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楊福源教授給鄭州外語學校師生帶來《汽車成就生活之美》精彩講座
同學們認真聽講
講座現場
4月27日下午,清華大學iTsinghua學堂在鄭州外國語學校開講。清華大學汽車工程系副系主任楊福源教授給鄭外師生帶來了一場題為《汽車成就生活之美》的精彩講座。
楊福源教授在我國汽車工程協會、機械工程教育協會擔任要職,是清華大學汽車工程系資深教授,專業知識淵博。楊福源講座圍繞「汽車成就生活之美」展開,分別介紹了我國汽車發展史、汽車設計、汽車前沿技術三方面。在汽車發展史的介紹中,楊福源講到四十年前中美的汽車工業實力對比,提及美國那時是「汽車上的國家」,而中國是「自行車上的國家」,看到如此巨大的工業實力差距,同學們都為之嘆惋。當教授講到如今中國的汽車技術直逼世界前端,也已成為了「汽車上的國家」時,同學們都深感振奮,對祖國工業的迅速發展頗感自豪,因而在教授講到清華前輩們為祖國汽車工業作出的卓越貢獻時,同學們紛紛為他們「點讚」。
在播放法拉利公司的汽車引擎製作視頻時,同學們神態專注,對汽車引擎的實際製作流程表現出極大的興趣。但同學們更感興趣的是,清華大學與慕尼黑大學的合作視頻。看到研究團隊使用機械臂來取咖啡,以巧妙解決司機在車上喝咖啡這一問題時,很多同學面露驚喜之色,倍感興奮,大有躍躍欲試之態。在汽車前沿技術的介紹中,教授講了智能汽車、新能源汽車的相關內容,很多技術原理與同學們所學知識有關,同學們時不時點頭以示理解與贊成。
在問答環節,鄭外學生再度展示出了國際視野、本土情懷、文理兼長的「鄭外素質」。一位同學就國際上一先進發動機同時使用壓燃、點燃兩種方式提出技術問題,即是否會產生爆震,得到了楊福源的高度讚揚。楊福源說,「即使是很多大學專業畢業生也不一定能想到這個問題」,並進行了專業解答。另一位同學就新能源汽車的大量普及是否會導致加電站的擁擠、加油站及石油氣資源的大量閒置的社會問題。楊教授點評道,這位同學從社會角度考慮新能源汽車可能會帶來的影響,體現了對社會的高度關係。兩位同學有放眼於國際,有著眼於社會,有從理科角度考慮,有從文科角度考慮,充分展示了鄭外學生國際視野、本土情懷、文理兼長的優秀品質。
鄭外副校長李茂啟在總結髮言時說:「鄭外的學子,要加加油,將來製造出我們中國自己的奔馳、我們中國自己的法拉利。」他表示,「鄭外的學子,要勤奮學習,不懈努力,為我國從工業大國向工業強國的轉變,為實現中國夢,做出卓越貢獻,要積極投身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一偉大事業,並為之不斷開拓創新,砥礪前行。」
iTsinghua學堂項目簡介:
iTsinghua學堂項目由清華大學於2016年推出,通過組織大學教授走進各省市區中學實地舉辦講座,和線上視頻等形式,與中學生零距離接觸,為中學生講述學科前沿、專業發展、清華故事,傳播清華文化。
iTsinghua學堂旨在加強高等教育和基礎教育之間的銜接,彌補高校生源需求與現狀的差距,「給教授搭臺,給學生舞臺」。在學生入校前就幫助他們培養起對學科專業的初步認識以及對清華的認同感,同時也有利於院系培養、選拔適合自身選才目標的優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