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聽過這些村裡有關出門遠行的俗語嗎?

2020-12-12 百家號

當我還是一個住在農村的孩子的時候,我就經常聽到村裡的老人說一些有趣的俗語,聽起來很有道理,也很吸引人。他們還認為這是對以往經驗的總結,所以他們經常用它們來教育下一代。這些俗語是在吸取精華、去其糟粕後保存下來的,所以相對來說,還是很有道理的。今天,我將和大家討論這些關於長途旅行的諺語。看看它們是否值得學習。

首先,讓我們談談「男人行千裡,不要吃枸杞」。開始我不是很理解這句話,這兩者之間有什麼關係呢?難道出去的男人吃枸杞會對他們的健康有害嗎?聽了老人對我的解釋後,我才明白了這句話的真正含義,也就是說,外出的男人應該更加關注他們的家人,並且經常回家去看他們。在許多醫學書籍中,記載枸杞是一種補藥,不僅能清肝明目,還能滋養身體。過去,農村的物質不太豐富,但是枸杞很容易得到,所以農村的老人經常用這句話來教導他們的孩子注意自己的美德,不要做任何破壞家風的事情。

還有一句俗語叫「七不出,八不歸,三六九,往外走」現在先來說說「七不出,八不歸」的意思,就是遇到農曆含有七的日子就不出門,遇到農曆含有八的日子就不要回家,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說法呢?其實是跟這兩個字的形狀有關,古代的文字很多都是象形字,七像匕首的匕,人們認為這一天很危險,不適合外出。「八」這個詞和「人」非常相似,就像一個人被分成兩半,這也很不吉利,所以這一天回家是不合適的。然而,這種說法沒有科學依據,我們不應該盲目聽。

讓我們再談談「三六九,往外走」的含義,在農曆包含三六九的日子出門。過去,人們認為三六九都是非常吉利的數字。例如,在古代,所有的婚姻都需要三跪九叩,這個九諧音長久,有很好的祝福,希望這對新人能永遠在一起。皇帝也被稱為「九五之尊」,皇帝一言九鼎。所以人們選擇在三號、六號和九號外出,並逐漸被傳承下來。到目前為止,這種習俗已經在許多農村地區實行。事實上,你可以在任何一天出去,只要天氣不壞。然而,一些老年人還是喜歡在三六九年外出,也不能說他們封建迷信,可能他們只想追求個安心吧。

雖然這些俗語都是口語化的,但是如果你仔細品味,你會發現它們充滿了我們祖先的智慧。親愛的朋友們,你有沒有聽到其他關於出門遠行的說法?如果有的話,可以和我們分享哦!

