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對孩子的愛有多深,就有多心疼

2020-10-05 菁菁歲月

小時候,父母的愛,是喋喋不休的叮囑與愛憐;長大後,父母的愛,是塞滿後備箱的物品,和戀戀不捨的眼神。

父母對孩子的愛有多深,就有多心疼。

國慶中秋雙節那天,適逢七叔新房子入夥,頭一天晚上上過晚班的我來不及補覺,一早就隨老公回了娘家,但下午四點必須趕回來上班。

回到家,我眼睛都有些睜不開的和一大家族親朋好友打招呼。母親笑意盈盈的和表嫂在那聊天,在聊到表嫂兒子媳婦們時,表嫂問我,是否家裡一切開支都是公公婆婆出的,我老實的回答,全是我們自己出的。母親插嘴說都是靠我和老公兩個人的。說話時,她坐在我對面,我明顯看到母親眼中的心疼。

我和老公既是閃婚也是裸婚。一路走來也確實不易,兩個孩子,自己又學東西,還好,經過這麼多年,慢慢地條件好了很多,老公也爭氣的考了醫生資格證。父母卻是愛憐我的,我在娘家的時候很是受寵,沒吃過什麼苦,做過什麼事,一朝嫁後在婆家什麼都幹,白手起家完全是靠我與老公自己。

在七叔家吃過飯後,我和老公跟隨母親回家,母親說我急著趕回縣城上班,把一些東西先裝在車內,免得忘了。打開冰箱,裡面層層列列一大堆菜,母親邊裝邊說,這個蝦是買了沒捨得吃,給你裝給我外孫吃;我們種了很多菜,就想著給點你,你們住在縣城什麼都要買;那袋豆子是昨天扯回來的,你說急著走,昨天晚上很晚我和你爸摘好今天給你拿走;那個韭菜、南瓜、辣椒也裝點去。聽著母親絮絮叨叨的話語,見著她不停的動作,我默默地在她身後點頭,其實內心早就酸澀一大片了。

出嫁後的女兒,就像「-打劫」的一樣,從來都是從娘家搬走,給家裡的東西父母都是捨不得的,從來都是說,待你們條件再好一些,多給點就好。

母親裝完後,我叫老公把東西搬到了車上,然後出發。臨走時,父母和我招手,讓我們注意安全,然後看著我們遠走。轉過身的我鼻子很酸,曾經那些年我一個勁兒嚷嚷著要離開他們的大人老了,而我也步入了當初他們的樣子。

人們都說陪伴是長情的告白,只是這告白應著生活壓力需晚點。

回家享受的是高級待遇,父母是人生中最愛自己的那兩個人

以前懷我大娃的時候,我感冒了,父親要求母親用熱水幫我洗澡,三十歲的女兒享受幾歲時的待遇。愛,真是無私的。

後來生了我大娃,老公不在家,跟著婆婆做月子條件很差,因為是閃婚的結果閃懷,也就對這個家一無所知,而不敢亂提要求。滿月過後,母親就立馬把我接回了家。

回家見到的儘是父母那心疼的目光。

父母對孩子的愛有多深,就有多心疼。

年少時不懂何為愛,何為心疼,享受著父母無私的奉獻而任性自如,待懂得心疼為何物,父母的恩情有多重時,我們已立在人生的中央。左邊幼小的孩子,右邊漸漸老去的父母,都是心頭肉,都是今生最愛的人。只是天平的條碼不是很均衡,總想左右陪伴,到最後是孩子的任性抱住了我們,父母的放手成全了我們。愛得無言,愛得不動聲色,卻又往往把愛體現得讓我們淚流滿面。

愛深情深,我們好好包容父母的老去,好好愛,好好擁有幸福得像個孩子的時光。

願你我心存父母的愛,感恩父母對我們的心,做最是好的自己!

*作者簡介:菁菁歲月,80後,喜歡溫暖的句子,渴望自由的行走,願望是帶娃遊遍祖國的大好河山!

