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6,這部美國音樂劇為何能火遍全球?

2020-12-11 第一製片人

2020年7月17日刊|總第2519期

上個月,一部名為《漢密爾頓》的音樂劇在Disney+上線後,口碑炸裂,IMDB評分9.1,爛番茄新鮮度99%,豆瓣開分更是高達9.9,目前評分也穩定在9.6,毫無懸念地成為年度口碑最佳影片。

《漢密爾頓》是近年來影響力最大的百老匯音樂劇,講述了美國開國元勳亞歷山大·漢密爾頓的故事。該片在2015年於百老匯的公眾劇院首演時就引起了轟動,當時一票難求。平均價格高達549美元,之後還在一路上漲。歐巴馬夫婦、柯林頓一家、茱莉婭·羅伯茨、「鋼鐵俠」唐尼、碧昂斯、麥當娜等政要和名流都曾是《漢密爾頓》的座上賓。它還橫掃葛萊美獎、普利茲戲劇獎、奧利弗獎、託尼獎等一系列獎項,並屢次受邀到白宮演出。

而這部官攝版的音樂舞臺劇電影,被迪士尼出資7500萬美元從而獲得的全球版權,創造了影史上最昂貴的一宗「購買單部已製作完成電影」交易。原本該片是定於2021年10月15日在院線上映,但是因為疫情的原因迪士尼決定將影片提檔。

亞歷山大·漢密爾頓是誰?

很多人好奇這個人究竟是誰?他是美國開國元勳之一,美國第一任財政部長,美國制憲會議代表及《美國憲法》起草人和籤署人之一,也是共濟會新澤西州莫裡斯敦美國聯合分會會員。

1789年,漢密爾頓任財政部長時,國庫空空如也,戰債積累不堪重負,信用瀕臨崩潰。他向國會呈交一系列報告,提出了關於整頓財政與發展經濟的綱領。按照這個綱領,美國實行了一系列財政政策,使長期積壓的債務問題得以解決,重建了美國在國內外的信用,健全了金融體系,建立了一套完備的財政管理制度,國家有了穩定的財政收入,從根本上結束了財政混亂狀況,為工商業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音樂劇《漢密爾頓》就是根據《亞歷山大·漢密爾頓》傳記改編而來,除了體現出他的功成名就外,還呈現出其背後深陷的政治鬥爭,比如他如何成為紐約權貴的乘龍快婿,卻又婚內出軌鑄成大錯,成為美國政壇上第一起桃色醜聞的主角,失去了競選總統的資格,又如何與自己曾經的好友阿倫·伯爾反目等等。

他是美國建國史上功勳顯赫的功臣,卻也最不被外界傳誦,大多數人僅僅只是在十美元紙鈔上知道這位功臣,音樂劇將這位英雄人物的事跡一一呈現出來。幾年前美國財務部打算更換十美元紙幣上漢密爾頓的頭像,但因同名音樂劇的火爆令政府打消了這個念頭,某種意義上來說,這部音樂劇也算是改變了歷史。

導演林·曼努爾·米蘭達是位極具才華與慧眼的人,他不僅是導演,還是主演兼作詞作曲的人,花了足足6年的時間,才將《漢密爾頓》創作完成。米蘭達還因此被評為《時代周刊》100位大咖之一,其影響力可見一斑。《紐約時報》對這齣音樂劇也給出了很高的評論,稱《漢密爾頓》真正的明星是這段恢弘的歷史本身。而這段歷史就是亞歷山大·漢密爾頓本人。如同劇中唱到的,History has its eyes on you.(歷史會見證你)

用嘻哈的方式演繹傳奇人物的一生

那麼,《漢密爾頓》音樂劇如何講述大洋彼岸國家歷史和人物的故事,以至於引發了世界範圍內的熱潮呢?畢竟對國內大部分觀眾來說,音樂劇是一個小眾藝術,大部分人沒有看音樂劇的習慣,而這齣音樂劇最厲害的一點是,即便不了解這段歷史的人也能看進去這段故事。

