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專家的孩子們現狀如何?對比李玫瑾和華生,讓不少人失望了

2020-10-26 媽媽深呼吸

導讀:

自從有了娃,家裡日常的課外書就變成了教育書籍以及各類繪本,各路專家各項理論,讓人眼花繚亂、應接不暇,甚至有很多專家的觀點會顛覆我們已有的認知,而且專家和專家之間的教育觀點也經常會背道而馳,很多媽媽看得多了反而更加迷茫,到底應該聽誰的呢?

包 麻 麻從來沒有把任何一套理論、任何一本育兒書當成教育指導,無論誰的觀點都只是做參考,畢竟每個孩子的性格和成長環境都有所不同絕對不可能存在一個統一的模板,只要套用了,就可以教育好所有的孩子

兼聽則明,偏信則暗

其實能夠呈現在紙面上的內容,永遠不可能是事實的全部。一個真正能做好教育的父母,一定是以基本理論為基礎,從整體入手,了解教育的本質問題,然後借鑑別人的方法,吸取失敗的教訓,根據自己孩子的特點來因材施教。

《哈佛女孩劉亦婷》當年那是極其暢銷,看完書怎麼說呢,感覺挺玄乎的,用白蛇傳裡的一句話總結就是:文曲星下凡,還有我7分認同一個作者寫的觀點獨到的文章,主旨是「並非是她的綜合素質多麼優秀,只是充分利用了哈佛,乃至全美大學在招收中國學生時存在的制度方面的漏洞和缺陷。」

再比如,在美國引起軒然大波的中國虎媽,完全是因為將子女教育變成了項目管理,而兩個混血女兒作為產品,成為了合格的資本主義接班人,被定義為成功;

同樣是鋼琴天才,被逼著彈琴,朗朗爸爸碩果纍纍,而藥家鑫父母卻一敗塗地

所以,別人家的孩子,我們看看就好,不要太執著,你的基因和孩子的後天都跟他們不同,跟著自己孩子的節奏走

主流育兒專家的核心教育理念

當前,寶媽們關注的主流育兒專家有三個代表人物:李玫瑾、尹建莉和約翰·華生(哭聲免疫法的創始人),三位專家的觀念各有不同。

1、尹建莉

我看的第一本育兒教育書籍就是尹建莉老師的《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當時一天一氣看完,看完之後內心溫暖,感動的不行,心裡想著一定要這樣培養孩子。

只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給孩子足夠的自由,自由的孩子最自律,保護孩子的自尊心,不要讓孩子難為情,這些主要觀點聽起來沒問題,特別美好,猶如「冬日豔陽」「陽春白雪」,實際很多都無法落地。

結合實踐不斷思考之後,很多知識便可去偽存真,比如不要管孩子吃糖這件事兒,尹老師說給她足夠的自由慢慢孩子就會形成自律,我相信大部分家長操作起來,都達不到自己想要的目的。

對於這種能讓人精神愉悅、孩子毫無免疫的「超級上癮食物」,如果沒有大人的監督,能禁得住誘惑產生自律的孩子恐怕鳳毛麟角

2、李玫瑾

李玫瑾教授的觀念主要有以下幾點:

  • 0~3歲,無條件滿足孩子的安全感;
  • 3~6歲不能放任,是立規矩、管教孩子的最佳時期,正所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 進行陽光教育,孩子的身心健康比智力發育重要的多;
  • 青春期的孩子,不要過多的限制,要給予他們最大的尊重。

這些觀點,大方向上可操作性接地氣了很多,個人覺得更符合大部分孩子的實情

縱然如此,尹建莉老師曾經在微博上公開質疑李玫瑾教授,認為「研究犯罪心理,觀點完全合理,談及家庭教育,漏洞百出」。

在此,不想過多論述,只是那次爭議之後,我對尹老師的印象已經大打折扣,育兒理論只要不是太極端,哪有什麼統一的論調?你有你的觀點,我有我的論調,百花齊放才是春,抬高自己貶低別人真是沒必要

3、約翰·華生

嬰兒哭的時候不能抱,慢慢他就知道哭是無用的,然後會變得乖巧,獨立自強。

這就是約翰·華生的理論基礎,傳說中的「哭聲免疫法」,曾經在美國風靡一時,現在還被一些中國家長視為訓練孩子睡眠的「聖經」。

後來這一理論被無數事實推翻:被訓練出來的孩子冷漠、甚至暴力,小時候缺愛的孩子,可能會終其一生去尋求和索要。

育兒專家的孩子們現在怎麼樣了?