相關焦點

  • 父母的「婚姻大戰」,對孩子的傷害有多深?
    這些其實是父母的本能,只要是愛孩子的父母,都會知道。我有一個來訪者,父母在她十三歲時離婚,她跟隨父親生活,親密關係一直有很多問題,婚後不幸福,最近開始做心理諮詢調整自己。你的伴侶傷害的是夫妻關係,但是他/她仍然是孩子的父親或母親,孩子天然都需要愛自己的父母,不要人為地用道德審判,去阻止孩子愛父母。
  • 父母的教養方式對孩子有多重要?
    每一對父母對孩子教養方式,或多或少都有所不同。父母的文化水平、性格、與孩子的溝通方式、傳遞知識的方法、對孩子日常行為舉止的要求、面對孩子的成長或犯錯所表現出來的態度,無一例外都在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孩子的人格形成。
  • 房間凌亂的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有多深?
    導讀:房間凌亂的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有多深?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房間凌亂的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有多深?!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父母打罵對孩子影響有多深
    周日,我帶著我家四歲多的大寶去小區玩。小區的小朋友們彼此都比較熟悉,很快四五個年齡相仿的孩子就玩在一起了。不知誰出的主意,他們說跑步比賽,就開始跑了起來。我叮囑大寶注意看路,小心別摔倒,然後就坐在一邊看他們幾個興高採烈地比賽起來。這群小夥伴們,其中有個孩子,沒有大人看護。
  • 父母對孩子有多憤怒,就是對自己「不好」有多逃避
    原生家庭對一個人有多重要?可以說,原生家庭會讓一個人的某些記憶深深刻在骨子裡,即使外在的環境改變了他們一些看法,但他內心裡受到的傷害以及所缺乏的安全感還有父母的責罵,都會讓他對這個世界產生一種不一樣的看法,因此,如果原生家庭不幸福的孩子,往往在之後的生活中也很難會獲得幸福。
  • 原生家庭:對孩子一生的影響有多深?
    原生家庭其實就是我們從小長大的那個家,那原生家庭對孩子的成長有什麼影響呢?全球著名「家庭治療大師」薩提亞認為:一個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這種聯繫會影響每個人的一生。最近熱播的網劇《刺》中,張蓓蕾從小家境殷實,原本幸福的家庭,但因為父母離婚,父親娶了後媽,有了弟弟,她失去了父母的愛和關心,感覺自己就像透明人,成為了所有人眼中多餘的那個人,就像她劇中所說的那樣:「我討厭別人我搶,所以我要整她」。
  • 父母缺位、祖輩越位!「錯位」的隔代教育對孩子的傷害究竟有多深
    父母覺得進退兩難,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覺得費力不討好,而最終受傷害最深的,卻是孩子自身!基本原則:父母不缺位,祖輩不越位那麼,如何才能讓隔代教育實現皆大歡喜、事半功倍呢?最基本的原則是要做到——父母不缺位,祖輩不越位。
  • 把3歲女兒養到70斤,父母的欲望有多深,孩子活得就有多累?
    雖然粉絲不多,但單條視頻的播放量最高達到幾十萬。於是,視頻的畫風開始變了,出現在佩琪餐桌上的食物越來越多而且多是「垃圾食品」,蛋糕,炸雞、漢堡、泡麵...嬰兒時期的肥胖與成年後的肥胖症、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都有很大的關係。作為父母,為了蹭流量、漲粉絲,把孩子當做「吃飯工具」。這樣的行為,和吸血鬼有什麼區別?
  • 寄宿制對孩子傷害有多深?
    前幾天和同事談到有關一些寄宿學生的問題,她說寄宿對孩子來說挺好的,可以好好鍛鍊一下自己,學會獨立生活的能力,是一種非常不錯的選擇,她說她以後的孩子她一定會送到學校寄宿生活我來說說反對寄宿生活的一些看法吧,過早離開父母,在學校除了上課期間真的是沒人管,自由到了無法無天的地步,一周的生活費全部用來買一些垃圾食品,沒幾天錢就花光了,而且還會因為年齡小,自制力差去一些黑網吧和遊戲廳鬼混……由於過早的離開家庭和父母,導致無心學習,而且每天三點一線的生活方式讓人覺得枯燥無味
  • 你對孩子的支持有多深,決定他可以走多遠
