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設立科舉制,開鑿京杭大運河,為何後人卻只當他是一個昏君?

2020-12-25 一朵雲歷史風雲

他設立科舉制,開鑿京杭大運河,為何後人卻只當他是一個昏君?

文/像你說的那樣

今年的開年大戲《獨孤天下》一開播就贏得了很高的收視率,胡冰卿飾演的獨孤皇后更是霸氣側漏,和張丹峰飾演的楊堅一起讓我們感受到了隋朝的開國盛世。隋朝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開國便是盛世的朝代,但是他終究沒有逃過像大秦帝國的命運,只因為他的兒子隋煬帝——楊廣。

看過《隋唐演義》的都會知道楊廣是一個昏君,隋朝那繁榮的家業都是被他敗掉的,讓百姓民不聊生。但是真正了解歷史的人就知道,隋煬帝他並不是那麼的昏庸無能,相反他在位時期的很多的行為對後世有著很深遠的影響,他為隋朝所創下的功績並不亞於他的父親隋文帝。

而且他其實很聰明,還很能隱忍,當初隋文帝還在位的時候,他就被一個很會看相的大臣說有聰慧之相,貴不可言。而後隋文帝去他府邸的時候,他把所有的樂器的都弄壞,並弄的好像很久都沒用過的一樣,隋文帝看到之後覺得他為人正直,不沉迷俗物,對他頗為欣賞。

隋煬帝即位以後,建立東都,遷都於洛陽。後來的他更是吸取東漢滅亡的教訓,為了隋朝不像東漢時期國家實力分散,地方割據。下令改州為郡,由中央直接管轄,以便於國家實力的統一,削弱各地的實力,讓他們無法造反。後來他還設立了「科舉制度」,迎來了真正的意義上的「知識改變命運」的時代,這個制度更是對後來的朝代有著深遠的影響。在軍事方面,他更是為隋朝開闊了許多疆土,大破契丹、滅亡谷渾、三徵高句麗,尤其是林邑之戰在中國歷史上有著重要意義。開鑿京杭大運河,貫通南北運輸,為之後的經濟帶來了很大的影響。

但是有得必有失,隋煬帝創造了這麼多的功績的同時也讓隋朝付出了很多的代價。隋煬帝很多的治國思路都是正確的,但是太過急於求成,他連年四處徵戰,讓很多百姓都受著戰亂之苦。而且他花費巨資和人力修建京杭大運河,勞民傷財。而且隋煬帝此人十分的奢侈,民間已經揭不開鍋了,他還在只顧及自己享受,所以隋朝百姓都非常的憎恨這個皇帝,也就有了後來的起義,隋朝的滅亡。

他設立科舉制,開鑿京杭大運河,為何後人卻只當他是一個昏君?這也是為什麼後人為什麼對他的評價如此的低的原因。如果不是他太過於著急,也不會有隋朝的滅亡,也不會讓後人都只記得他是一個昏君而忘記他的功績。網友們覺得呢?你們對隋煬帝有什麼不一樣的理解嗎?

