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物理學會女科家走進鄭外 和「00」後中學生碰撞出科學的火花

2020-12-17 大河網

  

  大河網訊(記者 張楠)4月17日,第七屆中國物理學會女科學家巡迴報告會在鄭州外國語學校舉行,「從墨子到墨子星」「半導體與我們的生活」「眼見不一定為實」……來自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中科院物理所、同濟大學、中科院半導體所的國內頂級女科學家們給大家帶來了一場與生活相關的物理秀。

  頂級女科學家和「00」後中學生的火花

  「這太神奇了,真是不可思議!」報告會的現場掌聲此起彼伏。

  在「眼見不一定為實」的主題報告中,同濟大學教授王祖源提問:「如果運動員的跑步速度可以接近光速,那麼在衝向終點過程中,他所看到的終點線形狀是什麼樣的?是原長、縮短、前凸還是後凸?」

  王祖源

  學生們紛紛舉手表決前三個選項,而正確答案卻是「後凸」,王祖源解釋:「這就是眼見不一定為實。」隨後她通過一系列模擬動畫展現實驗效果,學生不禁感慨:「科學的腦洞果然強大。」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教授金奎娟帶來了《國際與國內女物理學者概況簡介》的報告,中科院半導體所教授趙建華帶來了《半導體與我們的生活》的報告,中科院物理所教授吳令安為學生們講解了《從墨子到「墨子號」實驗衛星》。

  吳令安

  「墨子號」吸引了不少學生的興趣,吳令安從中國的《墨經》談到古希臘的《光學》,從「小孔成像」到凹面青銅鏡「陽燧」,從墨子到「墨子星」,著重闡述了墨子對光學的貢獻、量子光學的發展、什麼叫量子通信、「墨子號」衛星等內容,生動有趣的語言將科學道理變得深入淺出。

  面對面零距離交談 科學家點讚鄭外學子

  「巡迴報告會的目的在於鼓勵喜愛物理的學生和青年教師堅持理想,在物理學方面做出一番事業。」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物理》編輯部教授王進萍表示,希望這次交流能為學校師生搭建一個科學的研討平臺。

  王進萍

  會後,科學家們與鄭州外國語學校的物理愛好者們進行了面對面的深入交流。座談會上,學生們既能提出學習困惑,又能分享學術新思。而關於量子糾纏的深入追問,贏得了科學家們的讚嘆。座談會結束後,仍有不少學生將教授們團團圍住熱烈地提問,直到教授們走出校門。

  「與物理學家們面對面,開闊了視野,了解了更多關於科學的秘密。希望未來我們可以走進物理行業的尖端領域,走向廣闊天際。」鄭州外國語學校高二(15)班的李育君說。

  臨走時,南京大學教授彭茹雯滿含讚嘆:「這裡的學生不一樣!」

  報告會將繼續走進全省五所高校

  記者了解到,第七屆中國物理學會女科學家巡迴報告會共安排了七場,鄭州外國語學校是唯一一場安排在中學的,其他六場安排在了鄭州大學、河南大學等高校。接下來,巡迴報告團將依次走進河南大學、河南科技大學、河南師範大學、信陽師範學院、安陽工學院等省內五所高校。

  王麗娟

  鄭州外國語學校校長王麗娟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感謝中國物理學會對鄭州外國語學校的信任和認可,把這麼高端的活動放在了鄭外,讓鄭外的學子足不出戶就可以開闊視野,感受各位女科學家的風採,感受知識的力量,相信今天的講座將會讓同學們受益終生。


