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珍稀古籍全集,包括家藏手抄版珍本中醫古籍200冊

2020-08-25 古籍閣


目錄:ZY-SJ001


此為古籍手拍,有些書籍被蟲蛀了,有些可惜,不過資料很不錯,
書籍好不好要看是不是需要他的人,俗話說好鋼用在刀刃上,對於不需要他的人來說這些書擦屁股都嫌硬
上傳了幾張內容截圖,隨便看一下,都是古本中醫資料,部分是手抄本的,很少見
此部分收集不易,真正需要他的人請珍稀,是學習中醫不錯的古籍資料




目錄:
│ 仲景全書 金匱要略注 十二.pdf
│ 醫學實在易.pdf
│ 醫學見能.pdf
│ 醫方集解卷之上.pdf
│ 國醫指南.pdf
│ 國醫生理學.pdf
│ 增訂 胎產心法.pdf
│ 女科準繩卷.pdf
│ 嬰孩獲病學.pdf
│ 家庭快覽醫書.pdf
│ 幼科準繩.pdf
│ 張氏景嶽全書.pdf
│ 護士飲食學.pdf
│ 提取文件夾名.bat
│ 新增傷寒廣要.pdf
│ 新訂達生遂生福幼合編.pdf
│ 時方妙用歌括新方八陣砭.pdf
│ 本草備要卷一.pdf
│ 校正醫宗金鑑內科.pdf
│ 校正外科正宗.pdf
│ 溫病條辨.pdf
│ 靈素節要上.pdf
│ 目錄樹.bat
│ 童氏醫宗必讀二.pdf
│ 肺病全生集.pdf
│ 藥性歌括四百味·.pdf
證治準繩.pdf
│ 輸血療法.pdf
│ 驗方小兒科.pdf



├─1 圖書集成醫部全錄
│ │ 第一冊 圖書集成醫部全錄.pdf
│ │ 第七冊 圖書集成醫部全錄.pdf
│ │ 第三冊 圖書集成醫部全錄.pdf
│ │ 第二冊 圖書集成醫部全錄·.pdf
│ │ 第五冊 圖書集成醫部全錄.pdf
│ │ 第五十一冊 圖書集成醫部全錄.pdf
│ │ 第五十七冊 圖書集成醫部全錄.pdf
│ │ 第五十三冊 圖書集成醫部全錄 痘疹門.pdf
│ │ 第五十二冊 圖書集成醫部全錄.pdf
│ │ 第五十八冊 圖書集成醫部全錄.pdf
│ │ 第五十六冊 圖書集成醫部全錄 痘疹門.pdf
│ │ 第六冊 圖書集成醫部全錄·.pdf
│ │ 第十七冊 圖書集成醫部全錄·.pdf
│ │ 第十九冊 圖書集成醫部全錄.pdf
│ │ 第十二冊 圖書集成醫部全錄.pdf
│ │ 第十八冊 圖書集成醫部全錄·.pdf
│ │ 第四冊 圖書集成醫部全錄.pdf
│ │ 第四十九冊 圖書集成醫部全錄.pdf
│ │ 第四十五冊 圖書集成醫部全錄.pdf
│ │


