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臍疝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21 巧珍母嬰護理中心

巧珍月嫂職業培訓學校由淅川縣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局批准的有資質的民辦月嫂職業培訓學校,有中國好阿姨河南省形象大使、全國優秀月嫂,高級母嬰護理講師、高級催乳師、高級小兒推拿師、高級營養師麻巧珍主講,20%理論加80%實操,通俗易懂、詼諧幽默,課堂氣氛融洽,來自全國各地的學員紛至沓來。呵護母嬰健康,為母嬰提供最專業的服務,您們將是我們手心的寶,細心,愛心,專心,用心是我們一貫的宗旨,您的月子交給我是最明智的選擇,巧珍歡迎有緣的您的到來!

點擊編輯籤名



「新生兒臍疝」——顧名思義,就是由於肚臍沒有得到很好的閉合,導致腸子的一部分從肚臍部位鼓出來而造成的疝氣,多發生於新生寶寶身上。


一般來說,由於早產兒的身體機能發育不夠完善,所以比足月兒更容易患上臍疝氣。那新生兒臍疝的注意事項有哪些呢?

1、在寶寶哭鬧的時候,首先應該安撫,並判斷哭鬧是否因為臍疝氣所引起。


雖然臍疝氣算是良性症狀,但是家長仍需留意觀察臍疝氣的情況。和腹股溝疝氣不同的是,臍疝氣多半會自行復原,而且幾乎都不需要進行手術,但腹股溝疝氣幾乎都需要通過手術來改善症狀。 

2、媽媽不需要每天按壓臍部,以觀察腸子是否跑出,只要在平時注意觀察就可以了,比如在給寶寶換尿布或寶寶睡覺時,順便觀察臍部外觀即可。


在寶寶比較放鬆、情緒比較平靜時,臍部的小包會稍微下陷一些,就像吹飽的氣球稍微放了一些氣,表皮變得皺皺的,但是,當寶寶開始活動或哭鬧時,臍部的小包又會變得較為飽滿。 

3、有些媽媽用硬幣直接壓住凸出的臍部,希望通過壓力來改善狀況。


但是,陳培濤醫師特別提示,不論用硬幣壓,還是用膠帶或衣物纏住,對臍疝氣都沒有實質療效,反而容易出現接觸性皮膚炎,特別是在夏天,更容易因為悶熱而出現痒疹。

4、如果是正常的臍疝氣,在往下按壓時,觸感就像是戳一個充氣沒有充飽的氣球,而且能很順利地往下按壓,中途不會遭遇任何阻力。

乳管。咱們都知道新生兒會有一個生理性的體重下降,這是很正常的,如果孩子在10天之後,體重恢復到和剛出生時候的差不多,或者是在整個新生兒期孩子的體重增長達到600克的時候,那也說明孩子在平時的時候是吃飽了。好了,這個就是孩子吃飽的時候會出現的情況,如果你家孩子現在已經滿足了這些情況,那就建議家長不要再使勁的餵孩子了,再餵孩子的話,孩子很有可能就會因此吐奶了。為了能讓姐妹們清晰簡單地初步判斷寶寶吐奶的嚴程度,小緣將吐奶現象分為溢奶和吐奶兩種。溢奶:沒有嘔吐動作,只是隨打嗝、腹部或全身用力等出現的沒有痛苦表情的奶液反流甚至流出口腔的現象稱為溢奶。吐奶:伴有嘔吐現象,且有痛苦表情的稱為吐奶。這樣分類的話,絕大多數嬰兒出現的是溢奶,屬發育中的現象。寶寶溢奶怎麼辦:在嬰兒頻繁溢奶的階段,家長要做好護理。只要嬰兒在溢奶時不伴哭鬧、咳嗽等現象,溢奶後進食正常,生長正常,就不必擔心。基於溢奶的機理,對溢奶明顯、次數多的嬰兒,家長應通過體位療法來使溢奶現象得到緩解。體位療法:家長可以在嬰兒吃奶後讓嬰兒保持相對右側位,將嬰兒床頭抬高 15~25 度,以使嬰兒全身處於 15 度斜坡面上,這樣做就可以有效減少食物反流。拍拍背。



