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低調不顯眼的皇帝,後人卻評價他為仁君,他身上的三大悖論

2020-12-12 巴旦看世界

宋仁宗開創了一代盛世,史稱仁宗盛治,他統治時間超過四十年,算是在位時間較長的皇帝。宋仁宗性格寬厚仁慈,不喜奢華之物,生活樸素,作風嚴謹,因此宋仁宗與歷代存在感非常強的皇帝相比,他確實比較低調不顯眼。

回顧中國五千年歷史,封建時代歷經了24個朝代更迭,統一全國的朝代只有11個,能存活100年的朝代更少,只有6個。在經濟文化方面達到全面繁盛的朝代大概有西漢、唐、北宋和清朝,這些朝代在穩定發展期都有一位立下豐功偉績的皇帝,雖然後來都走上沒落,但漢武帝、唐玄宗、康熙、乾隆的成就實在太奪目了,至今仍被後人歌頌。

然而,宋仁宗相比上面所說的皇帝並沒有所謂的豐功偉績,反而看起來過於平凡甚至看起來「碌碌無為」,他下面的臣子如韓琦、司馬光、蘇軾、王安石、富弼等名人卻大放異彩,讓人不得不感嘆如此平庸無奇、沒有雄才偉略的皇帝卻擁有如此多文學巨匠和政治家,這是中國其他朝代都難以媲美的地方,北宋的文學之盛是中國文學史上的巔峰,宋仁宗治理的北宋可謂是繁星璀璨,雖然他沒有多大的成就,卻成就了不少偉人。如此看來,表面上宋仁宗資質平庸、無宏圖偉略、性格不鮮明,那為什麼他統治的朝代出現了如此多的偉人?難道真的是他運氣太好了?還是大家根本不了解最真實的宋仁宗,沒有發現他深藏不露的治國之才?

首先除了最近的電視劇《清平樂》詳細刻畫了宋仁宗在生活和朝堂的形象外,其餘很多文學作品、電視影劇對宋仁宗的形象刻畫並沒有很具體詳細,甚至在戲中是個小角色和背景板。例如非常有名的影視作品《包青天》,幾百集的電視劇壓根就沒有出現過宋仁宗,只交代了故事的朝代政治背景,誰會記得北宋有個開創仁宗盛世的仁君?無論在現代的影視作品,還是古代的文學作品,都沒有非常正式提及他本人。例如世人熟知的包青天故事、楊家將故事、司馬光故事、狄青故事等等,在這些故事中,宋仁宗只是他們交代故事背景的「背景板」,好像並不是不值得記載的主角。

其二,大家提到具有才情的皇帝肯定不會有宋仁宗,大都會想到宋徽宗、李煜。毫無疑問,宋徽宗才情橫溢,琴棋書畫皆精通,而李煜的詩詞流通百世,小學生的課本總會收錄他一兩首詞。但大家都沒想到宋仁宗在琴棋書畫上也頗有才華,書法比得上宋徽宗,繪畫也有小有成就,除此外他也通音律,寫詞曲,算是各方面都不差的君王,但相比於有所造詣的文學巨匠,宋仁宗當然比不上,就像參加考試的小學生,就算不是單科狀元,但所有科目的成績都是中等偏上。正是他統治時期出現如此多的文學巨匠和傑出政治家,大家才忽略了宋仁宗身上的亮點。

其三,像之前說為什麼宋仁宗資質平平,後人對他的評價卻如此之高?在《清平樂》中宋仁宗的形象是決斷英明,見解獨到,有謀略盤算,顏值略高,帶有仙氣的君主。例如,重臣勸諫宋仁宗廢郭后,宋仁宗知道他們背後的動機卻不說破,靜觀其變,找準機會後再廢郭氏。