│ ├─第一冊 圖書集成醫部全錄
│ ├─第七冊 圖書集成醫部全錄
│ ├─第三冊 圖書集成醫部全錄
│ ├─第二冊 圖書集成醫部全錄·
│ ├─第五冊 圖書集成醫部全錄
│ ├─第五十一冊 圖書集成醫部全錄
│ ├─第五十七冊 圖書集成醫部全錄
│ ├─第五十三冊 圖書集成醫部全錄 痘疹門
│ ├─第五十二冊 圖書集成醫部全錄
│ ├─第五十八冊 圖書集成醫部全錄
│ ├─第五十六冊 圖書集成醫部全錄 痘疹門
│ ├─第六冊 圖書集成醫部全錄·
│ ├─第十七冊 圖書集成醫部全錄·
│ ├─第十九冊 圖書集成醫部全錄
│ ├─第十二冊 圖書集成醫部全錄
│ ├─第十八冊 圖書集成醫部全錄·
│ ├─第四冊 圖書集成醫部全錄
│ ├─第四十九冊 圖書集成醫部全錄
│ └─第四十五冊 圖書集成醫部全錄
├─10 陳修園醫書七十種
│ 陳修園醫書七十種-1.pdf
│ 陳修園醫書七十種-10.pdf
│ 陳修園醫書七十種-11.pdf
│ 陳修園醫書七十種-12.pdf
│ 陳修園醫書七十種-2.pdf
│ 陳修園醫書七十種-3.pdf
│ 陳修園醫書七十種-4.pdf
│ 陳修園醫書七十種-5.pdf
│ 陳修園醫書七十種-6.pdf
│ 陳修園醫書七十種-7.pdf
│ 陳修園醫書七十種-8.pdf
│ 陳修園醫書七十種-9.pdf

├─11 洞天奧旨
│ │ 洞天奧旨1.pdf
│ │ 洞天奧旨2.pdf
│ │
│ ├─洞天奧旨1
│ └─洞天奧旨2
├─12 婦科準繩
│ │ 婦科準繩卷七.pdf
│ │ 幼科準繩卷五.pdf
│ │
│ ├─婦科準繩卷七
│ └─幼科準繩卷五
├─13 金匱類
│ │ 金匱方歌括.pdf
│ │ 金匱要略淺注輔正卷一二三.pdf
│ │
│ ├─金匱方歌括
│ └─金匱要略淺注輔正卷一二三
├─14 經驗良方【上中下】
│ │ 經驗良方【上】.pdf
│ │ 經驗良方【下】.pdf
│ │ 經驗良方【中】.pdf
│ │


│ ├─經驗良方【上】
│ ├─經驗良方【下】
│ └─經驗良方【中】
├─15 類方準繩
│ │ 類方準繩 卷八.pdf
│ │ 類方準繩(1).pdf
│ │
│ ├─類方準繩 卷八
│ └─類方準繩(1)
├─16 臨症指南
│ │ 臨證指南 卷三.pdf
│ │ 臨證指南 風.pdf
│ │ 臨證指南醫案 卷二.pdf
│ │ 臨證指南醫案 卷二 增補.pdf
│ │
│ ├─臨證指南 卷三
│ ├─臨證指南 風
│ ├─臨證指南醫案 卷二
│ └─臨證指南醫案 卷二 增補
├─17 醫學從眾錄
│ │ 醫學從眾錄 陳祖純訂·.pdf
│ │ 醫學從眾錄(1).pdf
│ │ 醫學從眾錄.pdf
│ │
│ ├─醫學從眾錄
│ ├─醫學從眾錄 陳祖純訂·
│ └─醫學從眾錄(1)
├─18 女科要旨
│ │ 女科要旨(一、二).pdf
│ │ 女科要旨(三、四).pdf
│ │


