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報社全媒體總監韓文韜向經開第三小學校長張海蘭贈送圖書《少年家國信》
經開第三小學校長張海蘭
陽光訊(記者 楊濤 張媛媛/文 梁萌/圖)西安經開第三小學以「夯實基礎,發展個性,為孩子的未來賦能」為辦學理念;以「和·潤」為校園文化理念。其中,「和」即和諧共處,和文化是中國人的根與魂;「潤」即潤育生命,是教育的最好方式。
近日,西安經開第三小學校長張海蘭做客「教育會客廳」,分享了該校在教育教學方面的理念和經驗。
努力推進種子課程 培養有為人才
為了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特長,培養能夠創造未來的有為人才,學校專門研發了具有經開三小特色的種子課程。通過基礎課程、拓展課程、選修課程、綜合課程四個維度,搭建了人格課程、智慧課程、健體課程、藝術課程、勞動課程,使「德、智、體、美、勞」落實、落地、落細。除了完成國家基礎課程之外,學校還有自己的校本課程,學校要求每位老師每天都有基本功學習打卡,美術老師每天要練書法和素描,音樂老師要練嗓子和鍵盤,體育老師要練習長跑和投籃,語、數老師每周做知識小卷,學期末再安排做檢測,從而有效落實了師資隊伍建設中的「一人一課程」。另外,學校整合了校內外的師資力量,讓孩子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課程,如編程、機器人、琴、棋、書、畫。在「五一」勞動節、「六一」兒童節、科技節、讀書節上,把平時各種課程的成果展示出來。
張海蘭校長表示,教育是一個潤物細無聲的過程,經開三小正是有著一群想孩子所想,急家長所急的教師,才逐步贏得了家長們的理解和支持。
著力建成家長嚮往、學生喜歡的好學校
西安經開第三小學是經開區管委會投資興建的一所全日制公辦小學,於2017年8月建成。學校位於文景路666號,佔地52畝,目前有56個教學班,2700多名學生,近150名教師。
張海蘭校長向記者介紹道,2017年學校新建的第一年,各項工作舉步維艱。由於地理位置較偏,很多家長都有所顧慮。於是,學校把家長們的各種意見和建議整合起來,並逐一解決。記得開學前一天凌晨兩點,每個教室現場還在安裝座椅板凳,校門口沒有任何開學的氛圍,她和愛人連夜跑遍鐘鼓樓附近的商鋪,希望能租借到孩子們喜歡的卡通玩偶,但是所有的店鋪都關門休息了,無奈她只能在家長群裡求助,幸好一位家長租到了卡通娃娃。第二天早上,學校的老師穿戴著可愛的卡通娃娃在校門口迎接孩子,孩子們都非常開心。
「家和興校,潤物無聲」。學校第一年的主題文化定為「和·潤」文化。第二年的主題文化為「和七彩陽光,潤幼苗成長」。第三年,學校提出了師生「和生共長、潤育生命」。短短三年時間,經開三小已經成為一所家長嚮往、孩子喜歡的好學校。
落實「名校+」工程 打造優質的教育圈
為落實「名校+」工程,促進教育資源共享,經開三小和經開十五小學結為「名校+」教育聯合體。在班子建設方面兩校領導一行先後前往高新、曲江等知名學校取經,還邀請教育部教育發展研究中心陳如平副主任擔任學校的名譽校長,並對新時代新教育思想內涵做了普及,對校園文化建設做出了點評。
在教師成長方面,學校每周開展一次集體學習;各學科也有省市級教學能手示範引領;個別需幫扶教師由學校常駐專家手把手指導。每位新進教師均通過「見面課—會診課—示範課」等系列活動,促進教師迅速成長。除了教育教學能力提升,學校還開展有團建、禮儀、攝影、婦女保健等活動。學校堅持教師培訓走出去,經驗引進來,多次派教師外出深圳、南京、廈門、成都、青島等多地學習。三年來,教師們已經快速成長為一批樂於奉獻、勇於開拓、敢於擔當的教學中堅力量。目前學校共有省市區級教師32名,承擔國家級課題5個、省級課題2個、市級課題5個。
自從西安市三年行動計劃實施以來,學校的硬體設施得到很大的改善。目前學校教學基礎設施設備均按國家示範學校一類標準配置,有綜合實驗樓、報告廳、種植基地、科技、勞技等二十多個功能部室。學校的種植基地,不但是勞動教育,還承載著孩子見證生命成長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