但是現實中的宋仁宗真的自帶光環麼?其實不然,宋仁宗真的只是資質平平的君王,像普通人一樣,他也有優缺點,有喜怒哀樂,有憂愁苦悶,做決定猶豫不決,不夠果斷。但是,如此平凡的君王,大臣子民卻喜歡他,對他比較認可。宋朝的子民認為宋仁宗統治時期經濟之繁盛超過漢唐;明朝的朱國禎認為宋仁宗、漢文帝、明孝宗才有資格被稱為「賢主」,其他所謂有雄才偉略的君主都微不足道;乾隆也曾說過自己只佩服三位皇帝,其中一位便是宋仁宗。

《清平樂》中宋仁宗的扮演者王凱曾經說過宋仁宗的「仁」是對所有人,上至朝堂重臣,下至普通百姓,包括後宮嬪妃,凡事以仁為先,其次就是他特別能容忍,容忍諫官整天逼著他納諫,容忍所有人的監視,他沒有自己的生活,他活著就是為了天下百姓。因此,評價宋仁宗為仁君是挺合適的,他符合士大夫心中克己復禮、實施仁政的君王形象,也符合普通百姓心中憂國憂民,心繫百姓的明君形象。

相關焦點

  • 他是第一個創造農民當上皇帝這個奇蹟的人,後人對他的評價卻……
    歷史上的皇帝,出身平民階級的不多,最為世人熟知的有兩位,一位是就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平民出身還做過乞丐,另一位則是西漢的開國皇帝,漢高祖劉邦,他是第一個創造農民當上皇帝這個奇蹟的人,但後人對他的評價其實好壞參半,這又是為何呢?
  • 他身上有哪三個悖論?
    在我印象中,以宋仁宗時代為歷史背景的電視劇、電影,倒是不少。我小時候,有一部電視劇《包青天》,播了幾百集,可謂是風靡一時。如果看過,就暴露你的年齡了。這部《包青天》的背景設定正是宋仁宗朝,但你現在記得宋仁宗是誰扮演的嗎?你只會記得演包公的金超群、演展昭的何家勁,對不對?因為在《包青天》中,仁宗皇帝就是一名跑龍套的嘛,誰會記得他?
  • 千古第一仁君宋仁宗:宋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為何將皇位傳給了養子?
    千古第一仁君宋仁宗:宋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為何將皇位傳給了養子?時間:2020-09-24 13:59   來源:趣歷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千古第一仁君宋仁宗:宋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為何將皇位傳給了養子?
  • 他多才多藝,為什麼後人說他諸事都可成,唯獨不能當皇帝
    在其位謀其政,任其職盡其責,這是一個人的職業操守,君主也應該如此,但是他身為皇帝,是古代少有的藝術天才與全才,卻得到諸事皆能,獨不能為君耳的評價。他本是個遊走於燈紅酒綠的生活之中的花花公子,因緣際會當上了皇帝,即使貴為帝王,也改不了他作為一個文藝青年對於藝術的追求。。他是書法的一代宗師,在書法上他創造出獨樹一幟的"瘦金體",瘦挺爽利,側鋒如蘭竹,與其所畫工筆重彩相映成趣,既有"天骨遒美,逸趣靄然"之感,又有強烈的個性色彩,,開創了一大流派的書體。
  • 皇子造反很嚴肅的事情,後人為什麼會評價他搞笑奇葩呢
    劉秀也算的上是一位布衣皇帝,東漢王朝的創建者。漢光帝劉秀總共有是十一個兒子,而他的兒子劉荊、堪稱歷史最搞笑的皇帝之子,奇葩的一生造反四次不成,最後因請巫師詛咒皇帝被發現而畏罪自殺。漢光帝劉秀死後,劉莊繼位漢明帝。
  • 譽為「千古第一仁君」,死後敵國皇帝放聲大哭