相關焦點

  • 河南理科第一鄭外李育君:初中背完高考古詩 方文山歌詞中找靈感
    李育君還積極參與學校組織的活動,2019年4月17日,第七屆中國物理學會女科學家巡迴報告會在鄭州外國語學校舉行,署名「通訊員 李育君」的新聞稿還發表於省會一家都市報上。這篇新聞報導裡,當時還是鄭外高二(15)班學生的李育君發表參與活動感悟:「與物理學家們面對面,開闊了視野,了解了更多關於科學的秘密。希望未來我們可以走進物理行業的尖端領域,走向廣闊天際。」
  • 鄭州外國語學校國際部:「大師大愛,依依鄭外」,讓中原教育邁向國際化
    A Level被譽為最適合中國學生學習的國際通用課程,鄭外中英班採用劍橋大學國際考試委員會研發的A Level課程,並與國內普通高中課程體系的基本知識進行融合,通過強調知識點的融會貫通與國內外思維的碰撞,為學生從國內向國際過度提供了良好的鋪墊作用,更為其之後申請海外名校增加了軟實力。
  • 科學與藝術交相輝映!第37屆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決賽在長郡中學圓滿...
    科學與藝術交相輝映!第37屆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決賽在長郡中學圓滿落幕 科學與藝術交相輝映!第37屆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決賽在長郡中學圓滿落幕
  • 清華大學楊福源教授到鄭外開設精彩講座
    在問答環節,鄭外學生再度展示出了國際視野、本土情懷、文理兼長的「鄭外素質」。一位同學就國際上一先進發動機同時使用壓燃、點燃兩種方式提出技術問題,即是否會產生爆震,得到了楊福源的高度讚揚。楊福源說,「即使是很多大學專業畢業生也不一定能想到這個問題」,並進行了專業解答。另一位同學就新能源汽車的大量普及是否會導致加電站的擁擠、加油站及石油氣資源的大量閒置的社會問題。
  • 鄭州外國語學校國際部:大師大愛,依依鄭外,中原教育邁向國際化
    中英A Level國際課程班A Level被譽為最適合中國學生學習的國際通用課程,鄭外中英班採用劍橋大學國際考試委員會研發的A Level課程,並與國內普通高中課程體系的基本知識進行融合,通過強調知識點的融會貫通與國內外思維的碰撞,為學生從國內向國際過度提供了良好的鋪墊作用
  • 143名鄭外學子保送北大清華等重點大學,看他們共同續寫的鄭外「四
    一個月的自主學習,我只能放下擔憂,忘記幻想,用「絕不後悔」四個字自我約束,不愧對鄭外給我們的信任與自由。這樣筆試、口試輪流練習的一個月,最終換來了我走進北大考場時的自信和筆試面試時的自如。也是所有保送生這樣奮鬥的日子,最終換來了新一批優秀的鄭外人。   「一往情深深幾許,深山夕照深秋雨。」這是我對我的母校給我帶來的一切困難、挑戰、機遇和幫助最誠摯的感動。
  • 「科學與中國」院士專家巡講團首次走進香港
    「科學與中國」院士專家巡講團首次走進香港 2018-10-23 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 【字體:大 中 小】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鄭永春、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博士魏紅祥分別為香港培正中學和林大輝中學的600位中學生帶來前沿科普報告。
  • 2020年第37屆中國物理奧林匹克競賽盤點!
    ▋ 相關物理競賽名稱省級: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國級:全國中學生物理奧林匹克競賽(Chinese Physics Olympiad,簡稱CPhO)由中國物理學會和中國科學技術學會共同舉辦。國際:國際物理奧林匹克競賽(International Physics Olympiad,簡稱IPhO)▋ 中國物理競賽背景全國高中物理競賽始於1984年,是在中國科協的領導下,由中國物理學會主辦,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自願參加的群眾性的課外學科競賽活動。每學年舉行一次,至今已經是第37屆。
  • 清華「全國優秀中學生數理科學體驗營」報名通知
    為了考察和選拔數學學科和物理學科的創新拔尖人才,讓中學生走進大學校園近距離了解和感知學術研究,激發中學生的科研興趣,選拔有培養潛質的優秀學生,清華大學數學系和物理系決定於2017年10月13-16日在清華大學聯合舉辦2017年「全國優秀中學生數理科學體驗營」。
  • 東西方文明碰撞出的迷人火花
    原標題:東西方文明碰撞出的迷人火花圖為景德鎮窯青花鳳首扁壺。最終,他們來到了遙遠的中國。彼時的中國,處於元朝忽必烈的大一統之下,馬可·波羅一行見證了中國社會經濟與文化的繁盛。17年後,他們回到故鄉,此時的威尼斯開始醞釀一場偉大的文藝復興,並最終成為歐洲文藝復興的三大中心之一。13至16世紀,像馬可·波羅一樣往來奔波於歐、亞之間的西方人,成為連接中西的橋梁,中西文化由此帶來的交流和碰撞,是否能成為歐洲文藝復興的一個動因?又給中國帶來了什麼樣的影響?
  • 一道正確率慘不忍睹的中考物理實驗題!做錯的還能當科學家麼?
    這句話特別適合目前的大多數中學生!在學習中學物理的過程中,對於各種物理實驗,比如物理老師課堂上做的演示實驗、學生們做的分組實驗、實踐性的小實驗等等,有很多中學生總是抱著「看熱鬧不看門道,做著玩不科學探究」的態度進行學習,導致探究實驗變成了記實驗!最終學到的只是實驗的死步驟、死結論,而非科學探究能力與科學思維能力。
