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尚耕讀傳家 弘揚傳統美德 ——記「第二屆全國文明家庭」劉育平...

2020-12-23 浙江在線

2020-12-01 12:49 |浙江新聞客戶端 上虞區融媒體中心 記者 金偉

  日前,第二屆全國文明家庭名單新鮮出爐,全國共499個家庭上榜,浙江上榜17個家庭。我區劉育平家庭憑藉優秀的家族傳承、良好的家風家訓,榮獲「第二屆全國文明家庭」榮譽稱號。

  家訓指引 家風淳樸

  「劉育平家庭一直在社會各界具有良好口碑。」許多熟悉劉育平的上虞人這樣評價。這位為文化事業奉獻40餘年的攝影師仍在發光發熱,用實踐踐行著他「生命不息,耕耘不止」的人生座右銘,他用手中的相機繼續記錄著上虞的點滴變化,為後人留下寶貴的光影回憶。而這一切與他家的家風家訓密不可分。

  「1989年5月,我們的父母給6個子女留下『五必示兒』:理必求真、事必求是、言必守信、行必踏實、財必清廉,希望子孫後代繼承、發揚父輩們的優良傳統。」說起家訓,劉育平娓娓道來,他說他們大家族素來崇尚耕讀傳家,這份家訓也成了家人日後做人做事的準則,也給劉家後代子孫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劉育平的父親劉祖香是我國著名茶葉專家,早年參加革命,為新中國茶葉科學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20世紀90年代曾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20世紀50年代,劉祖香作為當代茶聖吳覺農弟子調到上虞,開始在上虞茶場墾荒種茶。「父親畢生事茶,殫精竭慮,多年後的今天,他熱愛茶葉事業的那份專注與執著也一直影響著我和家人。」劉育平回憶道。

   堅守教誨 勤奮耕耘

  說起和攝影的最初邂逅,劉育平告訴記者,早在20世紀50年代末,父親劉祖香有一架當時捷克斯洛伐克生產的相機。上初中時,他就有機會嘗試拍攝。那時拍攝的一些學工學農學軍的照片,依舊完好保存。1988年9月,他考入浙江農業大學文化函授專業,在為期一年的藝術攝影進修過程中,他學到了許多理論知識,更積累了不少貨真價實的實踐經驗。

  40餘年來,劉育平始終牢記父母的教誨。作為黨的文藝工作者,他以「謳歌時代、服務人民」為神聖使命,深入生活,勤奮創作,義務為民攝影累計人次已超1萬餘人,先後有1200餘幅攝影作品在國內外報刊發表、展出、獲獎,並主攝《浙江》《越中名人譜》《茶聖吳覺農》等20餘部書刊發表出版。他曾榮獲浙江省「德藝雙馨」優秀攝影家、浙江省離退休幹部先進個人和上虞市文化工作特別貢獻獎等榮譽稱號。

  2012年,劉育平從文聯的領導崗位退休。為感謝黨和人民一直以來的信任,他帶著相機跑在活動一線,用拍攝照片的方式回饋大眾的支持和厚愛。他說,計劃將所有攝影底片交給檔案館保存,讓更多人通過影像資料重溫上虞那些艱苦卓絕的歲月。同時,他成立了「攝影藝術沙龍」,並籌集經費,組織攝影採風、比賽活動,以期發現新人,切磋技藝,壯大隊伍。

   傳承家訓 砥礪前行

  「非常榮幸獲得殊榮,這將進一步激勵我們全家每一位成員繼續努力,在各自崗位上勤奮耕耘,傳承家訓,將傳統家庭美德發揚光大。」劉育平感慨,家中三代均為共產黨員,且家庭成員長期耕耘在科教文一線。其母親趙合軒曾歷任嵊州百年名校錦水小學校長,妻子劉蘭芳歷任鄉鎮文化站站長,兒媳胡曉欽系中學美術教師,她們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勤奮工作,各自為文教事業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兒子劉盼深受良好家風薰陶,接過父親的衣缽從事新聞攝影工作,用光影藝術傳遞正能量,講好中國生動的故事。2008年汶川大地震發生後,他冒著生命危險奔赴地震現場採訪,拍攝了大量的珍貴影視作品,被評為謝晉文化突出貢獻獎。