普通人對百老匯音樂劇的認知,往往停留在它的表層,比如載歌載舞的場面、抒情甚至煽情的旋律、男歡女愛的題材等。而傳統的百老匯音樂劇表達方式大多也是採用渾厚的高音、以及抒情的長音等一些顯示聲樂技巧的方式來表達。

《漢密爾頓》卻不同,劇中涵有爵士、靈魂樂、R&B,以及傳統百老匯音樂劇曲目,但最引人注目的還是嘻哈元素,因為它佔據了整部劇大部分份額。並且整部音樂劇段與段之間不用純對白進行銜接,全部用歌唱的形式貫穿其中,全劇共有46首歌曲,160分鐘的時長几乎一氣呵成,語速之快,歌詞量之大,不給觀眾有任何喘息的空間。

音樂劇開頭就將漢密爾頓的一生總結了,「生於加勒比海貧窮髒汙的小地方,蕩婦與蘇格蘭人的私生子,孤兒,英雄,學者,開國元勳……」人生被分解成戲劇化的若干標籤,高低錯落的標籤被一一貼上,加上精彩的嘻哈表達方式,故事從開頭就已非常鮮活。

亞歷山大·漢密爾頓出生於在加勒比海的某個小島上。11歲時被父親拋棄,14歲母親去世,留給他的是一屁股的債務。但他並沒有一蹶不振,從此消沉,而是打工賺錢養活自己,通過閱讀和寫作來表達自己的觀點。在17歲時,他講述自己慘狀的文章打動了許多人,並得到資助得以去紐約上學。獨立戰爭是他人生的一個轉折點。他的文韜武略和機敏才智被華盛頓看中,隨即成為華盛頓的左膀右臂,擔任副官,建功無數。

毫無疑問,這是一個標準的美國式英雄故事。但在《漢密爾頓》中,講述的又不只是他一個人的故事,而是一個群像。曾經一度被史書臉譜化的角色在音樂劇中都有了溫度,他們鋒芒畢露,缺點也會在功業面前暴露無遺。比如與他一樣是孤兒,且在政治生涯一生中有著交集的阿倫·伯爾,以及第一任總統喬治·華盛頓、第三任總統託馬斯·傑斐遜、第四任總統詹姆斯·麥迪遜等人同樣擁有各自精彩的瞬間,同樣表露出眼界或心胸的狹隘。在情場上,漢密爾頓之前因痴戀情婦瑪麗亞·雷諾茲而被勒索,仕途造受打擊。而當漢密爾頓與斯凱勒家二女兒伊莉莎白結婚的時候,同樣心系漢密爾頓的大女兒安潔莉卡幻想的場景,在舞臺上時光逆轉,驚豔無比。

觀眾的熱捧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的故事能讓許多人產生共鳴,無論是對於理想的堅持,人情事故上的艱難抉擇,還是面對感情時的無奈,都能讓人看到人性最真實以及感概的一面,加上年輕化的表達方式,讓觀眾以一種輕鬆愉悅的方式了解了這段歷史。

流行音樂元素運用到百老匯音樂劇上,《漢密爾頓》不是第一部。之前百老匯大火的音樂劇《貓》《媽媽咪呀》《澤西男孩》等也都運用過爵士、搖滾等元素。但《漢密爾頓》不同在於,它顛覆了傳統,革命性地將嘻哈饒舌等流行元素融入嚴肅歷史的敘說之中,這種看似不搭的風格,卻開闢出不一樣的效果。

中國音樂劇離《漢密爾頓》還有多遠?

英美音樂劇進入中國觀眾視野的時間並不長。除了合家歡類型的《音樂之聲》,普通音樂劇粉絲似乎偏愛《歌劇魅影》《變身怪醫》《悲慘世界》等帶有強烈浪漫色彩的作品。當然,也有更專業的圈層的人士對各種音樂劇都有深度的研究,但集中在較小的範圍。

中國的音樂劇市場目前依舊非常有限,畢竟動輒幾百上千的票價,讓許多觀眾還是望而卻步,並且像百老匯這種知名音樂劇表演還需提前幾個月進行購票,更讓人覺得費時費力,失去興趣。不過最主要的原因還是與中國人群的消費習慣有關,大眾對音樂的消費大多還只是停留在演唱會上,而對於音樂劇的消費還是要通過微博、豆瓣等渠道進行補課後,再通過B站觀看完網友上傳的錄影,最後才決定是否進行消費,而這些具有目的性的消費人群,往往還是有觀看音樂劇記錄的人群。應該說,已經有音樂劇消費習慣的,依然還是集中在那小部分人群中。