│ ├─女科要旨(一、二)
│ └─女科要旨(三、四)
├─19中國醫學大辭典
│ │ 中國醫學大辭典 卷五.pdf
│ │ 中國醫學大辭典上.pdf
│ │ 中國醫學大辭典第一卷.pdf
│ │ 大辭典 中國醫學卷三.pdf
│ │
│ ├─中國醫學大辭典 卷五
│ ├─中國醫學大辭典上
│ ├─中國醫學大辭典第一卷
│ └─大辭典 中國醫學卷三
├─2 景嶽全書
│ │ 景嶽全書 詳評加批 卷50 51.pdf
│ │ 景嶽全書 加批詳評 38.pdf
│ │ 景嶽全書 詳評加批 卷50 51.pdf
│ │ 景嶽全書 48~49.pdf
│ │ 景嶽全書 61~63.pdf
│ │ 景嶽全書 64.pdf
│ │ 景嶽全書 卷22~25.pdf
│ │ 景嶽全書 卷46~47.pdf
│ │ 景嶽全書19~21.pdf
│ │ 景嶽全書26~29.pdf
│ │ 景嶽全書3-6.pdf
│ │ 景嶽全書30~33.pdf
│ │ 景嶽全書34~37.pdf
│ │ 景嶽全書38~39.pdf
│ │ 景嶽全書40~45.pdf
│ │ 景嶽全書45~46.pdf
│ │ 景嶽全書50~51.pdf
│ │ 景嶽全書52~53.pdf
│ │ 景嶽全書54.pdf
│ │ 景嶽全書58~60.pdf
│ │
│ ├─景嶽全書 詳評加批 卷50 51
│ ├─景嶽全書 加批詳評 38
│ ├─景嶽全書 詳評加批 卷50 51
│ ├─景嶽全書 48~49
│ ├─景嶽全書 61~63
│ ├─景嶽全書 64
│ ├─景嶽全書 卷22~25
│ ├─景嶽全書 卷46~47
│ ├─景嶽全書19~21
│ ├─景嶽全書26~29
│ ├─景嶽全書3-6
│ ├─景嶽全書30~33
│ ├─景嶽全書34~37
│ ├─景嶽全書38~39
│ ├─景嶽全書40~45
│ ├─景嶽全書45~46
│ ├─景嶽全書50~51
│ ├─景嶽全書52~53
│ ├─景嶽全書54
│ └─景嶽全書58~60


├─20 校正本草綱目
│ 校正本草綱目-1.pdf
│ 校正本草綱目-10.pdf
│ 校正本草綱目-11.pdf
│ 校正本草綱目-12.pdf
│ 校正本草綱目-13.pdf
│ 校正本草綱目-14.pdf
│ 校正本草綱目-2.pdf
│ 校正本草綱目-3.pdf
│ 校正本草綱目-4.pdf
│ 校正本草綱目-5.pdf
│ 校正本草綱目-6.pdf
│ 校正本草綱目-7.pdf
│ 校正本草綱目-8.pdf
│ 校正本草綱目-9.pdf