    明朝大詩人鄒智曾評價宋仁宗:「宋之英主,無出仁宗」,給予了極高的評價。那麼,宋仁宗這個皇帝,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呢?仁慈的宋仁宗,被稱為「千古第一仁君」宋仁宗的仁慈是十分有名的,有人稱為「千古第一仁君」,雖然貌似過譽,但以他至高無上的地位,和生殺予奪的權威,再觀察他工作中和生活中的一些細節,你會發現,這也並非過譽。
  • 漢朝第一美男子,皇帝為他神魂顛倒,還給後人留下個成語!
    董賢,漢哀帝時期的著名美男子,他的父親在朝為官,官居御史大夫,所以董賢憑藉父親的關係,很快就被任命為太子舍人,就是陪伴在太子身邊,負責用自己的高尚德行來影響太子,所以董賢能自由出入宮廷。史料具體沒說,但能夠讓皇帝為之一振的人,想來肯定是超級無敵帥的那種類型了,要知道皇帝後宮佳麗三千,各種燕瘦環肥的類型都有,作為一個男子能讓皇帝看中,這份帥氣自然非同一般,史料記載董賢「為人美麗自喜」,也就是說他長得帥,而且還比較自戀,常把自己成一個美男子。
  • 如何評價明武宗朱厚照?史書給他冠以「失德」二字,是否恰如其分
    如何評價明武宗朱厚照?史書給他冠以「失德」二字,是否恰如其分?在這篇文章,筆者就來跟大家聊聊這個話題。朱厚照不虧為宣宗皇帝之嫡系子孫,他繼承先祖朱瞻基恣意妄為的愛玩天性外,其他實在沒有可取之處,史書給他冠以兩個字「失德」,真是恰如其分,一點也沒有冤枉他。
  • 最能出皇帝的姓氏,源自《山海經》上古神靈,你可能也是他的後人
    母系過渡到父系後,只有尊貴的人才有"姓",並且"姓"都是由部落首領賜予的,《山海經》中稱這些地位尊貴的人為神靈,神靈繁衍後人,必然會賜姓給後代,經過代代相傳,才有了我們今天所說的姓氏。 在上古時期,有幾位神靈他們後人所用的姓氏,成為了歷史上最能出皇帝的姓氏,快來看看有沒有你的姓氏。
  • 他為8000多晉陵白氏後人尋「根」
    常州晉陵白氏是江南望族,自宋朝時承事郎白繼升因避戰亂由洛陽徙居晉陵,為晉陵白氏始遷祖,到了明朝弘治年間,白昂為朝廷剿匪平寇功績顯赫,治水築堤成績突出,賑災濟眾廣得民心,皇帝專門表彰修建祠堂。家族裡還有一位俠士白泰官,是清乾隆年間的「江南八俠」之一……然而,因族譜早已丟失,祠堂也荒廢,家族傳承的記憶也開始模糊。
  • 宋仁宗身上有三個悖論
    也就是說,我們在宋仁宗身上發現了一個有趣的悖論:以宋仁宗朝為歷史背景的文藝作品是很多的,但宋仁宗本人卻從來不是主角,而是跑龍套、背景板。第二個悖論自己默默無聞,但在位期間湧現了眾多傑出人物宋仁宗身上還有第二個悖論:宋仁宗本人默默無聞,與其他古代帝王相比,存在感是很低的,比如我們提到皇帝中的藝術家、藝術家中的皇帝時,你肯定會想到宋徽宗,而不太可能想到宋仁宗。
  • 楊廣到底是暴君還是有為之君?現今的中國人給了他一個中肯的評價
    他的「人設」為何被史官扭曲? 隋朝是個短命王朝,而楊廣則是這個短命王朝的第二任統治者。所謂隋煬帝,其實,則是這個皇帝的諡號,是唐朝統治者追諡的。以隋朝正統(楊廣之孫楊侗)的叫法來看,楊廣的諡號為「世祖明皇帝」。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應該稱楊廣為「隋明帝」,而不是「隋煬帝」。
  • 不是劉秀急著當皇帝,實在是實力不允許他低調啊
