狙擊淋巴瘤!靶向CD30的創新抗體偶聯藥物開出上海首張處方

2020-12-20 瀟湘晨報

圖說:中山醫院劉澎教授開出上海首張處方 採訪對象供圖

新民晚報訊(記者 郜陽)昨天,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血液科主任劉澎教授開出靶向CD30的創新抗體偶聯藥物安適利(注射用維布妥昔單抗)在上海的首張處方,用於復發或難治性經典型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治療。

淋巴瘤是一種起源於淋巴造血系統的惡性腫瘤,是70多種不同亞型的「淋巴瘤家族」的統稱。目前,淋巴瘤已是中國死亡率最高的十大惡性腫瘤之一。數據顯示,中國每年大約有9.3萬人被診斷為淋巴瘤,每年有超過5萬人死於這種癌症。在經典型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中,晚期患者的挽救治療選擇有限,且通常伴有巨大的治療負擔。由於治療選擇的局限,患者普遍面臨生存期短、生活質量差、副作用嚴重等問題,亟待創新療法緩解生存困境。

今年5月14日,安適利經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正式批准進入中國,為成人CD30陽性的復發或難治性系統性間變性大細胞淋巴瘤和復發或難治性經典型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帶來治療新選擇。

經典型霍奇金淋巴瘤是表達CD30的淋巴瘤亞型,作為靶向CD30的創新抗體偶聯藥物,安適利(注射用維布妥昔單抗)具有獨特的藥物作用機制,通過與腫瘤細胞表面抗原CD30特異性結合,由抗體將細胞毒藥物帶入腫瘤細胞內,在腫瘤細胞內發揮殺傷作用,從而顯著降低系統性毒性。

為早日滿足患者迫切需求,該藥物自獲批以來,第一時間全力投入生產,克服海外疫情期間的種種挑戰,通過各部門通力協作,在短短兩個多月時間內就順利完成了生產、包裝、運輸、質檢、物流等一系列工作,實現了其在全國各地的同步覆蓋,確保各地患者都能在第一時間從創新的靶向CD30療法上獲益。