尹建莉的女兒圓圓能夠查到的資料就是,曾經跳級兩次,在16歲時高考超清華22分,其餘信息就沒有了,有一種說法是,她把自己女兒保護的很好。

李玫瑾教授的女兒成長為一個快樂的普通人

李玫瑾的女兒是屬於天生數學不好的那類學生,老師的評價也是孩子很努力,就是腦子不好用。不過媽媽並沒有給女兒施加壓力,甚至會安慰女兒爸爸的數學也不好,這不是你的錯。

後來,她的女兒選擇了從事音樂,現在是一名小學音樂老師,就像媽媽所希望的那樣,比成績更重要的,是孩子心理的健康

不得不說李玫瑾老師的教育是極其成功的,因為她自己就曾說過:

寧願孩子做個普通的快樂的人,也不希望她成為一個活在壓力中的學習機器。

並非所有的孩子都是「文曲星下凡」,但是父母可以讓自己的孩子「心之所向,皆是光明」。

約翰·華生的孩子們人生皆灰暗

  • 大兒子雷納精神出現嚴重的問題,多次嘗試自殺,終於在30多歲時成功了;
  • 女兒Mary性格暴躁、酗酒成性,也是屢次輕生,患有嚴重心理疾病;
  • 他的小兒子最終離家出走,常年浪跡天涯;
  • 他家的悲劇甚至延伸到了第三代,她的外孫女也跟媽媽性格類似:酗酒,行為異常,試圖自殺。

這幾種育兒理念,大家更信服哪一個呢?

