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設立科舉制,開鑿京杭大運河,為何後人卻只當他是一個昏君?
文/像你說的那樣
今年的開年大戲《獨孤天下》一開播就贏得了很高的收視率,胡冰卿飾演的獨孤皇后更是霸氣側漏,和張丹峰飾演的楊堅一起讓我們感受到了隋朝的開國盛世。隋朝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開國便是盛世的朝代,但是他終究沒有逃過像大秦帝國的命運,只因為他的兒子隋煬帝——楊廣。
看過《隋唐演義》的都會知道楊廣是一個昏君,隋朝那繁榮的家業都是被他敗掉的,讓百姓民不聊生。但是真正了解歷史的人就知道,隋煬帝他並不是那麼的昏庸無能,相反他在位時期的很多的行為對後世有著很深遠的影響,他為隋朝所創下的功績並不亞於他的父親隋文帝。
而且他其實很聰明,還很能隱忍,當初隋文帝還在位的時候,他就被一個很會看相的大臣說有聰慧之相,貴不可言。而後隋文帝去他府邸的時候,他把所有的樂器的都弄壞,並弄的好像很久都沒用過的一樣,隋文帝看到之後覺得他為人正直,不沉迷俗物,對他頗為欣賞。
隋煬帝即位以後,建立東都,遷都於洛陽。後來的他更是吸取東漢滅亡的教訓,為了隋朝不像東漢時期國家實力分散,地方割據。下令改州為郡,由中央直接管轄,以便於國家實力的統一,削弱各地的實力,讓他們無法造反。後來他還設立了「科舉制度」,迎來了真正的意義上的「知識改變命運」的時代,這個制度更是對後來的朝代有著深遠的影響。在軍事方面,他更是為隋朝開闊了許多疆土,大破契丹、滅亡谷渾、三徵高句麗,尤其是林邑之戰在中國歷史上有著重要意義。開鑿京杭大運河,貫通南北運輸,為之後的經濟帶來了很大的影響。
但是有得必有失,隋煬帝創造了這麼多的功績的同時也讓隋朝付出了很多的代價。隋煬帝很多的治國思路都是正確的,但是太過急於求成,他連年四處徵戰,讓很多百姓都受著戰亂之苦。而且他花費巨資和人力修建京杭大運河,勞民傷財。而且隋煬帝此人十分的奢侈,民間已經揭不開鍋了,他還在只顧及自己享受,所以隋朝百姓都非常的憎恨這個皇帝,也就有了後來的起義,隋朝的滅亡。
他設立科舉制,開鑿京杭大運河,為何後人卻只當他是一個昏君?這也是為什麼後人為什麼對他的評價如此的低的原因。如果不是他太過於著急,也不會有隋朝的滅亡,也不會讓後人都只記得他是一個昏君而忘記他的功績。網友們覺得呢?你們對隋煬帝有什麼不一樣的理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