【來源:新民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治療淋巴瘤的靶向CD30療法開出上海首張處方
    來源:證券時報2020年7月30日,上海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血液科主任劉澎教授開出靶向CD30的創新抗體偶聯藥物安適利?(注射用維布妥昔單抗)在上海的首張處方,用於復發或難治性經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HL)患者的治療。
  • 江蘇開出首張肺癌新藥處方:靶向藥安聖莎獲批46天火速上市
    江蘇開出首張肺癌新藥處方:靶向藥安聖莎獲批46天火速上市 現代快報微信公眾號 2018-10-10 19:34
  • 聚焦免疫調節小分子 抗體偶聯藥物新銳C輪融資8500萬美元
    Silverback公司依託於自己的ImmunoTACTM技術平臺,開發具有全身用藥、局部起效特點的抗體偶聯藥物(ADC),用於治療癌症和其他嚴重疾病。Silverback的研發管線正向多個治療領域的臨床研究發展,包括腫瘤和纖維化疾病。現有的ADC旨在向表達抗原靶點的細胞遞送含有細胞毒性的有效載荷,如化療藥物等,但是這種方法也容易引起全身性的副作用。
  • JLB:新抗體藥物將淋巴瘤細胞困在血管再進行「剿滅」
    2016年8月5日訊 /生物谷BIOON/ --淋巴瘤是一種影響淋巴細胞的癌症。這種疾病起源於淋巴器官(淋巴結,脾臟或骨髓),在擴散入血之後不僅會滲透到其他淋巴器官還會侵入其他組織。這種疾病會變得非常具有侵襲性,還會抵抗化療藥物的治療。 最近來自日內瓦大學的研究人員在一項新研究中為淋巴瘤病人帶來了希望。
  • 全球首個BCMA靶向療法!GSK抗體藥物偶聯物belantamab mafodotin獲...
    2020年07月15日訊 /生物谷BIOON/ --葛蘭素史克(GSK)近日宣布,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腫瘤藥物諮詢委員會(ODAC)以12-0的投票結果,支持belantamab mafodotin(GSK2857916)的臨床益處大於其風險:該藥是一種靶向B細胞成熟抗原(BCMA)的抗體藥物偶聯物
  • BCMA靶點開發:CAR-T、雙抗、抗體偶聯藥物誰將先勝?
    ASH 2020| BCMA靶點開發:CAR-T、雙抗、抗體偶聯藥物誰將率先勝出?來源:藥智網|森林2020年第62屆美國血液學會年會(ASH)於12月5-8日在線上虛擬召開。當前針對BCMA靶點開發的免疫療法主要分為3大類: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療法(CAR-T,新基/藍鳥生物、強生-傳奇為代表)、雙特異性抗體(BsAb,安進為代表)、抗體藥物偶聯物(ADC,GSK為代表)。隨著會議的進行,似乎形成了一個共識:細胞療法通常比雙特異性抗體藥物更有效,而雙特異性藥物比抗體藥物偶聯物更有效。
  • 全球首款「三陰性乳腺癌」抗體偶聯藥Trodelvy獲批
    4月22日,美國FDA加速批准靶向TROP-2的抗體偶聯藥物Trodelvy(Sacituzumab Govitecan-hziy)上市,用於治療既往接受過至少2種療法的轉移性三陰乳腺癌(mTNBC)成人患者。
  • 首個RET特異靶向新藥今天上市!還有哪些靶向新藥值得關注?
    有多家公司開發出了高選擇性的c-MET靶向藥,但它們剛開始在臨床中卻表現不佳:如果不篩選患者,藥物在臨床研究中的有效率很低。直到近幾年,隨著基因檢測普及,科學家終於發現有一群特殊的患者對這類藥物特別敏感,那就是攜帶c-MET外顯子14跳躍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這些人只佔肺癌總數的2%左右,難怪以前不篩選病人的研究基本都失敗了。
  • 吉利德首創TROP-2靶點抗體偶聯藥物...
    結果繼續證實,在傳統上面臨不良結局的患者群體中,Trodelvy與化療相比顯示出高臨床活性,無論TROP-2表達水平如何。Trodelvy是一款靶向TROP-2的新型、首創的抗體偶聯藥物(ADC),由Immunomedics開發,吉利德於今年9月以210億美元收購Immunomedics,將Trodelvy收入囊中。
  • 今日榮昌生物抗HER2抗體偶聯藥物擬納入突破性治療品種
    根據公開資料,抗HER2單抗-MMAE偶聯劑為抗體偶聯藥物維迪西妥單抗(disitamab vedotin,RC48)。今年9月,該藥已被美國FDA授予突破性療法認定,用於尿路上皮癌二線治療。近年來,HER2已成為研究人員開發抗體偶聯藥物的主要靶點之一。維迪西妥單抗是榮昌生物開發的一款靶向HER2的抗體偶聯藥物,正在被開發用於治療目前尚缺乏治療手段的常見HER2表達適應症,包括乳腺癌以外的HER2表達(IHC 1+或以上)癌症適應症,例如胃癌和尿路上皮癌,以及HER2低表達的癌症(IHC 2+/FISH-或IHC 1+)適應症,例如HER2低表達的乳腺癌。
