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個孩子心中最隱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獨特的琴弦,撥動它就會發出特有的音響……」一個孩子從上幼兒園到大學,無論在學習歷程、還是行為規範上,如何在對的時機去撥動每個孩子心中的那根琴弦,讓它奏出美妙的音樂,這恐怕是一個很難窮盡答案,卻又誰都能說上幾句的話題。
新學期開始,面對新環境、新同學、新老師、新起點,為幫忙每個階段的孩子儘快建立自信,讓家長與孩子的心弦對上音調,本報正式推出「校長說」專欄,第一期將以「教育銜接」為主題,在幼升小、小升初、初升高等升學關鍵時期,特邀哈市中小學知名校長、幼兒園園長從家庭教育、心理疏導、學習指導、行為規範等方面,進行全方位權威指導,讓每個孩子心中那根獨特的琴弦都可以不同凡響。
銜接無處不在,每一個階段是形成下一個階段的必要條件,前一階段的結構是構成後一階段的結構的基礎,且兩階段間存在一定的交叉。此處的交叉就體現了銜接的重要性。一個孩子要長大成人要經歷從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大學多個階段的成長。每個成長階段如何做好教育的銜接就變得至關重要。
各個階段的教育到底要銜接什麼?
孩子學習能力的差距是否與重點節點的銜接有關?
如何能找準銜接中出現的各種問題?
如何調整學習策略,掌握學習方法?
從這些來自家長們的問題,便可以看出家長的擔心和焦慮。如何潤物細無聲地化解到這些在不同階段困繞家長和學生的教育問題,哈市各區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的園長和校長們就如何做好「嬰升幼銜接」、「幼小銜接」、「小升初銜接」、「初升高銜接」等教育銜接的問題進行權威指導。
推出的「校長說」系列專訪報導,將幫助學生儘快適應各階段學習,讓各階段的學生具有連續性和統一性,使學生的知識和能力都能銜接自如,幫助家長和孩子儘快適應各階段的學習生活。讓孩子在每個成長階段都能敞開開放的希望空間,創新潛能,自尊自信自強。
花園小學曹永鳴校長
「種子」教育的打開方式
「小學階段是童年教育階段,童年教育是人生的種子階段,小學教育的使命就是為其未來發展的無限可能性提供一切有利條件。」開學在即,對於如何做好幼小銜接教育,花園小學曹永鳴校長提出「種子教育」觀念,六力加持、四輪驅動,從理念、習慣、能力等方面做好銜接教育。
曹永鳴校長從教30多年,是素質教育改革的親歷者,更是成功的實踐者。她說,以「為學生一生幸福和發展打好基礎」為目標,圍繞學生全面成長這個主題,立足「五育並舉」、「三全統籌」,把每一個兒童培養成一個幸福完整的人,一直是花園小學「種子教育」深耕的重點。
曹永鳴校長提出,一年級的「小豆包」們不是一張張可以隨意塗寫的白紙,而是一顆顆獨特的、有著無限發展可能性的種子。應該聚焦每顆「種子」與生俱來的「內力」,即內生力、內動力、內驅力、內定力、內省力、內核力,以「讀,寫、算、思、創、健」六項核心競爭力的培養為載體,幫助他們實現「我是」 「我能」「 我行」「我持」「我變」「我達」等個體成長表徵,從此開始心平氣和的一年級。
呵護好奇心、發展思考力、提高專注度、形成秩序感,是「種子教育」幼小銜接的四大育人目標。用高品質的課程發展兒童的獨立性(自主、自信、自律),
培養他們的好人緣、好性格、好品格,解放兒童的大腦、雙手、身心,學習按時作息、自己整理學習用具,自己背書包上學。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會的事情學著做,大人的事情幫著做。
適應陌生環境,克服分離焦慮,學習情緒管理,建立班集體意識,家校協同引導,步入循序漸進的一年級。
一些小學一年級家長擔心孩子開學會不會跟不上,曹永鳴對此特別強調,市教育局要求所有小學必須「零起點」教學,花園小學將尊重「零基礎」學情,實行「零起點」學習,努力做到減負提質增效。
學校開發的系列校本學材「入學手冊」「悅讀手冊」「習字手冊」「優能手冊」體質健康達標手冊」「幸福種子不可不會的60件事兒勞動教育生活手冊」,全程指導專注陪伴「小豆包」的一年級學習生活。全體教師一定會精準指導、用心幫助學生和家長,度過課內外全程無憂的一年級。
曹永鳴:哈爾濱市花園小學校校長,花園教育集團集團長,語文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榮獲全國模範教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省優秀中青年專家、哈市首屆改革創新人物、哈市道德模範、哈市未來教育家型校長等榮譽稱號近百個,現任中國教育學會小學語文特級教師研究中心副主任、全國小語名師專業發展研究會常務理事,2019年被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聘為特約督導員。
加入新晚報家庭教育家長指導群,
獲取更多家庭教育權威資訊
來源:哈爾濱新聞網
記者:張巍 楊茉
編輯:馬雲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