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第一個創造農民當上皇帝這個奇蹟的人,後人對他的評價卻……

2020-12-22 醉倒溫柔鄉色粉

歷史上的皇帝,出身平民階級的不多,最為世人熟知的有兩位,一位是就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平民出身還做過乞丐,另一位則是西漢的開國皇帝,漢高祖劉邦,他是第一個創造農民當上皇帝這個奇蹟的人,但後人對他的評價其實好壞參半,這又是為何呢?

劉邦建國稱帝後,就開始馬不停蹄地集中精力,削除異姓諸侯王,加強中央皇權。而其中就包括大部分和他一起起義到建國的開國功臣,比如臧荼、張敖、彭越、韓信、英布等等。後來,劉邦殺白馬為盟,訂下誓約:「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白馬之盟」。

成功後,你就誅殺功臣,這是劉邦一直為我們詬病的一個黑歷史。劉邦建國後有8年時間都在處理這一件心頭的大事,而漢初三大將,則成了劉邦的「開胃菜」。

首先是齊王韓信,眾所周知,韓信是劉邦能擊敗項羽,取得楚漢戰爭勝利、平定天下的關鍵人物,劉邦能登上帝位,不能說都是韓信的功勞,但沒有韓信,劉邦很大程度上登不上帝位

一開始,有人告發韓信謀反,劉邦抓來問罪,韓信苦口婆心哭訴:「狡兔死,良狗烹;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天下已經平定,我這樣的人也早就該烹殺了」。一番肺腑之言,博得了劉邦的感動,就放過他,降級為淮陰侯。這讓韓信懷恨在心,真的開始謀反,最後呂后採用了蕭何的主意,將韓信誘騙入宮抓捕誅殺,留下一句「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千古絕唱。

再來就是梁王彭越,漢初三大將之一,彭越早期率兵臣服劉邦,拜魏相國,封建成侯,協助劉邦贏得楚漢之爭,與韓信、英布並稱漢初三大名將。西漢建立後,封為梁王。

彭越其實沒謀反之心,手下總是蠱惑,蠱惑不成就去告發彭越,被抓後,劉邦念及舊情,赦免他,貶為平民,但彭越在流放路上遇到呂后,他自己作死還去找呂后哭訴,呂后假意帶彭越回來,其實是為了唆使劉邦斬草除根,最終彭越難逃一死。

最後,漢初三大將只剩下淮南王英布了。

韓信死後,彭越被剁成肉醬,劉邦還把肉醬裝好分別賜給諸侯,送到淮南,英布正在打獵,看到肉醬,特別害怕,於是起了反叛之心。他覺得韓信和彭越,這兩個能打的都死了,劉邦也老了,自己是最牛的了,但最後還是戰敗而逃,不是被劉邦殺死的,而是死在了逃亡路上,被平民所殺。

漢初三大將軍都被滅了,其餘更是小菜一碟,包括從小一起玩耍的「好基友」盧綰也未能倖免,最後劉邦還對一直忠心耿耿的老朋友蕭何起了疑心,機智的蕭何設法自汙聲名以躲過一劫,在劉邦去世前,還打算殺了忠直的樊噲,因為他是呂后的妹夫,後來劉邦去世,就此作罷。

至此,從劉邦起義開始一直追隨他建國的好友、功臣、大將,都無一倖免,死的死,逃的逃,躲的躲,劉邦為何會如此地「忘恩負義」?

這也許就是作為帝王的無奈,劉邦出身平民,一路打怪升級到帝王,等級跨越太大,心性自然不能再像以前在農村那樣隨性,他要考慮到國家的鞏固,要考慮後世劉氏王朝的繁衍,也許有些無奈,但在當時,不得不為。