    更始帝漢中王劉嘉又為劉秀推薦了兩位。劉嘉是亂世中的一股清流,他佔據漢中,擁眾數十萬,卻老實本分,部下陳俊和賈復都勸說他自立搞大事,他卻說自己不是那塊料,然後寫了封推薦信,讓這兩位都上河北找劉秀去了。當然了,他所處的漢中,在公孫述、隗囂、更始政權三大勢力的夾縫中,也是他做此選擇的根本原因。此外,就還剩岑彭、杜茂、馬成、劉隆、堅鐔、馬武六位。
  • 劉備其實並非仁君,那他靠什麼取天下?
    《三國演義》給我們塑造了一個仁德無雙的劉備形象,他和諸葛亮代表了古代人民對於聖君賢相的嚮往。但如果我們細看歷史,會發現劉備並非一位仁君。這是為什麼呢?劉備第一,對於君主。孔子將「愛人」作為「仁」字最通俗的解釋,並說「親親為大」。
  • 他設立科舉制,開鑿京杭大運河,為何後人卻只當他是一個昏君?
    他設立科舉制,開鑿京杭大運河,為何後人卻只當他是一個昏君?隋朝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開國便是盛世的朝代,但是他終究沒有逃過像大秦帝國的命運,只因為他的兒子隋煬帝——楊廣。看過《隋唐演義》的都會知道楊廣是一個昏君,隋朝那繁榮的家業都是被他敗掉的,讓百姓民不聊生。但是真正了解歷史的人就知道,隋煬帝他並不是那麼的昏庸無能,相反他在位時期的很多的行為對後世有著很深遠的影響,他為隋朝所創下的功績並不亞於他的父親隋文帝。
  • 促織皇帝朱瞻基,出生就註定做皇帝的人,朱棣因為他才起兵造反
    但在晚年時卻因為自己一個小小的愛好受到世人詬病,以至於在歷史中人們對他的評價褒貶不一。這個皇帝就是朱瞻基,出生在洪武三十一年,他的父親叫朱高熾,是當時北平城裡的燕王封底的繼承人。雖然身份不低,但是朱高熾的父親朱棣並不是很喜歡他,從來也沒有從他的身上寄予過什麼厚望,也對這個兒子沒有過多的關注。
  • 秦檜的後人中了狀元,乾隆故意問他的祖宗是誰,他是怎麼說的?
    而和嶽飛緊緊相連的是秦檜,在歷史上更是臭名昭著,儘管秦檜留下的罵名不斷,但不可否認的是,他曾在南宋的山頭上,翻手為雲覆手為雨,前前後後共為相執政19年,深得南宋最高領導者的信任。秦檜當政有四大法寶,即割地、稱臣、納貢、求和。
  • 毛澤東評價他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學問的皇帝,被稱為「成語大王」
    文/臉譜君劉秀是東漢的開國皇帝,稱帝之後以柔術治理國家,面對斷壁殘垣的國家現狀,他勤於國政,改革開拓,開創了東漢的光武中興。毛澤東評價他「最有學問、最會打仗、最會用人的皇帝。人常說「秀才造反,十年不成」。劉秀是個例外,十年不鳴,一鳴驚人。
  • 這個人是有名的清官,但是他做事卻不過腦子,皇帝對他是又愛又恨
    文/半人馬這個人是非常有名的清官,但是他做事卻不過腦子,皇帝對他是又愛又恨大家應該都看過包青天吧?包黑子很有才學,和公孫策鬥智鬥勇,最後走在了一起。他是一個清官,在他身上發生過很多有意思的事情。後人更為他的事跡編寫成了一本書,有些內容就如同神話故事般精彩。到底是何人有這麼大的能耐呢?他就是海瑞,這個名字,也許有的人聽過,但是不知道是誰。他是明朝非常有名的清官,一生伺候過正德,嘉靖,隆慶,萬曆四個朝代。
  • 司馬懿誅他三族,唯獨漏掉一人,150年後司馬王朝被他的後人推翻
    司馬懿確實是個人才,雖然曹操不像劉備「三顧茅廬」那般請出司馬懿,但司馬懿裝病拒絕曹操後,曹操便說,「司馬懿再不應召,那就把他抓起來。」司馬懿因此進了曹操的帳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