├─21 傷寒論淺注
│ │ 傷寒淺注 12 上.pdf
│ │ 傷寒論淺注 12.pdf
│ │
│ ├─傷寒淺注 12 上
│ └─傷寒論淺注 12
├─22 醫學心悟
│ │ 醫學心悟【上】.pdf
│ │ 醫學心悟【下】.pdf
│ │ 醫學心悟【中】.pdf
│ │
│ ├─醫學心悟【上】
│ ├─醫學心悟【下】
│ └─醫學心悟【中】
├─23 審視瑤函眼科大全
│ │ 審視瑤函眼科大全卷一.pdf
│ │ 審視瑤函眼科大全卷二.pdf
│ │ 眼科大全五集.pdf
│ │ 眼科大全卷三.pdf
│ │ 眼科大全卷五.pdf
│ │ 眼科大全卷四.pdf
│ │
│ ├─審視瑤函眼科大全卷一
│ ├─審視瑤函眼科大全卷二
│ ├─眼科大全五集
│ ├─眼科大全卷三
│ ├─眼科大全卷五
│ └─眼科大全卷四
├─24 醫宗金鑑
│ │ 醫宗金鑑三十七八 傷寒論注.pdf
│ │ 醫宗金鑑八至十一.pdf
│ │ 醫宗金鑑十二 仲景金匱傷寒論住溫病篇.pdf
│ │ 醫宗金鑑卷五十八痘診心法要訣.pdf
│ │ 醫宗金鑑卷五十六 痘診要訣.pdf
│ │ 醫宗金鑑卷五十四五 幼科要訣.pdf
│ │ 醫宗金鑑卷四十九婦科心法要訣.pdf
│ │ 醫宗金鑑卷四十六七八 婦科心法要訣.pdf
│ │ 醫宗金鑑卷四十四四十五婦科心法要訣.pdf
│ │ 醫宗金鑑幼科 卷二.pdf
│ │
│ ├─醫宗金鑑三十七八 傷寒論注
│ ├─醫宗金鑑八至十一
│ ├─醫宗金鑑十二 仲景金匱傷寒論住溫病篇
│ ├─醫宗金鑑卷五十八痘診心法要訣
│ ├─醫宗金鑑卷五十六 痘診要訣
│ ├─醫宗金鑑卷五十四五 幼科要訣
│ ├─醫宗金鑑卷四十九婦科心法要訣
│ ├─醫宗金鑑卷四十六七八 婦科心法要訣
│ ├─醫宗金鑑卷四十四四十五婦科心法要訣
│ └─醫宗金鑑幼科 卷二
├─25 醫宗金鑑
│ ├─醫宗金鑑內科
│ │ │ 醫宗金鑑內科39-44卷.pdf
│ │ │ 醫宗金鑑內科51-54卷.pdf
│ │ │ 醫宗金鑑內科55-58卷.pdf
│ │ │ 醫宗金鑑內科59-63卷.pdf
│ │ │ 醫宗金鑑內科69-74卷.pdf
│ │ │
│ │ ├─醫宗金鑑內科39-44卷
│ │ ├─醫宗金鑑內科51-54卷
│ │ ├─醫宗金鑑內科55-58卷
│ │ ├─醫宗金鑑內科59-63卷
│ │ └─醫宗金鑑內科69-74卷
│ └─醫宗金鑑外科
│ │ 醫宗金鑑外科1-3卷.pdf
│ │ 醫宗金鑑外科11-16卷.pdf
│ │ 醫宗金鑑外科3-6卷.pdf
│ │ 醫宗金鑑外科7-10卷.pdf
│ │
│ ├─醫宗金鑑外科1-3卷
│ ├─醫宗金鑑外科11-16卷
│ ├─醫宗金鑑外科3-6卷
│ └─醫宗金鑑外科7-10卷
├─3 臨證指南
│ │ 臨證指南醫案.pdf
│ │ 臨證指南醫案全錄·.pdf
│ │ 加增批補 臨證指南醫案.pdf
│ │ 增補加批 臨證指南醫案·.pdf
│ │
│ ├─臨證指南醫案
│ ├─臨證指南醫案全錄·
│ ├─加增批補 臨證指南醫案
│ └─增補加批 臨證指南醫案·
├─4 癆病
│ │ 癆病診療集1.pdf
│ │ 癆病診療集2.pdf
│ │ 癆病診療集3.pdf
│ │
│ ├─癆病診療集1
│ ├─癆病診療集2
│ └─癆病診療集3
├─5 千金翼方
│ │ 千金翼方 卷1-4.pdf
│ │ 千金翼方 卷16-20.pdf
│ │ 千金翼方 卷26-30.pdf
│ │ 千金翼方 卷五~卷十.pdf
│ │ 千金翼方 卷十一~卷十五.pdf
│ │ 千金翼方 卷21-25.pdf
│ │
│ ├─千金翼方 卷1-4
│ ├─千金翼方 卷16-20
│ ├─千金翼方 卷26-30
│ ├─千金翼方 卷五~卷十
│ ├─千金翼方 卷十一~卷十五
