毀掉孩子的十種行為,看看你做了幾個

2020-08-28 朵爺豪橫

中國中流的家庭,教孩子大抵只有兩種方法。

其一是任其跋扈,一點也不管,罵人固可,打人亦無不可,在門內或門前是暴主,是霸王,但到外面便如失了網的蜘蛛一般,立刻毫無能力。

其二,是終日給以冷遇或呵斥,甚於打撲,使他畏葸退縮,彷佛一個奴才,一個傀儡,然而父母卻美其名曰『聽話』,自以為是教育的成功,待到他們外面來,則如暫出樊籠的小禽,他決不會飛鳴,也不會跳躍。

———魯迅先生

案例

楊鎖,1986年出生在河南信陽市羅山縣朱堂鄉,是十裡八鄉都知名的人物。因為是家中獨苗,所以楊鎖的父母一直很溺愛孩子,衣服父母幫忙穿、飯也是父母來喂。

8歲是應該上學的年紀了,可這一年他才剛剛學會走路。因為之前都是父母抱著他走。

在學校的楊鎖很討厭學習,課上只是睡覺,課下也從來不寫作業。老師教導他,楊鎖就跑回家和父母告狀。奇葩的是楊鎖的父母會為此來學校會讓老師大吵一架,最後沒有辦法,老師只好選擇任由他去吧。

受父母的這一影響,本來頭腦聰明的楊鎖在課堂上不學習,下學後也從不做作業。當時放學回家後,楊鎖看到父母幹活忙,也試圖去幫助他們。但是父母每次看到他想幫忙後就說:你去玩吧,別累著你。楊鎖就這樣一直被父母極為溺愛的養育著。

在楊鎖13歲時,父親因疾病而離世,所有的壓力都落在了母親的身上,就算是這樣還是不願意讓他幹活。後來自己的身體實在是不行了,不得不吩咐兒子幫忙幹活。

但這時的楊鎖已經被父母長期極度的溺愛,變得不想再幹任何活了。同時他非但不願幫做母親,還一心情不好,就動手打母親。最終,母親因為長期勞累和心寒於兒子的不孝。在楊鎖18歲那年因病去世。

失去了雙親的楊鎖,也就相當於沒有了生活來源。他的堂哥介紹他到鎮上的建築隊和縣城酒店中去幹活,但都因懶得不想動被送回村中。之後整天無所事事的他,很快就變賣了家中所有值錢的物品。最終他將家裡值錢的東西都賣光後,就在村裡挨家挨戶討飯吃。

每次吃到一頓飽飯後,他就會回家睡覺,經常能睡一兩天不醒。直到餓得實在不行的時候才會起床出門要飯。有人給他送來生的肉和菜,他不會也懶得做,寧願放臭了也不吃。冬天因為懶得砍柴,就把身邊人燒的東西全部拿來生火取暖,甚至連床和被子都燒了。

2009年12月,羅山縣下了幾場大雪,楊鎖的堂哥去給他送飯時,才發現楊鎖已經全身僵硬斷氣了。而那一年他才23歲,這個風華正茂的年輕人,因為一個懶字,活生生把自己餓死。

小結

父母不能陪伴孩子一輩子,也不能一輩子為其遮風擋雨,看似笑話的案例,實則卻是家長反面教育的悲劇。家長的「好心」卻剝奪了孩子作為普通人生活的權利。

十種溺愛,十種傷害

嬰兒時期最早的嬌慣就是怕孩子冷,怕孩子餓。

朵媽剛生完孩子時和眾多初為人母的寶媽一樣,缺少育兒經驗,總怕孩子半夜冷,一次一次給孩子蓋被子,沒過多久孩子就起了紅疹,所以孩子不能捂,怕熱不怕冷,被子要比大人略薄一點,肚子蓋好,避免著涼,小手小腳可以露在外面,這是嬰兒最舒服的狀態啦。

關於餵奶,朵媽見過不少寶媽把孩子餵吐了的,最常聽的一句話話就是,就剩一口別浪費了,所以本來吃飽了的寶寶硬被「灌」了一口,還不會說話,好可憐。

要小小兒安,三分飢與寒

結語:

以愛之名的傷害一直在上演,大家批評孩子頑劣的同時映襯出的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如果每個家庭都能夠管教好自己的孩子,那這個社會就會少一些熊孩子闖的禍,少年強,則國家強,希望祖國的花朵們在家長培育下和老師的教導下,健康茁壯的成長。

