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培養孩子養成良善的道德品質,學習全面的科學知識,培養優秀的才藝素質等方面,做為「虎爸虎媽」第一戰線的我們一直很重視,但是對於培養孩子生活中的智慧,我們做的也許還有很多不足。
美國有兩個詞「book smart」和「street smart」,我們之前談得更多的是Book Smart,今天小燈塔教育頻道想來談談Street Smart。
Street Smart包括很多方面:待人接物、情商逆商、審時度勢等等,小燈塔教育頻道會有一系列文章和大家分享討論。
今天,我們首先來討論最重要的一個方面:對生活中的緊急事件作出明智判斷和決定。
作為父母,無論孩子是什麼樣的年齡,我們都會害怕擔心他們遇到困難或者危險,孩子最終都需要對他們自己的生活負責,我們不能一直陪伴在他們身邊,我們需要培養他們擁有作出正確判斷和保護自己的能力。
每一次遇到類似於「拐賣」、「誘騙」、「侵犯」等社會案件時,我們都會既心疼又擔心,這個世界不安全,我們對孩子的教育和培養,不能是在真空環境的。
某天,我家做飯時因為炒菜鍋燒得太熱,煙太濃了,廚房警報響了起來。我知道原因,所以不太以為意,正想把門打開透氣的時候,塔妹大聲喊,「爸爸媽媽,快,快,快跑到院子去。」說著拽著我們就往外跑。
到了院子裡,小朋友告訴我們,他們在學校裡面經常會有消防預演。老師告訴過他們,如果遇到了緊急情況,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抓緊跑到空曠的地方。
我為自己開始的不以為然感到羞愧,因為即使我也像其他父母一樣經常會擔心小朋友是否有處理緊急狀況的能力,可是很少會想起來抽時間和小朋友一起學習應該如何處理。我會花時間帶塔妹參加課外活動,或者陪她玩耍,但是不會特別想到:「哦,我應該和小朋友一起來一次防盜預演。」
這就是很多父母教育的現狀,一方面我們明白訓練孩子如何應對緊急狀況和危險非常重要,因為即使非常稱職的家長也不能全天候守在孩子的身邊,另一方面我們又沒有加以重視。
「大人不在場的情況下,孩子是否有能力處理一些緊急狀況?」這是我們討論Street Smart的第一課,因為引導孩子成為「street smart」街頭智慧的孩子,能夠減少作為家長的憂慮和不確定性。
擁有「street smart」的孩子更了解自己周圍的環境。
孩子們很容易在玩耍的時候忽視周圍的環境,可能不會意識到在過去一小時裡,有陌生人坐在車裡看著他們。
可是,家長也不能因噎廢食,禁止孩子們在院子裡,小區裡玩耍。
只有不停的告誡孩子,讓他們留意自己周圍、身邊的環境,不要在未經過大人允許的情況下從陌生人那裡拿任何零食和糖果,即使是和朋友們在一起玩耍,也應該時刻保持著謹慎。
孩子們只有多在院子、小區裡玩耍,才能更熟悉周圍的環境,才會清楚誰是自己的鄰居,誰不是。
家長幫助孩子們學習識別汽車的品牌和型號,這些小細節可以為警方提供線索。
比如,當小區內部簡訊警告,最近出現一輛開著藍色福特蒙迪歐的陌生人,行為舉止非常奇怪的時候,孩子就可以特別注意開著這種型號車輛的人,在玩耍時,一旦發現,可以立刻向大人匯報。
小朋友的家長可以從教孩子識別顏色,了解汽車品牌開始。在停車場裡,可以和小朋友一起玩認品牌的遊戲。還可以和小朋友一起看汽車雜誌,教會孩子汽車的類型,比如是轎車、越野車還是跑車。當小朋友熟悉這些之後,還可以拓展到汽車型號。
這對孩子來說可能很難,因為不經過訓練和強調,孩子並不會注意這個可怕的陌生人有什麼其餘特殊之處。
家長平時帶孩子散步的時候,可以幫助孩子定位周圍人的細節,比如識別身高,可以將一個人與一個物體進行比較,比如旁邊的郵箱等。
使用觀察遊戲、發現差異遊戲等進行訓練學習觀察細節。
小點的孩子,家長可以引導孩子學習識別人的身體特徵,比如頭髮顏色、眼睛顏色、身高、胖瘦等,這將有利於孩子們學會識別和描述他人。
掌握學會如何描述這些特徵之後,可以多方面運用和練習,比如讓孩子回想剛才超市收銀員阿姨有什麼特徵。
如果孩子需要向大人或警方描述可疑人物,他們能記得多少?在學校裡,學習中也能提高孩子們的記憶能力,這也能夠幫助他們在需要的時候回想起具體細節。
在日常生活,家長也可以做到更多來幫助孩子們提高記憶力。對於年幼的孩子來說,這可以簡單到詢問公園裡有哪種動物,當他們學會數數時,問一下有多少孩子在操場上。
隨著年齡的增長,問題可以越來越難:
在雜貨店裡,問問孩子剛才迎面過來的女士穿著什麼顏色的襯衫;
請孩子描述那個在球賽上賣棉花糖的服務生的特徵;
在停車場挑選一個牌照,看看他能記住多少個數字和字母。
不過,家長切記,我們希望孩子注意細節,不僅僅是在他們知道大人會測試他們的情況下,而是隨時隨地都要注意周圍的細節。