│ └─千金翼方 卷21-25
├─6 六科準繩
│ │ 六科準繩 卷三.pdf
│ │ 六科準繩 卷五.pdf
│ │ 六科準繩 卷四.pdf
│ │ 六科準繩 卷七.pdf
│ │ 六科準繩 卷四.pdf
│ │ 六科準繩 卷一 證治目錄.pdf
│ │ 六科準繩 卷一 類方目錄.pdf
│ │ 六科準繩 卷三 類方目錄.pdf
│ │ 六科準繩 卷二 女科.pdf
│ │ 六科準繩 卷二 女科目錄.pdf
│ │ 六科準繩 卷五 女科.pdf
│ │ 六科準繩 卷八.pdf
│ │ 六科準繩之雜難證治類方卷六.pdf
│ │ 六科準繩之證治準繩卷六.pdf
│ │ 六科準繩外科 卷六.pdf
│ │ 六科準繩幼科卷二.pdf
│ │ 六科準繩雜病卷六.pdf
│ │ 六科準繩雜病證治類方卷四.pdf
│ │ 六科準繩雜病診治類方卷二.pdf
│ │ 六科準繩證治準繩卷二.pdf
│ │ 六科準繩證治準繩卷六.pdf
│ │
│ ├─六科準繩 卷三
│ ├─六科準繩 卷五
│ ├─六科準繩 卷四
│ ├─六科準繩 卷七
│ ├─六科準繩 卷四
│ ├─六科準繩 卷一 證治目錄
│ ├─六科準繩 卷一 類方目錄
│ ├─六科準繩 卷三 類方目錄
│ ├─六科準繩 卷二 女科
│ ├─六科準繩 卷二 女科目錄
│ ├─六科準繩 卷五 女科
│ ├─六科準繩 卷八
│ ├─六科準繩之雜難證治類方卷六
│ ├─六科準繩之證治準繩卷六
│ ├─六科準繩外科 卷六
│ ├─六科準繩幼科卷二
│ ├─六科準繩雜病卷六
│ ├─六科準繩雜病證治類方卷四
│ ├─六科準繩雜病診治類方卷二
│ ├─六科準繩證治準繩卷二
│ └─六科準繩證治準繩卷六
├─7 外臺秘要
│ │ 外臺秘要 卷27~29.pdf
│ │ 外臺秘要 卷3~5.pdf
│ │ 外臺秘要卷17~18.pdf
│ │ 外臺秘要卷19~21.pdf
│ │ 外臺秘要卷24~26.pdf
│ │ 外臺秘要卷32~33.pdf
│ │ 外臺秘要卷34~35.pdf
│ │ 外臺秘要卷36~38.pdf
│ │ 外臺秘要卷8~10.pdf
│ │ 外臺秘要方卷10~13.pdf
│ │ 外臺秘要方卷5~7.pdf
│ │
│ ├─外臺秘要 卷27~29
│ ├─外臺秘要 卷3~5
│ ├─外臺秘要卷17~18
│ ├─外臺秘要卷19~21
│ ├─外臺秘要卷24~26
│ ├─外臺秘要卷32~33
│ ├─外臺秘要卷34~35
│ ├─外臺秘要卷36~38
│ ├─外臺秘要卷8~10
│ ├─外臺秘要方卷10~13
│ └─外臺秘要方卷5~7
├─8 無名書
│ │ 無名書1.pdf
│ │ 無名書·.pdf
│ │ 無名書(手抄藥方).pdf
│ │
│ ├─無名書1
│ ├─無名書·
│ └─無名書(手抄藥方)
├─9 醫門法律
│ │ 醫門法律 1-2卷.pdf
│ │ 醫門法律3~4·.pdf
│ │ 醫門法律5~6.pdf
│ │
│ ├─醫門法律 1-2卷
│ ├─醫門法律3~4·
│ └─醫門法律5~6
├─仲景全書 金匱要略注 十二
├─醫學實在易
├─醫學見能
├─醫方一盤珠
│ │ 卷一.pdf
│ │ 卷三.pdf
│ │ 卷八.pdf
│ │
│ ├─卷一
│ ├─卷三
│ └─卷八
├─醫方集解卷之上
├─國醫指南
├─國醫生理學
├─增訂 胎產心法
├─外臺秘要卷二十四
├─女科準繩卷
├─嬰孩獲病學
├─家庭快覽醫書
├─幼科準繩
├─張氏景嶽全書
├─護士飲食學
├─新增傷寒廣要
├─新訂達生遂生福幼合編
├─時方妙用歌括新方八陣砭
├─本草備要卷一
├─校正醫宗金鑑內科
├─校正外科正宗
├─溫病條辨
├─靈素節要上
├─童氏醫宗必讀二
├─肺病全生集
├─藥性歌括四百味·
├─證治準繩
├─輸血療法
└─驗方小兒科