相關焦點

  • 俗語「寧可夜宿荒墳,不可旅居古剎」什麼意思?古人遠行都會牢記
    古人遠行都會牢記我們經常能從家裡老一輩人的口中聽到一些俗語,這些話大多都是在以前的農村地區流傳出來的。當時的人們不具備現在這樣的科學知識,所以他們很善於觀察日常生活,俗語就是他們在生活的實踐中總結出的經驗。
  • 農村流傳的俗語「男人行千裡,切莫吃枸杞」你知道什麼意思嗎?
    嗨,各位小夥伴們,今天是一個好日子,今天小編就要給大家帶來一句農村俗語,但是大家不要著急,先給大家普及普及一下農村俗語的由來,在我們國內的農村,有很多很多的農村俗語,這些俗語一般都是在村裡的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口中說出來的,這些俗語表面上看起來沒什麼意思,但是每一句裡面都蘊含著非常大的教育意義
  • 十八歲,出門遠行
    這就是為什麼,父母總在盼著子女回家,而子女卻總在策劃著下次遠行。直到,子女自己也做了父母,才會理解自己的父母;直到,子女自己也有了孩子,才會學著去做個孩子。 十八歲;出門;遠行。為什麼是十八歲?十八歲之前,世界照看著你長大。十八歲之後,你要試著照看世界。十八歲,是少年的終點,是成年的起點。十八歲的你,已經長大,十八歲的你,已是大人了。十八歲,責任、義務、謀生、奉獻、犧牲,這些曾經遙遠的詞彙將和你絲絲相關。
  • 農村俗語多,這三句流行於農村的俗語,你聽過嗎
    他用這些詩來描述農民美麗的鄉村風光。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鄉村景色是多麼美麗。事實上,農村不僅美麗,而且有許多善良樸素的農民,他們每天都過著簡單低調的生活。忙碌了一天後,農民們坐在一起聊天。有時他們會說一兩句俗語語。你聽過下面的俗語嗎?
  • 十八歲出門遠行,然後喃
    我到現在才知曉,一篇文章要寫得好,首先題目就要取得好,就像到現在才曉得《十八歲出門遠行》是餘華寫的一樣,在此之前《十八歲出門遠行》只是在語文課本上看到的一篇有趣文章罷了,而餘華是寫《活著》的人。餘華,《活著》,嗯,不知為什麼很順口。 總之,餘華這篇成名作的題目就取得好,我這篇文章的題目就取得好。
  • 俗語:「出門千裡不拿針」,針代表什麼意思?老祖宗看得很通透
    如果你生活在農村地區,你一定在長輩口中聽說過不少俗語。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農村人,我就喜歡學習俗語,每次回老家都會學上那麼幾句。俗話說:「在家千日好,出門一時難。」出門在外,哪怕是衣服破了,想要一根針用來縫補衣服,也有難處。
  • 何平|解密餘華短篇經典《十八歲出門遠行》
    《十八歲出門遠行》的文本細讀已經很多。我覺得你編的這部將會不一樣,你這部不會去考慮所謂客觀全面地展示當代小說的創作,而顯示出一種力量,異端的力量。就像你編去年《收穫》第五期一樣。」(程永新《一個人的文學史》)這封信裡談到的應該是程永新編輯的《中國新潮小說》。其實,放在一九八六年「國家計劃文學」的背景下,《新小說在1985年》《探索小說集》可以說就是這樣的做到最大可能的「極端主義的小說集」。
  • 農村俗語:「幹活不由東,累死也無功」,是什麼意思?
    在農村,我們常常會聽到老人們在閒聊的時候講出幾句膾炙人口的老話,這些話雖然十分簡單,但是仔細想想就可以發現其中的大道理,因為這些俗語都是老人們總結出很多從生活中得出的經驗,即使這些流傳到了現在,在生活中也有一定的作用。今天要講講兩句俗語,你聽過嗎?
  • 俗語:十裡路莫問飯,二十裡莫問宿,是啥意思?出門在外要知道
    俗語:十裡路莫問飯,二十裡莫問宿,是啥意思?出門在外要知道俗語是老一輩人一輩子的生活經驗所積累得來的,有的仔細分析還是很有道理的,雖然很多已經不適用於現在社會,但對我們的為人處世還是很有啟迪的。不管是現代還是古代,我們都不可避免的要遠行,現在條件便利,可古代就不一樣了。古代交通落後,出一趟遠門很不容易,舟車勞頓,與之有關的一句俗語「十裡路莫問飯,二十裡莫問宿」是什麼意思呢?十裡路莫問飯,二十裡莫問宿。
  • 農村俗語:「錘子吃釘子,釘子吃木頭」,你知道為什麼嗎
    農村俗語:「錘子吃釘子,釘子吃木頭」,你知道為什麼嗎我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歷史底蘊深厚,源遠流長。經過幾千年的歲月沉澱,流傳下了很多優秀的傳統文化,這些傳統文化在世界文化之林中綻放光彩,成為了華夏兒女心中的驕傲。
  • 農村俗語「七不出,八不歸,逢九出門惹是非」啥意思?老話有理
    「七不出,八不歸,逢九出門惹是非」,相信很多朋友對這個俗語有些不懂,下面筆者就給大家分析下。逢九出門惹是非老人常說「三六九,往外走」,初三、初六、初九是往外走的好日子,但今天這個俗語卻說逢九出門惹是非是什麼意思呢?
  • 俗語「出門不露白,露白會失財」,老祖宗的警示,如今依然適用
    俗語「出門不露白,露白會失財」,這句俗語的意思就是說:「出門在外要注意不要隨便暴露出自己身上帶了多少錢財,一旦暴露了就會有被偷的風險。」這裡的「露白」意思是「在他人面前露出自己身上的錢財」,「白」其實就是指代錢財,因為古代的銀子是白色的。
