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的特殊現象(眼白出血、喉鳴、臍疝、新生兒多動)

2020-09-03 嬰幼兒護理分享

眼白出血

頭位順產的新生兒,由於娩出時受到媽媽產道的擠壓,視網膜和眼結合膜會發生少量出血,俗稱眼白出血。新手爸爸媽媽看到寶寶眼白出血,不要驚慌,不必治療,幾天以後寶寶自然就好了。

喉鳴

有的新生兒,出生後喘氣不大正常,呼呼呼嚕的。仔細傾聽,寶寶吸氣時,喉中伴有笛音那樣的高調音,呼氣時就聽不見了。寶寶哭鬧、急著吃奶時,高調音明顯,睡著後就減輕了。這就是新生兒寶寶正常的喉鳴,也稱收咽鳴。

新生兒喉鳴,在剛生下來時還不明顯,生後數周變得越發明顯。這主要是新生兒收軟骨發育還不夠完善,喉軟骨軟化造成的,一般在6月齡到周歲期間自行消失。新手媽媽往往以為這是寶寶喉嚨有線,有的甚至猜測是否得了氣管炎,肺炎,這是完全沒有必要的。

如果寶寶吼鳴比較嚴重,持續時間也比較長,應該懷疑患有佝僂病,如確診就應給予抗佝僂病的治療。

臍疝

新生兒臍帶脫落後,由於腹壓的作用,臍帶殘端逐漸增大,腹腔中的液體,腸管或大網膜進入臍帶殘端,形成臍疝。民間稱「氣肚臍」。

新生兒哭鬧、排便時,腹壓增高,臍疝增大;睡眠安靜時,臍疝減小,甚至看不見。一般在1-2歲時自愈。無需治療。

特大臍疝屬於疾病範疇,需要手術治療。發生疝嵌,需要緊急手術治療,不可有半點拖延。

新生兒多動

了解「小兒多動症」的人不少,但「新生兒多動」很少有人提及,於是造成這樣的事實:而對新生兒多動,媽媽不知道是怎麼回事,求醫問藥,煩惱多多。

什麼是新生兒多幼呢?屬於正常現象,還是異常現象?

·寶寶吃奶也不安靜,吃吃不停,把乳頭吐出來,頭轉向一邊,過一會兒弄吃,媽媽要管他,他會鬧,結果把吃進去的扔又吐出來了。

·睡眠不安寧,各種動作多多,睡覺都不閒著。最讓媽媽疲勞的是寶寶睡眠晝夜顛倒,白天還能睡上兩覺,黑天卻玩個不停,能連續睡一個小時不醒、不鬧,媽媽就很滿意了。

·遇激惹,會突然大聲哭鬧,身體微微顫抖,無論如何也哄不好——吃奶?不要!媽媽抱?沒用!拉了?尿了?尿布乾爽爽!渴了?不給奶瓶還好,奶瓶送到嘴邊,呵,哭得更厲害了!急得媽媽滿頭大汗.……

這種狀態,就是新生兒多動,算不上什麼病態,可能是由於新生兒對養育環境不適應造成的。如準媽媽孕期精神過度緊張,情緒波動較大,易使寶寶出生後和媽媽關係不協調:如媽媽有產後抑鬱症,保姆帶孩子,寶寶聽不到宮內熟悉的媽媽心跳的聲音,心情煩躁不安。不要以為新生兒就沒有情感!