相關焦點

  • 別讓這幾個行為毀掉一個孩子。「育兒經」
    四點毀掉一個孩子,看看你中了幾條。動不動就對孩子大吼大叫。經常拿自己孩子跟別人的孩子作比較。大眾面前讓孩子出醜。工作不順心就遷怒於孩子。孩子雖然小,但是小小的心靈也需要尊重、溫暖和安慰。情緒控制不了,只能引導。來來來,全中的下方評論區集合。
  • 父母10種教養行為 毀掉快樂的孩子
    父母10種行為毀掉孩子(資料圖)有些父母常常對養育孩子抱有疑問:自己明明傾盡所有給孩子最好的愛,可孩子還是不領情,反而變得跟自己越來越遠,越來越不自信。這是為什麼呢?專家經過大量案例的積累,探究出父母如何用自以為是的愛毀掉原本自信快樂的孩子的十條共性問題,您不妨對照一看。
  • 父母有四種行為,正在慢慢毀掉孩子,有的趕緊改掉
    導讀:父母有四種行為,正在慢慢毀掉孩子,有的趕緊改掉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父母有四種行為,正在慢慢毀掉孩子,有的趕緊改掉!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家長進來看看:這幾種父母容易毀掉孩子自信!建議收藏!
    家長毀掉一個孩子的自信非常簡單,比如給孩子設立一些並不適合他自己的目標,對孩子,不良的態度和消極怠慢的情緒,還有對孩子過分的保護行為,都是毀掉孩子自信的一大部分原因。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有哪幾種父母容易毀掉孩子的自信?看看你自己對孩子是否存在這種行為。
  • 父母的這11種行為,毀掉的不只是孩子的人生
    父母的這11種行為,毀掉的不只是孩子的人生!3.父母經常吵架,惡言相加,根本不顧忌孩子在場。後果:將來父母感情破裂離婚時,孩子一點都不意外。後果:家裡倒是乾乾淨淨,就是不知孩子腦袋裡裝了多少垃圾。6.當他和鄰居、老師或警察發生衝突時,家長堅定不移地站在孩子一邊,讓孩子知道:那些人都是對你不公平的。後果:他的一生永遠都會生活在不公平之中,你信不信?
  • 毀掉孩子最好的方式,很多父母都在做,肯定少不了你
    導讀:毀掉孩子最好的方式,很多父母都在做,肯定少不了你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毀掉孩子最好的方式,很多父母都在做,肯定少不了你!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毀掉孩子的視力的元兇,並非電腦手機,而是家長的這些行為
    導讀:毀掉孩子的視力的元兇,並非電腦手機,而是家長的這些行為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毀掉孩子的視力的元兇,並非電腦手機,而是家長的這些行為!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這樣做你正在毀掉孩子的健康!!!
    在一個家庭之中,孩子是重要的,因此,有關孩子的一舉一動都牽扯著大人們的心!特別當孩子生病的氣候,那個揪心啊,全家人急得團團轉。為了讓孩子少受罪,稍微有點頭疼發燒的就打點滴,這樣真的好嗎? 我不贊成這樣做,正常情況是能吃藥不打針,能打針不輸液。
  • 這3種行為最傷害孩子自尊心的行為,你做了幾個?
    2這三種行為最傷害孩子自尊很多孩子性格暴躁或者是「討好型人格」可能都與小時候自尊心沒有得到滿足有關,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下最傷害孩子自尊心的三種行為:是不是因為它傷害你了,所以三十多年你還記得呢?」的確,在這位爸爸看來,母親當年的行為沒有什麼錯,所以他又重複在了兒子身上。然而,潛意識裡他無法忘卻,是因為這種當眾的辱罵真正地傷害了幼年的他。
  • 最容易毀掉孩子的「毒藥」,不是打罵和離婚,而是父母的這種行為
    前幾天受邀去閨蜜家吃飯,一進門閨蜜4歲的女兒就衝進了媽媽的懷抱,說的第一句話,並不是自己想媽媽了,也不是和我問好,而是:「媽媽,你終於回來了,快給我玩會兒手機!」閨蜜習慣性地把自己的手機從包裡拿了出來遞給了孩子,給孩子之前,還特意的把屏幕亮度和無線調好了。我感覺到很詫異,但畢竟是在閨蜜家,也沒好意思說什麼。
  • 鄭淵潔:如何毀掉你的孩子?
    要想毀掉自己的孩子,首先應該做的是摧毀孩子的自尊,將孩子貶到卑微的地位上,具體方法有這樣幾條:1、讓孩子覺得自己什麼都不行,沒人賞識他例如學習不行,長相不行,交際不行,幹家務不行,馬虎,粗心,讓家人為他受累……總之,他沒有行的地方。2、經常拿比他「行」的人刺激他例如這種話要時常掛在嘴邊:「看人家××,從不讓父母操心!」