相關焦點

  • 楊廣開鑿京杭大運河動用了幾百萬農夫?我懷疑是李淵故意誹謗
    歷史的痕跡,往往都是掌握在下一任君王手裡,君王讓怎麼寫就怎麼寫,史官只是一個間接的記錄者,所以隋煬帝到底是昏君還是庸君,還是暴君呢?那麼請接下來看。京杭大運河下面說說另一件事,楊廣下令開創大運河。京杭大運河沿線城市大運河的開挖,成就了今天的京杭大運河,而隋朝大運河地跨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東,江蘇,浙江,安徽等地區,給中國的經濟和發展帶來了深遠的影響
  • 京杭大運河背景介紹——運河開鑿
    中國開鑿運河也很早,廣西靈渠鑿成於公元前214年,是最古老的運河之一。除靈渠外,我國在內河航運佔有重要地位的,還有一條著名的運河,就是上最長的人工運河---京杭大運河。京杭大運河全長1794千米,是蘇伊士運河的16倍,巴拿馬運河的33倍,縱貫南北,是我國重要的一條南北水上幹線。
  • 歷史性文化遺產京杭大運河
    這是一種輝煌,是我國古代歷史的一個輝煌,其影響力不亞於萬裡長城。因為京杭大運河加強了我國古代的南北經濟交流和交通,對中國古代的經濟發展水平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因為在古代的時候交通發展的非常不便捷,一些貨物想要從南方運送到北方非常困難,地形難走,車馬勞頓。所以,在京杭大運河開鑿後便有了水上交通,此後水上交通佔據了主要交通的一大半,大大促進了我國古代的交通發展。
  • 京杭大運河的地緣政治意義究竟有多大?
    京杭大運河當然,中國江南被納入以「中原」繼而「華北」為重心的中國地緣政治視野,並成為中國北方政治不可或缺的戰略支撐地帶,其首功可歸於隋朝開鑿的京杭大運河。京杭大運河與巴拿馬運河、蘇伊士運河的開通一樣,是改善中國國內地緣政治環境的大事。
  • 「昏君」隋煬帝,幹的都是什麼荒唐事?罪在當代,功在千秋
    秦朝和隋朝,都是歷史上二世即亡的朝代,秦二世胡亥和隋煬帝都被稱為「昏君」,但把兩者放到一起去討論,是很不公平的,秦二世和隋煬帝差的可不是一點半點。 我們從小學習歷史,在我們的歷史課本中,隋煬帝一直都是一個暴君、昏君。他荒淫無道,窮奢極欲,殘暴無比。
  • 京杭大運河,黃金水道的「前世今生」
    如果想將這條擁有2500多年歷史的古運河開鑿變遷的「前世今生」說清楚,恐怕三天三夜也說不完。   雖然整條運河部分地區仍然處於乾涸狀態,但是運河沿岸的各個省市一直在為京杭大運河重新通航和申報世界遺產做著不懈努力。
  • 「淮左名都」揚州市,一座因京杭大運河興起,也因運河衰落的城市
    「淮左名都」揚州市的興衰我們先來看看揚州市的現狀,揚州市是江蘇省的一個地級市,地處長江和京杭大運河的交匯處,位於江蘇省陸域地理幾何中心,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世界遺產城市、世界美食之都、東亞文化之都、風景旅遊城市
  • 大運河可不等於京杭大運河 通州運河號子為啥成北京文化符號?
    2014年大運河申遺成功,成了全世界認可的中國寶藏。然而,時至今日,關於大運河的重要文化遺產點還存在很多模糊的認知。比如,這條世界文化遺產的大運河就是京杭大運河嗎?北京域內的大運河文化帶有哪些遺產點有待保護和挖掘?與北京大運河文化帶相關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又有哪些?
  • 中國古老京杭大運河成為電煤南運關鍵通道(圖)
    新華網南京2月3日電(記者石永紅)在目前中國南方近50年罕見的雨雪冰凍災害中,古老的京杭大運河成為從中國北部向南方運送用於發電的煤炭的關鍵通道,在抗雪救災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由於水運受雨雪冰凍天氣影響較小,曾經在歷史上發揮過巨大作用的京杭大運河再次成為人們青睞的運輸工具。  「目前江蘇所需電煤中超過90%通過大運河輸送。」江蘇省交通廳廳長潘永和告訴記者,為全力保障電煤供應,京杭運河江蘇段目前超飽和運輸,運輸量已超過通航設計能力的3倍,每日運輸量達江蘇全省需求量的91.3%。
  • 三千裡京杭大運河何日實現申遺夢
