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航天基地教育局基礎教育部負責人張佩(右)與陽光報社總編輯萬波(左)合影留念
陽光訊(記者 張晶/文 梁萌/圖)當前,西安航天基地正在開啟「2.0版」建設徵程,航天基地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堅持以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努力方向,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全力推進教育現代化,紮實推進基礎教育提升「三年行動計劃」,舉全區之力辦好人民滿意的高質量公辦教育。8月12日,西安航天基地教育局基礎教育部負責人張佩老師做客教育會客廳,為您講述航天基地的教育好故事。
「五個堅持」不斷提高公辦學校的核心競爭力
近年來,航天基地教育發展日新月異,教育事業邁入新徵程,學校建設提速增量,從2015年1所,在校學生52人;2018年5所,在校學生3121人;到2020年全面實現教育一元化管理,區內共有中學2所,小學9所,幼兒園13所,在校學生1.8萬人。未來兩年,還將以更高標準建設投運公辦中小學5所、公辦幼兒園8所,讓更多的優質教育資源能被全體群眾共享。
張佩告訴記者,去年西安市召開教育大會,三年行動計劃開始實施,為打造公平、公正、優質、均衡的航天基地教育,推進基礎教育質量提升三年行動計劃,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航天基地重點抓好五個堅持。
一是堅持教育優先投入。優先保障教育經費,切實落實政府責任,2020年航天基地教育局及各公辦學校報批預算約21.19億元,新建學校預算16.83億元,轄區公辦學校預算2.29億元,長安區移交公辦學校預算1.26億元,確保了公辦學校、移交學校全覆蓋。
二是堅持高標準建設學校。結合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學校建設逐年有序推進,保障區內學位供給,全面解決「上學難」。學校項目建設高起點、高標準,全力推進教育現代化,投入1230萬元,推進智慧校園平臺建設,綜合運用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興信息技術對各年齡段學生的教育教學數據進行採集分析,為教育教學開展提供數據支撐。
三是堅持體制機制創新。大力落實教師工資收入不低於或高於當地公務員要求,全面完善薪酬制度,教師待遇較上年增長30%;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建立教師、校長待崗培訓和末位淘汰機制,為辦好人民滿意教育提供優質師資團隊;率先打造智能化+教育教學示範區,利用智慧校園平臺實現對教師工作的動態監測、量化考核和實時評價,搞活績效工資「二次分配」,促進教育質量提升。
四是堅持一流人才隊伍建設。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張佩在採訪中告訴記者,航天基地始終把教師的培養作為教育均衡發展的重中之重,公辦中小學現有教職工670人,其中研究生以上學歷126人,高層次人才41人。制定出臺高層次人才引進政策,2020年人才引進工作成效顯著,為新建學校引進由特級教師、省級學科帶頭人、省市教學能手、優秀青年骨幹教師組成的新教師團隊,組建「名校+名師」管理模式;已確定進入體檢考察環節高層次人才62名,均以特級教師、省市級教學能手、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為主,進一步優化教師隊伍結構,提升公辦教育的核心競爭力。
教育部重大攻關項目課題實驗基地落戶航天基地,「領航校園長」「卓越教師」培訓工程全面實施,實現「教、研、訓」三位一體。全員培訓達2000餘人次,「走課」活動覆蓋9所小學6個學科、30名教師,聽課教師達2700餘人次,通過近70次教研活動,形成30節精品課例,初步建立精品教育資源庫,加速教師專業化發展;實施校長能力提升研修,發揮引領輻射作用,促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五是堅持「三名+」工程引領。以「三名+」工程為抓手,助推「+校」協同發展。以兼併融合、委託管理模式組建市級「名校+」聯合體4個、區級6個、跨區域聯盟2個,本區域覆蓋率達到100%。各級聯合體全面授牌、掛牌,互派管理團隊和骨幹師資力量30餘人,12個「名校+」聯合體共開展各類教科研、培訓、研討等活動80餘次。組建市級「名師+」研修共同體5個,區級「名師+」研修共同體16個,撥付資金70萬元,成員覆蓋全區20餘所學校,100餘名教師,已開展各類線上學習研修活動100餘次,形成「名師帶骨幹,骨幹促全員」的強師戰略。
一校一策 確保孩子充分享受公平教育
重點提升全市202所公辦義務教育學校之一的「實驗小學」及新和小學、北裡王小學。設立1.49億提升改造專項資金,制訂「一校一策」提升方案,建立工作檯帳,明確專人負責,提升成效顯著。
優先投入,改善環境。第一階段已投入500餘萬元完成實驗小學及新和小學、北裡王小學硬體設施改造提升,已改造教師辦公室36間、更換辦公桌椅169套、配備學生課桌椅640套,更換講桌58個、安裝監控180個點位,達到校園監控全覆蓋,學校面貌煥然一新,辦學條件全面提升。
強化隊伍,提升能力。通過教師招聘為實驗小學增配教師18名,組織開展教師招聘及高層次人才引進工作,配齊配強配全師資隊伍;分學科選派30餘名教師參加「走課」、「名師+」研修共同體活動,組織160餘人次分層分學科參與「領航校園長」「卓越教師」「名師之路」等網絡培訓,全體教師試聽30餘節省、市級教學能手示範課,進行30餘次教研活動打磨,教師專業素養、課堂教育教學能力得有效提升。
共享資源,提升質量。通過「名校+」100%全覆蓋,共享區內公辦學校優質教育資源,線上教學資源交流、雲課堂活動交流,名校長經驗交流,全面加強與優質公辦學校互動,提升教育質量。
學位充足 今秋航天基地新增投用學校4所
談到今後3年航天基地教育的規劃發展,張佩介紹,按照西安市基礎教育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航天基地將投入使用學校8所,增加學位12030個。
2020年秋季新增投用學校4所,航天四小、五小、三幼、交大附中航天學校小學部均已達到開學條件,可確保今年秋季如期開學,增加學位4590個;2021年擬投用航天六小、航天三中2所學校,增加學位約2820個;2022年擬投用的航天七小、航天二中,增加學位4620個。
航天基地學位供給能夠完全滿足需求,確保群眾共享教育發展成果。