5、在穿衣服、換尿布時,並不需要刻意避開患有臍疝氣的部位,只要注意做好照護工作,保持好皮膚的完整性即可。


相關焦點

  • 新生兒臍疝多數能自愈
    □河南省兒童醫院新生兒外科劉婷    小麗最近生下一個可愛的寶寶,醫生叮囑要護理好寶寶的肚臍,於是小麗每天給寶寶的肚臍消毒,直到臍帶脫落。誰知沒過幾天,寶寶的肚臍鼓起一個包,哭鬧時會變得更大,到醫院就診,醫生說是臍疝。
  • 寶寶臍疝有哪些表現?治療方法有哪些?
    一、造成臍疝的原因本病發生與臍部特點有關。在胚胎期,臍環下半部通過兩根臍動脈和臍尿管,臍環上部通過臍靜脈,出生後這些管道均閉塞而變成纖維條索。臍帶脫落後臍部形成瘢痕與上訴結構形成索帶相連。由於上述結構的存在使腹部肌肉和筋膜在臍環處留有缺損,在腹部壓力增加的情況下如患兒嘔吐、咳嗽、腹瀉、便秘等腸管可通過薄弱區膨出而形成臍疝。
  • 嬰兒臍疝容易與哪些疾病混淆
    臍疝主要是因為肚臍部位的筋膜缺損,臍環呈開放狀態,缺損處有正常的皮膚覆蓋。這是一種發育缺陷性的問題,與遺傳因素也有一定的關係,是小嬰兒時期比較常見的一種外科疾病。
  • 如何照顧新生兒,照顧新生兒有哪些注意事項是容易被忽略的?
    導讀:如何照顧新生兒,照顧新生兒有哪些注意事項是容易被忽略的?照顧新生兒有以下事項是容易被忽略的:1、剛出生的新生兒,建議餵一天的水,再餵奶,兼具益生元葡萄糖水,葡萄糖水能有效幫助剛出生的新生兒新陳代謝,排洩胎毒,預防新生兒得黃疸。
  • 新生兒的特殊現象(眼白出血、喉鳴、臍疝、新生兒多動)
    這就是新生兒寶寶正常的喉鳴,也稱收咽鳴。新生兒喉鳴,在剛生下來時還不明顯,生後數周變得越發明顯。這主要是新生兒收軟骨發育還不夠完善,喉軟骨軟化造成的,一般在6月齡到周歲期間自行消失。新手媽媽往往以為這是寶寶喉嚨有線,有的甚至猜測是否得了氣管炎,肺炎,這是完全沒有必要的。如果寶寶吼鳴比較嚴重,持續時間也比較長,應該懷疑患有佝僂病,如確診就應給予抗佝僂病的治療。
  • 新生兒吐奶怎麼辦 新生兒護理有哪些注意事項
    面對剛出生的新生兒,感覺他的各方面都很脆弱,感覺很容易受到傷害的樣子,這個時候就需要我們廣大家長好好的呵護,那麼隊友新生兒吐奶怎麼辦呢?新生兒護理有哪些注意事項呢?下面就讓我們來看一下吧。新生兒吐奶怎麼辦改變餵養姿勢媽媽抱著寶寶餵母乳時,要讓寶寶的頭部高一些,身子低一些,這樣能減輕寶寶吐奶的症狀,給寶寶喝奶粉時儘量不要讓寶寶躺著喝,坐著或站著比較好。改變餵養時間當寶寶有吐奶症狀時,要注意縮短每次餵奶的時間,不要長時間給寶寶餵奶,讓寶寶慢慢的消化吸收,慢慢的寶寶腸胃適應了就不會吐奶了。
  • 新生兒臍帶護理10個注意事項,不要收藏要記住,很多家長經常錯!
    那麼具體的新生兒護理的注意事項有哪些?家長們都做對了嗎?第一注意事項:在準備給寶寶臍帶進行護理的時候,首先護理的人員需要進行雙手的清潔,把雙手洗乾淨,防止手上的細菌感染寶寶的臍帶的傷口。臍帶是不能沾水的,所以洗完手以後,一定要把雙手擦乾淨。
  • 新生兒農保如何辦理?農保卡的作用以及注意事項有哪些?
    看完本文預計需要2分鐘每天都會有很多新生兒的誕生,為了迎接新生命的到來,可以說大家都是喜出望外,準備得相當的充足,孩子在出生以後我們可別忘記了孩子上戶、農保等方面的事情哦!說到新生兒農保怎麼辦理方面的問題,想必很多新手爸媽們都不是很了解,在此總結了一些信息,希望能幫助大家解決這個問題,順便我們一起看看農保卡的作用以及注意事項有哪些?一、新生兒農保如何辦理?1、首先我們要去為新生兒辦理入戶方面的手續。
  • 臍疝修復外科手術圖解
    (1)第3頁:臍疝修復外科手術圖解(2)第4頁:臍疝手術注意事項……新生兒臍疝  有些時候肚臍不甘心地位中落,會相當突兀地膨出在肚子的正中央,形成了讓不少家長頗為擔心的「臍疝氣」狀況。到底這種肚凸凸的情形要不要緊?需不需要檢查或開刀?有人說,這可能是甲狀腺功能有問題,是不是真的?
  • 新生兒洗澡的好處有哪些?注意事項又有哪些?
    作者:寶寶知道 兒科鮑秀蘭1、新生兒洗澡的好處:清潔身體多給新生兒洗澡不僅能夠幫助寶寶做好清潔,還能夠有利生長發育。剛出生的寶寶,新陳代謝旺盛,皮脂油脂分泌旺盛,長時間使用尿不溼尿布,很容易讓寶寶受到細菌的侵襲,所以洗澡是最為有效的清潔方式。