個人覺得李玫瑾教授的方法更具普適性,教育出來的孩子不容易出問題,不知各位怎麼看?歡迎留言探討。


我是包 麻 ,關注我,不迷路……

相關焦點

  • 育兒大咖的孩子們現狀如何?對比李玫瑾和華生,讓不少人失望了
    導讀:自從有了娃,家裡日常的課外書就變成了教育書籍以及各類繪本,各路專家各項理論,讓人眼花繚亂、應接不暇,甚至有很多專家的觀點會顛覆我們已有的認知,而且專家和專家之間的教育觀點也經常會背道而馳,很多媽媽看得多了反而更加迷茫,到底應該聽誰的呢?
  • 李玫瑾的女兒現狀如何?對比「娃哭不抱」創始人的子女,高下立見
    最近幾年,李玫瑾教授的育兒方法受到許多寶媽的認可。作為一名犯罪心理學家,她的教育理念核心是讓孩子在愛和快樂中成長,更注重精神教養,關心孩子在成長中過程中的心理健康。她自己又是如何實踐的?對此,我們只要看她女兒的情況就知道了。李玫瑾的女兒現狀如何?在學業方面,李玫瑾教授認為不該犧牲睡眠換成績。她曾說過,相比讓孩子考上名牌大學,她更注重心理陽光。她非常不贊同孩子寫作業到很晚的做法,因為人一旦睡眠不好,患各種心理疾病的概率越高,也影響發揮。
  • 育兒專家的子女們現狀如何?對比李玫瑾和約翰的子女,太諷刺了
    我們先來了解三位專家的不同的育兒理念主要區別在哪裡。李玫瑾老師主要的育兒理念在了解李玫瑾老師的育兒理念之前,有必要先了解她的職業。李玫瑾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現在是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的教授,長期從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的心理研究。
  • 李玫瑾是公認育兒專家,得知其女兒職業後,網友卻直呼「失望」
    本文由兜媽愛叨叨原創,版權所有,侵權必究說起萬千父母公認的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絕對首當其衝。李玫瑾雖然是犯罪心理學專家,但她的「育兒經」卻受到了萬千中國父母的追捧。按理說,這樣一位育兒專家在培養自己孩子的時候應當非常輕鬆,而且擁有如此專業的父母,孩子成才也是必然的事情。畢竟在大眾眼中,那些專家們的兒女得益於良好的教育,長大後也都非等閒之輩。然而隨著李玫瑾女兒現狀被曝光,很多網友都驚詫地表達了自己的「失望」。
  • 育兒專家李玫瑾的女兒現狀如何?平庸的一生,卻過得很幸福
    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很多父母都會感到迷茫,所以有些父母也會選擇尋求專家的幫助。有些人認為專家擁有更為豐富的育兒知識,所以能夠培養出更為出色的孩子。正因如此,很多父母在育兒方面也會選擇向專家學習。教授的女兒,平庸卻幸福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李玫瑾教授長期從事青少年心理問題的研究,正因如此,她在育兒領域有著極高的權威。
  • 李玫瑾、約翰,這些育兒專家的子女過得咋樣?答案讓很多人失望了
    當然,現在越來越多父母意識到這個問題,為了減少育兒路上的失誤,他們開始向育兒專家學習,希望教育出優秀的子女。但是,這些育兒專家真的值得信任嗎?他們的子女過得咋樣?目前,大家所熟知的育兒專家,如李玫瑾、約翰·華生都是育兒領域的知名人物。
  • 李玫瑾、約翰,這些育兒專家的子女過得咋樣?答案讓很多人失望了
    當然,現在越來越多父母意識到這個問題,為了減少育兒路上的失誤,他們開始向育兒專家學習,希望教育出優秀的子女。但是,這些育兒專家真的值得信任嗎?他們的子女過得咋樣?目前,大家所熟知的育兒專家,如李玫瑾、約翰·華生都是育兒領域的知名人物。
  • 育兒專家的孩子都過怎樣?看到李玫瑾和約翰的子女,瞬間明白了
    自然而然會去查閱一些資料和書籍,希望能從中學到經驗和技巧,但是這些育兒知識遠遠沒有育兒專家們權威。目前國內知名度較高數一數二的育兒專家莫過於李玫瑾和約翰華生,他們都有著自己獨特的育兒理念和方法。李玫瑾老師的育兒理念主要是分年齡分階段進行教育:3歲以前,滿足孩子所有的安全感;3-6歲不可以放任,要給孩子制定規矩,犯錯誤就要承擔後果,接受應有的懲罰;要陽光教育,身心健康比什麼都重要;青春期的孩子,要站在他們的角度思考問題,給予平等的尊重和最大的理解。
  • 李玫瑾:如何培養快樂、人格健全的孩子?與「不哭才抱」諷刺對比
    1920年,華生提出了這個風靡全美的觀點,不少家長紛紛效仿,人們都以為這會是幫助孩子成長的「利器」,誰也沒想到,在自家孩子身上試驗「哭聲免疫法」的華生,卻嘗到了苦果。李玫瑾的孩子卻讓人羨慕!李玫瑾的女兒,數學成績很差,但是她並沒有如同其他家長一般苛責孩子,反而是和孩子如同朋友一般相處,因為她知道,女兒不是不努力,而是確實沒天賦,天賦是強求不來的。
  • 李玫瑾女兒,現狀如何?與「娃哭不抱」理論提出者的子女截然不同