  到目前為止,劉盼已有150餘幅新聞圖片被《人民日報》《新華社》等國家級主流媒體發表和錄用,曾先後榮獲浙江省青年崗位能手和浙江日報「浙報先鋒」好支書等榮譽稱號。



1606798157000

相關焦點

  • 弘揚傳統家庭美德 加強家庭文明建設
    家庭是社會最基本的細胞,家庭的和諧穩定關乎社會的和諧穩定,家風家教與社會風氣密切相關。在新時期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傳統家庭美德、加強家庭文明建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無論時代如何變化,無論經濟社會如何發展,對一個社會來說,家庭的生活依託都不可替代,家庭的社會功能都不可替代,家庭的文明作用都不可替代。
  • 廈門海滄區:耕讀傳家 家風潤心
    耕讀文化在孩子們心中「生根發芽」,只是海滄區大力弘揚傳統文化,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細落小落實的一個生動實踐。顏氏、蘇氏、林氏等20多個姓氏家族世代延綿,他們身上體現出的愛國愛鄉、耕讀傳家、勤勞儉樸、開拓創新的人文精神與價值理念貫穿著海滄發展全過程,推進海滄不斷向前發展。 家風連著社風,榜樣對標自身。在城市化進程快速推進的時代,越來越多海滄人受到感召,向上向善的社會風尚日益濃厚。廣大被徵地農民和海域退養漁民堅持耕讀傳家,有序合理安排好財富,管好自己的錢袋子。
  • 餘姚:柿林村沈氏千人傳家風 耕讀傳家忠孝為本
    來到這裡,處處都能感受到古村宗族文化的源遠流長和耕讀傳家的傳統美德。近年來,這裡先後獲得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中國最佳山村旅遊勝地、中國最美休閒鄉村、全國特色景觀旅遊名村等榮譽,而使這個古老的山村長生不息、歷久彌新的是「耕讀傳家,忠孝為本」的家風。前不久,記者來到柿林村,傾聽家風故事,感受歷史文化。
  • 傳承優良家風家訓 弘揚中華傳統美德——福州市中選小學家風家訓系列活動
    家風、家訓是中國的傳統文化,深深刻在每個中國人心中。古往今來,從文人墨客到達官顯貴,再到普通老百姓的持家以及教育子女的理念上總能找到「忠厚傳家久,讀書繼世長」的佐證。好的家風、家訓不僅承載了祖祖輩輩對後代的希望和策鞭,也同樣體現了中華民族優良的民族之風!為此中選小學安排了一系列家風家訓的活動。
  • 弘揚中華傳統美德 推動家庭文明建設 ——蕪湖市婦聯繫統深入開展...
    ,推進家庭文明建設,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為了弘揚中華民族孝敬父母的傳統美德,營造感恩母親、關愛母親的濃厚氛圍,讓所有母親渡過一個健康、美好、愉快的節日,5月9日,蕪湖縣紅楊鎮婦聯聯合鎮衛健辦舉辦了一場以「感恩母親節 為愛添光彩」為主題的親子繪畫活動。開展親子活動既能豐富群眾文化生活,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又能讓家長從百忙之中關注親情,讓孩子學會感恩偉大母愛。
  • 浙江省擬推薦第六屆全國文明村鎮、文明單位和第二屆全國文明家庭...
    中央文明委今年將評選表彰第六屆全國文明村鎮、文明單位和第二屆全國文明家庭、文明校園及新一屆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在各單位自查申報、各市文明委測評審核、並徵求省級有關部門意見的基礎上,經研究確定浙江省推薦名單。
  • 家教/耕讀傳家久,詩書濟世長
    教育: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孩子自身教育/家長自身教育讀書:閱讀方法/知識積累/好書推介/心理:心理諮詢/心理普及/文獻分享/臨床案例/理療:文化養心/情緒調理/心通祛病/孩子健康成長,特中特可以在前面《家教/新年新希望,立訓傳家風》說過,我們劉家家訓是「積善立家、勤儉興家、孝雅治家、耕讀傳家
  • 耕讀文化:耕讀傳家久,詩書繼世長
    「耕讀傳家久,詩書繼世長」。自古以來,這則古訓被不少家族奉為家規家訓,寄寓著長輩對後世子孫的諄諄教誨與殷切期望。那麼,古人為何如此重視耕讀?
  • 制止餐飲浪費,弘揚勤儉家風!山東省廣大家庭積極踐行「餐桌文明...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制止餐飲浪費行為的重要指示精神,省婦聯深入開展「餐桌文明行動」,引領廣大家庭弘揚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全省3200萬戶家庭踴躍參與,家家講餐桌文明、戶戶揚勤儉家風成為時代新風尚。
  • 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注重家風建設
    經過五千年的文明積澱,尊老愛幼、賢妻良母、母慈子孝、妻賢夫安、相夫教子、兄友弟恭等優秀傳統家風,已深植於中國人的心靈,已融入中國人的血脈,成為家庭和睦、社會和諧的基石,成為中華民族重要的文化基因和獨特的精神標識。  「忠厚傳家家長久,詩書繼世世代香。」家風是個人健康成長的基石。
  • 第二屆全國文明家庭鍾日勝家庭:仁愛無疆援非路 舉家共譜和諧曲
    近日,在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上,南寧市第二人民醫院麻醉科副主任鍾日勝家庭榮獲「第二屆全國文明家庭」稱號。這是鍾日勝和他的家人用心守護至親、用行詮釋孝道、用愛傳遞文明的家風,得到國家和社會認可的榮譽見證。