  • 新生兒護理有哪些注意事項?有些錯誤犯了耽誤一輩子
    別擔心,今天我就給各位新生媽媽科普一下新生兒護理要注意哪些事項:讓新生兒仰睡仰睡是推薦的新生兒睡眠方式,國外的研究發現,仰睡能大幅降低新生兒猝死,此外側睡也是不錯的選擇,但要避免趴睡,容易發生窒息風險,寶寶醒著的時候多練習趴還是有必要的。
  • 肚臍凸出來,十有八九是臍疝,大多會自愈
    總有寶媽會問:「醫生,寶寶肚臍沒收好,該怎麼辦?」,「什麼是臍疝?」,「為什麼會這樣?」現在一一回答以上問題。很多新生兒在7~14天後臍帶脫落,寶媽發現肚臍依然凸出來沒有回縮。就會有各種猜測,是不是出生時臍帶沒有結紮完美。也會擔心寶寶會不會一直就這樣。
  • 寶寶臍疝怎麼辦?需要動手術嗎?
    在此也提醒寶爸寶媽們在護理新生兒時,需要特別注意防止臍疝這種常見病的發生什麼是臍疝?疝囊大小不一,直徑多為1cm左右,偶有超過3~4cm者,多見於低出生體重兒,體重低於1.5kg者75%有臍疝寶寶出現臍疝的原因及症狀原因1.新生兒出生時腹肌發育相對不完善
  • 新生兒出院回家,有哪些注意事項?以下3方面一定要記牢
    導讀:新生兒出院回家,有哪些注意事項?以下3方面一定要記牢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新生兒出院回家,有哪些注意事項?以下3方面一定要記牢!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什麼是臍疝?
    01臍疝的發生原因有哪些患兒臍疝大多可自愈,隨著年齡增長,腹肌亦發達,臍孔常能逐漸狹窄而閉合,一般發生在1~2歲,甚至3~4歲仍可能自愈。一般臍孔直徑在1CM左右者,不做如何處理多可閉合。但是臍孔直徑在1.5CM以上且有增大趨勢者自愈可能性小。
  • 聊聊臍疝的那些事
    什麼是臍疝?疝囊大小不一,直徑多為1cm左右,偶有超過3~4cm者,多見於低出生體重兒,體重低於1.5kg者75%有臍疝寶寶出現臍疝的原因及症狀原因1.新生兒出生時腹肌發育相對不完善,而腸道肌肉發育相對完善,所以我們常看到寶寶的肚子總是鼓鼓的,就是這個原因,尤其是臍部的腹直肌有間隙,當腹部壓力增高時便容易形成臍疝
  • 臍疝3現象需警惕
    什麼是臍疝?臍疝在新生兒階段相當常見,通常是因為肚臍下的筋膜層及腹直肌尚未完全生長密合,當寶寶腹部用力、咳嗽或哭鬧時,導致腸子脫出將肚臍往外頂,便會造成臍疝。新生兒臍疝氣的發生率約為15%,其次是成年女性(特別是孕婦或生過孩子的媽媽)比較常見。
  • 新生兒的《出生證明》如何辦理?需要哪些手續哪些注意事項呢?
    有很多的爸爸在辦出生證明的時候,往往得辦好幾次才能成功,費時費力。那麼辦出生證明需要哪些證件和哪些注意事項呢?了解完下面的內容,讓你一次成功!出生證明又稱作是《出生醫學證明》。用以從醫學和生理學角度解釋嬰兒已經出生。
  • 寶寶的肚臍有臍疝是咋回事?寶媽不用過分緊張,多數會消下去
    主題:寶寶的肚臍有臍疝是咋回事?寶媽不用過分緊張,多數會消下去文:程爸育兒(原創內容,歡迎分享,抄襲必究)新生兒出生後,除了餵養之外,另外一個比較重要的事情就是給寶寶做「肚臍護理」。如果新生兒的臍帶過早脫落了,難免會有一些血絲。此時寶媽需要做好定期消毒工作,謹防肚臍感染。除了關心寶寶肚臍消毒之外,還有一些少數寶寶的肚臍可能「有點不一樣」。正常寶寶的肚臍都是凹進去的,但有些寶寶的肚臍卻是「凸出來」的。這凸出來的肚臍,有一個學名,叫「臍疝」。嬰兒臍疝也屬於比較普遍的症狀,所以寶媽們不用過分緊張。那這臍疝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呢?來聽聽程爸的說法。
  • 寶寶臍部鼓了包,媽媽可不能不當回事,當心小兒臍疝
    寶媽小美剛剛有了寶寶,本來是件高興的事情,最近卻滿臉的陰雲,問了才知道,小美的寶寶剛出生幾個月肚臍就鼓了一個大包,都好幾天了還是下不去,去醫院打聽才知道長了臍疝,不知道有多少的寶媽有小美這樣的痛苦。對於新生兒來說,寶寶長臍疝是一件很常見的事情,嬰兒要比成人更加容易長臍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