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講壇】量子物理史話——波粒戰爭

2021-02-19 北京一零一中學生會

光到底是什麼?這個問題起初並不是什麼爭論,自古希臘起就有說法,並且不斷完善改進。直至17世紀,對於光本性的問題,就逐漸分裂為了微粒派與波動派兩大陣營。自此後將近三個世紀,兩個派別爭得你死我活,胡克、牛頓、託馬斯楊、普朗克、愛因斯坦等等。微粒與波動的「統治地位」不斷易主,直到最後,光本性的問題已經升級為了一個哲學問題,不僅是光,連我們人都已經攪入到這場混戰之中了,人又是什麼?這一系列的自然物理哲學問題直接為量子物理鋪平了道路。也正是在這個問題上,經典物理體系倒臺了,並創立起如今璀璨輝煌的量子物理學。

5月14日、15日,學生講壇將由範嘉楠為大家帶來——量子物理史話(一):波粒戰爭。

這兩節課將為大家詳細講述三次波粒戰爭的一切。不論是歷史層面還是物理層面,甚至到哲學上,本次課都將帶給聽眾以知識上的大豐收,以學習物理的熱情。兩天的內容是承接關係,將分為上下兩部分。講座內容偏重於史話,對物理知識的要求並不高,大部分內容已通俗化,在知識層面上只需要大家理解就好——當然掌握了是最好的。