相關焦點

  • 他是低調不顯眼的皇帝,後人卻評價他為仁君,他身上的三大悖論
    在經濟文化方面達到全面繁盛的朝代大概有西漢、唐、北宋和清朝,這些朝代在穩定發展期都有一位立下豐功偉績的皇帝,雖然後來都走上沒落,但漢武帝、唐玄宗、康熙、乾隆的成就實在太奪目了,至今仍被後人歌頌。然而,宋仁宗相比上面所說的皇帝並沒有所謂的豐功偉績,反而看起來過於平凡甚至看起來「碌碌無為」,他下面的臣子如韓琦、司馬光、蘇軾、王安石、富弼等名人卻大放異彩,讓人不得不感嘆如此平庸無奇、沒有雄才偉略的皇帝卻擁有如此多文學巨匠和政治家,這是中國其他朝代都難以媲美的地方,北宋的文學之盛是中國文學史上的巔峰,宋仁宗治理的北宋可謂是繁星璀璨,雖然他沒有多大的成就,卻成就了不少偉人
  • 他多才多藝,為什麼後人說他諸事都可成,唯獨不能當皇帝
    在其位謀其政,任其職盡其責,這是一個人的職業操守,君主也應該如此,但是他身為皇帝,是古代少有的藝術天才與全才,卻得到諸事皆能,獨不能為君耳的評價。他本是個遊走於燈紅酒綠的生活之中的花花公子,因緣際會當上了皇帝,即使貴為帝王,也改不了他作為一個文藝青年對於藝術的追求。。他是書法的一代宗師,在書法上他創造出獨樹一幟的"瘦金體",瘦挺爽利,側鋒如蘭竹,與其所畫工筆重彩相映成趣,既有"天骨遒美,逸趣靄然"之感,又有強烈的個性色彩,,開創了一大流派的書體。
  • 毛澤東評價他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學問的皇帝,被稱為「成語大王」
    文/臉譜君劉秀是東漢的開國皇帝,稱帝之後以柔術治理國家,面對斷壁殘垣的國家現狀,他勤於國政,改革開拓,開創了東漢的光武中興。毛澤東評價他「最有學問、最會打仗、最會用人的皇帝。人常說「秀才造反,十年不成」。劉秀是個例外,十年不鳴,一鳴驚人。
  • 皇子造反很嚴肅的事情,後人為什麼會評價他搞笑奇葩呢
    劉秀也算的上是一位布衣皇帝,東漢王朝的創建者。漢光帝劉秀總共有是十一個兒子,而他的兒子劉荊、堪稱歷史最搞笑的皇帝之子,奇葩的一生造反四次不成,最後因請巫師詛咒皇帝被發現而畏罪自殺。漢光帝劉秀死後,劉莊繼位漢明帝。
  • 他是大地主出身,卻成立了中國第一個農民協會,當眾燒掉自家地契
    提起農民運動領袖,人們第一個想到的人一定是毛主席,但其實在上個世紀初,還有一個人和毛主席齊名,這個人就是澎湃。毛主席對澎拜的評價非常高,說他是「農民運動大王」,瞿秋白也將其稱為是「中國農民運動第一個戰士」。但有意思的是,澎湃其實是大地主家庭出身。
  • 最能出皇帝的姓氏,源自《山海經》上古神靈,你可能也是他的後人
    母系過渡到父系後,只有尊貴的人才有"姓",並且"姓"都是由部落首領賜予的,《山海經》中稱這些地位尊貴的人為神靈,神靈繁衍後人,必然會賜姓給後代,經過代代相傳,才有了我們今天所說的姓氏。 在上古時期,有幾位神靈他們後人所用的姓氏,成為了歷史上最能出皇帝的姓氏,快來看看有沒有你的姓氏。
  • 這個皇帝運氣不好,好好的諡號被後人改掉,從此背負千年罵名
    一般來說皇帝的諡號要改的話,只會越改越好,比如唐太宗李世民,他兒子李治把他的諡號從「文皇帝」改為了「文武聖皇帝」,好!而李世民的重孫,唐玄宗李隆基,又給唐太宗的諡號加了個字,改為「文武大聖皇帝」,事後不過癮,5年後又來了一遍,把唐太宗的諡號改為「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這些孝子孝孫,給唐太宗可謂盡足了孝心。但也有的皇帝運氣就不好了,原本擁有好好的諡號,卻被後人改了個不好的諡號,從此背負千年罵名。
  • 中國古代唯一沒有汙點的皇帝,史學家都找不出他的缺點,名字耳熟
    不過若說是歷史上沒有汙點的皇帝,可能許多人都會愣住:有沒有汙點的皇帝嗎?秦始皇,雖然是千古一帝,但是修長城、興戰事,把老百姓搞得民不聊生;漢武帝雖然武功蓋世,但是打匈奴也把漢帝國的財產打光了。後面的洪武大帝朱元璋倒是體貼百姓,他對老百姓那是沒得說的,千古第一好皇帝。可是他對官員就比較殘忍了,沒事就搞一下「大案」,弄得自己在歷史上的名聲很臭。
  • 這個人是有名的清官,但是他做事卻不過腦子,皇帝對他是又愛又恨
    文/半人馬這個人是非常有名的清官,但是他做事卻不過腦子,皇帝對他是又愛又恨大家應該都看過包青天吧?包黑子很有才學,和公孫策鬥智鬥勇,最後走在了一起。他們三人一路上遇到的離奇怪事,每次辦過的驚悚案件,至今都讓人回味無窮。尤其是包黑炭為了追窮真相和真理,不惜犧牲一切都要去拆穿。這種勁也讓八賢王又愛又恨。今天要說的一件故事,也是一個愣頭青的官員故事。明朝有一個官員,這個官員讓皇上百般怨恨,卻又疼愛有加。他是一個清官,在他身上發生過很多有意思的事情。後人更為他的事跡編寫成了一本書,有些內容就如同神話故事般精彩。
