁機返回岡崎城宣布松平家獨立。今川義元之子今川氏真,十分惱怒,次年就派了手下家臣殺死德川這一方的人質。德川家康為了集中精力應付今川氏的攻勢,派了石川數正與織田信長商議結盟。
  • 德川家康和織田信長真的是因為友情而聯盟嗎?雙方各取所需
    摘要:德川家康和織田信長真的是因為友情而聯盟嗎?雙方各取所需德川家康和織田信長這對戰國聯盟典範,絕對是當時最穩固的聯盟,沒有什麼困難和危險能夠動搖德川家和織田家的聯盟。無論是信長包圍網,還是面對武田信玄的進攻,雙方都聯手應對,互相化解雙方面臨的壓力。這一切都是因為兩人的友情嗎?德川家康的幼年極為不幸,原本作為人質被送往今川家,沒料到家臣謀叛,半路上把家康劫走送往織田家。此時的德川家康10歲,而織田信長已經19歲。不少作家對此大做文章,在小說中描述德川家康下定決心,此生一定要追隨織田信長。
  • 織田信長的盟友德川家康,本能寺之變後做了什麼?你的就是我的
    摘要:織田信長的盟友德川家康,本能寺之變後做了什麼?你的就是我的織田信長和德川家康這對日本戰國時代的最佳盟友,在同盟的時間內大家相安無事,家康更是緊緊跟隨信長,從未背叛過信長,堪稱戰國時代的奇蹟。但在本能寺之變後,這對奇蹟組合陰陽相隔,從此家康踏上了另外一條道路。在本能寺之變發生時,德川家康按照織田信長的建議前往堺遊覽,得知本能寺之變發生後,德川家康極為驚慌,他預感明智光秀會追殺而來,還有專門狩獵武士的落武者也有可能對他發起襲擊。按照記載,家康身邊的護衛人數極少,想要穿越混亂的京畿地區,一路逃回德川家難度可想而知。
  • 德川家的誕生:德川家康的改姓與統一三河國
    家康自稱祖上松平親氏是清和源氏新田氏一族的得川氏出身,在南北朝時代因為新田氏加入南朝與室町幕府敵對,沒落之後才拋棄了舊姓氏改稱松平。如今朝廷連曾經室町幕府的死敵楠木氏都可赦免,家康便想改回原來氏族。按照常理來說,地方武士要想和朝廷聯絡是需要通過室町幕府作為中介的,例如織田信秀曾經給朝廷獻上四千貫的銅錢,就是通過室町幕府奉納的,當然這中間有三千貫都被幕府給吃了回扣。
  • 日本戰國人物:「超長待機」的德川家康
    德川家康,日本戰國三傑之一,德川幕府的建立者,又被戲稱為「老烏龜」,因為他特別能「忍」,又特別能活,「熬死」了一個又一個梟雄。德川家康的人生大致可分為四個階段:今川人質、追隨信長、追隨秀吉、建立幕府。清康嫡子松平廣忠藉助今川義元的勢力成為新一代家督,而條件則是讓廣忠的嫡子竹千代(德川家康)到今川家當人質。在將竹千代送往今川家的途中,織田信秀得知這一消息,便出兵將竹千代劫持到了織田家,也因此,竹千代得以認識吉法師(織田信長)。後來由於織田信長的異母兄織田信廣被今川家俘虜,雙方便進行交換,竹千代這才離開了織田家前往今川家。
  • 才能平實、強敵林立的德川家康,為什麼能夠結束戰國亂世?
    在清洲同盟後,德川家康一直追隨織田信長打江山,也為德川家帶來發展,逐步脫離小大名的尷尬地位,特別是織田信長在桶狹間合戰後,取下今川義元首級,這讓德川家脫離今川家的控制,重新復興,反而獲得今川家的土地。年輕的織田信長博採眾長,吸收著名戰國大名們的養料成長德川家康從一開始,就可以看出他似乎沒有太過特別的能力和成就,尤其在他剛成為大名的那個時期
  • 三方原擊潰德川家康,武田信玄的目的真的是「上洛」嗎?
