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育寶寶時,寶媽常做的幾個行為,看似是寵愛孩子,實則威脅健康

2020-08-01 心語育兒

前言:小寶寶的降臨,是上天賜予我們最珍貴的禮物,為了把這最珍貴的「禮物」照顧得更好,我們做父母的在孩子身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熱忱。為了能夠照顧好他們,寶媽們不但會自己去學習,也會向身邊人求教,會時刻把孩子的事情,放在第一位,為了孩子的健康發育,確實花費了不少的金錢和心力。但是有些行為,看似是寵愛孩子,實則卻威脅到了孩子的健康,寶媽們一定要引起重視了!

養育寶寶時,寶媽常做的幾個行為,看似是寵愛孩子,實則威脅健康

1、 搖晃寶寶入睡

咱們經常在生活中,看到這樣的畫面,一個寶媽抱著自己剛出生的寶寶,為了讓寶寶能夠更快地入睡,寶媽會抱著他,慢慢地搖晃,用這樣的方式,哄寶寶儘快的入睡。其實這種做法,是非常不對的,一會讓孩子產生依賴,不晃就不睡,二如果搖晃的力度過大,會導致寶寶的腦部發育受到影響,輕則流口水、嗜睡,重則會引起腦癱,因此寶媽一定要記住,千萬不要用力的搖晃寶寶入睡。

養育寶寶時,寶媽常做的幾個行為,看似是寵愛孩子,實則威脅健康

2、 衣服穿太多

很多寶媽都有這樣的想法,覺得新生兒的抵抗力肯定會比大孩子要差一些,因此在照顧新生兒時,就會給寶寶穿很多的衣服,說是為了給寶寶保暖,擔心寶寶生病。其實父母們的這種想法是不對的,事實上小寶寶的體熱,要比普通人高很多,要是給寶寶穿太多的話,那寶寶就會感到很熱,特別是到了晚上,寶寶會因為衣物太多,遲遲不能入睡,他們就會用哭來發洩,這樣實際上是嚴重影響到寶寶的健康。

養育寶寶時,寶媽常做的幾個行為,看似是寵愛孩子,實則威脅健康

3、 食物嚼碎餵寶寶

寶寶稍微大一點後,就需要吃一些米粥類的食物,這樣有助於寶寶更多營養的攝入。很多寶媽在給孩子增加輔食時,經常還會把食物嚼碎,然後再把已經碎了的食物,放在孩子的嘴裡,寶寶不用嚼就可以咽下去,殊不知這樣是極其不衛生的,因為小寶寶的口腔,跟大人的口腔,裡面的菌群是不同的,要是相互交叉的話,很有可能就會導致寶寶生病。還有如果幫助寶寶咀嚼食物,寶寶自己的咀嚼功能就得不到訓練,這是不利於寶寶的健康成長的。所以幫助寶寶咀嚼這樣的餵飯方式,是很不科學衛生的。

養育寶寶時,寶媽常做的幾個行為,看似是寵愛孩子,實則威脅健康

4、 讓孩子睡得太多

新生兒出生後,一天差不多三分之二的時間都在睡覺,他們差不多能夠睡二十個小時以上。有些網友也笑稱,說小寶寶除了吃就是睡,其實這是新生寶寶的常態,但是隨著孩子月齡的增加,他們的睡眠時間就會逐漸減少。但是有些寶媽為了讓自己能輕鬆一些,會讓寶寶睡的多一些,沒事就要哄著孩子睡著,然後再忙活自己的事情。對於月齡小的寶寶來說,多睡對孩子是有好處的,但是對於月齡大的孩子,如果睡得太多,反而會導致睡眠的規律變得紊亂,因此寶寶的睡眠,還是要有定量的,不要讓寶寶睡的太多。

養育寶寶時,寶媽常做的幾個行為,看似是寵愛孩子,實則威脅健康

寫到最後:

很多網友都說,我們小時候都是這這麼長大的,什麼事也沒有,這不還是很健康嗎?現在的孩子怎麼就這麼嬌氣?其實這並不是孩子嬌氣,也不是事多,而是我們在餵養孩子時變得更加科學,懂得了怎麼去科學育兒,只有運用好科學的辦法,才能養出更健康的寶寶。