受篇幅字數限制,只能展示部分目錄

本頭條發布的都是「古籍閣」珍藏的珍本古籍資料,

下載以上古籍資料方法如下:

方法1、需要以上古籍的可以直接搜索「古籍閣」去網站裡下載,

方法2、關注我的頭條後給我發短消息即可,給我短消息時發送「古籍」 這個詞後,你會自動收到下載地址,因為已設置自動回復

注意:在文章評論中回復「古籍」無效,而是需要關注我的頭條後再給我發短消息才會自動收到下載連結,切忌!!!

相關焦點

  • 《復旦大學圖書館藏古籍稿抄珍本》出版
    復旦大學出版社與圖書館通力合作推出的新學術項目《復旦大學圖書館藏古籍稿抄珍本》第一輯,日前在上海首發。該項目計劃將復旦大學圖書館所藏珍稀稿本、抄本111種共計36000餘頁,分為兩輯予以影印出版,本次發布的為第一輯,共收入58種。
  • 《中華中醫古籍珍稀稿抄本叢刊》第一輯首發—新聞—科學網
    院士專家就《中華中醫古籍珍稀稿抄本叢刊》出版的重要性、對傳承和保護中醫古籍文化的價值和作用,對推動現代中醫藥發展乃至生命科學發展所能帶來的影響以及在科學傳播中的價值進行了廣泛深入的研討。他們認為,叢刊的出版是對現世珍稀孤本資源的搶救性保護,也是有效傳承和利用中醫藥珍貴古籍文獻資源的重要突破和舉措。
  • 被忽視的中醫古籍,高達13455種的書籍,卻有誰在讀?
    ,由於讀者群體小,印量有限,中醫古籍很少以單本出版,多以學科、年代、地域等類別歸納整理以叢書形式出版,如浙江科技出版社出版的《近代中醫珍本集》。上海中醫文獻館成立於1956年,是上海名老中醫的學術之家,據該館的樓教授介紹,館內現存中醫古籍326種,且在不斷收購中,其中包括藏書家贈送書籍。
  • 數十件珍貴古籍文獻首次亮相 這場中醫古籍展炫酷開展
    展覽以別開生面的創新方式,融匯呈現百餘件珍貴古籍文獻和文物、多位重要當代藝術家的特別創作以及特製展品。展覽從今日面向公眾開放,展出至2019年8月1日。其中,四川省圖書館珍藏的國內珍稀版本《太平聖惠方》、《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等22種珍貴古籍文獻;青海藏文化博物院珍藏的《四部醫典·後續部》(16世紀)、《藥物圖釋·白銀鏡》(15世紀)等四部重要藏醫文獻;十三件來自青海藏文化博物院以及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的珍貴文物及錄像等,這些都是首次在四川省向公眾展出。
  • 序跋 《武漢大學圖書館藏稀見方志叢刊、珍本古籍叢刊》總序
    近百年間,武漢大學傾注大量人力、物力,搜羅文獻,孜孜以求,終於成就今天坐擁千萬餘冊藏書的大型學術圖書館。此「大」館豈非積沙成塔、滴水成淵耶?武漢大學圖書館館藏古籍約20萬冊,其中善本800餘種,1.4萬冊,有300多種古籍收入《中國古籍善本書目》,有66種古籍入選《國家珍貴古籍名錄》。
  • 哈佛燕京圖書館5.3萬卷中文珍稀古籍免費閱讀
    原標題:5.3萬卷中文珍稀古籍免費閱讀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哈佛燕京圖書館數位化項目有國內多家機構合作參與,包括中國國家圖書館、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浙江大學數字圖書館等。記者昨天採訪了多名專業人士,在業內看來,數位化作為中文古籍再生性保護的重要手段,是繼絕存真、保存典籍、傳播華夏文明的有效方式。