其次,重音樂輕戲劇也是音樂劇發展不起來的原因。很多音樂劇都出現了歌比劇火的情況,比如張學友的《雪狼湖》以及曾於12年前感動無數觀眾的《蝶》,至今為止很少有人記得它們具體講述了什麼,但《餓狼傳說》《心臟》這些歌曲卻已成為經典曲目,在許多比賽和節目中依舊會被拿出來演唱。另外,還有一些音樂劇甚至直接用歌曲名來編排引消費者注意,比如黃舒駿、李宗盛等音樂人打造的《馬不停蹄的憂傷》、《當愛已成往事》等音樂劇就是如此。很大一部份消費者都是衝著黃舒駿、李宗盛去的,這樣的音樂劇一定程度上屬於快消品,與經典也就更沒什麼關係了。

而許多百老匯的音樂劇是真的可以做到內容與音樂融為一體的,像《音樂之聲》甚至拍成了電影依舊還是經典。而《漢密爾頓》這種不僅在內容與音樂上讓人讚嘆,在製作上的用心也值得很多音樂劇借鑑,因為從來沒有哪部音樂劇會幾乎不採用白人演員,而選擇非裔、拉丁裔、亞裔等少數族裔演員出演。可如果追溯到美國的開國史,你會發現,美國的開國史是與有色人種無關、與女性無關的。《漢密爾頓》看似隨意更改扭曲了這個歷史事實,但如果用一種整體的眼光,審視當下的現實和立場,即讓少數族裔和女性成為歷史的主角,成為訴說者,這種換位思考的能力以及對作品背景的深度反思是中國音樂劇市場完全沒辦法做到的。

最後,從投資角度來說,中國的娛樂產業鏈大多屬於快消品,相較於其它演藝類消費品來講,音樂劇目前依然是投資大、風險高、回款慢的娛樂消費。據了解,國內一部中小型原創音樂劇的成本需要1000萬元以上,要實現回本,一場較大投資的原創音樂劇需要演出150~200場,時間最快則需要一年(國內沒有),最慢可能需要三年。而中國到目前為止,原創音樂劇一直沒有出現過口碑和票房都非常好的代表作,最近被人記起來的還是當年張學友的《雪狼湖》,而近期稍有口碑的《白夜行》,也因韓雪錄音假唱而被登上熱搜。