    生活中,我們也時不時就會聽到有些孩子因為各種各樣原因,或在某些條件的刺激下做出了傻事,讓人不禁痛惜。所以越來越多的家長們會主動學習育兒方法,期望自己成為合格的父母,比如李玫瑾教授的育兒觀點就備受推崇。李玫瑾教授的女兒現在過得咋樣?李玫瑾教授因研究青少年犯罪心理學而為大家所熟知,但她更因切實有效的育兒理念受到寶爸寶媽們的熱捧。
  • 育兒專家的子女都成才了嗎?對比李玫瑾和約翰的孩子,差別真大
    新手父母當面對孩子的教育問題的時候,總會想著有沒有合適的教育方式,一些父母就會把眼光轉向育兒專家的方向。一些育兒專家總是能提出各種各樣的育兒觀念,有很多新奇的育兒方法深深地吸引了父母,那麼這些育兒辦法真的是有用的嗎?育兒專家的子女都成才了嗎?對比李玫瑾和約翰的孩子,差別真大。
  • 李玫瑾被萬千父母追捧,培養出的女兒卻很普通,網友坦言很失望
    李玫瑾雖然是犯罪心理學專家,但她的「育兒經」卻受到了萬千中國父母的追捧。但凡一篇育兒文章裡加了「李玫瑾」這三個字,就會迅速地在父母群中進行無數次轉發分享。在父母們看來,李玫瑾教授在對孩子的教育問題上非常有經驗,很多家長也都是李玫瑾「育兒經」的受益者,因此,李玫瑾的講座也是場場爆滿。
  • 李玫瑾是育兒專家,她的女兒教育得如何?很多人都覺得「翻車」了
    李玫瑾,是我國著名的心理學教,公安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專門研究未成年人的犯罪心理,並由此推導出了教育孩子的方式和方法。因此,李玫瑾也是一位很有名的育兒專家。在普通人的認知裡,會下意識地認為育兒專家的子女應該要取得很耀眼的成就,最起碼也要是一個領域裡的知名人物。
  • 李玫瑾是育兒專家,她的女兒教育得如何?很多人都覺得"翻車"了
    李玫瑾,是我國著名的心理學教,公安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專門研究未成年人的犯罪心理,並由此推導出了教育孩子的方式和方法。因此,李玫瑾也是一位很有名的育兒專家。在普通人的認知裡,會下意識地認為育兒專家的子女應該要取得很耀眼的成就,最起碼也要是一個領域裡的知名人物。
  • 李玫瑾教授女兒現在咋樣?與「不哭才抱」創始人後代的對比很諷刺
    就拿目前最為火熱的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來說,別看專業是犯罪心理學,但她的育兒觀念卻因為切實有效而受到了寶爸寶媽的追捧。當然有人追捧自然也會有人反對,一些人會質疑這些育兒專家的話到底有沒有像他們說的那麼神奇
  • 李玫瑾女兒職業曝光,被質疑太普通,育兒專家的孩子必須上名校?
    只有當了媽媽才知道,生孩子並不是生下來就行了,我們還要「教養」孩子,育兒就像一份沒有評分的考卷,只有孩子知道你答的如何。剛生下小糖果的時候,糖媽也曾十分焦慮,生怕因為自己的無知而傷害到小糖果,為此我找了大量的育兒資料。
  • 尹建莉發文批評李玫瑾,兩位育兒專家「PK」,父母究竟該聽誰的?
    於是這些父母都喜歡關注一些著名人士提出的育兒建議和教育方式,但是不同的教育專家也會有意見相左的時候。李玫瑾教授是我國著名的犯罪心理學專家,主攻方向除了犯罪心理之外還有青少年心理的研究。近幾年,越來越多的父母對李玫瑾教師提出的育兒觀念大為推崇。但是另一位育兒專家尹建莉卻在網絡上對李玫瑾教授隔空喊話,發表了一篇批判李玫瑾教授的教育理念的文章。
  • 李玫瑾育兒方法「殘忍」?好媽媽尹建莉的「用愛養育」那麼好嗎?
    關心兒童教育的父母,大都聽過這兩個名字:一個是《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的作者尹建莉,一個是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教授李玫瑾老師。一直以來,這兩位都是我很喜歡的專家,對兩位的觀點也有不少引用。可是前兩天,她們倆卻「懟」起來了。
  • 李玫瑾「育兒觀」有用嗎?看看她女兒的選擇就明白了,教養不簡單
    文/麗麗育兒達人國內外有很多著名的育兒學家,不過最近風靡我國的育兒專家,當屬李玫瑾教授。作為兒童犯罪心理學的專家,李玫瑾教授是如何從「育兒圈」火起來的呢。在大家標榜李玫瑾教授的「育兒觀」時,也有很多育兒專家在反駁其觀點。
  • 李玫瑾的女兒如今過得咋樣?與「不哭才抱」創始人後代的諷刺對比
    在教育孩子的路上,沒有捷徑可走,但卻也是條條大路通羅馬,近些年,李玫瑾教授的育兒方式受到很多寶媽的認可,因為它真的很實用,其提倡的「愛,快樂,依戀」,更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這也跟李教授的專業息息相關,可能大家還不太了解,李玫瑾真正的專業是犯罪心理學,研究孩子從小的生活環境,只是起到了輔助作用,但沒想到,無心栽柳柳成蔭,無形中幫助了很多困惑中的寶爸和寶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