    其實,孩子所需要的支持,並不一定是父母拼盡全力地送他出國,也不一定是砸鍋賣鐵地買一處學區房,而是父母把對孩子滿滿的愛和深深的情,用對孩子最有益的方式傳遞給孩子,讓孩子在成長的路上因為有了這份愛意和深情而不懼風雨,勇敢前行。一日和兒子同學的媽媽聊天,了解到這個男孩有兩個愛好:觀鳥和釣魚。
  • 有一種深愛,叫我心疼你
    只有真正愛過,才深深懂得,只有真心愛著,才會由衷心疼,兩個素不相識的人,彼此心生憐惜1、心疼你的人,才是真的愛你!茫茫人海,誰為誰心疼,誰是誰的唯一?愛是一場持續的行動,是用付出了什麼來表達。你若不在乎我,騙得了所有的人,卻騙不過我的心,你若心疼我,再苦再難我也鐵了心跟你一輩子。
  • 來自父母的PUA,到底有多可怕?
    心理控制,也叫心理幹擾,一般指父母對孩子的想法、感覺和情緒進行控制(常常會讓孩子覺得,如果達不到不做父母的要求,他們就不會被愛)。借著「為你好」的名義,以愛之名,行傷害之實。而這種非愛行為往往發生在世界上最親近的人之間。一位朋友說,她從小到大,一直都聽從父母的安排,都是父母替他做主,只要她稍微有一點反抗,父母都會說:「都是為你好。」所以她特別討厭這句話。
  • 夫妻吵架對孩子傷害有多深?
    幼兒期 孩子在幼兒期老見父母吵架、打架,心裡緊張恐懼,由於認知水平低,幼兒不能理解父母為什麼像仇人一樣互相攻擊,他不能辨別誰是誰非,更不願認定誰是壞的。 有的孩子會認為是自己不好,自己是壞孩子,因此有心理負擔,會引起生理反應,如哮喘、上呼吸道感染、免疫功能降低。
  • 父母吵架對孩子傷害有多深?看過之後你還敢吵架嗎?
    >講述人 秦女士丨關鍵詞 婚姻《故事來源粉絲分享,已授權》▼父母吵架對孩子傷害有多深舌頭和牙齒都有打架的時候何況兩個人呢。《幸福婚姻法則》的作者溫格朱莉曾說過,「再恩愛的夫妻,一生中都有200次想離婚的念頭,以及50次想掐死對方的衝動」。我理解朱莉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世界上幾乎沒有不吵架的夫妻,生活瑣事那麼多,哪有不磕磕碰碰的時候。
  • 情緒穩定的父母對孩子有多重要?
    看著他一副唯唯諾諾的樣子,我心疼地點點頭,內心愧疚不已。頭腦特工隊》中,有五個情緒小孩,分別叫作「喜悅」(joy)、「恐懼」(fear)、「厭惡」(disgust)、「憤怒」(anger)和「悲傷」(sadness)。其實,我們每一個人大腦中都和影片中的小女孩萊莉一樣,都有五個情緒小孩。
  • 三十而已:鍾曉芹與陳嶼離婚後如膠似漆,吵得有多兇愛得就有多深
    兩個人吵得越兇愛得就越深,至少對於鍾曉芹來說這段感情刻骨銘心。 鍾曉芹與陳嶼離婚後如膠似漆,吵得有多兇愛得就有多深 鍾曉芹作為上海本地女孩遇到陳嶼自認為是一種緣分,但是相處久後他們都有各自的問題,陳嶼認為鍾曉芹還沒有長大無法勝任母親這一角色,當鍾曉芹懷孕後讓她把孩子打掉,進入流產室後,陳嶼的第一反應就是不要孩子,並沒有關心鍾曉芹的身體狀況。
  • 父母離異對孩子的成長有哪些影響,家長應該如何彌補?
    兒童心理學家李·索爾克認為:對於孩子來說,父母離婚對孩子造成的傷害、痛苦和創傷,僅次於親人的死亡。社會在不斷地發展,離婚率也不斷地上升。有人說父母離婚,對夫妻雙方的影響只是暫時,對於孩子的影響最大,且也最深。
  • 你對孩子的誤會有多深?蹲下來看看孩子眼中的世界吧
    孩子能從和他平等的視線交流中看到父母眼中透露出來的愛意、真誠、尊重和平等,會認真地聽父母說話。孩子才會打開他的心扉,不再牴觸與父母的真誠溝通,把自己的心裡話與成長心得分享給父母聽。父母才有機會,對孩子進行引導和鼓勵,成為孩子心中的良師益友。
  • 父母情緒穩定,對孩子到底有多重要
    情緒的話題,在過往的文章中,也曾多次提及,也有一些家長會問類似的問題:父母的情緒對孩子真有那麼大的影響嗎答案是肯定的,今天分享給大家的這篇文章故事很戳人——同樣是面臨離婚的境況,不同的父母不同的情緒管理方法,影響著孩子有不同的人生軌道。以下為正文。父母情緒穩定,對孩子到底有多重要?這些年,許多教育界以及育兒界的人,一直在關注這個話題。
  • 我有多愛我的孩子,就知父母有多愛我
    孩子向我飛奔過來的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多年前的我自己,時光飛逝,轉眼間那個昨天還依偎在媽媽懷裡撒嬌的我,今天已是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回頭想想頂撞父母叛逆的那個自己真是慚愧。高爾基說:「母愛是唯一能讓死神屈服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