種種因素使然,中國音樂想要做出《漢密爾頓》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相關焦點

  • 片單丨7部豆瓣高分音樂劇,帶孩子了解真正的高級藝術!
    布穀老師:沒有什麼比能回味許久的好故事更能令人心動的事了!如果有,那一定是它——《漢密爾頓》!最近,音樂劇《漢密爾頓》官攝版影片在「Disney+」流媒體平臺上線。《漢密爾頓》究竟有多火?太上頭!豆瓣評分高達9.6!它不僅在百老匯火爆到一票難求、打破數項票房記錄,拿獎拿到手軟!並且在美國火到「出圈」,好萊塢明星、說唱天王、科技圈大佬、政界人士都是它的劇迷。米歇爾·歐巴馬給她的最高讚譽:「《漢密爾頓》是我一生中看過的最佳藝術作品。」
  • 開價3000刀,這部音樂劇憑啥封神?
    7月3日,讓全球觀眾苦等5年的英語音樂劇《漢密爾頓》的官方攝製版在Disney+上線。為了「引進」《漢密爾頓》,迪士尼為此支付了高達7500萬美元的天價版權費。
  • 豆瓣9.6,這部北歐青春腐劇整得全球觀眾都不淡定了丨毒藥推薦
    一說到腐劇,你可能想到了網劇《上癮》,畢竟當時它火到廣電總局都不得不出手管制。有多少腐女看得鼻血直流欲罷不能?又有多少直男看完被掰彎? 也許你會說《上癮》的成功只是在中國,那麼接下來毒藥君給你們介紹的這部青春腐劇卻是全球爆火!
  • 2018十部高分韓劇都在這裡,每一部都撩動心弦,豆瓣最高評分9.4
    《金秘書為何那樣》豆瓣評分8.2,此劇講述財閥二世、「有名集團」副會長、顏值實力兼具的男主李英俊(樸敘俊飾),和在他身邊如影隨形、既當秘書又當司機、能力滿分的9年女秘書金美笑(樸敏英飾)的故事,這部劇完全拋開韓劇以往的劇情,非常新穎,沒看過的趕緊補劇吧!
  • 曾經火遍中國的5部韓劇,一部豆瓣評分9.7,每一部都值得你追
    《金秘書為何那樣》 主演:樸敘俊 樸敏英豆瓣評分:8.0分該劇改編自鄭慶允的2013年同名人氣網漫,講述一個擁有完美外貌和過人實力的財團副會長李英俊(樸敘俊 飾)還有一個能力出眾的女秘書金微笑(樸敏英 飾)。他的個人秘書金微笑是唯一幫他解決麻煩的人。
  • 豆瓣9.1分,這部口碑炸裂的美劇火了
    最近美劇圈迎來了新的春天,眾多美劇紛紛收穫了超過9分的高分評價。比如《美國夫人》等等。相較於這些主流美劇來說,今天小編要給大家安利的這部劇則顯得小眾的多。這部劇就是《吸血鬼生活》第二季,看到名字您可能認為這是一部獵奇恐怖劇,實則不然,因為它竟然是一部極其沙雕的搞笑劇。
  • 這部阿雲嘎也愛的音樂劇,從巴黎火到了成都
    很長一段時間裡,人們無法一睹巴黎聖母院的瑰麗與壯闊,但有人選擇以另一種方式「重建」這座百年教堂——從音樂劇《巴黎聖母院》中,一窺它的風採。01火了20年的音樂劇作1993年,加拿大劇作家呂克•普拉蒙東開始著手改編雨果名著《巴黎聖母院》。
  • 音樂劇《媽媽咪呀!》全球歷程
    • 全球已有超過4200萬人次看過《媽媽咪呀!》  • 創造了20億票房佳績  • 以超越其它音樂劇 的速度,在世界各大城市首演,平均每天全球都有一個城市在上演《媽媽咪呀!》自11年前倫敦演出結束後,已在超過240個主要城市上演。
  • 豆瓣9.3分,全球科幻電影排名第一的《盜夢空間》,又要火了?
    這是大神諾蘭的超級經典,至今豆瓣評分依然高達9.3,在豆瓣TOP250中排名第16,在全球真人科幻電影中更是排到了第2! 6年前,《星際穿越》在國內上映時就引起了轟動,票房逼近8億。 這次重映還不到一周,票房已超過5千萬,可見經典的魅力是永不過時的。
  • 豆瓣9.6的《漢密爾頓》,時間膠囊中的熱血與夢想
    2015年,這首半成品幾經修改之後成為了音樂劇《漢密爾頓》的開場曲,當年的那個年輕人林-曼努爾·米蘭達(Lin-Manuel Miranda),帶著這部自己作詞、作曲、主演的,講述美國開國元勳們的歷史劇,敲開了百老匯的大門。
  • 世界頂級音樂劇大咖齊聚山城 只為這部百老匯音樂劇《一個美國人在...
