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有一所小學,將美術教學與垃圾分類完美融合

2020-12-10 騰訊網

為培養垃圾分類好習慣,富陽區萬市鎮中心小學將美術教學與垃圾分類完美融合,通過繪畫、書法、篆刻、手工藝、漢字元素等形式,讓同學們從小建立垃圾分類、變廢為寶的綠色環保意識,呼籲同學們知行合一踐行垃圾分類。

學校結合學科特點,將垃圾分類教育根植於課堂教學中,從不同側面和角度豐富學生的垃圾分類知識,教師自身不斷學習和提升。

富陽區萬市鎮中心小學學生創作的「漢字畫」

在2020年北京國際漢語學院成果發布會中展示

六(1)李夢婷

六(1)王暢

四(1)潘晨屹

三(1) 陳天嬌

課堂創作的場景

六(2)劉詩恆

五(2)吳承遠

四(2) 徐智琳

篤行實幹,鍥而不捨,馳而不息。垃圾分類不是一蹴而就,更不是「運動」,貴在久久為功。垃圾分類已成為校園的新時尚,帶來了校園新氣象,讓我們在「指」間垃圾分類,在「心」中滋長文明。

相關焦點

  • 打擊樂、時裝秀、機器人……這所小學這麼展示「垃圾分類」教學成果
    二、三年級同學用舞蹈《垃圾分類動起來》號召同學們行動起來,為垃圾分類助力;機器人社團學生編程設計的「垃圾分類」機器人,展示不俗的編程實力;將廢舊物品變廢為寶,製作出一件件精美的服裝,《垃圾時裝秀》點燃全場氣氛……12月7日,定慧裡小學「垃圾分類你我行 幸福家園攜手創」垃圾分類主題教育活動舉行
  • 美術生繪海報、計算機生拍視頻……推廣垃圾分類平潭校園妙招頻出
    「我們通過學校的微信公眾號、網絡等媒介學習垃圾分類相關知識,並寫記錄分類知識筆記,以便於更好地指導學生正確投放垃圾。」校園志願者說。除了氛圍營造,平潭職業中專學校還將垃圾分類融入美術專業、計算機應用專業等10個中職專業和2個高職專業中,成為學校專業課程教學的重要內容。
  • 垃圾分類從娃娃抓起 這所學校的垃圾分類課程包教包會
    在小學和中學教學樓樓下分別設置了垃圾投放點,主要擺放了可回收垃圾以及其他垃圾的分類垃圾桶。據學生處主任朱小娟介紹,學校產生的有害垃圾比較少,所以沒有專門設置分類垃圾桶。學生用餐都是在班級集中進行,用餐完畢由食堂的工作人員將所有的餐盒以及廚餘垃圾統一在食堂進行投放和處理,因此校園內沒有另外設置廚餘垃圾桶。
  • 宜春市舉辦全市中小學幼兒園垃圾分類和減量教學說課比賽(圖)
    大江網/宜春頭條客戶端訊 甘永紅、鄒紅豔報導:為進一步推動我市生活垃圾分類和減量工作,總結交流垃圾分類課堂教學經驗,提升教師垃圾分類教學能力,11月27日至29日,全市中小學幼兒園垃圾分類和減量教學說課比賽在宜春市官園學校舉行,這是宜春市第二次舉辦該項賽事。
  • 中山路小學開展「垃圾分類」綜合實踐活動課
    金山網訊 12月18日,中山路小學三(2)班開展了一堂以垃圾分類為主題的綜合實踐活動課。本次課程,學校將STEAM的教育理念與綜合實踐活動相結合,從課件、教材、教具到教學實踐環節的設置,任課老師都進行了精心準備。
  • 垃圾分類分不清?這些小學有高招