相關焦點

  • 寶寶的養育,不光是寶媽的事
    寶寶的養育,不光是寶媽的事,這是研究和事實的結論。深入地講,養育既不是寶媽佔主導地位,也不是寶爸佔主導地位,而應該是協同教養,並且是儘量做到積極地協同教養。,即團結就是父母主動試圖提高家庭成員之間的凝聚感;一致指父母在對兒童進行規則制定、紀律約束和表揚獎勵時的一致性;衝突是父母在兒童面前的爭論;貶低指父母中一方和孩子單獨相處時,主動貶低另一方,並且破壞另一方的權威性和可靠性。
  • 孩子看似「真聰明」的行為,實際上是「假聰明」,寶媽別被「騙」
    原創|小豆芽育兒記孩子聰明伶俐、智商情商都高是所有寶媽都希望的,可孩子的聰明也有真假,孩子的很多看似非常聰明的表現,實際上都是一些「假聰明」。但很多時候,寶媽總是被孩子表面的行為所迷惑,認為自家孩子就是聰明,就比如萱萱「嘴甜」的行為。這個行為看似情商高,但太過「嘴甜」就是就會讓人變得虛偽,給人一種阿諛奉承的感覺。因此為了孩子未來不會長歪,寶媽一定要分清孩子的聰明,是「真聰明」,還是「假聰明」。
  • 米粥、雞蛋羹入選寶寶輔食榜單?看似寶寶愛吃,實則在「坑」娃
    「我家寶寶每天能吃一大碗米糊,肯定能長高個子」「我時不時地都會給寶寶吃雞蛋羹,婆婆告訴我寶寶吃雞蛋羹有助於身體發育」這是寶媽群裡討論的日常,寶媽們每天都希望讓寶寶吃得好,殊不知,這些寶媽們熱衷的輔食對寶寶並沒有多少營養,還容易坑了娃。米粥、雞蛋羹入選寶寶輔食榜單?
  • 熊孩子掰壞親戚手辦,寶媽不屑:能值幾個錢?聽完價格後不吭聲了
    現如今,家長們更加注重對孩子的教育問題,畢竟沒有哪個家長希望自己的寶寶被扣上「熊孩子」的帽子,而自己被打上「熊家長」的標籤。但孩子淘氣是每個家長都會面臨的問題,而一些家長出於寵愛孩子的緣故,在面對寶寶「搞破壞」的行為時選擇視而不見,甚至還會毫不猶豫的選擇偏袒。
  • 寶寶對「媽媽」的稱呼變成「媽」,看似只差一個字,實則暗藏玄機
    寶寶對「媽媽」的稱呼變成「媽」寶媽們的聚會往往是在每天飯後或者是午睡後帶娃下樓遛彎的是偶看似只差一個字,實則暗藏玄機做孩子的良師益友其實家長和孩子最好的狀態就是做良師益友相伴,尤其是男孩子,其實男孩子的心理有的時候比女孩子脆弱的多,你們可能以為自己沒有整明白孩子的一些行為,但其實他們是在默默守護著自己的秘密。那麼這個時候你就不要去強制去打開孩子的秘密世界,這樣只會讓他們離你越來越遠,良師益友的關係就是你們又是朋友又是老師,只不過朋友的成分要比老師大。
  • 孩子出現以下行為,看似討人厭實則高智商,父母可別傻傻阻止
    文|秘籍君養育孩子這條路上,有苦有淚也有笑。再愛孩子的父母,看到他們的某些行為,也十分厭棄。可家長卻不知,有些行為看似討人厭實則是高智商的表現。父母若是阻止,不是讓他們變乖而是耽擱他們變聰明,希望你不要踩雷。
  • 寶媽長期堅持這3件事,養育一個健康的寶寶
    在寶媽群裡,親貝網小編聽到這樣一句話:寶寶不生病,全家都安心,寶寶一生病,整個都亂套!這話一點沒錯,相信做了寶媽的人都有深切的體會,尤其是當寶寶生病的時候,看著他難受的樣子,恨不能以身代替,一家人慌得團團轉。今天親貝網小編藉助下面這個案例說一下怎麼養育一個健康寶寶。
  • 照顧寶寶時,若婆婆有這3個行為,很多寶媽會厭煩
    導讀:照顧寶寶時,若婆婆有這3個行為,很多寶媽會厭煩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照顧寶寶時,若婆婆有這3個行為,很多寶媽會厭煩!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你還在用溼巾給孩子擦屁股嗎看似輕柔衛生,實則害了孩子
    你還在用溼巾給孩子擦屁股嗎?看似輕柔衛生,實則害了孩子!  朋友曾經對我說孩子開銷很大的就是溼紙巾,因為孩子擦屁股就用溼巾,吃完飯擦嘴巴又要另外一種溼巾。  那麼用嬰幼兒專用溼巾能避免以上兩種問題嗎?
  • 孩子出現以下行為,看似討厭實則高智商,父母可別傻傻阻止
    養育孩子這條路上,有苦有淚也有笑。再愛孩子的父母,看到他們的某些行為,也十分厭棄。可家長卻不知,有些行為看似討人厭實則是高智商的表現。父母若是阻止,不是讓他們變乖而是耽擱他們變聰明,希望你不要踩雷。孩子是不頂嘴了,可話也少了。長大之後也是沉默寡言,不喜歡和任何人多說一句話。原本考了一個很好的大學,但卻被退學了。跟他人相處,別人都說他像個「機器人」一樣,很冷血。為讓孩子改掉一些父母很討厭的行為,就把他變成「機器人」一樣,這是為他好嗎?所以也給父母提個醒,孩子有些很討人厭的行為,實則是高智商。父母別傻傻阻止,那不是愛而是傷害。