    武田信玄舊說大多描述信玄攻打德川家康、織田信長的目的是上洛(前往京都),事實並非如此。武田家在三方原之戰前後確實從未攻打過家康,而且明明把德川軍打的落花流水,卻沒乘勝追擊置家康於死地。通過三河國之後正是織田信長的尾張國,不過此時的織田家已經將根據地移至美濃國,信長本人則身在京都跟幕府將軍對打,無法動彈,清州城如同空城。倘若信玄沒病倒,應該可以拿下尾張,上述這些事實令後人誤以為信玄南下的目的是上洛。
  • 如何總結德川家康的一生?前半生一味忍讓,後半生邁向統一
    摘要:如何總結德川家康的一生?前半生一味忍讓,後半生邁向統一德川家康是三河岡崎城城主松平廣忠之子,幼名竹千代,後來先後改名為元信、元康、家康。與遊戲不同,真實的松平家經過數代人的發展,勢力逐步增強,但對三河並未形成控制。到了家康父親這一輩,松平家遭遇織田家及今川家的侵蝕,不得已選擇今川家投靠,家康的人質生活就此展開。
  • 名古屋城,德川家康所建
    介紹上說,過去這裡叫那古野城,日文的那古野和名古屋發音是一樣的(なごや),可能改成名古屋文字上更好看些。那古野城最早的建城時間大約在1521-1528年間,是為尾張藩藩主的居所。當時城所在地就是現在的二之丸的位置,後曾有一段時間落入織田信長之手,那古野城的名字還是織田信長所起。
  • 二條城,德川家康在京都的住所
    二條城是德川家康在京都的住所。當時的德川幕府將幕府設在了江戶(現在的東京),所以又稱江戶幕府,德川家所統治的260多年,又叫做江戶時代。因為天皇一直住在京都,所以德川家族在京都也要有自己的住所。二條城外的壕溝,說大點叫護城河。
  • 日本戰國著名的「長筱之戰」,武田家族「單挑」織田與德川聯軍
    其子武田勝賴掌握實權後,主動出擊,進攻德川家康,後遭到織田信長和德川家康聯軍的反擊,史書中將此役稱為 「長筱之戰」。此役過後,武田家族的精兵強將幾乎死傷殆盡,從此,曾經輝煌的武田家族,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覆滅。「長筱之戰」發動者武田勝賴的介紹武田勝賴是武田信玄和側室所生。
  • 為何豐臣秀吉不殺德川家康?
    本能寺之戰後,有望統一日本全境的織田信長被害,其部下由信長的手下重臣豐臣秀吉接管,后豐臣秀吉擊敗了謀殺信長的明智光秀,並採取了先西後東的戰略方針,以武力平定西國諸國,再與原信長盟友的德川家康結成聯盟,共同完成統一大業。
  • 日本歷史上,德川家康有名的家臣,德川的三天王都是誰?
    據說家康和直政有男同性關係。有名的,織田信長和森蘭丸,不過,直政好歹也好象做著家康的夜晚的對手。事實上,直政以帥哥而出名。在秀吉的命令下,秀吉的母親·大政所作為人質來到江戶時,直政爽快地接待了大政所,不僅僅是外表,內心也帥氣的直政,留下了大政所感激的逸聞。直政,用跟武田勝賴的芝原的戰鬥裝飾初陣!戰鬥方式,所說的頂撞戰法,不管怎樣持續向前突破這樣的質樸的東西。
  • 1582年,織田賴長與正室的雲仙院之間繼任家督
    「織田長益(有樂齋)」信長的弟弟中也有特色?作為茶人大成。織田長益是織田信長的弟弟,本能寺的變後侍奉信長二子·織田信雄,信雄改易之後被秀吉賜予豐臣性。千利休以茶道為師事,作為茶人的評價也很高。關原合戰中加入了東軍。此後,在大阪城輔佐豐臣家,在大阪夏天的陣前隱居著。
  • 老謀深算的德川家康能在《九州劫》中贏得「小牧長久手」之戰嗎?
    月半叔帶你品歷史,玩遊戲,你們的月半叔又來了日本的戰國時期,在織田信長因為本能寺之變隕落後,繼承了織田信長政治遺產的豐臣秀吉加快了自己擴張的步伐,在統一日本的大業中,擋在豐臣秀吉面前的最大阻礙,當然是德川家康的關東勢力。
  • 織田信長最後一次舉辦宴會,主廚是誰?信長為何要處死他
    摘要:織田信長最後一次舉辦宴會,主廚是誰?信長為何要處死他天正十年,武田家在織田、德川聯軍的聯手下被消滅,織田信長終於消滅了一度威脅自己的敵人,上杉謙信也在此前病死,放眼日本已無對手。為了答謝德川家康多年來的支持,信長擴大了德川家領地,為了答謝信長的慷慨,德川家康親赴安土城答謝。為了向遠道而來的德川家康展示織田家的實力,織田信長決定在安土城舉辦一場規模空前的宴會,除了奉命出徵的家臣外,其餘高級家臣都參與其中。這次宴會,織田家四處收集食材,充分展示了織田家的實力。
  • 三方原之戰,德川家康明知不敵武田信玄,為何還要挑戰武田軍?
    就算自己的領地被武田信玄侵犯,但武田信玄的目標根本不是德川家,只要德川家康堅守濱松城,就能安全無虞。儘管如此,德川家康為何還要出城迎戰呢?在開始這個問題前,不得不提織田家、德川家、武田家之前的關係。永祿十一年,三方原之戰爆發的五年前,在織田信長牽頭下,德川家康和武田信玄達成平分今川家的協議,雙方平分了今川家的遠江和駿河,今川家就此滅亡。
  • 日本戰國名將明智光秀,為何突然叛變織田信長?
    正室為妻木熙子(實為光秀第二任妻子),嫡男是光慶,三女是玉子。明智光秀為何突然叛變織田信長,到今天仍然是未解之謎,以下為主要幾種說法:怨恨說在天目山之戰後,信長邀請德川家康參加慶功宴,當時光秀負責接待家康的工作,但信長因為不滿光秀的招待品太過昂貴以及嫌湖裡的魚味道有異,因此斥責光秀,並命令由其他人負責工作,在家臣的勸阻下,才由光秀繼續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