有窒息史或神經系統損傷性疾病的新生兒,更易出現多動,這種多動可稱為「小小腦輕微障礙症候群」。

正確處理新生兒多動的辦法,其實很簡單:把寶寶的兩隻小手放在胸前,並輕輕搖是。不要過分塊,更不能急果,要靜靜地安慰。

相關焦點

  • 新生兒特殊生理現象之眼白出血?
    發生在口唇手足及甲床下的青紫,由於手足外露,受涼受壓,多學吉泰,結紮延遲引起的青紫,第二,寶寶哭鬧,食管反流,屏氣發作引起的呼吸短暫傾斜可引發全身停止,四皮膚變色剛出生的寶寶真可以稱為變色龍新生兒變動體位,皮膚顏色出現界限分明的不同變化。
  • 新生兒特殊生理現象
    新生兒由於膽紅素生成過多;血漿白蛋白聯結膽紅素的能力差;肝細胞處理(攝取、結合、排洩)膽紅素能力低;腸肝循環增加等原因,容易發生黃疸。新生兒血中膽紅素>5~7mg/d|可出現肉眼可見的黃疸;50%~60%足月兒和80%早產兒出現生理性黃疸。
  • 新生兒臍疝多數能自愈
    □河南省兒童醫院新生兒外科劉婷    小麗最近生下一個可愛的寶寶,醫生叮囑要護理好寶寶的肚臍,於是小麗每天給寶寶的肚臍消毒,直到臍帶脫落。誰知沒過幾天,寶寶的肚臍鼓起一個包,哭鬧時會變得更大,到醫院就診,醫生說是臍疝。
  • 作為新媽媽新生兒的這些特殊生理現象你了解嗎
    ,有助於新生兒吸吮。有的老人會建議用針挑,這是萬萬不可取的,容易造成局部出血或者口腔炎症,嚴重的還會引起敗血症和新生兒的生命。因此,千萬不能馬虎大意,老人覺得我以前就這樣做過,沒任何問題,但是孩子和孩子不一樣,以前做沒問題也不代表現在做就沒問題。拿不準的事情多問身邊的有經驗的媽媽,或者諮詢醫生,兒科醫生給的建議相對來說是最保險的。
  • 寶寶成長指南︱新生兒期——常見問題解答(1)
    5.如何給新生兒洗澡?新生兒出生後第二天即可洗澡。頻率:冬天每天一次,夏季每天至少兩次。水溫:以38°C~40°C,摸上去不燙手為宜。室溫:控制在25°C以上。★操作:(1)用浴巾裹住寶寶全身,以防受涼。(2)一隻手的拇指和中指從寶寶耳後向前壓住兩側耳廓以蓋住耳孔,防止耳朵進水。
  • 新生兒臍疝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點擊編輯籤名「新生兒臍疝」——顧名思義,就是由於肚臍沒有得到很好的閉合,導致腸子的一部分從肚臍部位鼓出來而造成的疝氣那新生兒臍疝的注意事項有哪些呢?1、在寶寶哭鬧的時候,首先應該安撫,並判斷哭鬧是否因為臍疝氣所引起。雖然臍疝氣算是良性症狀,但是家長仍需留意觀察臍疝氣的情況。和腹股溝疝氣不同的是,臍疝氣多半會自行復原,而且幾乎都不需要進行手術,但腹股溝疝氣幾乎都需要通過手術來改善症狀。
  • 新生兒的特殊現象(生男生女、Rh血型、紫紺、皮膚色變)
    但由於「生男生女」問題,導致媽媽患上產後忽悠症的現象。仍大量存在著。我想告訴天下父母們,生男生女是人類生育的自然選擇,對父母來說,重要的是保證生育一個身心健康的寶寶。一般情況下,國內醫院只把ABO血型作為常規檢查項目,預防新生兒溶血症。在這個問題上,準爸爸媽媽們儘管放心,輕鬆愉快地準備迎接新生命的到來吧! 紫紺新生兒紫紺多是病理性的,不屬於正常生理現象。但正常新生兒,常常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表現為局部青紫。
  • 新生兒生理現象
    不僅僅是寶寶的吃喝拉撒睡,寶寶的一些特殊的狀況,也常常讓爸爸媽媽困惑不已。其實,有一些只是新生兒期的正常生理現象,爸爸媽媽不用著急。在暖箱中的寶寶會出現紙尿褲遮擋的部分白白淨淨,而裸露部分出現紅斑的現象,多數2~3 小時後自然消失,個別寶寶由於個體差異和皮膚敏感性不同,紅斑會出現此起彼伏的現象,約一周左右自愈,無需特殊治療。
  • 新生兒喉鳴你了解嗎
    這個問題就是新生兒喉鳴,也稱喉喘鳴。什麼是喉喘鳴?從事醫療工作30年的育兒專家鄭玉巧,在她的書中說,有的新生兒出生後喘氣不大正常,總感覺有呼嚕聲,但仔細傾聽,寶寶吸氣時,喉中伴有笛音那樣的高調音,呼氣時就聽不見了。
  • 新生兒特有生理現象(笑、先鋒頭、呼吸快慢、抖動、表情怪相)