  • 寶寶4種「招人煩」的行為,常被寶媽嫌棄,背後真相卻讓人淚目
    寶寶的到來,是每個家庭最喜慶的時候,大家的開心程度甚至能超過結婚,而寶媽和寶爸則能感受到幸福指數翻倍增長,恨不得把全世界最好打的東西都拿給孩子,但是很快,隨著寶寶一天天的長大,幸福的感覺和喜慶的感覺也逐漸的淡化了,隨之而來的卻是頭疼,寶寶真的是太折磨人了,很多年輕的寶媽很快就會被折磨的身心俱疲。
  • 毀掉孩子的十種行為,看看你做了幾個
    受父母的這一影響,本來頭腦聰明的楊鎖在課堂上不學習,下學後也從不做作業。當時放學回家後,楊鎖看到父母幹活忙,也試圖去幫助他們。但是父母每次看到他想幫忙後就說:你去玩吧,別累著你。楊鎖就這樣一直被父母極為溺愛的養育著。在楊鎖13歲時,父親因疾病而離世,所有的壓力都落在了母親的身上,就算是這樣還是不願意讓他幹活。後來自己的身體實在是不行了,不得不吩咐兒子幫忙幹活。
  • 看似營養的輔食,其實一文不值,寶媽別再給寶寶餵了
    但是在當了媽媽後,心理的角色就從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小公主,轉變為變花樣給孩子做飯的有愛媽媽。帶娃的寶媽都經歷過這個過程,特別是在給寶寶的輔食上, 費了不少功夫,但有時候,可能造成結果適得其反。該給寶寶餵些什麼呢?成了寶媽們心中一個大問題,有人自信的說餵粥總不會錯了吧。
  • 寶媽正在哺乳期,幾個不良習慣必須避免,科學養育寶寶在此一搏
    寶媽在哺乳期時,最擔心的一件事情就是關於母乳的事情,畢竟母乳的好壞直接決定了孩子身體的好壞。很多時候吃進我們身體裡的東西是直接被孩子吸收的,所以很多寶媽特別關心自己吃的東西對孩子有沒有影響,會不會給孩子身體造成大的危害,同時也會有很多的寶媽存在非常多的不良習慣,也會造成自己和寶寶的身體損害。
  • 看似公平養育實則是偷懶
    「豆寶奶奶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不同於過去的父母,滿口全是「老大就要讓著弟弟妹妹」,現在的爸媽們都很注重「公平養育」,口口聲聲全是要「一碗水端平」,可還是避免不了孩子的爭寵的「世紀大戰」。寶媽奉行「公平養育」,可一碗水端平的結果是,姐姐善妒妹妹軟弱寶媽小彭有兩個女兒,她小時候就因父母偏心受盡了委屈,生了孩子後,她就暗下決心:一定要對兩個女兒一視同仁,公平對待,不讓兩個孩子有爭寵的機會
  • 家長看似「周到」的行為,是寶寶說話的「絆腳石」,父母趕緊改正
    原來,這位寶媽有個習慣,總是習慣性地剝奪孩子說話的機會,像是孩子想要喝水,還未等到孩子開口,寶媽就已經將水送到跟前。,寶媽這個看似「周到」的行為,卻成為了孩子說話的絆腳石,若是你也存在這樣的行為,那麼可要趕緊改正過來了。
  • 1-3歲寶寶養育小技巧,包括餵養、發育、行為引導、早教等
    1-3歲寶寶養育小技巧,包括餵養、發育、行為引導、早教等。 斷乳對寶寶和媽媽來說都是煎熬,寶媽斷乳切記盲目,需結合自己和寶寶的實際情況,做到健康回奶。 斷乳時間可以選擇在寶寶1-2歲之間,如果母乳能餵到2歲當然更好,斷乳應儘量選擇健康的斷乳方式。
  • 3種常見輔食,看似大補實則傷身,醫生:年齡小的娃吃就是毒藥
    寶媽給孩子添加輔食,結果使孩子脾胃虛弱,醫生:年齡小的娃吃就是毒藥蕾蕾的女兒6個月了,之前一直喝的母乳,蕾蕾之前就準備好了輔食機。在女兒6個月以後,她每天堅持一大早就去菜市場挑選新鮮的青菜,每天換著花樣,用輔食機給女兒打青菜汁。雖然蕾蕾很用心做輔食,但女兒一點也不賞臉,她對媽媽做的輔食很抗拒。
  • 給寶寶清洗奶瓶的時候 寶媽要避開這幾個誤區
    每個女性都會經歷懷孕這個過程的,相信每個孕媽在剛懷孕的時候,就開始準備寶寶的生活用品了。說到寶寶用品,大家肯定都會想到奶瓶吧,寶寶出生以後,不管是給寶寶餵水還是餵奶粉,都需要用到奶瓶。那麼使用完奶瓶以後就要清洗奶瓶了,那麼各位寶媽你們會清洗奶瓶嗎?
  • 給寶寶洗澡,寶媽常忽略這四個細節,怪不得寶寶不愛洗澡
    ,寶寶不愛洗澡,可能是寶媽忽略了一些細節。執筆:胡蝶編輯:胡蝶定稿:歐陽比文很多寶媽表示,孩子出生後的第一天自己完全是懵的,不知道怎麼餵奶,怎麼抱,要是沒有老人幫忙,肯定是弄得一團糟。然而照顧孩子的過程中很少有父母能一直進行關照的,到最後寶寶的日常起居還是免不了要寶媽親自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