  • 羅氏mosunetuzumab獲FDA突破性藥物資格 治療濾泡性淋巴瘤
    羅氏(Roche)近日宣布,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已授予mosunetuzumab突破性藥物資格(BTD),該藥是一種T細胞結合CD20xCD3雙特異性抗體,用於治療先前至少接受過2種系統療法治療的復發性或難治性(R/R)濾泡性淋巴瘤(FL)成人患者。
  • 藥明生物、合全藥業與Tubulis達成戰略合作 加速新一代抗體偶聯...
    ,共同加速Tubulis新一代抗體偶聯藥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s, ADC)的開發,直至新藥臨床實驗申請(IND)。Tubulis開發了一種雙平臺方法來生成具有獨特匹配性和疾病特異性的抗體偶聯藥物,能夠將選擇性抗體與有效載荷(payload)相結合,該方法已在臨床前研究中顯示出高度穩定性和有效性。此次與藥明生物及合全藥業達成合作,將支持Tubulis生產工藝擴大至全球臨床標準。TUB-010是此次合作管線中的首個項目,它是一種高度匹配、高度穩定和高效的蛋白偶聯物藥物,用於治療淋巴瘤。
  • 針對GPCR家族的抗體藥物研發
    該藥物靶向CCR4,適應症為復發或難治型CCR4陽性的成人T細胞白血病/淋巴瘤。除此之外,有多個藥物症處於不同的研發階段,部分列表如下:可以看到,在研管線中,靶點類型和適應症類型均較為多樣。鴻運華寧擁有GPCR抗體開發技術平臺。他們通過建立高通量的雜交瘤篩選、高通量抗體表達篩選、抗體功能檢測等一系列技術平臺,解決了靶向GPCR的抗體藥物的篩選、優化、人源化等難題,對這類靶點的抗體藥物開發起到了較大的推動作用。
  • ...的三陰乳腺癌治療新希望,FDA加速批准首個ADC藥物Trodelvy上市
    4月22日,Immunomedics公司宣布FDA加速批准其抗體偶聯藥物Trodelvy(sacituzumab govitecan-hziy)上市,用於治療既往接受過至少2種療法的轉移性三陰乳腺癌成人患者。Trodelvy是FDA批准的首個治療三陰乳腺癌的抗體偶聯藥物,也是首個獲批的靶向人滋養層細胞表面抗原2(Trop-2)的抗體偶聯藥物。
  • 不了解血液腫瘤治療的ADC類藥物,你就out了!
    如今,抗體偶聯藥物(ADC)的研發已開展得如火如荼、風生水起。不了解ADC說明你out了。 「魔法子彈」ADC是什麼黑科技? 早在一百多年前,德國化學家Paul Erlich就提出「魔法子彈」理論:通過選擇性地遞送藥物,實現僅殺死病原體但不影響正常組織的治療,即創建了基於單克隆抗體的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包括抗體偶聯藥物)的雛形。 抗體偶聯藥物(ADC)為何被被譽為「魔法子彈」?這得從它的作用機制說起。
  • 天然抗體的位點特異性偶聯
    與非特異偶聯相比,位點特異性的生物偶聯能產生更為均一、明確、可開發的抗體偶聯物。在本綜述中,作者闡述了針對天然抗體(非工程化抗體)進行位點特異性偶聯的方法,並探討了其臨床應用及未來發展方向。此外,本文還列舉了臨床試驗中的抗體藥物偶聯物並討論了這些位點特異性修飾方法的未來前景。大多數的抗體偶聯物都是通過傳統的化學方法製備的,包括賴氨酸殘基和N末端的胺醯化,半胱氨酸的硫醇烷基化。這些操作已被用於製備FDA批准的第一代抗體藥物偶聯物。但是這些方法通常都是位點非特異性偶聯,這就導致異質混合物、異構體的產生。
  • 中國創新藥表現亮眼|2020上半年NMPA批准新藥大盤點
    2019 年 11 月 15 日,澤布替尼獲得 FDA 上市批准,成為首個在美國獲批上市的中國原創抗癌新藥,實現了「零的突破」。半年之後,澤布替尼在中國獲得 NMPA 上市批准,並且是兩個適應症:復發難治性套細胞淋巴瘤(MCL)和復發難治性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 小淋巴細胞淋巴瘤(CLL/SLL)。
  • CD20xCD3雙特異性抗體!羅氏mosunetuzumab獲美國FDA突破性藥物資格...
    2020年07月14日訊 /生物谷BIOON/ --羅氏(Roche)近日宣布,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已授予mosunetuzumab突破性藥物資格(BTD),該藥是一種T細胞結合CD20xCD3雙特異性抗體,用於治療先前至少接受過2種系統療法治療的復發性或難治性(R/R)濾泡性淋巴瘤(FL)成人患者。
  • ADC藥物研發的關鍵四要素及發展趨勢
    ADCs(antibody-drugconjugates)技術是通過linker將單抗和藥物分子偶聯在一起,利用抗體的特異性靶向運輸藥物分子到靶組織發揮作用,降低藥物的系統性毒副作用,提高藥物治療窗和拓展抗體治療潛能[1]。血液中循環的ADC與靶抗原結合後,通過網格蛋白介導的內吞作用被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