  • 俗語:十裡路莫問飯、二十裡莫問宿,常出門的朋友們值得一看
    俗語:十裡路莫問飯、二十裡莫問宿,常出門的朋友們值得一看文/號外娜娜說歷史 圖/網絡現代社會,交通發達。今天小編要和大家聊聊的這句俗語就和人們的出行有關「十裡路莫問飯、二十裡莫問宿」。關於這句俗語其實有很多解釋,一種是從遠行者的角度來理解的,意思就是說,出門遠行走了十裡多路的時候,就應該提前問問吃飯的地方在哪兒,每走二十裡路的時候就應該問問,附近哪裡有住宿的地方。
  • 俗語:西高過於東,家敗損人丁,有什麼意思,你聽過嗎?
    在農村,我們會聽到很多的俗語,有的是跟氣候有關,有的是跟莊稼有關的事,有的是跟人有關。今天我們所說的是跟房子有關的俗語,在古代的時候,人們建房都是要講究風水的。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給他們帶來好運,而且房屋的建造跟南北方的地域也有關係。就比如說男方蓋房,考慮最多的是防潮,而北方考慮的更多的是保暖和抗寒。從古至今,我們蓋房都有很多的講究,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的不同。今天我們看一看這個俗語所說的是什麼意思?看看你們聽過有是否知道它是什麼意思嗎?
  • 俗語「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住大房子不好嗎?蘊含大智慧
    但是在傳統的觀念中,卻有這樣一句俗語「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住大房子不好嗎?其實,這句俗語當中蘊含著大智慧!「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我們從字面上就能夠輕易的理解這句俗語所要表述的意思:「在很久之前的農村,如果富裕起來了,那麼居住的房屋不要太大;如果日子過得非常艱難,窮困潦倒的時候,不要輕易出門遠行!」
  • 農村俗語「老大傻,老二精,家家有個壞老么」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所以在以前的農村,就出現了一家有好幾個孩子的現象,我們村裡有一大戶,他們家有七個兒子還有一個女兒,不像現在,即便是二胎政策放開了,還是有很多人不願意生二胎,時代不同了,人們的想法也變了。以前農村家裡孩子多,即便是每個孩子都有名字,但是為了叫著方便,我們通常會聽到家長直接稱呼孩子:老大、老二、老三、老么……。
  • 俗語:「釣魚窮三代,玩鳥毀一生」,下半句才是經典,你聽過嗎?
    俗語:「釣魚窮三代,玩鳥毀一生」,下半句才是經典,你聽過嗎?文/餘生讀史中華民族的文化,在幾千年悠久的歷史中被錘鍊的博大精深、蘊含哲理。那麼我們的先輩們自然也是為我們留下了無數的文化瑰寶,特別是一些淺顯易懂的大白話中往往蘊含著深刻的道理,比如說一些俗語或者是俚語中的道理,往往會為我們揭示一些人生的真理。那麼不知道各位讀者朋友們有沒有聽過「釣魚窮三代,玩鳥毀一生」這句俗語呢,那麼大家又知道不知道這一整句俗語的內容是什麼呢?特別是下半句的內容和道理都特別精彩呢!
  • 聽過嗎?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擁有幾千年的歷史文化底蘊,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總能聽到一些古人創作的俗語,這些俗語大多是和生活、農業、天氣有關,也有部分是關於為人處世的俗語。俗語作為民間文化的組成部分,大多都是勞動人民自己創作,簡簡單單的幾句話蘊含大道理。
  • 農村的這12個俗語,你可能聽過,但可能不了解它的意思
    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有很多的農民朋友,通過生活中實踐和經驗總結出了很多俗語。農村的這12個俗語,你可能聽過,但可能不了解它的意思。1.農村俗語:「初一寒露後,衣裳不曉顧」。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俗語中的「男人行千裡,切莫吃枸杞」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中的「男人行千裡,切莫吃枸杞」是啥意思?有道理嗎?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文化一直傳承至今,其中農村的俗語就是文化的一種,而這些農村的俗語也非常有意思。如果你在農村生活過,或者是家裡面有一些老人的,那麼你應該經常會從他們的嘴邊聽到一些有意思的農村俗語,這些俗語卻並不像書本上寫的那些知識一樣高深莫測,或者是充滿了美妙的詞語。但是它們卻朗朗上口,有它的智慧所在,可以讓你一聽就記住。而其中這些俗語已在民間流傳千百年,是農村的人從古至今一直總結的生活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