    笑新生兒的笑,往往出現在睡眠中,微微地笑,或只是嘴角向上翹一下。新生兒清醒時,不易發笑,也不易被訓笑。長期以來人們都據此認為,新生兒的笑並無明確意義。新生兒的笑有一定意義。媽媽在護理新生兒時,已經體會到,寶寶吃飽後舒適地睡去,睡眠中常會出現微笑,甚至能笑出聲來。
  • 健康寶寶要知道(二十二)新生兒臍帶和臀部的護理
    今天我們來講一下有關新生兒臍帶護理的問題。1臍帶是胎兒與母親胎盤相連接的一條紐帶,出生後斷臍留下臍帶殘端,我們消毒護理的目的就是讓臍帶殘端正常脫落。如果沒有臍窩,而是向外鼓出來,或者一哭鬧使勁時裡面有東西突出,考慮臍疝,需要去新生兒外科照彩超看一下。
  • 臍疝3現象需警惕
    什麼是臍疝?臍疝在新生兒階段相當常見,通常是因為肚臍下的筋膜層及腹直肌尚未完全生長密合,當寶寶腹部用力、咳嗽或哭鬧時,導致腸子脫出將肚臍往外頂,便會造成臍疝。新生兒臍疝氣的發生率約為15%,其次是成年女性(特別是孕婦或生過孩子的媽媽)比較常見。
  • 新生兒這13個「特殊表現」是正常現象,不用治療!
    很多剛升級爸爸媽媽的人,大多是育兒小白,寶寶出生後可能會出現一些「特殊表現」,這些表現可能會嚇壞剛榮升父母的他們。下面小編盤點的就是13種常見的新生兒的「特殊表現」,但如果寶寶出現的是這些表現,家長就不用太擔心,也無需治療,這些都是新生兒的正常現象。
  • 新生兒肺出血ppt課件 新生兒肺出血的護理措施
    新生兒肺出血ppt課件對於肺出血的新生兒,該怎麼治療護理?新生兒肺出血的治療關鍵是早期診斷,對有可能發生肺出血的寶寶及時治療。1、保溫:要將新生兒身體擦乾,防止散熱過度,保持寶寶體溫恆定。
  • 新生兒有哪些「正常的異常」,這些特殊的生理現象需不需要治療?
    導讀:新生兒有哪些「正常的異常」,這些特殊的生理現象需不需要治療?新生兒來臨了,這是可喜可賀的事情啊。想必這個時候眾多剛成為辣媽的人已經收到了很多祝福了吧。也會從專業醫護人員那裡得知了新生兒剛出生的頭48小時是非常關鍵的時刻。
  • 新生兒的4種情況,特別是第一種,新手媽媽早知道安心
    經過醫生專業解釋後才知道,新生兒早期眼球尚未固定,而且眼部的肌肉調節不良,頭與眼的運動不是很協調,看起來就有點鬥雞眼。聽了醫生的話,璐璐的心終於踏實了。新生兒確實有不少這樣的特殊情況,很多新手媽媽不了解的,而且有些情況,還是挺讓人擔心。小書蟲媽媽特意整理了一些新生兒常見問題,以供各位準媽媽、新媽媽參考。
  • 新生兒7種正常皮膚現象解析
    新生兒7種正常皮膚現象解析皮膚變黃  寶貝出生後2-3天,會出現皮膚淡黃色、眼白微黃、尿色稍黃但不染黃尿布的現象,但是寶貝吃奶有力、四肢活動好、哭聲響亮,到了出生後7-9天,皮膚黃色會逐漸消退。這是一種正常生理現象,叫做新生兒生理性黃疸。如有異常,就可能是其他類型的黃疸,應該及時治療。
  • 新生兒特殊的生理現象之青紫
    新生兒11個特殊現象,寶寶的一些現象之所以說特殊,因為有的現象看似正常,其實異常,有的看似異常其實正常,有的介於正常和異常之間,很難區分,爸爸媽媽面對寶寶的特殊現象,都希望得到醫生明確診斷和答覆,醫生們也希望這樣,但實際上很難做到,人類醫學還不能清楚地認識這些特殊現象,爸爸媽媽開始為寶寶多方求醫問藥,花費許多人力財力,自己身心憔悴,對寶寶卻於事無補,生男生女生男生女是人類生育的自然選擇,重要的是保證生育一個身體健康的寶寶
  • 新生兒臍帶護理,沒有那麼簡單哦
    請輕柔地抹拭臍帶,不要用力過度,以免臍帶受損或出血。部分新生兒會出現臍部滲血現象,每次消毒後,要用棉籤按壓臍窩3-5分鐘,此現象會逐漸減輕直至滲血消失。二、臍帶出血怎麼辦?1、感染是新生兒臍部最常見的問題,所以預防感染非常重要。
  • 新生兒前兩周特殊的生理現象及處理方法
    型,下肢呈現M型,寶媽寶爸不用擔心,這是新生兒健康正常的表現。馬牙是牙齒生發過程中伴發的現象,馬牙病一般沒有明顯的症狀,而不會有不舒服的感覺,也不會引起疾病,不影響嬰兒吃奶和乳牙的發育,完全屬於正常生理過程,數周內會自行消失,寶媽寶爸完全不用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