    幾天前,重慶演出公司在第62屆美國演藝出品人年會上,帶回了今年將引進百老匯音樂劇《搖滾校園》和託尼獎獲獎音樂劇《一個美國人在巴黎》的好消息。14日上午,《一個美國人在巴黎》原版製作團隊完成了涪陵大劇院的考察,在當天下午的媒體見面會上,百老匯亞洲公司(Broadway Asia International)總裁馬克·羅素(Marc Routh)表示:「沒想到在涪陵有這樣一個優良的地方和團隊,我們很驚喜。這將是這個項目非常好的落地基地。」
  • 一看就「上癮」的高分國產劇,豆瓣評分9.0以上,連刷3遍都不夠
    不過,這幾部電視劇雖然熱度高,但豆瓣口碑評分卻不怎麼理想。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電視劇《安家》的評分僅僅之後6.2分,很多網友吐槽主演孫儷的演技過猛,畫風過於浮誇。而電視劇《完美關係》儼然已經變成了「尷尬關係」,豆瓣評分僅僅只有4.7分,另外一部雖然目前評分還未出,但從網友評論來看,也不是特別理想。
  • 百老匯十大經典音樂劇,美國文化代表作
    全球首個中文版《獅子王》音樂劇將於2016年6月16日上海迪士尼樂園盛大開幕日起,在度假區內「迪士尼小鎮」上、擁有1200個座位的「華特迪士尼大劇院」開始公演。
  • 播出一集就豆瓣9.2,這部美國撕逼大戲是真神劇
    才出一集就豆瓣9.2,被譽為「美國撕逼故事」。這麼說吧,是一群影后演另一群影后的故事。宿敵:貝蒂和瓊Feud:Bette and Joan才播出一集,這部劇的豆瓣評分就達到了9.2。這部劇的導演是大名鼎鼎的瑞恩·墨菲(Ryan Murphy),這次,他依舊與FX合作。
  • 講述「9·12」的故事 百老匯音樂劇《來自遠方》將登陸中國
    很多人都知道9·11事件,卻很少有人知道關於「9·12」的故事。百老匯近年最重磅音樂劇之一《來自遠方》(COME FROM AWAY)即將於2020年登陸中國,這也將是該現象級作品首次空降非英語區國家。
  • 豆瓣64萬人打出9.1分《何以為家》這部電影為何能收穫如此多好評?
    聽了這樣的狀告,我很愕然,一個不過12歲的少年,為何成為階下囚,為何要狀告自己親生父母,這在我所處的世界是件多麼可笑的事情。父母生了你,為什麼你不感恩,反而憎恨?!當我繼續追著這部《何以為家》看下去時,隨著劇情的發展心中不自覺就升起了一股憤恨的情緒:生而為人,這劇中的那雙父母應該自慚形穢;為人父母,他們根本不配!
  • 豆瓣9.9分!這部「黃暴」的美國動畫到底有著什麼樣的魔力?
    那美漫能再給力點麼?能!如果看過的朋友估計已經能從標題猜出是什麼動畫了。今天椰子君要安利的應該是現在豆瓣上評分最高的動畫了——《Rick and Morty》(以下簡稱RaM)。Emmmmm…這部就是科幻版本的飛屋環遊記嘛?貌似就是爺孫兩穿梭於科幻世界,相互扶持,家庭和睦,達成夢想,感人至深的故事。要知道飛屋環遊記在豆瓣上也不過8.9的分數。
  • 火遍亞洲的音樂劇《恐龍復活了》來了!早鳥特惠限時搶搶搶!
    李英愛在韓國看《恐龍復活了》時的照片劇目一路火遍亞洲成為親子不可錯過的熱門音樂劇現在!音樂劇《恐龍復活了》韓版劇照在遙遠的過去,霸王龍的母子情令人動容,而在億萬年後的今天,主人公娜麗姐弟的勇敢和真誠同樣詮釋了「愛」的意義。無論是恐龍還是人類,這種愛與被愛的情感,都能讓人在劇中找到共鳴。
  • 一看「上癮」高分國產劇,豆瓣評分在9.0以上,連刷三遍都不夠
    不過,雖然這些電視劇的人氣很高,豆瓣的口碑評價卻並不理想。從之前的情況來看,電視劇《安家》的分數隻落後了6.2分,很多網友吐槽主演孫儷演技過猛太誇張了。電視劇《完美關係》變成了「尷尬關係」,豆瓣只得4.7分,另一位網友的評價雖然還不是特別理想,但還沒有公布。
  • 《小豬佩奇》為何火遍全球?到底是什麼原因抓住大人兒童的眼球
    導讀語:據媒體報導,《小豬佩奇》2017年在全球範圍內帶來的零售收入達到12億美元(約75億人民幣)。這樣的數據僅僅是在2017年所體現的。目前已經過了三年,它的收入可想而知。那麼問題來了《小豬佩奇》作為一國外的作品為何受大家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