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實驗小學教育集團總校校長張蓉(左)做客「教育會客廳」
陽光訊(記者 楊小娟/文 梁萌/圖)8月14日,西安市實驗小學教育集團總校校長張蓉做客「教育會客廳」,給大家分享學校的辦學特色、學生的綜合發展以及自身的教學經驗。
西安市實驗小學是一所全日制公辦區屬小學,始建於1950年,是西安市首批一級小學和省級示範學校。學校位於西安市尚德路125號,佔地約8266平方米,現有教學班39個,學生1753人,教職員工99人,其中專任教師85人,省市區級骨幹教師31人,涉及各學科。
促進學生發揚中國傳統文化藝術
張蓉校長介紹,多年來,學校始終堅持「以德育德,成人成才」的辦學理念,推動學校素質教育全面發展,走出一條「厚德載物,傳承發展」之路。學校創生的「尚德課程」、「生本睿智」課堂文化和「一課多師接力教學」深度研修模式構建起學校「尚德課程文化體系」,促進了學校師生的成長和進步。數學、英語學科對比不同版本教材進行整合施教,形成特色教學。語文教學中使用「一主兩翼」讀本,使學生的閱讀量及語文素養在課內外結合的單元主題閱讀中積累提升。美術學科融合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鳳翔泥塑課程,開設「博物館探美」課程,打破學習空間和時間的界限,促進學生傳承和發揚中國傳統藝術文化。
「名校+」工程實施成效顯著
張蓉校長表示,2017年9月西安市實驗小學教育集團成立,至2018年1月形成一長多校的學校、幼兒園4所,區內聯盟學校2所,跨行政區的「+校」2所。
在兩年多的時間內,教育集團本著「統一管理、主動發展、保持特色、整體提升」的發展理念,實現了幹部教師輪崗交流,教學管理工作同步、教育教學活動統一,達到了引領一長多校,帶動聯盟校,輻射跨行政區域「+校」的目標,「+校」的提升與進步日益顯著。
「名校+」工程就是辦學生滿意的學校
張蓉校長說:什麼樣的學校是學生滿意的學校?第一分校張添浩同學說:「我上了六年學,第一次在市體育場參加了田徑運動會,第一次參加了研學旅行,我是多麼的幸運!我的同學們都感到很幸運!」
張添浩稚嫩的語言,代表的是分校學生整體的心聲。對於分校和聯盟校的孩子來說,在60米直道上跑步是他們的夢想。盛大的開幕式、專業的田賽和競賽、班級趣味運動是他們嚮往的平臺。教育集團研學旅行活動中,去曲江農業博覽園了解獨特的水培蔬菜、低碳生活及高效的花卉生產示範;走進習仲勳陵園,緬懷先烈,抒發情懷;走進華夏文旅海洋公園,近距離接觸各種神奇有趣的海洋生物,同時在以海上絲路為線索的場景中,了解世界各地的漁村文化。這些是集團化辦學帶給他們的實惠。能夠參加豐富多彩的學生社團,得到專業教練的指導,能夠和其他學校的孩子們一樣聆聽名師講課,能夠和其他孩子一樣享有公平、優質的教育機會,這,就是孩子們滿意的學校。
這些,是實施「名校+」工程帶給孩子的實惠,是孩子能夠享受到的「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
「名校+」工程就是辦家長滿意的學校
張蓉校長說,什麼樣的學校是家長滿意的學校?「名校+」工程以來,上級教育部門投入500餘萬元,分校面貌煥然一新。一分校修繕桌球室,新建了錄播室、視頻會議系統,安裝了一鍵報警系統。二分校鋪設了操場,學校大門和教學樓進行了改造提升,更換了26臺空調,10臺辦公電腦,10套班班通,新建了智慧巡課系統室、視頻會議系統,安裝了一鍵報警系統,加大了校園綠化。優美的環境和先進的硬體設施使分校的聲譽快速攀升。
之前兩所分校因為優質教育資源缺失,新生報名數一年不如一年。看到這種情況,教師們越幹越沒勁,紛紛調往外校。家長也都不願把孩子送到學校來。但在實施「名校+」工程構建集團化辦學以來,家長被邀請走進學校參加教學開放日活動,在接送學生過程中親自感受學校的新變化,在感受孩子的學習習慣和態度變化中,都反映出新城教育改革創新以來的欣喜。這兩年的招生情況折射社會認同度的飛速提升,家長主動要求孩子到分校校區就是最好的口碑和肯定。2018年、2019年秋季學期,分校校區一年級擴招至4個班,是成立集團前的2倍。前來諮詢的家長絡繹不絕,「名校就在我家門口」已經成為家長的共識。
「民眾之所以不滿是因為不公平」,家長滿意的學校,就是享有公平優質教育的家門口的學校。「我們真是太幸運了」,一句句簡單樸實的話,道出了對「名校+」工程、「一長多校」集團化辦學的信任和期望。
「名校+」工程就是辦教師滿意的學校
張蓉校長說,什麼樣的學校是教師滿意的學校?二分校教師韓旭東說,成為實驗小學分校後,面對學校環境建設和管理的變化,身上有了一種無形的力量,自己也說不清,就感到渾身充滿了勁,工作中對自己的要求更嚴了。李莉老師是一位進取心強、業務能力強的骨幹教師,她說參加集團教學大賽的感受是——真累!真好!原來幾個人研究課,現在是一個團隊在集體教研,問題琢磨得更細緻,匯聚大家智慧的教學更完備,自己的提升簡直無法言喻。雖然累,但是真的很開心。擔任第一分校二年級數學教學的龔曉怡老師,是從總部交流過來的教師之一。儘管有著25年教齡,但龔老師依然覺得擔子很重。她表示,能夠得到分校老師和同學們的尊重和肯定,那是一種油然而生的幸福。
教師滿意的學校,就是能夠讓自己有幸福感的學校。幸福感來自於同事之間的教育教學交流,團隊協作的相互幫助、相互支持和共同進步,有更多學習機會和發展平臺。
實驗小學在實踐中形成的集團化辦學模式,受到了社會各界諸多好評,最關鍵的是真的把好教育惠澤給了更多家庭和孩子。通過孩子們的幸福、家長們的幸運、老師們的滿足看到了「名校+」工程實實在在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