  • 海南名老中醫霍列五上百卷中醫古籍入藏省圖書館
    海南名老中醫霍列五上百卷中醫古籍入藏省圖書館  讓中醫古籍活起來1970年代初,霍列五先生(左)和兒子霍毅合影。戴著白色棉質手套,霍毅小心翼翼地向記者展示著這些珍藏多年的中醫古籍。書頁譁啦啦地響,在陽光中飄散出墨香。有些書頁露出了被白蟻和老鼠啃噬的殘舊軀體,有些書頁不免散發出一些歲月沉積的陳腐潮味。「在民間保存,古籍不免受損。給這些『老夥計』找個安心的家,是我和女兒最牽掛的事。」霍毅說。
  • 海外中文古籍加速回流(文化脈動)
    《海外中文古籍總目》是國家確定的「十三五」期間古籍整理出版工作的重點之一。從2013年開始,中華書局聯合海外30多家存藏單位普查館藏中文古籍並編纂書目。2020年初,隨著《加拿大麥吉爾大學圖書館、維多利亞大學圖書館中文古籍目錄》的出版,《海外中文古籍總目》分館目錄達到了7種,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圖書館、美國加州大學爾灣分校圖書館、美國耶魯大學圖書館等12家海外機構的中文古籍全部著錄成書。  究竟有多少中文古籍被國外收藏?這個數字目前仍不十分清楚。
  • 廣州現存多本中醫防疫古籍真本亮相
    廣州現存多本中醫防疫古籍真本亮相 2020-06-12 11:04:03 劉雷 攝   中新網廣州6月12日電 (許青青 廖曉鍵)為迎接6月13日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廣州中醫藥大學圖書館近日亮出多本防治疫病中醫古籍,展出清康熙五十四年乙未(1715)令德堂刻本《溫疫論二卷》、清鹹豐七年(1857)善成堂刻本《引痘新法全書》、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翰寶樓刻本《鼠疫彙編》等珍貴古籍原本。
  • 影印出版、數位化回歸……海外中文古籍加速回流
    國家圖書館共收藏有《永樂大典》224冊,約佔存世的一半,其餘被海外收藏。資料圖片近代以來,大批古籍流散海外,不少珍本、善本、孤本為國內罕見。《海外中文古籍總目》是國家確定的「十三五」期間古籍整理出版工作的重點之一。從2013年開始,中華書局聯合海外30多家存藏單位普查館藏中文古籍並編纂書目。
  • 編制書目 影印出版 數位化回歸 海外中文古籍加速回流
    資料圖片近代以來,大批古籍流散海外,不少珍本、善本、孤本為國內罕見。近年來,在海內外有識之士的攜手努力下,海外中文古籍的情況日漸清晰,大批海外中文古籍正以影印出版或數位化等方式回流中國,為促進中外文化交流、推動學術研究發揮了重要作用。
  • 中醫古籍+當代藝術 省圖書館這場展讓古籍文獻「活」了
    四川新聞網成都6月22日訊(記者 李慧穎攝影報導)當傳統醫學古籍與當代藝術家的繪畫、互動裝置、錄像作品交錯,會呈現出什麼神奇的效果呢?了解中醫文化也能變得簡單時尚。今日,「默化 —— 古籍裡的傳統醫學文化與當代生活、藝術的潛移」展在四川省圖書館開展,展覽將以別開生面的創新方式,融匯呈現百餘件珍貴古籍文獻和文物、多位重要當代藝術家的特別創作以及特製展品。古醫文化、文獻與當代藝術的罕見互動,是對中國傳統醫學文化的一次立體呈現,亦是「古籍文獻活化」的一次大膽的創新嘗試。
  • 有多少中國古籍存藏在美國東亞圖書館?