  • 廉江:傳承好家風 弘揚好家訓
    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良好家風,提升家庭教育觀念,改善親子、家庭關係與和諧,7月24日,廉江市婦女聯合會、廉江市教育局聯合舉辦「傳承好家風、弘揚好家訓」家庭教育講座活動,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該市營造家風好、民風純,黨風正、政風清的良好氛圍,傳播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 弘揚好家風,傳承好家訓!「家風文化節」助推家風文明
    通過書畫展示,將中國傳統文化藝術與宣傳中華傳統美德相結合,倡導以文化詩書傳家,形成知書達理、大氣包容的良好家風。講堂定期開展「弘揚好家風傳承好家訓」親子活動,將家風家訓的學習融入到親子閱讀中。親子課堂家風與傳承同行文化節上,力洋表彰了部分文明家庭和最美家庭
  • 良戶書院:助力鄉村發展 引領鄉風文明 弘揚傳統文化
    黨的十九大,提出文化自信,旨在喚起民族對傳統文化的記憶,從而找到中華民族自己的根和魂,真正完成民族的偉大復興。天津榮程集團,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攜手山西省晉城市高平市政府,認養文物,弘揚傳統文化,助力民族復興。位於高平市原村鄉良戶村的良戶書院就是在此基礎上,成為榮程集團助力鄉村發展、引領鄉風文明、弘揚傳統文化的有力抓手。
  • 傳承家庭美德 涵養時代新風
    圍繞議家風、立家訓、傳家禮、評家庭等主題開展各式各樣的活動,讓大家都能學習家風、傳遞家風、弘揚家風,推動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家庭裡生根、在親情中升華。議家風:開展「家風教育」 用書法作品表達家風    家風是什麼?為了讓市民認識家風、了解家風,我市各區縣面向全社會,圍繞「什麼是好家風」等話題,談家風家教,促民風社風,引導廣大家庭培育良好家風。
  • 「弘揚傳統美德 傳承良好家風」詩詞徵文比賽頒獎儀式暨中秋詩會舉行
    昨晚,一首首或激昂滿懷或溫柔恬靜的詩歌,在桐鄉電視臺演播廳持續吟唱,這裡正在舉辦「弘揚傳統美德傳承良好家風」詩詞徵文比賽頒獎儀式暨中秋詩會。市委常委、紀委書記王永飛,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潘敏芳等出席。來自全市的詩人和文藝愛好者在此相聚,他們深情的朗誦或吟唱讓現場觀眾徜徉於詩文的長河中,再現了桐鄉人傳統家風的精髓。
  • 肅南:柯璀玲家庭入圍第二屆全國文明家庭候選名單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下,各地區各部門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手抓、兩手硬」的戰略方針,積極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開展文明家庭創建活動,著力推動家庭、家教、家風建設,湧現出一大批崇德向善、事跡感人、影響廣泛的文明家庭,對於在全社會形成愛國愛家、相親相愛、向上向善
  • 傳承家風家訓,弘揚傳統文化:市婦聯家風家訓流動展館巡展活動在全...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的重要指示精神,繼承和弘揚中華傳統美德,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今年,市婦聯依託陝西瑞夢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成立渭南市「家風家訓流動展館」,在全市開展家風家訓書畫小品巡展活動。
  • 耕讀傳家: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從儒生「焉用稼」的傳統觀念,轉變為對「亦耕亦讀」生活的實踐和追求,其間,必定有著值得研討的思想文化背景。那麼,具體到了何朝何代這種觀念開始轉變了,國人開始崇尚「亦耕亦讀」的生活了呢?其實,早在「耕讀傳家」的觀念形成以前,已經先有「耕學」一說為之鳴鑼開道。早在漢代,就已經有人以耕為喻了。
  • 倡議: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弘揚勤儉節約美德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全國總工會《關於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 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 弘揚勤儉節約美德的通知》,進一步弘揚中華民族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的傳統美德,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氛圍,現向全體幹警發出以下倡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