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白出血
頭位順產的新生兒,由於娩出時受到媽媽產道的擠壓,視網膜和眼結合膜會發生少量出血,俗稱眼白出血。新手爸爸媽媽看到寶寶眼白出血,不要驚慌,不必治療,幾天以後寶寶自然就好了。
喉鳴
有的新生兒,出生後喘氣不大正常,呼呼呼嚕的。仔細傾聽,寶寶吸氣時,喉中伴有笛音那樣的高調音,呼氣時就聽不見了。寶寶哭鬧、急著吃奶時,高調音明顯,睡著後就減輕了。這就是新生兒寶寶正常的喉鳴,也稱收咽鳴。
新生兒喉鳴,在剛生下來時還不明顯,生後數周變得越發明顯。這主要是新生兒收軟骨發育還不夠完善,喉軟骨軟化造成的,一般在6月齡到周歲期間自行消失。新手媽媽往往以為這是寶寶喉嚨有線,有的甚至猜測是否得了氣管炎,肺炎,這是完全沒有必要的。
如果寶寶吼鳴比較嚴重,持續時間也比較長,應該懷疑患有佝僂病,如確診就應給予抗佝僂病的治療。
臍疝
新生兒臍帶脫落後,由於腹壓的作用,臍帶殘端逐漸增大,腹腔中的液體,腸管或大網膜進入臍帶殘端,形成臍疝。民間稱「氣肚臍」。
新生兒哭鬧、排便時,腹壓增高,臍疝增大;睡眠安靜時,臍疝減小,甚至看不見。一般在1-2歲時自愈。無需治療。
特大臍疝屬於疾病範疇,需要手術治療。發生疝嵌,需要緊急手術治療,不可有半點拖延。
新生兒多動
了解「小兒多動症」的人不少,但「新生兒多動」很少有人提及,於是造成這樣的事實:而對新生兒多動,媽媽不知道是怎麼回事,求醫問藥,煩惱多多。
什麼是新生兒多幼呢?屬於正常現象,還是異常現象?
·寶寶吃奶也不安靜,吃吃不停,把乳頭吐出來,頭轉向一邊,過一會兒弄吃,媽媽要管他,他會鬧,結果把吃進去的扔又吐出來了。
·睡眠不安寧,各種動作多多,睡覺都不閒著。最讓媽媽疲勞的是寶寶睡眠晝夜顛倒,白天還能睡上兩覺,黑天卻玩個不停,能連續睡一個小時不醒、不鬧,媽媽就很滿意了。
·遇激惹,會突然大聲哭鬧,身體微微顫抖,無論如何也哄不好——吃奶?不要!媽媽抱?沒用!拉了?尿了?尿布乾爽爽!渴了?不給奶瓶還好,奶瓶送到嘴邊,呵,哭得更厲害了!急得媽媽滿頭大汗.……
這種狀態,就是新生兒多動,算不上什麼病態,可能是由於新生兒對養育環境不適應造成的。如準媽媽孕期精神過度緊張,情緒波動較大,易使寶寶出生後和媽媽關係不協調:如媽媽有產後抑鬱症,保姆帶孩子,寶寶聽不到宮內熟悉的媽媽心跳的聲音,心情煩躁不安。不要以為新生兒就沒有情感!
有窒息史或神經系統損傷性疾病的新生兒,更易出現多動,這種多動可稱為「小小腦輕微障礙症候群」。
正確處理新生兒多動的辦法,其實很簡單:把寶寶的兩隻小手放在胸前,並輕輕搖是。不要過分塊,更不能急果,要靜靜地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