    海澱區中小學更是開展了一系列線上垃圾分類宣傳活動,讓宅在家的孩子也能成為垃圾分類宣傳與踐行的「小使者」,在盡一份責,出一份力的同時,也增強他們的環境保護意識。可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這個「藍色星球」正在被人類製造出來的各種垃圾所威脅,尤其生活垃圾的數量更是不斷攀升。為此,「實施垃圾分類處理,倡導資源循環利用」工作迫在眉睫。中國科學院附屬玉泉小學積極響應市、區教委的號召,結合疫情防控期間學生居家生活的特點,特向全體玉泉人發出「垃圾分類」倡議:「垃圾分類是使資源循環再生的基礎。
  • 嘉興在線丨一中實驗學校垃圾中轉站變身「濾鏡花園」,垃圾分類內容還將融入多門課程
    該校總務主任祖國梁與相關負責人商量後,決定建立一個垃圾中轉站,「我們想把它建設成為一個小花園,除了傾倒垃圾外,這裡也是一個休息和教學的場所。」帶著這樣的理念,幾易方案,最終呈現在師生們面前的是一個四季有景、處處育人的小花園。
  • 咱周村:垃圾分類,從娃娃抓起
    「垃圾分類 從我做起」為主題的系列活動幼兒園面向家長、社區開展「垃圾分類」宣傳。「叔叔好,您知道垃圾要怎樣分類嗎?」「阿姨,我來告訴您哪些是可回收垃圾吧」「爺爺好,『垃圾分類 從我做起』,聽我講講吧。」
  • 重慶街頭變電箱變「風景線」卡通畫與垃圾分類宣傳標語完美融合
    西南資訊(記者 樊富貴 攝影記者 範永根)2020年12月23日,筆者在重慶市九龍坡區黃桷坪街頭看到,變電箱披上了「新衣」,卡通畫與垃圾分類等宣傳標語完美融合,讓原來單調的變電箱生動了起來。
  • 經緯縱橫小矩陣 分類時尚大文章 這所小學垃圾分類工作亮點紛呈
    為深入普及生活垃圾分類知識,倡導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膠州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膠州市各小學開展暑期垃圾分類宣傳活動。膠州市北京路小學結合學校自身情況開展了「經緯縱橫」式的矩陣化垃圾分類宣傳活動,亮點紛呈,成效顯著。
  • 16所學校開設「垃圾分類」課程
    這是該校承辦的「垃圾分類知識進校園」現場教學觀摩活動的場景。泰州市城管局、泰州報業傳媒集團、泰州醫藥高新區科教局等單位領導,以及來自高新區各學校的分管校長、課程教師等出席了當天的活動。「垃圾分類知識進校園」項目由泰州市城管局、泰州報業傳媒集團聯合主辦,於2018年底開始啟動,目前,市區已有16所學校相繼開設了「垃圾分類知識」課程。
  • 新學期,新氣象,斑馬湖小學垃圾分類知識第一堂課開講
    9月4日上午,湖南第一師範學院斑馬湖小學第一堂垃圾分類知識普及課開講。在這個新學期,湖南第一師範學院斑馬湖小學將垃圾分類知識納入到校本課程教育內容中,並與湖南垃圾分類專業委員會聯合教學,逐步面向全校近多3000名師生開展垃圾分類知識普及課。
  • 桂林路小學:垃圾分類從娃娃教育抓起
    「我們學校一共32個班級1600餘名學生,為讓孩子從小樹立垃圾分類意識,自2008年起,桂林路小學便將垃圾分類、低碳環保教育納入日常教學內容,並堅持至今。」桂林路小學韓寶文主任說。為便於學生掌握垃圾分類知識,每個班級都配發了垃圾分類宣傳手冊和海報,通過定期開展垃圾分類、節水、節電等節能環保主題教育活動,以及垃圾分類主題班會,製作垃圾分類手抄報、黑板報,組織徵文比賽、調查問卷等各種方式,將垃圾分類知識融入課堂教學,向學生普及生活垃圾分類知識,促進學生垃圾分類習慣養成。