經常花些時間與孩子們討論一些社會實踐或者身邊發生的意外,可以探討如果這件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應該如何去處理。
這不是一個一次性的話題,而是應該經常出現在家裡。比如,過幾天可以問問孩子是否記得上次討論的安全守則問題。
讓孩子知道,不論遇到什麼事情,爸爸媽媽總會站在孩子這邊,遇到任何事情,一定要告訴大人。不管是有人讓孩子感到不舒服,還是孩子發現一輛奇怪的車或者人,孩子都可以向大人匯報,大人不會嘲笑他們,會認真對待他們的觀察。
沒有人希望自己的孩子處於危險緊急的處境,不幸的是,這是育兒的一個現實部分,家長必須要給孩子做危機訓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識。我們也必須要準備好,以防萬一。
知道如何撥打報警電話只是第一步,有時可能沒辦法使用手機,但孩子也需要儘快擺脫困境。
首先學會對成年人說不。
第一時間遠離恐嚇自己的人。
如果在吵雜的環境被抓住,儘量大聲尖叫,引起旁邊人的注意。
另外,我們總是教導孩子不要打斷大人,但是如果孩子覺得自己處於危險之中,可以打斷爸爸媽媽和別人的交談。
家長平時的教育不可能涵蓋所有可能發生的緊急場景,但是只有對孩子做出危機訓練,才能使孩子在真正遇到危險的時候能稍微保持一點鎮靜。
禁止讓孩子和陌生人攀談是預防危險的一個方法之一。可是,有種情況,萬一陌生人真的是想幫助在困境中的孩子,又該怎麼辦呢?
如果孩子和家長在商場裡走散,一位陌生人想要帶你的孩子到廠商的問訊處登記,這時候孩子是否應該和他們一起,還是應該獨自尋找自己的家長?
當孩子就獨自在家,家裡著火了。、,一個路人注意到從你家房子裡升起的火苗,他跑到門口大聲呼救,但是孩子可能不會出來,因為他知道在家長不在的情況下,他不應該為任何人開門。
學習識別陌生人對孩子來說是一個非常現實的話題,家長要學會平衡陌生人的幫助和陷阱之間的話題。比如想要傷害孩子的陌生人通常會使用「你的媽媽受到傷害了」,「我迷路了,需要幫助」,或者「家裡著火了」等引誘孩子離開。
家長要教會孩子關於如何應對陌生人,也要讓孩子知道如果他真的需要陌生人的幫助應該如何求助。
比如,給孩子一部僅供緊急使用的手機,如果孩子走丟了,讓孩子打電話給家長。
孩子在沒有手機,商場保安人員也不在附近的情況下,可以讓孩子使用想要帶孩子找到媽媽的陌生阿姨的手機打給家長。
如果有人聲稱房子著火了,告訴孩子,可以讓路人求助於某某信任的鄰居來幫助孩子。
可以讓孩子接受陌生人的危險測驗,看看他們是否真的可以確定誰是陌生人。畢竟,孩子看到家長在超市裡與一個完全陌生的人進行了對話,那麼這個人現在對他們來說是朋友還是陌生人呢?
首先就要讓孩子知道什麼是朋友什麼是陌生人,孩子需要明白,家長與超市裡面某個人因為葡萄價格進行隨意交談與真正的友誼之間的區別。
孩子需要知道陌生人和信任的人是不一樣的。
孩子們很難掌握這樣的概念,為什麼家長可以和陌生人交談,但他們不能。大多數孩子天生就很健談,他們也想和旁邊的人交談。讓他們理解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至關重要。
孩子們需要有一個簡單而明確的概念:家長在身邊保護他們,他們可以和陌生人交談,但是如果家長不在的情況下,請與陌生人保持距離。
我們教育孩子們不要和陌生人交談,但是往往危險會在身邊,熟人作案更容易得逞。因為要讓孩子對熟悉的人產生防範,其實非常困難,經常會有一些很難過的新聞是關於某個孩子被朋友、鄰居、甚至是親人拐騙。
孩子們一旦了解陌生人的危險,我們就可以制定一套相應的規則來防範陌生人,可是,如果是鄰居邀請孩子去玩,孩子是不是要先經過大人的允許?如果一個熟悉的叔叔讓孩子覺得不舒服,應該怎麼辦?
家長應該多和孩子之間進行溝通,以便能隨時知道小朋友在哪,小朋友也知道如何能找到家長。
孩子如果被「你如果告訴父母,你再也見不到你父母了」等這樣的話語威脅,要讓孩子明白,家長會時刻保護他們,如果感到害怕第一時間要尋求父母的幫助,孩子沒有任何義務為其餘提出這種要求的人保守「秘密」。
培養孩子「street smart」有一個重點,也是難點,那就是不可過多的庇護孩子。過多地庇護孩子只會讓他們處於一個不切實際的泡沫中,他們會缺少在發生緊急情況時應對各種不同的情況的能力。
所以我們應該儘可能的抓住每一個學習的機會,讓孩子了解家庭生活和現實世界之間的聯繫,成為一個擁有真正的「street smart」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