    編者按:京杭大運河是中國惟一南北走向的長河,也是世界上最長的人工運河,它與長城一起被視為中國古代最重要的兩大工程奇蹟。然而,這條大運河一直徘徊在世界文化遺產的門外。    前不久,全國政協召集了200多位全國政協委員及文物、水利、古建築、歷史學等學科的專家學者,對大運河進行了全面考察。5月22日至24日,專家學者們與運河沿線18個城市的官員聚首杭州,達成《京杭大運河保護與申遺杭州宣言》。此舉標誌著京杭大運河的申遺行動邁出實質性一步。
  • 2020中國大運河文化帶京杭對話在京開幕
    「運河轉漕達都京,策馬春風堤上行。」縱貫祖國南北的中國大運河,已在廣袤的土地上流淌了2500多年,從南到北奔流3000多公裡,孕育著燦爛、多彩的運河文化。9月23日,2020中國大運河文化帶京杭對話(以下簡稱「2020京杭對話」)在京開幕。
  • 2017年6月英語四級翻譯模擬:京杭大運河
    新東方網>大學教育>四六級>複習輔導>四級>四級輔導>翻譯>正文2017年6月英語四級翻譯模擬:京杭大運河 2017-04-11 09:29 來源:
  • 京杭大運河影響老北京格局
    京杭大運河積水潭港舊址立碑/張帥攝  文|張帥  今天北京中軸線上的萬寧橋,在橋東西兩側的石泊岸上,元、明兩代共六尊石雕鎮水獸依然栩栩如生根據歷史學家考察,萬寧橋橋西曾設澄清閘,可以使沿京杭大運河北上的漕船直抵積水潭碼頭(什剎西海),對保障京城供給至關重要。  什剎海是京杭大運河漕運的北段起點,作為京城唯一的開放性水域,百年前曾以「穀雨開航,寒露收船」的傳統,成為標誌性的文化符號。而這也一度影響了老北京格局。
  • 京杭大運河到底是如何橫穿長江和黃河的?古人智慧令人佩服
    偉大工程之一,古代人民智慧的象徵 眾所周知,京杭大運河乃是中國古代一項偉大的水利工程,其成就可以與長城相媲美。 作為一條歷史悠久的運河,京杭大運河的工程量之大可謂是令人嘆為觀止。 可想而知,在古代中國科技不發達的時代,修建這樣一條運河需要消耗多少勞動力。 但也正是因為工程量的浩大,無法僅憑一個朝代的力量獨立完成,因此大運河與萬古長城一樣,都是歷經了多年和多方力量,才得以成功面世的。
  • 運河博覽|世界知名運河簡介:京杭大運河、伊利運河、蘇伊士運河簡介
    運河自然承襲了水的這一特質滋養著河畔生命訴說著古老的故事京杭大運河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最長且最古老的運河,溝通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全長約1797千米。京杭大運河最早始於春秋時期吳國為伐齊國而開鑿邗溝。
  • 行走大運河|度越千古耀星河
    元代郭守敬通過山東段運河的開鑿,使京杭之間不再繞道洛陽,航道被拉直和縮短,此後形成了京杭大運河。七百年前的智慧閃光,在華夏大地上定格為鬼斧神工的水利奇觀,大運河這才跨越魯中丘陵,進入了燕趙大地。 那些老去的影像、過往的時光,從未被邢襄古城遺忘。
  • 鉤沉│喚醒沉睡的隋唐大運河
    尤其那句:「長城是陽剛雄健的一撇,運河是陰柔深沉的一捺,這一撇一捺構成了共和國版圖上一個大大的人字。」  可是今天看來,《話說運河》存在一個重大的疏忽——它濃墨重彩地呈現了京杭大運河全貌和前世今生,但卻幾乎沒怎麼提及隋唐大運河,沒怎麼提及洛陽。隋唐大運河及那個時代繁盛至極的洛陽似乎被歷史徹底地遺忘了。
  • 京杭藝術家泛舟大運河:以雅之名 集河之蘊
    王剛 攝戲曲表演、書法繪畫、詩朗誦、藝術交流……8日,大運河京杭雅集活動在浙江杭州大運河畔舉行,京杭兩地藝術家泛舟大運河杭州段,以雅之名頌古今,集河之蘊流新芳,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大運河文化交相輝映。運河畔,曲韻流觴。「南碼頭,北碼頭,戲班日日隨水流。中國戲曲自古就有『水路傳播』的說法。」
  • 京杭大運河博物院方案敲定 2023年底建成
    京杭大運河博物院方案敲定 2023年底建成 2019-12-19 09:03 來源:錢江晚報 / 記者:餘雯雯 / 編輯:姚曹潔
  • 千年運河 百年水文丨京杭大運河百年水文聯盟活動在杭舉行
    近日,杭州市林業水利局會同浙江省水文管理中心以「千年運河、百年水文」為主題,倡議並發起「京杭大運河百年水文聯盟」活動,聯合京杭大運河沿線14座具有百年歷史的水文站共結聯盟,使百年水文站成為運河文化帶的重要窗口,講好水文故事、展望水文現代化,弘揚時代水利精神,煥發新的時代風採,共同打造一條流動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