P.S. 講師還準備了兩張輔助性的補充材料,那兩頁紙皆是寶貝,數量有限,免費領取,先到先得哦~

P.P.S 對於初中同學來說,聽懂這個課是有難度的,如果想過來感受一下當然是極歡迎的。對於高中的同學來說,這個課程應該是完全沒問題的。

同時,講師表示如果大家在講座之後有任何問題可以簡訊微信聯繫~13691122919

5月14日、15日 中午12:50

地點:學術報告廳

講師:高二4班 範嘉楠


相關焦點

  • 讀《上帝擲骰子嗎——量子物理史話》有感
    (請忽略排版問題)引用《上帝擲骰子嗎——量子物理史話》中我印象最深的那句話來開篇——「這可能是最好的時代,這也可能是最壞的時代」來表達我此刻的心情
  • 量子物理史話——意識構建的世界
    今天我們繼續講量子物理史話,今天的題目是意識構建的世界。
  • 《上帝擲骰子嗎——量子物理史話》
    量子信息技術已經成為當今世界科技實力和創新能力的一大表現,將影響未來信息產業發展和經濟社會面貌。《上帝擲骰子嗎——量子物理史話》一書的作者曹天元將為我們科普關於量子的相關知識——科普作家,代表作《上帝擲骰子嗎:量子物理史話》被稱為中國的《時間簡史》。
  • 量子物理史話——大統一之路
    量子物理前面講了四條路了,哥本哈根、平行宇宙、隱變量、貝爾不等式。今天我們再講三條路,這三條路都是小路,都不起眼,但是他們的觀點都引用了局部和整體的概念,最終咱們採用了大統一來定義了今天的題目。它其實是從統計學概率上去解釋量子物理的的現象。所以你考察一個電子是沒有意義的,它的態度就非常圓滑,反正你按統計學來講雙縫實驗的時候,兩邊的雙縫通過的電子最終是各50%,而且左旋的電子最終也是50%,右旋的也是50%。就像我們扔硬幣一樣,我們扔很多次硬幣,最終硬幣的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概率是一樣的,都是50%,但是這個說法也不被一些人支持。
  • 田松 量子世界的說書人——關於《量子物理史話》,科學史的寫與重寫
    ▲(《上帝擲骰子嗎:量子物理史話》,曹天元著,遼寧教育出版社,2006年1月第一版,定價32元,文中括號的數字為本書頁碼。)
  • 讀物——《量子物理史話》
    2016年8月16日1時40分,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發射升空。關於本體的思考,你的本體是什麼?就量子物理的運用,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量子物理學史,在閱讀過程中,可以將量子物理與佛學的「空」結合起來思考宇宙、大千世界。本文推出的讀書初衷,是介於理性與感性、思維與想像之相輔相成。以包容的態度來懷疑、思考。我們隨時在準備著,把所有一切推倒重來,將要一次又一次地被顛覆著。
  • 什麼是波粒二象性?
    光具有波粒二象性,一定程度上是波,一定程度上是粒子。你可能對這個答案非常不滿意,但其實這就是答案!波粒二象性不是波粒「雙標」,可不是我想什麼時候把它當作波(粒子)就什麼時候把它當作波(粒子)。有一套確定的物理規則,告訴我們在什麼時候光看起來像經典的波,什麼時候看起來像經典的粒子。 想一下我們的日常生活,經典的粒子是可數的,是可以標記的。
  • 量子物理史話
    第二次讀這本書《量子物理史話:上帝擲骰子嗎?》。曹天元先生把枯燥乏味的物理學寫的熠熠生輝,令人讚嘆!
  • 劉慈欣竟然盛讚它是學生上課時最想偷看的物理小說?
    量子物理史話》就很有趣,因為讀這本書像是在讀一部科學「野史」。讀科普的意義不在於搞清楚每一個物理公式裡的計算符號和字母,更重要的是把科學變成普通人能看懂的東西。所以這套書一出版就連續幾十次印刷,十年來不同版本的累計銷量近百萬冊,這個受歡迎的程度在科普屆算是妥妥的扛把子了——打破了量子物理的高冷麵具,關於量子物理,沒有比這本書寫得更通俗易懂。
  • 量子物理史話:上帝擲骰子嗎?
    然而還未來得及一覽美景,轉眼又大起大落,誤入白雲深處不知歸路.量子力學的發展史是物理學上最激動人心的篇章,我們會看到物理大廈在狂風暴雨下轟然坍塌,卻又在熊熊烈焰中得到了洗禮和重生。我們會看到最革命的思潮席捲大地,帶來了讓人驚駭的電閃雷鳴,同時卻又展現出震撼人心的美麗。我們會看到科學如何在荊棘和沼澤中艱難地走來,卻更加堅定了對勝利的信念。量子理論是一個極為複雜而又難解的謎題。
  • 五分鐘量子力學(九)、量子史話:自旋與全同性原理
    今天我挑選了一個自認為很重要的量子力學話題來討論——自旋與全同粒子。在很多科普文章中,有人對自旋持有否定的態度,也有些人認為電子自旋跟經典物理中的自旋概念去理解。其實這種想法都是錯誤的。五分鐘量子力學(九)、量子史話:自旋與全同性原理在切入這個知識點之前,我們需要了解一下,小編無法用語言描述的量子力學內容的列表,以下內容都是小編故意PASS的部分,(說明一下,這些內容僅僅是量子力學的入門部分)請各位小夥伴諒解:一、量子力學中的力學量
  • 關於物理學,大眾也能看懂:量子物理通史、相對論、量子通信
    1、《上帝擲骰子嗎》量子物理史話作者:曹天元科普作家,1981年生於上海,中學畢業後赴美國和中國香港讀書,主攻專業為生物化學和電子工程,現任CCTV新科動漫首席品牌顧問、北京交叉點擊文化傳媒公司品牌總監
  • 五分鐘量子力學(六),量子史話:詭異的量子疊加態
    五分鐘量子力學(六),量子史話:詭異的量子疊加態及量子佛學的謬誤。標題只能寫30個字實在不能表達我的本意啊。
  • 諾獎得主維爾切克做客上海交大大師講壇 科普量子粒子呼籲疫情期...
    圖說:上海交大大師講壇雲開講 李政道研究所供圖(下同)在微觀量子的世界,也可以用類似結繩計數的方法來記錄及操控量子信息。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李政道研究所所長弗蘭克·維爾切克教授在上世紀80年代就提出了一個理論:在二維體系中存在著第三類量子粒子,其自旋量子數既不是整數也不是半整數,而是任意大小,他將這種新量子粒子命名為任意子(anyons)。
  • 物理教育-量子力學(7)
    它是20世紀人類文明發展的一個重大飛躍,量子力學的發現引發了一系列劃時代的科學發現與技術發明,對人類社會的進步做出重要貢獻。19世紀末正當人們為經典物理取得重大成就的時候,一系列經典理論無法解釋的現象一個接一個地發現了。德國物理學家維恩通過熱輻射能譜的測量發現的熱輻射定理。
  • 4 - 量子物理引發的真相思考之一
    縱觀科學發展史,我們深刻的知道,人類和社會的進步是建立在推翻以往的真相的基礎上發生,從地心說到日心說,再從牛頓的經典物理,愛因斯坦相對論...到當代的玄理論,量子物理。這一路都在告訴我們,要認識世界的真相必須有一個開放的心態和時刻推翻舊世界的決心。在開始粉碎三觀之前,先做幾個量子物理中的常見概念科普。
  • 不是波粒二象,而是波粒意三象
    >                 (圖片來自於網絡)1、波粒二象   量子力學揭示了所有的量子態都呈現波粒二象性的特徵。四種相互作用,都與波粒有關。波粒二象似乎構成了人們所在的世界的一切。 所以,波粒二象,應該加上意識之象,成為波粒意三象。它們相互結合,共同存在,不可分割,構成人類的人化世界的圖景。   所以,現在就更加能夠理解為什麼在量子力學實驗中,微觀的量子態與人的觀察過程有關。當微觀粒子的體積、直徑、波動波長遠遠小於人們用來進行觀察的光波波長的時候,便會呈現出來疊加態現象,測不準現象。
  • 諾獎得主做客交大大師講壇,網絡直播揭秘第三類量子——任意子
    Frank Wilczek教授在上世紀80年代起便提出了一個理論:在二維體系中存在著第三類量子粒子,其自旋量子數既不是整數也不是半整數,而是任意大小。Wilczek教授將這種新量子粒子命名為任意子(anyons)。
  • 延伸閱讀:量子論的離散世界和哲學思考
    前言:為了給孩子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講量子論,我把《上帝擲骰子嗎:量子物理史話》看了不下3遍,在網上翻閱各種資料,手繪了4張草圖。
  •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李鐵夫的物理「量子力學」
    量子力學,太過深奧。關鍵是昨天也沒怎麼聽,忙完工作過去就剩下最後10幾分鐘,實在沒什麼感悟。     ——王豔歌   「來來來,你告訴我你是如何完美的避開了那麼多正確答案考個位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