    又其他如國會圖書館的普通書庫中古籍數量龐大,筆者無暇全數清點,在該館其他書庫內也有不少未編之書,所以數字很難估出。早年前臺北故宮博物院副院長昌彼得先生曾估算全美所藏中文古籍約在90萬冊左右,這個數字或有偏高,根據筆者的資料似乎不超過70萬冊。
  • 私人收藏的完整版《個人珍藏版古籍》八百七十冊全集打包
    ,這些是國外圖片館藏的精品書籍資料,花了我幾個月的時候下載後整理成冊,匯集了共27G左右約八百多冊的古籍圖片非常的珍品,內容也是古代刻本,清晰完整,非常方便閱讀這些古籍包括了古代的科科技術類的古籍,古代地方縣誌類的古籍、古人文集類的古籍、等,都是不可多得的精品古籍六經圖6卷.宋.楊甲纂輯.宋.毛邦翰補.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藏明萬曆44
  • 古籍新書·2019年夏季|唐文治文集
    《廖燕全集校注》(明清別集叢刊)(全2冊)廖燕 著,蔡升奕 校點,人民文學出版社廖燕(1644—1705),初名燕生,字人也,初號夢醒,晚號柴舟,曲江(今廣東省韶關市)人。他是清初具有異端色彩的思想家、文學家。家貧好學,本為諸生,後厭棄科舉八股,專事著述。
  • ...佛經古籍展暨瀕危古籍保護研討會」在天津榮寶齋中國書房舉行
    「菩提花開-佛經古籍展」呈現了多部佛經古籍和瀕危古籍精品。其中一部「嘉興藏」影刻本《黃檗山大藏經》被業內專家譽為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單種雕版古籍,共有1216部、5053卷、171函、1252冊,為佛經古籍中罕有珍貴品種。
  • 個人硬碟珍藏精品古籍資料一百冊全集打包約17G
    、佛家羅漢經書、中醫、等,各類資料都有所涉及,都是全冊單本的古籍,內容無缺少,也是歷年來收藏的不錯古籍,此為一個合集包,並沒有確切的具體分類這些古籍都是國外圖書館藏本,高清掃描的版本,觀看清晰,一共91本,內容比較多,我只做了一個目錄,和隨便挑選了幾本古籍截圖了一頁內容就不每本都截圖了,圖片太多的話網頁無法打開或者打開緩慢,也是受伺服器的限制,大家可以看看具體書籍目錄
  • 四百多本中醫內經、傷寒、金匱、難經、溫病五類中醫古籍資料合集
    溫病類 這五大類的中醫資料為主,是非常全面以這五方面的中醫資料合集中醫學習不容易,學習中醫也是需要非常多年的實踐和積累,並不能速成中醫的沒落大概成長時間緩慢也是其中的一個原因光是中醫所用的中藥都要幾年的學習
  • 冊府千華——重慶市藏國家珍貴古籍特展在重慶圖書館開幕
    12月15日,由國家圖書館(國家古籍保護中心)、重慶市文化和旅遊發展委員會主辦,重慶圖書館(重慶市古籍保護中心)承辦的「冊府千華——重慶市藏國家珍貴古籍特展」在重慶圖書館隆重開幕,展覽為期一個月。內容分為上下兩篇,從重慶市入選《國家珍貴古籍名錄》的274部珍稀古籍中精選出50餘部加以詳細介紹,同時還分批次展示150部珍貴古籍原書,旨在揭示這些古籍的珍貴价值之所在。十分獨特的是,此次展覽還為大部分古籍設計了二維碼,觀眾通過掃描二維碼,可以了解到關於這部古籍更多的視頻圖像和延伸介紹,這使得觀眾可以多種形式全方位立體式的深入了解這些珍貴古籍。
  • 重慶市藏國家珍貴古籍特展在重慶圖書館開幕
    12月15日,由國家圖書館(國家古籍保護中心)、重慶市文化和旅遊發展委員會主辦,重慶圖書館(重慶市古籍保護中心)承辦的「冊府千華——重慶市藏國家珍貴古籍特展」在重慶圖書館開幕,展覽為期一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