  • 垃圾分類從娃娃抓起!浙江海寧這三所幼兒園有「妙招」
    近日,浙江海寧全市幼兒園垃圾分類互動現場會召開。  會議指出,全市幼兒園從小抓起,從娃娃抓起,應將垃圾分類列入幼兒園課程內容,列入幼兒園遊戲活動內容。注重踐行,重在習慣養成,將垃圾分類行為融入活動;以幼兒園、小學的垃圾分類來影響家庭的垃圾分類,為海寧的藍天碧雲,環境美化做出貢獻。
  • 現場教學+遊戲互動 寒假第一課:垃圾分類
    垃圾分類現場教學。紅網時刻1月11日訊(通訊員 周政衡 記者 胡芳)「菜葉子投到溼垃圾桶,玻璃瓶、一次性飯盒投到幹垃圾桶……」為進一步推進垃圾分類工作,增強社區青少年的垃圾分類意識,1月10日,一場「垃圾分類我先行小小志願者在行動」主題活動在長沙雨花區七裡廟社區舉行。
  • 中山北路一小齊動員 「拾尚包」引領校園垃圾分類新時尚
    近日,「拾尚包」應運而生,成為了引領校園垃圾分類的新時尚。拾尚包提倡將生活中常見的可回收物,例如紙張類、玻璃類、紡織類、塑料類、金屬類、電子產品類等進行回收,每一個回收袋都有一個二維碼「身份證」。這個「身份證」可提供可回收物的詳細分類、數量和金額追蹤以及分析,確保每次交投都可以溯源,每次分類投遞都有反饋。 中山北路第一小學作為普陀區首批引入拾尚包的學校,在首次接觸拾尚包時就給予了大力支持與積極配合。從最初學校的引入,到後期老師們的積極引導與宣講,學生們對生活垃圾分類和可回收物循環利用充滿了熱情,拾尚包活動深受師生們的歡迎。
  • 垃圾分類如何與STEAM教育結合?
    2.思路交流不夠活躍小組在進行設計時,組內有不同的意見,小組內的同學應該是相互探討研究,找到最佳方案,再將最好的設計方案與其他小組成員分享。但是課堂上的交流氣氛不夠活躍,思考不夠充分。本課程的整體效果不錯,只有經歷了不完美,才能不斷拓展學生的思維,經曆本課程以後,孩子們的科學素養、技術素養、數學素養等都有了一定的提高,享受了成功的喜悅。
  • 垃圾分類進行時 校內垃圾「四分法」如何落地
    據觀察,首先,在廚餘垃圾桶設置上,學校有自己的考量,會按照師生的就餐地點設置。比如豐臺五小、定慧裡小學等在教室用餐的學校,就在每天午餐時段將廚餘垃圾桶帶到各教室或樓道中,午餐用完後,由食堂專人將廚餘垃圾收走。而朝陽實驗小學、密雲區馮家峪鎮中心小學等都是在食堂就餐,因此餐廚垃圾桶就設在食堂裡。
  • 美術課融入音樂、語文、歷史、設計、心理、體育教學……美術融合...
    12月4日,《中學藝術教學與多學科融合及STEAM課程的實踐研究》市級教育科研課題開題報告會在成都市實驗外國學校舉行,會上交流了美育教育的實外經驗,「實外從2004年就開始嘗試美術STEAM融合課程,以美術知識為載體,把美術與音樂、語文、地理、歷史、心理、體育等多學科教學融合在一起,開展美術學科的綜合性學習,「通過藝術與多學科融合課程的學習,學生對美的追求、對生活的熱愛
  • 垃圾分類童玩節?蘭溪這所學校的做法有創意
    「我和吳語芊、林瑤睿抽到的「名牌」都是有害垃圾,我們組隊回「家」,拿到了5個積分。好開心呀!」徐欣悅同學露出燦爛的微笑。為了更好地普及垃圾分類的知識,使學生從小養成垃圾分類的習慣,近日,蘭江小學舉行了首屆「垃圾分類」童玩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