  • 從鄭外考進中科大,將赴美國康奈爾大學讀博:競賽生到大學優勢盡顯
    朱邦國同學高中期間曾獲物理競賽省賽區一等獎,通過高考進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工程科學學院近代力學系就讀。因其在大學期間勤奮努力、學業優秀、綜合素質出色,被授予「郭沫若獎學金」。本科畢業後,朱邦國同學將赴美國康奈爾大學攻讀機械工程博士學位,不僅學費全免,每年還有約34000美元獎學金。
  • 用「中國模式」給英國熊娃上課,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一直以來在人們的眼裡,西方學生與中國學生就像是大鬧天宮的「潑猴」和收編後的孫行者之間的關係。西方學生散漫、不守紀律,上課有一搭沒一搭,中國學生謙虛、刻苦、尊敬師長。想像一下英國學生穿上寬闊中國式校服,整齊劃一的做眼保健操,廣播體操的樣子。如果讓一板一眼的中國老師去給英國孩子教書,在英國學校裡應用中國式的教育方式,會產生什麼奇妙的化學反應?
  • 歌仔戲與電影碰撞出的火花
    ▲《龍飛鳳舞》鳳凰衛視電影臺8月25日11:55 / 26日8:00播出《龍飛鳳舞》是《父後七日》共同執導之一的王育麟導演所執導的第二部劇情長片。和展現本土喪葬習俗的《父後七日》一樣,《龍飛鳳舞》有著由各式通俗戲劇、影像元素拼貼出的歌仔戲獨特風貌,所講述的故事也草根性、幽默性十足。
  • 兩塊紅色土地激情碰撞出愛的火花
    兩塊紅色土地激情碰撞出愛的火花——肇慶市巴蜀商會與萬源市魏家鎮中心小學校結對共建育人搖籃近日,由廣東省肇慶市巴蜀商會新一屆商會領導班子的安排地處大巴山腹地有著584處紅色革命遺址的萬源市備受其青睞,在中國革命史上留下光輝一頁的萬源保衛戰,給肇慶市人民留下深刻的印象。於是,巴蜀商會與萬源市魏家中心小學校「大手拉小手」,結下了幫扶對子。
  • 「翱翔計劃」提升中學生科學和人文素養
    北京市探索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實行「翱翔計劃」五年來,吸引上千名學生在高中階段率先學習大學課程,讓學有餘力的中學生享受「在科學家身邊成長」的樂趣,為研究型重點大學輸送優秀生源。 「第五屆北京青少年翱翔科學論壇」於10月14日閉幕。來自北京市170餘名翱翔學員陸續登上化學與生命科學、數學與信息科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和物理與地球科學分論壇,嚮導師匯報並進行答辯。
  • 50名「國家隊」學霸湖南佔20席 均進入中學生物理競賽國家集訓隊
    長郡學子拿下了總分和實驗兩項第一 張賓來自長郡中學1801班,在這次比賽中,他一舉拿下了總分第一和實驗第一兩項桂冠。這個長沙伢子一路走來都是別人眼中的「大神」,中考時拿到了6A,還拿下了數學和文綜兩科千分之一。對於第一名的結果,張賓直言:「非常驚喜,原本只想衝一下國家集訓隊。」 張賓的總分329分,比第二名多出23分。
  • 00後遇上科技,會碰出什麼火花?這所學校攜手希沃易課堂給了完美答案
    當「網際網路原住民」00後遇上科技,會碰撞出什麼火花?會澤縣東陸高級中學的校長鄧餘勇表示:「實施智慧課堂之前,我們各學科的成績和其他同層次生源的學校相比都要更落後些。但實施了一個學期的智慧課堂之後,我們初中4個班級的學生,7個學科的考試都位列全縣第一名。」今天,一起走進他們的故事。
  • 他們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他們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智慧財產權審判庭始終以審判工作為推手,著力培育精品案例,針對知產領域審判工作中不斷湧現新類型案件的情況,建議我院加強對審判輔助資料庫的建設,適應審判後延伸工作的需求,方便幹警進一步開展判前調研和判後延伸工作。
  • 第33屆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複賽結束 國子學教育傳捷報
    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湖北省競賽委員會第33屆第一次全體會議於2016年3月5日在武漢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舉行。會議由省物理學會秘書長、省中學生物理競委副主任潘春旭同志主持。        競委會決定積極組織我省中學生參加第33屆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的預賽、複賽;特別是要積極穩妥地承辦全國決賽,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的預賽於 2016年9月3日上午9:00—12:00,在各地(市)考點同時舉行;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湖北賽區複賽理論筆試於2016年9月17日上午9:00至12:00,在武漢大學舉行;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湖北賽區複賽實驗考試於2016年9月18日下午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