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父母的愛,是喋喋不休的叮囑與愛憐;長大後,父母的愛,是塞滿後備箱的物品,和戀戀不捨的眼神。
父母對孩子的愛有多深,就有多心疼。
國慶中秋雙節那天,適逢七叔新房子入夥,頭一天晚上上過晚班的我來不及補覺,一早就隨老公回了娘家,但下午四點必須趕回來上班。
回到家,我眼睛都有些睜不開的和一大家族親朋好友打招呼。母親笑意盈盈的和表嫂在那聊天,在聊到表嫂兒子媳婦們時,表嫂問我,是否家裡一切開支都是公公婆婆出的,我老實的回答,全是我們自己出的。母親插嘴說都是靠我和老公兩個人的。說話時,她坐在我對面,我明顯看到母親眼中的心疼。
我和老公既是閃婚也是裸婚。一路走來也確實不易,兩個孩子,自己又學東西,還好,經過這麼多年,慢慢地條件好了很多,老公也爭氣的考了醫生資格證。父母卻是愛憐我的,我在娘家的時候很是受寵,沒吃過什麼苦,做過什麼事,一朝嫁後在婆家什麼都幹,白手起家完全是靠我與老公自己。
在七叔家吃過飯後,我和老公跟隨母親回家,母親說我急著趕回縣城上班,把一些東西先裝在車內,免得忘了。打開冰箱,裡面層層列列一大堆菜,母親邊裝邊說,這個蝦是買了沒捨得吃,給你裝給我外孫吃;我們種了很多菜,就想著給點你,你們住在縣城什麼都要買;那袋豆子是昨天扯回來的,你說急著走,昨天晚上很晚我和你爸摘好今天給你拿走;那個韭菜、南瓜、辣椒也裝點去。聽著母親絮絮叨叨的話語,見著她不停的動作,我默默地在她身後點頭,其實內心早就酸澀一大片了。
出嫁後的女兒,就像「-打劫」的一樣,從來都是從娘家搬走,給家裡的東西父母都是捨不得的,從來都是說,待你們條件再好一些,多給點就好。
母親裝完後,我叫老公把東西搬到了車上,然後出發。臨走時,父母和我招手,讓我們注意安全,然後看著我們遠走。轉過身的我鼻子很酸,曾經那些年我一個勁兒嚷嚷著要離開他們的大人老了,而我也步入了當初他們的樣子。
人們都說陪伴是長情的告白,只是這告白應著生活壓力需晚點。
回家享受的是高級待遇,父母是人生中最愛自己的那兩個人。
以前懷我大娃的時候,我感冒了,父親要求母親用熱水幫我洗澡,三十歲的女兒享受幾歲時的待遇。愛,真是無私的。
後來生了我大娃,老公不在家,跟著婆婆做月子條件很差,因為是閃婚的結果閃懷,也就對這個家一無所知,而不敢亂提要求。滿月過後,母親就立馬把我接回了家。
回家見到的儘是父母那心疼的目光。
父母對孩子的愛有多深,就有多心疼。
年少時不懂何為愛,何為心疼,享受著父母無私的奉獻而任性自如,待懂得心疼為何物,父母的恩情有多重時,我們已立在人生的中央。左邊幼小的孩子,右邊漸漸老去的父母,都是心頭肉,都是今生最愛的人。只是天平的條碼不是很均衡,總想左右陪伴,到最後是孩子的任性抱住了我們,父母的放手成全了我們。愛得無言,愛得不動聲色,卻又往往把愛體現得讓我們淚流滿面。
愛深情深,我們好好包容父母的老去,好好愛,好好擁有幸福得像個孩子的時光。
願你我心存父母的愛,感恩父母對我們的心,做最是好的自己!
*作者簡介:菁菁歲月,80後,喜歡溫暖的句子,渴望自由的行走,願望是帶娃遊遍祖國的大好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