  • 父母行為與孩子性格對照表:你是哪樣的父母,你就有哪樣的孩子
    人們常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的確,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對孩子產生一定的影響,他們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自然是不言而喻的。好的父母成就一個孩子,反之,如果父母言行失當,就會對孩子的成長產生不良影響,就極有可能毀掉一個孩子。比如說孩子膽小、怕羞,那父母就看看自己是否經常求全責怪孩子?是否對孩子包辦過多、管得過多?
  • 心理學家:父母的這3種行為,可能會毀掉一個孩子
    但批判不是目的,而是為了減少和杜絕這種環境的存在,因為它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會毀掉了一個孩子。今天我們要論述的三種行為,也屬於這個類型。1、總讓孩子聽話的行為,其實是父母在彰顯自己控制的權力有兩種父母會充滿控制,一是沒有安全感的父母,這樣的父母從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就認為孩子是自己的一部分,孩子為虛弱、沒有安全感的自己增加了力量。
  • 毀掉一個孩子僅需5步,80%的家長都在做
    毀掉一個孩子僅需5步,作為家長的你中招了麼?讓我們來逐一看一下。01經常拿孩子和別的孩子做對比>「看看人家某某某,每次考試都得100分,再看看你」這是毀掉一個孩子的經典語錄之一。「要不是因為要照顧你,我早就已經升職加薪逍遙自在了」…………父母確實為了孩子付出了很多也放棄失去了很多。但這是我們身為父母的義務。有些父母不這樣想,他們得時時刻刻讓孩子知道,自己為了他到底犧牲了多少,時不時的在孩子面前叨叨自己的失去,自己的犧牲。久而久之,孩子會有深深的負罪感。
  • 「別讓你的驕傲」,毀掉了孩子的一生
    毀掉孩子的一生現在眾多家庭裡最關心的問題就是孩子,「孩子」成了一個家庭中的核心,作為父母,最關注的就是孩子!,可能是做表面功夫。(他)的未來,「做什麼職業、組建怎樣的家庭」等等,孩子的一生可能都得按照父母的安排度過。
  • 家長經常當孩子的面做這三件事,恭喜你,正在一步步毀掉孩子
    孩子生來就像是一塊乾燥的海綿,生長的環境就像是是水,孩子會源源不斷地從環境中吸收他人的行為舉止並消化轉為自己的習慣。父母作為陪伴孩子最多的人,也是影響孩子最多的人,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孩子。父母良好的行為舉止可以讓孩子變得更優秀,壞的行為則可能慢慢摧毀孩子。
  • 別再隨便責怪孩子啦,其實孩子的這些行為告訴你他缺什麼?
    很多時候,我們只是以我們的覺得,我們的想法去跟孩子溝通,這樣也很不好的。其實很多時候孩子的行為已經在告訴我們了,往往是我們經常忽視了而已。今天逗逗老師跟大家分享幾個關於孩子行為背後的那些事,值得一看!第二種 孩子磨蹭拖拉 缺的是目標第三種 孩子玩手機成癮 缺的是陪伴
  • 總拿自己的孩子和別的孩子對比,這種潛在危機正在毀掉你家孩子
    鄰居家有位正在上四年級的小朋友,他有一位非常嚴厲的媽媽,晚飯之後,媽媽必須陪伴孩子做作業,每一門作業都要盯著做完,完不成不讓休息,周末的時候給孩子報了書法班。除此之外,這位媽媽總是喜歡拿自己的孩子跟同班第一名的孩子對比,本來自家的孩子也是非常優秀的。
  • 毀掉一個孩子,就從毀掉他的暑假開始
    (詳見《「與孩子為敵」的中國家長|看看你中了幾條》)截止今天14:36,該篇文章「在看」1.3萬,「贊」8186。「洞見」號稱有數千萬用戶,並自詡「不是每一種觀點,都可以叫洞見」。當然,販「毒」是最賺錢的。這類公眾號深諳人心人性,販賣焦慮。它們與中國家長一道,構成了孩子的噩夢。
  • 「我就知道你做不好!」父母的錯誤預言,正在一步步地毀掉孩子!
    昨天在下班的路上,遇到了一個家長接學生,在等公交的時候,家長不停的跟孩子說「我很久之前就說了你就是不適合學畫畫,你自己看看你都畫的一些什麼,別人都能素描獲獎了,你還連簡筆畫都畫不好,我都說了你沒有畫畫的天賦,還花了這麼多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