  • 他設立科舉制,開鑿京杭大運河,為何後人卻只當他是一個昏君?
    他設立科舉制,開鑿京杭大運河,為何後人卻只當他是一個昏君?隋朝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開國便是盛世的朝代,但是他終究沒有逃過像大秦帝國的命運,只因為他的兒子隋煬帝——楊廣。看過《隋唐演義》的都會知道楊廣是一個昏君,隋朝那繁榮的家業都是被他敗掉的,讓百姓民不聊生。但是真正了解歷史的人就知道,隋煬帝他並不是那麼的昏庸無能,相反他在位時期的很多的行為對後世有著很深遠的影響,他為隋朝所創下的功績並不亞於他的父親隋文帝。
  • 痴情皇帝順治帝,歷史上第一個歸入了佛門的皇帝
    歷史上皇太極無疾而終,死得十分蹊蹺突然,並沒有選定繼承人,因此皇太極去世之後,皇位的爭奪也產生了很大的分歧,最終在多爾袞的推崇之下,福臨繼承了皇帝之位,福臨就是後來的順治帝,但是好景不長,順治十八年,年輕的順治永久的離開了這個世界,但是史書上也有記載順治死因不明,民間一直流傳著一個傳說就是順治帝
  • 他父親是錢王,1歲便是清朝一品官,但他卻創造中國「另類」第一
    小編只舉一個例子,大奸臣和珅,他就利用手中的權力來中飽私囊,可是最後的結果是一條白凌,讓他喪了性命。有沒有人(皇帝除外)一生下來,不僅荷包裡有花不完的錢,而且手裡還握有巨大的權力,在晚清的中國,真的有這樣一個人,他就是王鴻圖。
  • 漢朝第一美男子,皇帝為他神魂顛倒,還給後人留下個成語!
    佞幸,是指以諂媚的手段而得到君王寵幸的人,司馬遷在《史記·佞幸列傳》中有一段話:非獨女以色媚,而士宦亦有之,昔以色幸者多矣,這話翻譯起來就是:並非只有女子諂獻君王,士人宦官等男的也有獻媚的,而且這些男人用美色諂獻君王的還很多,正如司馬遷所言,作為皇帝男寵的的確不少,最有名的當屬董賢。
  • 促織皇帝朱瞻基,出生就註定做皇帝的人,朱棣因為他才起兵造反
    從歷史記載當中我們可以探尋到,有很多皇帝同時背負著盛名和罵名,唐朝的李隆基親手打造了唐朝盛世,但同時也親手斷送了唐朝的繁榮。今天我們要講述的這個皇帝,跟李隆基有相似之處,在一開始他同樣也勤於政事,兢兢業業,努力整改一些社會不良之風,百姓也能夠在他的領導下安居樂業。
  • 中國兩千年歷史上,哪位皇帝的兒子最多?沒想到居然是他
    《歷史雜談》91期中國兩千年歷史上,哪位皇帝的兒子最多?所以,古代人都願意多生幾個兒子,而不是一個女兒。要是某個子孫出人頭地了,那麼整個家族也跟著雞犬升天,一躍成為名門望族。有這種念頭的其實不光是古代百姓,就是達官貴人或者皇帝也是這樣的想法。除了王朝的開創者,其他的皇帝都是繼承其父的位置得到的地位。要是某個皇帝不老老實實的開枝散葉,那麼國家就會陷入無主之地的困境。
  • 王羲之小時候食墨的故事,以及後人對他的字評價
    中華上下五千年,英雄萬萬千,我們偉大的祖先,創造出了燦爛的民族文化,有多少的詩人以及傑出的書法家或者歷史的英雄以自己的業績為中華歷史添加色彩,我們為祖先創造的輝煌感到驕傲,當我們遨遊在歷史的海洋中,了解歷史,發現前所未有的驚天的秘密,體會其中的樂趣。
  • 中國歷史上最具爭議的皇帝,對於他的諡號,幾千年都沒能定下來
    中國的皇帝死後都會有一個諡號,不僅是皇帝就連臣子死後也會有諡號,中國人講究蓋棺定論,而諡號便是對一個有影響力的人死後的定論,既然是對一個人的評價,自然有好也有壞,有些人一輩子所作所為都是為了死後能有一個好的評價,文臣追求文正的諡號,而武臣追求武忠的諡號,皇帝最好的評價不外乎文或武皇帝
  • 一身正氣不卑不亢,後人卻評價其毀譽參半,其中又有什麼隱情?
    而且後世對他的評價也不能夠統一,有些人認為他雖然很有文學天賦,但他卻是一個不得志的人,是一個過分自傲的人。有些人卻覺得作為一個文臣,他做的已經很到位了,也就是說後世對他的評價是毀譽參半的。那麼,接下來就請大家跟隨著我的腳步,一起來近距離的了解一下這個人吧!與同時代的其他文人一樣,他也是一個從小就十分喜歡讀書,有文學天賦的人。
  • 一代軍神評價他,是我軍最優秀的將領,他也被稱為「常勝將軍」
    1941年1月,在「皖南事變」之後,粟老總被委任為新四軍的第一師師長,蘇中軍區的司令,兼政治委員,1943年3月在粟老總指揮的車橋戰役中,他的部隊就殲滅了日軍的三澤大佐的侵華日軍,擊斃460人摧毀了日軍的碉堡50座,在全國第一個進入局部反攻態勢,當時的蘇中位於整個中國解放區的東南前哨。
  • 劉裕為什麼要屠殺司馬懿後人?
    中國五千年的歷史上,有著兩位賣草鞋出身的皇帝,一位是劉備,另外一位也姓劉,嚴格意義上來講,他和劉備也是有著血緣關係,他名字叫做劉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